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办学模式改革
第一节 办学模式的概述
一、办学模式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什么是办学模式?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我们把模式理解为样式或范式,是使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根据这个定义,我们能否把办学模式看成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规范化意义的,能使教育活动中各要素的配置呈现最优化的一种结构体系或程式。在实际中,办学模式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可以把办学模式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领导体系、管理格局、教育结构形式等。狭义上,办学模式是指一所学校为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的格式规范。我们这里讲的办学模式主要是狭义的。
办学模式的形成和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学校经验的模式化总结,二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某种模式,然后进行总结。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改革的深化,办学模式也必将做出新的改造和构建,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办学模式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办学模式的结构是一个学校由各因素有规律构成的系统。学校本身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办学模式看成一个由多个子模式构成的模式群;办学模式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对实践的理论性概括,具有明显的示范性的范式的特点,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构建办学模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创造性地设立合理的,优化的学校教育结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基本框架的过程。由于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表现出的办学模式也不同,办学模式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由此形成了各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论述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原则时指出:“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人才,走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路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一切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教育观念、体系、制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目前,我国正在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其表现形式便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膨胀,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升学”为主的单一的学校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人民群众对学校的选择意向日趋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又各具特长的人才,适应当代人们的教育需要。
应该强调的是,办学模式多样化是相对于原来单一的办学模式而言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办学模式必将有更丰富的内涵。就办学模式多样化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粗略的归纳为以下几点:(1)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上的需求不同,导致了不同学校办学方针的差异。(2)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文化传统差异大。因此,办学模式的选择应当从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客观上要求办学模式的多样化。(3)不同类型学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如城市初中和农村初中由于其办学目标的不同,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也不同。(4)不同的办学者其风格不同也是办学模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总之,办学模式多样化就是强调“个性”,也只有突出“个性”的发展,才会有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复习思考题:
1. 请列举出办学模式有哪些结构特点。
2. 你能重新为办学模式做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解释吗?
第二节 农科教统筹的办学模式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积极进行农村教育、城市教育和企业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县、乡两极政府要把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分级统筹管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促进
燎原计划与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的有机结合,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可见,农科教统筹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要途径,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农科教统筹?农科教统筹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一、农科教统筹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农科教统筹的基本内涵
农科教统筹,就是指把农村经济、科技、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即以经济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教育为依托,三者共同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科教的“农”指的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在内的整个农村经济;农科教的“科”指的是大科技,它包括农业科技的发明、创造、推广、普及和应用,也包括科学研究和实验。在实践中,主要指农村实用技术的开发、应用、普及;农科教的“教”指的是大教育,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此外,还包括为农村现代化服务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可见,农科教统筹是大农业、大科技、大教育的结合,既要求农业、科技、教育各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也要求各自内部实行统筹,正如有人所比较的那样,农业是“田”,科技是“水”,教育是“渠”,农科教统筹就是使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流入农业之“田”,从而获得农业的丰收,这是一个统一的大系统。
(二)农科教统筹的意义
农科教统筹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科、教相互脱节、相互失调的弊端提出的。它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首先农科教统筹有利于农业、科技、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教育在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推广上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造成在很多方面的重复和浪费,实行“农科教统筹”有利于改变这种分割局面,注重农、科、教三者整体效益的发挥,使农业、科技、教育体制更加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发挥当地人才、技术、资金和资源的综合效益。其次,农科教统筹有利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化。党中央历来都十分重视农、科、教三者的关系。在1982年中央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级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要相互配合,加强协作。” 以后,几乎在每一年的中央指示中都对农、科、教提出过原则性的要求。特别在1985年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特别强调:“要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各级各类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20世纪90年代,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重要组成部分的农科教统筹结合,已经成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个实验区共有的财富。再次,农科教统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科教统筹的直接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农科教统筹把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经济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种阵迷地破除信,传播现代文明,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改造农村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最后,农科教统筹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资源的70﹪。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农村实现小康建设是我国小康的重要内容,农科教统筹模式使农村经济、科技、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合力,是实现农村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农科教统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农科教统筹的产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但是传统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的弊端,使农村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养脱节的状况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变,很多适用的科技成果,没有在农业上广泛普及、应用,大批初、高中毕业生没有完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生力军作用。这种情况已成为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认识到,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只有使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农村经济走向现代化。1981年,由农业、科技和教育部门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实施的“太行山综合开发”工程,开始体现农科教结合的思想。
