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名词解释

 

第1章  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1.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工程的建造价格。工程造价是一个双重含义的概念,包括工程投资和工程价格双重含义。

 

      2.工程投资: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

 

      3.静态投资:是指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静态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

 

      4.动态投资: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预计投资需要量的总和。除了包括静态投资所含内容之外,还包括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5.工程价格:是指某项工程的发包方按合同规定支付给承包方的工程价款。

 

      6.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过程所做的管理工作。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双重含义的概念,包括对工程投资的管理和对工程价格的管理双重含义。

 

      7.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发包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竣工阶段在内的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的工程造价管理。

 

      8.全方位管理:是指包括项目的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承包方、监理方、供货方在内的项目建设参与各方对项目建设进行的工程造价管理。     

 

      9.综合性管理:是指通过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对项目建设进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这种管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10.工程造价宏观管理:是指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进行的宏观调控。包括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的准入制度、计价基础资料的管理、计价方法的管理、定价方法的管理等内容。

 

      11.工程造价微观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的各参与方对工程造价进行的具体的管理。包括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方面内容。

 

      12.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是指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投资估算造价、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

 

      13.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是指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

 

      14.建设项目:是指具有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基本建设单位所实施的全部工程。

 

      15.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

 

      16.单位工程:是指在一个单项工程中,具有单独的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17.分部工程:是指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按单位工程的工程部位、材料类别和用工种类对单位工程所做的进一步分类。

 

      18.分项工程:是指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能生产出来,并且可以用适当的计量单位计算的建筑或设备安装工程产品。

 

 

第2章  工程造价构成

 

      1.工程造价构成:是指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费用支出或花费的性质、途径等来确定的、通过费用划分和汇集所形成的工程造价的费用分解结构。

 

      2.设备购置费:是指为建设项目购置或自制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各种国产或进口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用。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原价和设备运杂费构成。

 

      3.国产设备原价:是指我国设备生产厂的设备交货价,即出厂价,或订货合同价。国产设备原价分为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和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4.国产标准设备:是指按照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由我国设备生产厂批量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设备。

 

      5.国产非标准设备:是指国家尚无定型标准,各设备生产厂不可能在工艺过程中采用批量生产,只能按一次订货,并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由我国设备生产厂单独制造的设备。

 

      6.口设备原价:是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边境车站,且交完关税费后形成的价格。

 

      7.设备运杂费:是指除设备原价之外的关于设备采购、运输、途中包装及仓库保管等方面支出费用的总和。

 

      8.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是指新建或扩建项目初步设计规定的,保证初期正常生产必须购置的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仪器、工卡模具、器具、生产家具和备品备件等的购置费用。

       

      9.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是指建设单位委托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10.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直接工程费是直接费的组成部分。

 

      11.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人工费包括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内容。

 

      12.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材料费包括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检验试验费等内容。

 

      13.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等内容。

 

      14.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措施费是直接费的组成部分。

 

      15.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规费由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含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等费用构成。规费是间接费的组成部分。

 

      16.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企业管理费由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等费用构成。企业管理费是间接费的组成部分。


      17.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18.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1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是指从工程筹建起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除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0.基本预备费:是指在初步设计及概算内难以预料的工程费用,基本预备费是以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三者之和为计取基础,乘以基本预备费率进行计算。 

 

      21.涨价预备费:是指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内由于价格等变化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预测预留费用。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设备、材料、施工机械的价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增加的费用。 

 

第3章  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系统

 

      1.行政组织系统:是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包括国家建设部、省建设厅、市建设委员会三级行政管理体系,都设有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专门机构。

 

      2.行业组织系统:是指某一行业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包括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三级行业组织体系,属于行业自律的社会团体。

 

第4章  工程造价管理的准入制度

 

      1.准入制度:是指必须具备规定的条件、经过规定的申报程序、经审批获得规定的资质才能从事某种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包括管理人员的准入制度和咨询单位的准入制度。

 

      2.造价工程师:是指经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合格,并注册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从事建设工程造价活动的人员。

 

      3.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指接受委托,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提供专业服务,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中介组织或咨询服务机构。 

