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会张炎的“七宝楼台”说?

  张炎《词源》之论吴词,曾谓「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胡适《词选》序评:「《梦窗四稿》中的词,几乎无一首不是靠古典和套语堆砌起来的。张炎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不成片段』这话真不错。」又说:「梦窗词有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太讲究用事,太讲求字面了。……唯其专在用事和字面上讲求,不注意词的全部脈絡,纵然字面修饰得很好看,字句应用得很巧妙,也还不过是一些破碎的美丽辞句。……此所以梦窗受玉田『梦窗词如七宝楼台,……不成片段』之讥也。」(转引自胡云翼《宋词研究》)

  吴文英词讲究用事和修饰字面,如《莺啼序》第三阙: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9。暗检点、离痕欢唾,尚染鲛绡10,单凤迷归11,破鸾慵舞12。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13,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14,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这是吴文英自制的宋词里字数最远销的慢词长调,追忆其一生难忘的艳遇、同居、分离,以及美人儿逝去后的怅恨绵绵,着重写佳期如梦的心理活动和梦断魂飞的意识流程,感受当说是真切的,惟其专在用事与字面上讲求,一切都不直说。如“招入仙溪”用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喻示自己与杭女的艳遇,“歌纨金缕”写欢爱,“事往花委”暗喻杭女已亡去。内容深悲,外表却错彩镂金,用色彩鲜丽的字眼语言风格。所以张炎《词源》评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梦窗词》也具有意境高远的审美特点。

  就其意境之高远而言,如《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一词,其开端所写的「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诸句,及《八声甘州·灵崖陪庚幕诸公游》一词,其开端所写的「涉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名星,残霸宫城」诸句,都是面对辽阔之景物,感慨千年之古史,其意境之高远自不待言。

  如其《惜秋华·八日飞翼楼登高》一词开端所写的「思渺西风,怅从踪、浪逐南飞高雁」,《齐天乐·齐云楼》一词开端所写的「凌朝一片阳台影,飞来太空不去」,《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一词开端所写的「送秋云万里,算舒倦、总何心」,《解连环·留别姜石帚》一词开端所写的「思和云结。断江楼望睫,雁飞无极」,便都是由高远之景物引发感兴的例证。

  况周颐之称美吴文英词,乃谓其既有「沈挚之思」,更有「灏瀚之气」,可以「挟之以流转」。陈洵《海绡说词》评吴词之「解连环」(思和云结)一首之起结,也曾云:「云起梦结,游思缥缈,空际传神。」吴词意境之高远,可见一斑。吴词中直接写到南宋之国势者,则如其《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一词中所写的「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诸句,《古香慢·赋沧浪看桂》一词中所写的「把残云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及「渐浩渺、凌山高处。秋澹无光,残照谁主」诸句,则更是写得感慨凄凉,大有亡国之音的哀思。如其《八声甘州》词中「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之语,对当日朝廷之淫昏,固深含陷讽之意。其《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一词中,曾写有「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庚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淮阴」之句,则其对仕宦之态度可知。夏承焘先生在《吴梦窗 年》中即曾云:「梦窗以布衣终,……交游……皆一时显贵,……而竟潦倒终身。……今读其投献贵人诸词,但有酬酢而罕干求,在南宋江湖游士中,殆亦能狷介自好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