党中央十分重视处理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推动了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1985年,国家科委发了“促进地方经济振兴技术开发计划”,即通常称之为的“星火计划”。“星火计划”的总目标就是用科学技术引导农村建立新的产业,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武装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星火计划”密切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需要,以开发“短、平、快”的技术项目为主。“短”指研究的周期短;“平”指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快”指收效快,三方面结合,受到了农村的普遍欢迎。
1986年,为了加快农、牧、渔各业现有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综合运用于生产,农业部提出了旨在发展高产、低效农业的“丰收计划”。1988年教育系统提出了以推广实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燎原计划”。事实上,“星火计划”、“丰收计划”、“燎原计划”的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就经济抓经济,就教育抓教育,就科技抓科技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导致科技与教育的巨大优势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科技兴农”的广泛实施,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八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抓紧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措施,以及推进农科教结合的重要决策,认为这是实现农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农科教统筹结合这一战略就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
(二)农科教统筹的发展过程
农科教统筹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七五”期间,农村在解决了农民与土地的结合后,更加需要解决农民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农科教统筹的实践开始启动。1980年初,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进行过把校、场、所纳为一体,试行农科教统筹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85年湖北省怀化地区在研究山区开发时,就认识到该区农村文化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了“教育为本,科教兴农”的战略构想;1987年在安徽省休宁县的溪口成立了“农科教协会”,坚持“农科教结合,为民服务”的宗旨;河北省的“太行山综合开发”工程,就是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协同实施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农科教统筹的实践探索不断增加。
2.试点阶段。1985年以后,经济、科技、教育三个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出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1985年初,国家教委和河北省政府在阳原、完县、青龙三县同时建立了“农科教综合改革实验区”,这个实验清晰表明了农科教结合的思想。1989年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农的方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快科研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同年8月,国家又成立了全国农科教统筹与协调指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的意见》,农科教统筹工作逐步走上了有领导、有步骤的发展阶段。
3.推广阶段。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科技、教育兴农战略。1992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实施农科教结合以促进农业经济为目标,把“农”字扩大到包括农村三大产业在内的整个农村经济和整个农村现代化建设。1995年,全国农科教结合协调小组召开了全国农科教结合研讨会和全国农科教结合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一致认为,要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要把农技推广、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三农”紧密结合起来。至此农科教统筹最终得到确立,使全国农科教统筹结合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科教结合的典型实例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差异显著,文化教育基础不一,农科教统筹诸种形式均有其本身特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现实基础,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农科教统筹模式,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农村经济发展不同水平来选择适当的典型模式加以介绍。一般情况下,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经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三种地域模式:
第一种:沿海、城郊地区的典型模式――以苏南地区为例
苏南地区泛指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包括18个县市的农村地区。该区已基本实现小康,教育已有了迅速的发展,目前正在开始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试点。其目标是到20世纪末达到亚洲“四小龙”80年代末期的平均教育水平,21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他们以教育为中介,以优质服务为中心,寻求农村经济、科技和教育各种力量的最佳组合,形成合力,达到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目的。在农科教结合上,苏南首先抓了教育结构改革这一枢纽,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初中后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南地区已有64.3%的农民在乡镇企业劳动,这一期间,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农村技校中,有84.2%的专业为乡镇企业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为了满足农村发展对人才需求,职业技术学校适时组建了现代化的实习基地,实行“教学、实习、生产、服务、科学实验相结合”,并试行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双证齐发”的制度,使学校真正成为当地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心、信息咨询中心、社会服务中心和现代化生产经营的示范基地。如宜兴市是“燎原计划”的示范市,其生产示范基地采取教育单位经营或与生产科研单位联合经营的方式。与生产基地相配套,乡镇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职业学校来承担职业技术教育任务,如在平原地区,承担以农作物优良品种,特种经济作物为技术培训项目;在靠近水源的地区,承担以水产养殖等为主体的培训项目等。同时,苏南地区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还采取了多层次发展的方法,组成了农科教统筹新载体,实行各种类型的联合办学,各行业按自己的优势设置专业,作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系科,在基地、师资、服务等方面协调沟通。在农村、乡(镇)、村两极也多把成人学校、党校和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合为一体,上挂下联形成网络。据统计,苏南农村乡镇企业中85%以上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都接受过成人学校培训,90%的关键工种的技术工人是由成人中心校或职业技术校培养出来的,苏南农村教育这种中介作用,较高程度地适应了农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于劳动者必备素质的要求。[1]
注释: [1][2] 吴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浙江教育出版
第二种:中等发达地区的典型模式--以河北省获鹿县为例
河北省获鹿县地处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区,全县共有21个乡镇,208个村。近10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县政府从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在1989年提出了“经济部门出题目,科技部门出成果,教育部门出人才”的全县农科教统筹发展思想。他们在全县率先把各部门兴办的农业中学、农民中专、技工学校等集中起来形成一体,创建了县级综合职教中心,中心由于集中了有关部门的人、财、物等优势,从而在人才培训、科技示范、科技推广等方面,能发
挥其综合效益,极大地增强了育人能力和兴农效果,并使之成为该县农科教统筹结合的枢纽
和依托的载体,到1993年,职教中心已办有17个专业,20个教学班,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530名,共举办培训班26期,受培训人员达2000名。该县的栈道村,把农民的转岗培训与办工厂上项目结合起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培训在校学生和农民,把该村的林果业的规模经营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林果业从分散到规模生产的转变。以此为依托,该村又先后建立和健全了村办中小学的各种教学设施和其他文化、卫生保健措施,利用这些措施向学生和村民进行各种科学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获鹿县从一个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的农业县,一跃成为一个农林工贸多业发展的富裕县,科技和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2]
第三种:山区、贫困地区的典型模式――以山西柳林县前元庄为例
山西省吕梁地区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最贫苦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困落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后,该县提出了“要治穷,先治愚”、“要兴村,先育人”这样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指导思想,并逐渐摸索出一条“农教结合”的发展道路。
具体做法是:(1)实行“村校一体”,也就是村校合一。村干部即任村领导,又兼学校干部,“一身兼二任”,既抓经济,又管教育,学校教师成了村委的“智囊团”,既要研究育人,有要研究富民;既教文化知识,又教专业知识。(2)实行“三教一体”,就是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技术教育一体化,形成教育网络。前元庄学校初中部增设了比例达20%的农业基础课,学校白天用于教学生,晚上则做农民成人教育场所,每月的3、6、9日,向农民讲授农技知识。一些农业科技推广的项目,也先在学校的小农场、林场里示范,然后再在全村推广。(3)实行“教、劳、科一体”,即把教学活动、生产劳动和科技活动,作为学校的三项基本活动,使之相互渗透。把育人和富民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类学校立足当地,面向山区贫困农村的实际,发挥了学校的多种功能,并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也是适应当地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和特点,实现农科教结合的一种好形式。[3]
从对上述三类地区典型模式的评介中可以看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科教统筹结合的条件、领域和形式,均有不小的差异并各具特色,如何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实际,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科教统筹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复习思考题:
注释:吴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浙江教育出版社
1. 农科教统筹的内涵是什么?
2. 你是怎样理解农科教统筹的意义的?
3. 你认为农科教统筹的形式在你的家乡适用吗?
