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知识的迁移 |
二、迁移的理论 (一) 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 theory) 以沃尔夫(Wollf)为代表的官能心理学家提出了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faculties),如注意之、记忆、知觉、想象、推断和判断等。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学说缺乏科学事实的支持,只是在早期有较大的影响。 (二) 相同元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 后来桑代克从实验的角度提出了共同元素说。这种理论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是桑代克所指的相同元素,必须是共同的因素,强调任务本身的共同特点。桑代克的相同元素论揭示了迁移现象中的一些事实,但是这种学说实际上是所谓的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未能考虑到学习者的内在的训练的过程。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元素说改成共同要素说(common components),即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桑代克的像同要素说使学校脱离了那种在形式训练说影响下不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只注重形式训练的教学状态。 (三)概括化理论(generalization theory) 贾德(Judd,1908)以试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才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