 

第5章  计价基础资料的管理

 

      1.预算定额: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完成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2.单位估价表:是指根据预算定额和相应的价格资料确定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单价的文件。

 

      3.工料单价:是指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的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在内的单价,这种单价也称为直接费单价。

 

      4.综合单价:是指定额计量单位分项工程的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税金在内的单价。(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时,综合单价不包括税金。)

 

      5.量价分离:是指将预算定额中的实物消耗量和单位估价表中的直接费单价用两种文档分别表示、分别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这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改革措施,是相对于量价合一而言的。

 

      6.费用标准: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用来计算定额直接费之外的各项费用的费率标准。

 

      7.工程量计算规则: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用来计算工程量的规范和准则,包括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6章  计价方法的管理

 

      1.计价方法:是指建设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本章研究的是单位工程的计价方法。

 

      2.单位估价法:是指通过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分项工程的直接费单价,再以直接费单价为基础来计算直接费的计价方法。

 

      3.实物量法:是指先计算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总消耗量,再以总消耗量为基础来计算直接费的计价方法。

 

      4.工料单价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单价为直接费。直接费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相应价格确定。间接费、利润、税金按照有关规定另行计算。

 

      5.综合单价法:是指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单价为全费用单价。全费用单价综合计算完成分部分项工程所发生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6.定额法:是指以统一的带法令性的计价基础资料为依据的一种计价方法,这是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计价方法。

 

      7.清单法:是指目前正在推行的以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依据的一种计价方法,这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计价方法。

 

      8.三统一:是指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计算过程中实行统一的项目划分、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这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改革措施。加上统一的项目编码,被称为四统一。 

 

第7章  定价方法的管理

 

      1.定价方法:是指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方法。本章研究的是单位工程的定价方法。

 

      2.审查定价法:是指计划价格模式的定价方法,是在计算建设工程计划价格的基础上确定计划价格的定价方法。

 

     3.标底定价法:是指浮动价格模式的定价方法,是在计算建设工程基准价格的基础上确定浮动价格的定价方法。

 

      4.清单定价法:是指市场价格模式的定价方法,是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市场价格的定价方法。 

 

第8章  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计算

 

     1.全过程造价计算:是指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的全过程中所进行的多次性计价工作。

 

     2.投资估算指标: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用来编制投资估算的造价指标,也可以作为编制固定资产长远规划投资额的参考。

 

     3.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根据项目已明确的技术经济条件,计算项目投资估算造价的文件。

 

     4.概算定额: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5.概算指标:是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编制的完成扩大计量单位(面积或体积)建筑安装工程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及以货币表示的价值量标准。

 

     6.设计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和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的依据,计算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

 

     7.单位工程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和编制概算的依据,计算单位工程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

 

     8.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指在单位工程概算的基础上汇总计算单项工程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

 

     9.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和编制概算的依据,计算各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文件。

 

     10.建设项目总概算:是指在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的基础上汇总计算建设项目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

 

     11.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计算建设项目预算造价的文件。

 

     12.工程量清单:是指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13.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的各项计价活动,尤其是指投标人所进行的计价活动。

 

     14.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承包双方依据承包合同中关于付款条款的规定和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并按照规s定的程序办理工程价款支付的经济活动。

 

     15.竣工财务决算: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的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

 

第9章  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1.控制:是指对过程的方向、速度和耗费所作的监督和纠偏的各种努力。

 

     2.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方向、速度和由此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所作的监督和纠偏的各种努力。

 

     3.可行性研究:是指是在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以确定拟建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有经济生命力,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收益。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4.限额设计:是指根据事先确定的设计限额来组织设计活动的一种设计管理方法,是保证设计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措施。

 

     5.价值工程:是指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种管理技术。

 

     6.招标投标:是指招投标双方通过特定的程序进行的特殊的商品交易行为,是通过竞争来确定商品价格的特殊的商品定价行为,也是通过竞争来确定商品供应商的商品采购行为。

 

     7.合同管理:是指从合同的签订到合同完成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以合同为对象的各项管理活动。对建设项目管理而言,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控制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