第三节 特色学校的办学模式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这说明特色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特色学校概述
(一)特色学校的内涵
何为特色学校?理解特色学校,首先应明确特色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把“特色”定义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一般地,人们也可把“特色”理解为事物特殊的质量,特殊的品质。这里的特色,指事物的出类拔萃之处,即事物的某些方面优于其它方面且优于其它同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或是人多我少,人有我无。和有一样,无也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某一方面的无,常常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特征。基于对特色的以上理解,可把特色学校定义为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手段等。这只
是笼统的理解。目前,对特色学校还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概念界定,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特色学校强调个性,是对传统学校划一的、封闭的、僵化的办学模式的一种突破。所谓的特色学校强调个性是对传统学校而言的,这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特征。(2)特色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学校的宗旨就在于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他们更加适应国家、地区、社会以及个人的各种各样的不同需要。(3)特色学校注重校长、老师的自主性、独特性。首先强调校长个人的创造性思维。(4)特色学校要有自己的管理战略。(5)特色学校应具有独特的“教学教育工作组合与运作形式”。只有在学校诸多要素全局上有特色,才称得上特色学校。
以上特色学校的5个特征互助联系,互为条件。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学校,才能称之特色学校。但实践中也有人认为特色学校是已经形成为一种学校模式的学校。也有一定的道理。
特色学校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科学性,指特色学校的办学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教育方针和教育的实际情况;(2)稳定性,指办学的特色或“个性”能长期保持或显现出来,必须能经受时间的考验,成为学校的传统;(3)独特性,指学校的个性,这个“个性”是指在一般学校共性基础上的,体现学校个体的风貌,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特色学校所培养出的学生除具有良好的素质外,还具有某一方面的综合能力,即特长。在特色学校的特征中,独特性是核心。
我国客观上形成了国际“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四种办学层。各个层次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经验表明,创建特色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对特色学校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
1.认为特色学校在于学校培养一些有特长的学生
有的学校把特色等同于特长,认为办特色学校在于多开设特长班,培养学生的特长。于是办起了奥林匹克班、外语班、钢琴班、美术班等等。不能否定,这些班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如果每所学校都办这些班,学校又有何特色而言?而且,这样的班徒然增加了学校的负担。除了本来的课堂作业,学生在休息时间还要上特长班,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坏处。
2.为了有特色而办特色学校
学校办特色的过程是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必须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是刻意追求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就能办到的。有些学校为了办出特色,追求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做出很多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做法。这是很有害的。
3.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学校的特色
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必然联系的概念,一般把具有个别项目特色的学校称之为“学校特色”。而特色学校指在整体上全方位的反映出某种特色的学校,特色学校中的“特色”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的特点,表现在独特的文化理想追求,独特的文化主体和独特的文化行为上,并且具体渗透在学校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组织管理等等方面。学校特色中的“特色”则具有部分性、单一性的特点。例如,一所学校有几名学生在美术比赛中获奖,我们可把美术看成是该学校的特色而不能认为该学校就是特色学校;一所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到同学都讲礼貌,形成了好的讲礼貌的氛围,这是别的学校没有或忽视的,我们可把这所学校称之为特色学校。
(三)特色学校的条件
1.要有一个创新意识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校长有无个性、有无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对校长的要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观念上,要求校长通过自己的指导和协调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天赋、个性、体格和进取的精神得到充分的磨练。要求校长成为办学模式的创新设计者;在管理方法上,校长要尽可能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条件和机会把学校办成规范的特色学校。校长在管理中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选择新方法让学校在新的体制、新的模式中运行;让师生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中发展。同时,还要求校长有创新的科研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发现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措施,并支持教师、学生的首创。
2.要有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建特色学校没有一批富有教育、教学特点的教师是难以实现的。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高素质,具体表现在:教师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此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机智,所谓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偶发事件的品质。
3.要有一个包括特色项目和总体项目的办学规划
包括一个能实施“特色项目”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配套设施。
4.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要根据学校自身以及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发扬自身优势,避开自己短处的特色项目,保证特色项目能充分的利用大环境的资源,使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5.学校的教育质量要高
特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观念,特色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特色学校,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学校的教育质量要高,这是特色能否发展下去或是学校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所在。
二、几所典型的特色学校介绍
(一)以雷锋精神贯串德育工作――河南省开封市第33中学
开封第33中学原是一所薄弱初中,原来学校条件差、生源差、经费短缺。自1985年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学校领导抓住契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以雷锋精神为主导的一所著名的特色学校
三六班邢金山同学,因病下肢残疾,不能行走,他的几位同学数十年来坚持背他上学,全班同学也都从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他帮助。形成了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的集体氛围。学校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利用主题班队会、校园板报、广播等活动宣传学雷锋的先进事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发写学习雷锋的日记,组成学雷锋活动小组,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表扬,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同学们也在活动中升华了思想,一些思想落后的同学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初见成效后,学校领导因势利导,不断把学雷锋活动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逐步形成了具有33中特色的教育内容。主要做法是:(1)把雷锋精神确定为“校魂”。在全校师生心目中树立起雷锋这面旗帜,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在学校中开展了“学雷锋,创三好,争做四有新人”活动;在班级中开展“学雷锋,争创雷中队”活动;在教师中开展“学雷锋,弘扬焦裕禄,争做文明教师、优秀教师”活动;在学校领导中开展“学雷锋,做人民忠实公仆”活动。(2)把学雷锋系列活动作为一种优良传统长年坚持下去,具体工作落实到一学期的各个阶段,及时巩固成果。(3)广开渠道,建立广泛的校外基地,建立广泛的校外联系,形成一个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学校通过联系校外的优秀事迹教育学生,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4)和各个先进学校结成姐妹校,互相交流经验。
学校还把雷锋精神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如教学生会做人、教学生会生活、教学生会创造等等活动,在活动中运用雷峰先进事迹教育学生。通过雷锋精神教育,加强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较完整而又系统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了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整个学校风气焕然一新,成为一所著名的特色名牌学校。[1]
(二)成功教育――上海市闸北八中
上海市闸北八中,原是一所典型是薄弱初中,学校条件差、学生素质差,犯罪率高。1987年以来,该校实施了“成功教育”改革,学校取得了明显的变化。
该校通过调查认识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多,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异常的主
注释:[1] 崔相录.《特色学校100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反复失败后,存在一种失败者心理,学习积极性差,自信心下降,失去了原动力,在学习中的表现越来越消极。这一原因的本质是教育不当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就是实施“成功教育”,就是不断地帮助学生成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自我激励的内部机制。成功教育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为一个成功者。
该校建立了成功教育的基本机制:三要素、两循环、两结果。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循环:教师转变观念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其结果是教师发现学生,学生发现自我。
第二循环:学生产生积极的自我期望和要求,主动争取成功的机会;学生自我鼓励。其结果是学生逐步形成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机制。
两个循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获得成功,教育也获
得了成功。该校除了改变思想观念外,在德育方面,主要抓住两方面的工作:
1.成功心理的培养。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重新认识自我和自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常识讲座,把成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和教育过程相结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各自潜在的特长。
2.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加强班集体建设,不断创造有利于学
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环境,如班级干部轮换制等等。二是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主要是:(1)在教学过程中降低要求和进度。保证学生稳步的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实行“低、小、多、快”的方法。“低”指“低起点”,就是摸清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把起点放在学生努
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小”指“小步子”,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能实际达到的目标。教学步子小,内容由简到繁,分层渐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有成功,感到自己有能力学习;“多”就是“多活动”。针对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等特点,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和学生表现的机会。“快”就是“快反馈”,保证在每次的授课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的练,还有教师的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
此外,该校还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改变过去用一把尺,从一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等分的方法。重新把评价标准原则定为: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起点;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有利于发挥学习困难学生的某些长处等,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改革,该校的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毕业生合格率稳定在98%-100%。[1]
复习思考题:
注释:[1] 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
1. 如果要你给特色学校下个定义,你认为应该包括哪些因素?
