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始于19世纪末,止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也叫传统理论时期或行政管理学形成时期。
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于1865年撰写了《行政学》。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的研究》,提出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即行政学。威尔逊被誉为行政学的鼻祖。1893年,美国学者古德诺的《行政法》出版,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行政学教科书。1926年,美国学者怀特撰写了《行政学导论》,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国学者魏劳毕发表《行政学原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学理论体系。至此,行政学学科基本形成。
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法国法约尔发表民《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把管理分为5个环节,确立了管理14条原则,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时期的怀特、魏劳毕等人,深受科学管理思想影响,提出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制度化。计划化。协调化。科学化。标准化。效率化。
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时期行政管理学理论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行政制度、机构、程序、立法的研究,主要贡献是系统地提出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为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改进政府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率,对建立和发展行政学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