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教育中应通过何种途径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1)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给以眷顾。课程的难度、课程实施的进度要以占大多数的中等成绩学生为参照,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提供更宽广的学习空间,而对于学困生则应适当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放一个标杆,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跳到同一高度,而跳不过去的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一直落后,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是应试教育的做法。 (2)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性,他们的兴趣点也不一样。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比如体育场、实验室、美术室等,并配备相应的学科教师。 (3)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成功地实施个性教育,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而相应的评价制度是成功实施个性教育的制度保证。学校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业成绩与道德评定相结合等等。 (4)给儿童充足的闲暇时间。闲暇是个体自由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闲暇时间往往被各种作业、课业辅导所侵占,学生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缺少自由发展的时空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人本精神,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始基和教师家长观念等原因,在学生的闲暇时间的给予上仍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