2. 你周围有没有能被称为有特色的学校,你认为他们对特色学校的理解正确吗?存在哪些错误认识。
3. 你认为校长在建立特色学校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节 综合中学办学模式
综合中学是相对于普通中学或职业中学而言的,可将其视为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单轨制中学。从历史上看,1910年前后,综合中学首先出现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广泛传播到英、法、德、瑞士等国家,成为这些国家的一项教育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学校才开始自发的探索综合中学的办学模式。近年来,综合中学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在一些地区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综合中学概述
(一)综合中学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科南特(JamesBryantConant)在《今日美国中学》中指出,综合中学的三大目标:第一,为所幽微来公民提供普通教育;第二,为那些想在学校毕业后立即使用所学技能的学生开设良好的选修课程;第三,为毕业后上学院或大学的学生开设令人满意的文理课程。他将综合中学定义为:按社区内所有青年受教育的需要而开设课程的中学。
虽然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有一定差异,但对综合中学涵义的理解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的学者一般认为:综合中学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渗透,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一定职业技能为目标,融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这一定义表明综合中学的本质在于普职沟通。实际上,综合中学在实践中已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等相互沟通与渗透的体系。并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实践成功。综合中学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实施全员、全程、全面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形成了教育自身职能与全社会责任、义务相统一的协调机智。克服了传统教育的盲目性与落后性。构建了与现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综合中学的必要性及可供选择的几种模式
《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中把“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作为20世纪最后十年的教育改革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将由选拔淘汰式的传统升学模式向全面提高新一代国民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模式转轨,就要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
综合中学在普通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应担负双重任务:一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二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但从实际情况看,明明是担负“双重任务”的基础教育,却往往变成单一的“升学工具”。大多数学生的升学失败后,学无所长,学无所用。进入社会后没有生存技能。虽然职业学校或分流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这一情况,但由于受传统的升学观念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趋向单一的影响,单纯的职业学校和分流教育无法改善这种情况。由此,社会要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渗透结合,这在客观上需要产生一种能融和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综合中学正是在适应这种需要下产生的。综合中学对于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对于提高初、高中入学率,减少学生流失和发展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中学可选择以下几种办学模式:(1)一校两制式,即学生进入学校,一开始就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执行不同的教学计划,设置不同的课程。(2)分流式,如“2+1分流”,即学生学习两年文化基础课后,根据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分别分到普通班或职业班。(3)“3+1”或“3+2”式,学完三年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可集中进行一年或两年的职业学习。(4)交叉融合式,即在平时的授课中,将文化课与职业课按一定比例安排,相当于渗透式,一般有“独立的按比例分文化课与职业课”和“在授基础课时联系职业课的内容”两种情况。
根据我国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现实,可把综合中学分为综合高中和农村综合初中两类。
二、综合高中
国内的学者一般认为:所谓综合高中,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相互渗透,以满足市场需求,服务社会为培养方向,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和一定职业技能为目标,融升学预备教育、就业预备教育于一体的新型高中办学模式。这一定义明确了综合高中的本质在于普职沟通、渗透。实际上,综合高中在实际中已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等相互沟通与渗透的体系。
(一)发展综合高中的必要性
1.克服了传统高中教育的弊端。长期以来,我国单一普通高中与单一职业高中并行的“双重结构”教育体系,造成了一方面大量没有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缺乏就业的思想准备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和工艺学日益渗透到各项职业活动中,职业活动不再是单独的实际操作,而是充满着科学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劳动”,单一的职业学校只重视单项的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致使其毕业生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和本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为了克服这种教育体制上“双重结构”所造成的弊端,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办学形式。
2.综合高中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办学优势。综合高中在一所学校中既进行普通文化教育又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把原本互相割裂的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统一起来,摆脱了传统的只为升学或只为就业的不良局面;同时,综合高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相对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利于打好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基础;综合高中实行普教、职教一体化,能够有效地利用社区的普教、职教、成教等各种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后,综合高中对终身教育也有一定的意义,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办学形式。
3.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高中这样的办学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越来越多的“既博且专”的人才,普通高中在现实情况下越来越忽视本身的“双重任务”而成为“升学工具”,职业高中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发展上受到限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可以说,两种类型的高中都没有完全地实现自己的任务,因此,既培养人的综合文化素质又培养人的某项专业技能的综合高中,适应社会需要发展起来。
4.综合高中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尤其是西方各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纷纷制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兼顾的综合高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如美国1991年综合高中占学校总数的94.4%;日本80年代综合高中已达70%;瑞士、芬兰、瑞典、法国等国的综合高中数量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顺应国际普通高中改革的潮流,把综合高中引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应该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综合高中的性质和特点
一般认为综合高中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兼升学预备教育和职业预备教育双重任务的高中;一是属于普通教育范畴,是基础教育,它强调为每个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外,综合高中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课程设置的多样性。这是为了适应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基础及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和特性而设定的。由于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基础知识、个性等方面参差不齐,为了保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特长,有必要为他们开设适合他们需要、爱好的不同课程。
2.综合高中和社会大系统联系密切。综合高中在办学体制、课程设置、学生出口等方面都密切联系地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学校可聘请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地方也可为学校提供适当的训练场地。学校、地方密切联系共同为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服务。综合高中能有效地统筹各种资源做到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综合高中的又一显著特点。根据地区发展情况选择有利于当地的综合高中模式,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手段是综合高中最显著的特点。
(三)综合高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综合高中在全国各地有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对于我国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打破“双重结构”一统天下的教育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地区在实验综合高中的过程中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吉林省抚松县第四中学,积极探索农村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应该看到综合高中在实行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物质设备、师资配备,对教材的要求也很高。如何将两类教育结合到一起,在一所学校中实施,会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高中的普及。而且,综合高中在学生入学前是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集中在一所学校中,这就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学习能力、原有的知识结构、兴趣之间的差异扩大了。如何缩小这些差异保证综合高中的教育质量是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应看到,综合高中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从全国来看综合高中数量不多、发展比较缓慢,且集中在少数地区。综合高中本身存在着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的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式单一等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综合高中的发展。
