二、简答
1.泰勒斯的哲学思想及其意义。
答: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他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说明了水能够滋养万物,认为水是万物统一的基础和原因,世界万物都是由水产生,最后又会还原于水,只有水是真正永恒的。因为水的存在,世界才得以活动且保持有条不紊的秩序。
他把水这样的自然物说成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次把自然和人分开,有力地否定了神话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唯物主义哲学命题。它否定了用超自然的力量去解释自然现象,坚持用自然来说明自然,用水这个物质来作为万物的根源。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对宇宙万物的根源进行理论上的研究,这就宣告了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哲学和科学的诞生。
2.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所是的东西存在的尺度,又是所不是的东西存在的尺度。”这是普罗塔戈拉提出的名言,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一切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句话其实是对“存在”概念的挑战,他认为“存在”只是人发明的一种概念,把人们认为是的东西叫做存在,把人们认为不是的东西叫做不存在,这只是人用“存在”的概念判断一切东西的语言现象。如果没有人,没有语言,就不会有对实物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也就没有“存在”或“不存在”这个判断标准了。所以“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人用“存在”的概念衡量万物。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否认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绝对本原,指出它不过是人所使用的一种语言工具。一切事物都由个人或人类去判定,人觉得它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三、综合论述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他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不能再分割的物质实体,每个原子都是绝对充实、没有任何空隙的,也是无法进入的。原子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在数量上则是无限的。原子虽然在形状、位置、和排列次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原子的体积太小,所以不能为肉眼所见。原子的形态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而“虚空”则相反,原子是一种实体,而虚空则是无实体的空,原子有形体,而虚空则无形体。但德谟克利特强调说虚空其实也是一种存在,它的存在性不会比原子少。虚空能够把无限多的绝对充实的原子给分开,为原子的活动提供空间和场所,否则原子是无法运动的。德谟克利特赋予了虚空以物理的属性,把它看作是另外一种存在的方式,即存在的中介和条件。这样一来,虚空的存在就和原子的运动联系了起来,和原子一起成为了构成世界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的原因,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原因而凭空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具有必然性的,这就是原子的涡旋运动。这种涡旋运动是世界万物的成因,是必须遵守的大自然严格的必然性。他还进一步将这种必然性具体化,发展为一种因果规律。他认为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其实就是一种原因和结果的必然联系。他对因果性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之后,发现事物之间的确存在因果关系。
德谟克利特通过自己的原子论观点,向世人勾画了世界万物生成的过程。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生命都是从湿润的泥土中产生的。人的生命和其他生命不同,因为人是有精神和灵魂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所组成,但灵魂的原子和其他的原子是不同的,它如同火一般地活跃、精致,是能动的物质颗粒。当人的身体产生时,人的灵魂也随之产生了,二者结合后就一直和人的生命共存亡。他也将灵魂称为气,认为有了气就会有灵魂,如果生命断了气,那么灵魂就不存在了。灵魂和躯体的结合就是人的生命的诞生,灵魂原子一旦分离人的死亡就来临了。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对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极大提高。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应该具有非感性的特征,只能用人的思维来掌握。但是这种非感性的本原也是具有一定规定的物质性的东西,本原是感性事物内在的物质结构,而感性事物则是本原聚集在一起的结合物。德谟克利特对本原的研究是想要用本原去具体阐述每个事物存在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明世界万物的统一性。他指出,世界万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构成万物的原子的形状、位置和排列次序是不一样的。原子以各种不同方式结合之后产生了世界万物,当原子分离开来万物也就不复存在了。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推进了古希腊早期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原子自身就具有振动的性质,虚空又为原子的运动提供了场所和条件,这样一来原子自然就会处在永恒的运动中。
当然,他的理论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首先,他把原子本身定义为不可分割、不可进入,这样一来原子和虚空就相互割裂了,原子就不能继续无限地分割,人们也很难理解原子本身运动的动力何在。其次,他一味地强调原子运动的因果必然性,却否认偶然性的存在。事实上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样排斥偶然性的存在只会走向机械决定论的一面,也不能有效地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另外,他非常强调组成人的灵魂的物质基础,把人的灵魂也归结为一种精致的、能动的、充满活力的原子的结合体,这虽然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原则,但却把一种单纯的精神现象过于物质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