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保章

洪特规则在我国化学界家喻户晓,而洪特生平却鲜为人知。其实洪特仍健在,他如今已是百岁老人了。(此文发表在1989编者注)

    洪特(Friedrich  Hund1896)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189624日生于德国莱茵河下游卡尔斯鲁厄,这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城。他于19151916年在格廷根大学攻读物理,19161919年在马尔堡继续学习,当时正值一次大战期间,曾因服兵役而中断过学习。战后回到格廷根大学继续深造( 19191922),1922年在著名物理学家玻恩(Max Born)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221925年任玻恩的助教,后来为编外讲师。19261927年去丹责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271928年任罗斯托克大学兼职教授,  19281929年任教授。后来任莱比锡大学教授(19291946),洪特在该校任教历史甚长,中间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共达27年。二次大战结束后,洪特先是到了东德任耶纳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461951),后来又到西德任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511956),最后任西德格廷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561964),1964年退休任荣誉教授。他还是格廷根科学院院士,并获得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洪特在量子力学兴起前后,对原子和分子结构做了先驱的工作。

    我们在研究原子核的电子排布时都会注意到碳原子在2p轨道中有2个电子,但2p轨道共有3个。这两个电子是在同一个2P轨道上呢,还是分占两个P轨道呢?如果分占两个p轨道,电子自旋的方向是相同的,还是相反?为了回答上述及类似问题,1925洪特从光谱实验总结出一条规律,叫做最多轨道规则(也叫洪特规则):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也称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例如3P轨道,5d轨道,7f轨道)上分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洪特规则基于原子中电子的互斥力,远离的电子其能量较低。于同一亚层的电子采用同自旋则一定有不同的ml值。若照波函数描述:其空间分布则不同。这样平行自旋的电子,能量较低,因此比较稳定。

    随后量子力学的严格计算也证明这样的电子排布可使能量最低。作为洪特规则的特例: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3d10f14),半充满(p3d5f7) 或全空(p0d0f0)的状态一般比较稳定.

    此外在1932年前后,洪特对分子轨道理论的建立也有相当的贡献。这个理论将分子看成一个整体,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然后将电子安排到一系列分子轨道上,如同原子中将电子安排到一系列原子轨道上一样。

   洪特是一个多产的物理学家,著有大量的  关于原子、分子和固体量子理论方面的书籍。洪特后期致力于物理学史研究。他现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此文发表于1989编者注)格廷根塔克尔曼维希(Tuckermannweg)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