三、农村综合初中
农村综合初中是指在一所学校内,普通初中教育、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农村中学。其办学宗旨是,既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又为当地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一)发展农村综合初中的重要意义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的现实,城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悬殊。因此,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农村初中和城市初中有明显的差别。农村初中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表现为:第一,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人口数量大、素质低,农村教育的重点在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初中级的农业技术教育。第二,农村经济基础落后,农村最需要的而且教育能力所能达到的是培养大量初中级人才。初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是农村发展的迫切要求。第三,农村初中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大环境中,使农村初中在经费、师资、办学条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等方面远远不如城市,其教育质量也低于城市初中。第四,农村初中肩负着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当地经济的艰巨任务,其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超过城市初中。最后,农村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民的子女,在目前的落后条件下,大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生都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活动。农村初中的特点决定了农村初中不可能完全与城市初中一致,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两者必须区别对待。
研究表明,教育的水平结构和类别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轨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农村初中的发展与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资料显示,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国内为30-40%,发达国家为60-80%。1990-199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仅占3.5%,中专、技校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5%的新生劳动力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远低于上述比例。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村基础教育入学率低而流失率却居高不下,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初中学生流失相当严重,其原因除家庭经济困难外,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农村教育单纯以升学为目的,学校所提供的升学以外的吸引力很小,既然感到升学无望,学校又无吸引力,那么辍学就难以避免。因此,改革农村初中的传统办学模式,为每个学生创造不同的成材渠道,使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已经成为农村教育改革中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而农村综合初中正适应了这一情况。
(二)农村综合初中的性质和目标
从农村综合初中的性质看,一是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属于基础教育;二是兼有升学预备和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三是农科教统筹结合的基地,对农村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四是不仅负有培养农村劳动者的任务,而且还有宣传、推广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任务。
基于以上性质,农村综合初中主要有三重教育目标:一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是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三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就目前农村大约有90%的毕业生回到农村的情况看,农村综合初中应把培养农村劳动者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在我国,农村综合初中的办学模式,已在许多地方推广、试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注释:[1] “襄樊试办四年制农村初中班” 中国教育报 2003.9.2
例如,“湖北省襄樊县试办的四年制农村初中班实行普教、职教互相渗透,升学就业两不误的方针。其办学目标是:毕业生在普通初中文化课合格的基础上,职业技能达到初级技术员水平,其中的某项专业达到中等技术水平。其课程安排既关注到普通学生又关注到学习职业课的学生,学生毕业时,既可以参加中考进入普通中学学习,也可免试进入县、市、区职业教育中心进行专业学习,毕业时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和考核,发给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优先安排就业。”[1] 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初中的教育,大批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回到农村,一批养殖、果林、农耕等专业户兴起,这些人普遍通过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先富起来,再带动了本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
当然,综合中学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需要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保障机制,才能使其良好的运行。
复习思考题:
1. 你能描述一下综合中学的概念内涵吗?
2. 综合中学可选择的几种办学模式,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 综合高中和传统的高中模式相比有哪些优势?你认为综合高中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第五节 分流教育的办学模式
分流是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一个重要的功能,当今世界各国无不高度重视教育的分流问
题。我国教育分流的实践路程比较坎坷,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教育分流的说法。当前,怎样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分流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教育分流概述
(一)教育分流的涵义
教育分流也可以认为是对人才培养的分流,它是指学校教育系统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意愿,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在合理教育分流上积累了许多有益
经验,印度、孟加拉、乌干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进行了教育分流的积极探索。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分流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变化时起时伏,直到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才明确提出了三级教育分流(所谓三级分流,指小学毕业后、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的三种分流方式,其中,以初中毕业后的分流为主,)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合理分流,提出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到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全国平均达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要达70%。应该认识到教育分流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和普通教育功能单一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补偿性教育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分流教育有必要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教育分流的形式
1.外分式。指学生在受完基础教育后,根据个人意愿和条件分别流向不同类型的学校。如在我国现行学制中,学生初中毕业后,可根据考试成绩、个人意愿和家庭条件选择升入高中学习或进入中专、中师等专科学校学习职业技能。
2.内分式。亦称校内分流,指学生进入综合中学一类的学校,然后在学校内部进行专业或课程分流。如瑞典的综合高中就分为30多个专业。学生可任意选修。这样不仅满足了
青年人多样的兴趣,也适应了社会对各科人才的需求。
3.交替式。亦称工读轮换式分流,指让接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学生先就业一段时间,再根据个人的兴趣与职业适应情况进行分流。如瑞典16-19岁的学生,有五分之一的人要求先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选择学校和专业。
4.参与式。亦称校企合作分流,指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承担分流培养人的任务。如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等等。学生既在职业学校学习同时到企业做学员,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负责职业技能的传授,最后接受工商行会的全国统考,合格者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5.沟通式。指分流后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要从一个流向转向另一个流向。如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的某一学科后,觉得不适应,可转学其它学科。
根据分流的总体趋势,中级阶段的初中分流和高中后分流是教育分流的两大主要部分。
二、初中后教育分流
(一)初中后教育分流的必要性
初中分流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按国家教委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初中毕业生1279.04万人,升学率仅为49.76%,这就是说,636万多初中生升不上普通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等学校,特别对广大农村初中而言,升学率更低。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初中后分流是个可行的方法。初中教育肩负着既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培养优秀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又要为当前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双重任务,但由于长期以来受片面升学率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升学无望而辍学。这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又使教育浪费十分严重。实行分流教育能改变传统教育单一的办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弊端。根据对70个县(市)按初中毕业生的升学比例进行排序,升学率最高的县(市)为37.48%,最低的省(市)为12.79%。可见,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将进入社会。所以在初中阶段实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实行分流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现实点说,教育分流对农村教育的意义更大,首先,分流教育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又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多层次建设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次,分流教育是农村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实行分流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学生辍学,进而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
注释:[1]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
又能较好的发挥农村初中教育在“农科教统筹”、“三教结合”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农村初中教育的办学效益。
(二)初中分流模式的选择
1.主要的初中办学模式
◇三年制普通初中,学习三年文化基础课,兼涉及一点职业基础知识。
◇“2+1”制,初一、初二学习基础文化课,初三分流为普通班与职业班。
◇“2.5+0.5”制,在初三下学期分为普通班与职业班。
◇“3+短”制,学习三年基础课,毕业后不能升学再接受短期职业培训。
◇“3+1”制,学习三年基础课,毕业后不能升学再接受一年的职业培训。
◇三年制职业初中,学习三年的职业技能课,兼涉及一定的文化课。
◇四年制综合初中,在四年的学习中既有文化基础课又兼职业课。[1]
2.学生、家长对初中办学模式选择的意向
有学者对以上七种初中办学模式选择意向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总数为1570人中选择三年普通初中和选择四年制综合初中的学生占大部分,超过半数以上,选择“3+短”、“3+1”模式的约占总数的30%左右,其次为选择“2+1”模式占总数的10%左右,选择“2.5+0.5”模式和
三年职业初中模式的比例都不超过7%。
表5.1 学生对初中办学模式的选择
模 式 |
人 数 |
占比例% |
三年普通初中 |
407 |
25.9 |
“2+1”模式 |
170 |
10.8 |
“2.5+0.5”模式 |
96 |
6.2 |
“3+短”模式 |
190 |
12.1 |
“3+1”模式 |
267 |
17.0 |
三年职业初中 |
80 |
5.1 |
四年制综合初中 |
360 |
22.9 |
总 计 |
1570 |
100 |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
通过对各层次家长的调查,对于初中后分流一部分继续升学,一部分接受职业教育,72.12%的家长认为是“合理的”,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初中后分流持支持态度。对7种初中办学模式的选择,43.2%的家长选择三年普通初中,16%的家长选择“3+1”制初中,15.5%的家长选择“3+短”制初中,10.5%的家长选择四年制综合初中,选择其他办学模式的家长人数比例不超过7%。大部分家长对初中教育分流的认识不是很足,仍然用应试教育模式来看待分流教育,没有感受到分流教育的优势。主要原因是我们初中教育分流改革实验还不完善,推广面也不够大。例如作为初中分流模式试点市湖北潜江市,家长们对这些模式的选择人数明显高于没有进行实验区的家长。但是,根据我国目前能够提供的教育条件看,普通高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初中的竞争仍十分激烈,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仍不能升入高中,因此适当地在初中阶段进行教育分流是适应我国目前国情的。
初中阶段实行分流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想保证分流教育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在社会上进行一定的舆论宣传,引起社会的重视,取得家长、学生、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三)一个事例――山东省大窑中学的分流教育
从1987年开始,大窑中学开始实行分流教育改革。其具体措施是:
1.根据学生的特点、差别,分别指导
根据非毕业班学生不同程度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实行分类施教。所谓“分类”,即教师在备课、授课、布置作业、考试等方面,都有区别。如:在备课上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以基本要求为基础,兼顾较高要求;在授课上,教师以中等水平为准,兼顾高低等水平;在考试上,按基础和较高两个水平,分为两类试题,分为基础题和拔高题,拔高题有能力的学生做。在作业上,也分有基础和拔高两类,要求学生必做和选做。同时,该校又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难以照顾到学生个性”的缺陷。
2.针对毕业班实行分流
学校把毕业班分成3类班――普通班、职业先修班、艺体班。普通班以升学为目标,对
注释: [1] 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科的设置有较高的要求,毕业后学生大部分升入上一级学校。艺体班是把有音体美特长的
学生集中训练,对这样的学生除了基础知识要求外,主要发展他们的特长。职业先修班是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开设适当的职业课,如开设的选修课有:农业基础知识、家用电器的使用和维修、果林蔬菜的栽培和管理、会计珠算等。
此外,学校还派部分学生去职业高中学习,学习几年后,发给相应的证书。
通过分流教育的实施,使每一类学生各得其所,各显其长。该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校生巩固率一直保持在100%,并且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1]
三、高中后教育分流
(一)高中分流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它同基础教育一样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各行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任务。如果要比较好的完成“双重任务”,普通高中必须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但从全国范围看,由于长期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普通高中一直把升学作为主要任务,部分或完全忽视职业预备教育。究其原因,既有学校、社会的,也有国家教育体制上的。尽管国家每年都在扩大高校的招生规模,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普通高中毕业生每年升入高校的仍只占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都要进入社会就业。这是我国的现实国情。单一的高中
模式不能为多数学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条件和成长的机会,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缺乏劳动技能,心理素质差,步入社会后很难找到适应的工作。学生毕业后还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来重新学习生存技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教育浪费,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高中模式,
实行高中办学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高中分流作为其中的一种办学模式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高中办学模式的选择
1.高中办学模式的类型
◇三年制普通高中,学生学习三年文化基础课,兼涉及一些职业课程。
◇班级分流模式,学生一入学就分普通班和职业班。
◇课程分流模式,学生除修一些基础课外,另外自选若干职业课程。
◇阶段分流模式,包括五种模式。一是“1+2”模式,学生学习一年基础课,在高二分为普通班与职业班;二是“2+1”模式,高一、高二学习基础课,高三学习普通课与职业课;三是“3+短”模式,学习三年基础课,升学失败后,再接受短期职业培训;四是“3+1”模式,学习三年基础课,升学失败后,再接受1年培训。
有学者对1560人的调查,其中选择课程分流模式的人数占27.6%,选择三年普通高中达20%左右,第三为“3+1”模式,占20%。[2]
表5.2学生对于高中办学模式的看法
模 式 |
人 数 |
占比例% |
三年普通高中 |
313 |
20.1 |
班级分流模式 |
127 |
8.1 |
课程分流模式 |
431 |
27.6 |
“1+2”模式 |
94 |
6.1 |
“2+1”模式 |
133 |
8.5 |
“2.5+0.5”模式 |
38 |
2.4 |
“3+短”模式 |
133 |
8.5 |
“3+1”模式 |
291 |
18.7 |
总 计 |
1560 |
100 |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
2. 学生、家长对高中办学模式的选择意向
对这8种高中办学模式的选择,40%的家长选择三年制普通高中,16.1%的家长选择“3+1”模式,13.3%的家长选择课程分流模式,12.2%的家长选择“3+短”模式。对于其它模式,家长选择的较少。可见,大多数家长仍把升学作为第一位的考虑。从学生最喜欢的模式是课程分流模式,最冷淡的模式“3+短”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模式既能保证个人升学的目的;又可兼顾职业教育,有较大的自主性。
但客观上说,高中分流是适应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对于因材施教和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将来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理性看待高中分流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高中分流模式的优势,使其更有利于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两种典型的高中分流模式
(1)“2+1”模式
指学生在完成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的学习任务后,高三按职业教育、
注释:[1] 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
升学教育分开教学,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普通班以高考为目标,职业班增开相应的职业技术课。职业班的学生经过文化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普通高中的毕业证书,同时参加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局颁发、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这些学生可优先进入劳务市场参加工作。当然这种模式需要相应的职业配套系统。
(2)“三年一贯制,渗透职业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高一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社会需求考虑选择志愿,普通班和职业班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职业班保证文化课的主体地位,开齐国家规定的高中课程,保证使毕业生会考合格,在此基础上,安排一定的职业技术课,三年一贯,逐年渗透,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技能熟练掌握。
4.一个典型实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实验中学是一所重点中学,该校经过几次社会调查后发现:(1)该校每培养256名本科生,只有一名回到本县参加经济建设;(2)1986-1989年四年间,全省闻名的富裕老窖酒厂录用该校毕业生30名,而且需求仍然很大;(3)省农村重点中学升学率一般在30-70%之间,这种状态长期内不会改变。经过几次这样的调查,该校从当地实际出发重新确立了办学的方向,其具体做法是:
(1)依据教育方针和本县情况,制定出共同的培养目标和县情目标
共同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现代科学知识,独立思考能力。
县情目标:根据该县为多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县和工业以酒、乳、磷、啤、包(包装材料)为龙头的先进县的情况,把县情培养目标定义为:热爱家乡,掌握党的政策,了解酒、乳、磷、啤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五育要求。
(2)根据目标,对高一、高二年级的劳动技术课进行改革,在高一开设奶牛饲养和简单牛病防治,高二开设酒、乳、磷、啤、包生产原理,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3)从高三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职业班在完成文化课的基础上,上学期根据社会用人计划开设劳技课,下学期组织生产实践,参加省毕业考试后,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考核后择优上岗。
该校对分流教育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一所著名的特色学校。[1]
复习思考题:
1. 理解分流教育的正确内涵。
2. 列举教育分流有哪几种形式?你比较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 在高校扩招的形式下,你认为有必要高中分流吗?请试着说明原因。
第六节 校企结合的“双元制”办学模式
注释:[1] 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如何兴办?如何适应市场这一客体的需要?怎样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佳机制?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实际中的有效经验,我们认识到,职业学校的生存与企业的命运休戚与共。学校要想在改革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依托,加强厂校挂钩、校企结合,谋求两者的共同发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充分体现了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的理念,是一种校企结合得十分灵活和高效的教育培训体制。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述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双元制”的德文词为“Dualsystem”,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义务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由定义可以看出,职业学校是“双元制”中的“一元”,企业是“另一元”。这是“双元制”教育的根本特征。除此外“双元制”还有一些基本特征:一是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学生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二是两个学习场所,在企业中接受技能训练,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以企业培训为主;三是有两类教师,在职业学校里教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理论
老师,在企业里传授、指导与培训实践技能的实讯教师;四是两类教学大纲,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企业的实践技能大纲;五是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由行业协会负责实施,其目的是考核学生对企业培训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由职业学校负责,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六是两类证书,考试证书与毕业证书(或培训证书)。
综上所述,“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双元制”下的职业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
1.职业学校的教育
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普通教育,二是进行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属于基础教育,因此也要开设基础文化课程,如经济、社会学、体育、思想道德教育及其它选修课,但普通课的比重通常比较小;职业学校所进行的职业教育是对企业培训的补充,一般职业学校理论课程的设置是围绕该专业相应的职业实践进行的。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般而言,职业学校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里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一是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指在学生学习的本专业之外的能力,当职业有变更时,劳动力具备的这一能力仍能起作用,这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对于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
职业学校的教学不同于普通学校,更加体现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独立工作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创造条件。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独立组织学习过程,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更多的则是以指导者和咨询者的身份。体现一种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教学方式和形式更多地体现为多样化的特征。职业学校的教师一般分为理论课程教师和实践课程教师,还有部分的兼职教师,无论何种教师都有严格的资格限定。教师水平关系到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着职业学校的兴衰。
2.企业培训
企业之所以提供培训,主要是企业认为通过这种形式,能满足他们对专业人员的需要,这对于维持和提高企业自身的生产及竞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他们认为,职业培训对它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它为此付出的投资。
企业在培训、培养学生方面的义务主要有三:培训义务,教育义务和照料义务。培训义务是目的,教育义务指除专业培训外,还担负有培养学生品行的义务;照料义务指除此外还要定期为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以避免学生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
应该看到,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能够提供培训,对于培训企业必须有严格的资格界定。在德国,有些不具备培训企业资格的企业采用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合作的方法来获得培训的资格。这就是指,在“双元制”企业培训中,企业培训的部分内容可以在培训企业之外进行,即在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这也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
除此外,在“双元制”中对企业培训中教师的资格也有严格的界定。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引进和在我国的发展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基本上成了经济废墟。然而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德国就迅速成为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经济强国,秘密何在?德国政府曾公开宣布,德国经济能够迅速复苏的“秘密武器”就是双元制职员教育。
1948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双元制”的名称。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标志着“双元制”开始有了法律上的确定意义。
所谓“双元制”是指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结合。德国“双元制”培训的对象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对象――15-18岁的青少年,一般学习2-3年半。其目的是培养专业技术工人,开设的专业有经济、管理、商业服务等12类375种。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接受“双元制”培训前,先要提出申请,经企业考核(一般包括面试或口试)同意后,确定职业培训的工种岗位,同时签定职业培训合同,取得企业学徒资格后,才能选择与岗位相应的职业学校。
德国对“双元制”中的职业学校和企业均有严格的要求。其中对企业培训就有《职业教育法》(1969)、《手工业条例》(1965)、《青少年劳动保护法》(1976)、《职业促进法》以及适应于全德国的370种培训职业和培训条件。此外,还有关于教师培训资格规定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可以说,德国“双元制”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保证体系,在德国的教育体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的职业培训
二、. 我国“双元制”模式的探索
(1)“双元制”试点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法
①基本情况:安徽省是国家教委确定的全国中等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市和推广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试点市。自1989年以来,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安徽教育委员会抓住“双元制”试点这个龙头,坚持职业学校与行业联办,以行业为主;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原则,基本走出了企校结合、产教结合进行“双元制”试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路子。首届试点班毕业生已达到培养目标并被企业争先录用。“双元制”试点带动了芜湖市职业技术教育和整个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探索了新路。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濒临长江,是安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内外贸易港口城市。市辖3县。总面积达317万平方公里,人口204万。市区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人口56万。工业以轻纺为主,化工、电子、机械、医药等行业门类齐全,现已成为长江下游一个工贸并举、综合发展的港口城市,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皖江开发开放的突破口。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改革开放的姿态和职教发展的很好基础为“双元制”试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1989年开始,分别把市教委直管的两所条件较好的学校――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和第三职业中学作为“双元制”试点。
②主要做法:
首先,坚持职业学校和行业联合办学,以行业办学为主的原则
◇成立以行业为主的管理机构,决策重大问题,保证联合办学。一、三职高分别与联办行业成立了“安徽电子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委员会”,“芜湖市机电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分别由市电子工业公司和市机械工业局的第一把手担任,市教委分管主任担任副主任。管理委员会制定有关章程,规定各方在“双元制”试点中的权利和义务,每学期举行1-2次例会,研究解决从培养目标、招生、课程、师资等办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行业委员会派专人到试点学校任教或参与管理。市电子公司、市继续局已选派11名专业技术人员脱离原单位,长期直接从事专业技术教学或实习管理。
◇行业向试点学校无偿提供设备。市机械局下属企业无偿向第三职业中学提供各种机床工作台,价值20余万元,市电子公司无偿拔给第一职业高中价值8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企业还提供实训用的有关器材,解决学生实习中的劳保福利,基本上解决了校内实习的主要问题。
◇在行业内部建立生产实习工位,市机械局下属的锅炉厂、重型机械厂、电子机械厂等单位,积极建立供“双元制”学生实习的钳工工位,抽调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市电子公司把无线电一厂、五厂基地作为收录机、电视机装配实习基地等。
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原则
◇“双元制”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安徽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中级熟练技术工人,为此,建立了校企联合办学的体制。学生在企业主要进行适需的职业技能训练,相应学习理论;在校主要学习专业理论,辅以动手能力的培训。
◇行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和实训计划。“双元制”试点学校学制三年,第一年打基础,以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学习为主;第二年扩充、扩展知识面,以专业课教学和实训为主;第三年重在实践训练,以顶岗生产实习为主,熟练掌握生产技术。
再次,加强三大基本建设
◇精心组织培训管理人员和教师。两所学校先后11批选送了30名教师到外地“双元制”先行试点学校学习培训,其中6名电子专业的实训教师获德国专家签署的结业证书。学校与行业组织有关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系统地学习消化,鼓励、支持教师改教专业课。进行脱产、半脱产在职进修。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到工厂实习,向老师傅学习操作工艺等基本功训练。
◇编写试点教材。组织编写“电子技术”等专业课教材,金工理论、专业计算、机械制图等实训教材,在引进部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修订出一套较成熟的试点教材。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除原有实验实训用房外,两所试点学校又各建一座实训楼。实验、实训工位达823个,全校在校生每1.5人一个工位,“双元制”试点班学生保证每人一个工位。
第四,严格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严格把好招生关和考试关,建立严格的考试制度。
◇严格训练,抓好教学、实训质量。遵循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专业技术和生产工艺综合培训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双元制”培养目标将技术等级和要求分解到各个学期落实到各个学生的实训工件上。
◇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五,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路子
◇第一职高积极开办了承担营业与培训双重任务的电子技术维修部,专业教师参与,长期进行专项培训,3年来这个维修部为学校节约培训资约万元,创利润万余元。
(2)成效和基本经验
①成效
◇毕业生达到预期培养目标。试点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学生刚毕业,几十个企业纷纷来校争相录用。厂长们称赞“双元制”毕业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两个专业计56名首届毕业生现已全部被市明星企业电子管和微型电机厂优先录用。
◇发挥了“双元制”试点在整个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所有职业学校的体制转变和教学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
②经验
◇领导重视支持,加强政策导向是推动“双元制”试点的关键。
◇坚持职业学校与行业联合办学,是推广“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有效途径。
总之,校企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要办好这样的学校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合作,才能发挥其整体优势。
复习思考题:
1. 准确描述“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2. 在“双元制”下职业学校和企业各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3. 结合事例,你认为能不能在我国大面积的推广“双元制”这种模式?为什么?
第七节 学制改革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条根本规律。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有些地方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质量逐年下降等,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中也有许多方面涉及学制。因此,学制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学制概述
关于学制的概念,国内学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学制就是学校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关系到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还关系到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学制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一般而言,影响学制确立的依据主要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其中,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制定学制的根本原因,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学制的性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制定学制的客观依据之一。
现在,教育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国家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制度,其主要趋势是:
1. 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
随着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得到的一个重要的认识是,人类智力的80%是在八岁以前获得的。这为儿童的早期教育提供了依据。各国在改革完善教育体制的过程中,普遍把儿童早期教育纳入学制体系,重视学前教育。这以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
2. 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在当前学制改革中,许多国家规定的儿童入学年限都有所提前,以我国为例,20世纪80-90年代,规定儿童入学年龄为8-9周岁,近几年,实行7周岁入学,同时实行6周岁入学。
目前,各国都很重视普及义务教育,而且对其年限的规定也在不断地延长,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将义务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我国目前定为9年。
3. 寻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结合
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带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在改革中多是在职业教育中加入普通教育的课程或是在普通教学中加入职业教育课程。两者互相渗透,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4.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
近几年来,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除传统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外,还不断向两边延伸,数量迅速增加,类型日益多样化。电视、函授等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在高等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注重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的提出者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把终身教育解释为:“人在一生中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使终身教育思想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以此为指导思想,特别在日本终身教育以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终身教育的推动下,继续教育也日益得到重视,被纳入到学制体制中来。所谓继续教育是指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后,为适应知识与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而继续进行的教育与训练。
二、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一) 建国以前的学制改革
1. 壬寅学制
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形势的压迫下,开始实行“新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学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支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由于不够完备,所以只是公布没有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
2.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现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
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学院、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设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外国语等课程;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通儒院,属于研究院性质。
在主系列之外,主要有实业类、师范类等。
3.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成立教育部,教育部仍以日本学制为基础,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并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中学。高等教育不分级,设立大学。大学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其外,有师范类和实业教育类。壬子癸卯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
4.1922年学制
由于原有学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美国影响的日益扩大,1922年民国教育部又制定和实行了一个新的学制,于
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的分量,更加注重中等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当时,在老解放区也存在一些为革命服务的学校教育制度,但体系不是很完整。不做特意介绍。(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学制改革
1. 1951年学制改革――《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建国以后,我国教育内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统一学制。1951年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新学制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初等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学校、研究生部)以及各种政治学校、训练班等。1951年学制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但从性质上说它属于一个过渡性质的学制。(教育原理-柳海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老师书柜)
2. 1985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3. 1993年的学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是:确定本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包括到本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等几方面。
4. 1999年学制改革――《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学制改革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目标是200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清壮年文盲,完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到2010年,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基本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为此,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保障这些目标的实现。
三、目前我国学制改革的主要类型
1951年10月,我国颁布了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新学制,从1952年开始实行。可刚刚实行一年,就因师资水平低,教材不适应而停止了。以后,一直延用六三学制,也就是1922年学制。其中,也有一些波动,如:有些地方还在用五三三学制,但从全国范围看,比较普及的主要是六三和正在进行改革的五四学制。
(一)五四制学制
五四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制度。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行的实验。1989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要积极推进五四学制改革实验。之后,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很多地区。
1.理论依据
(1)小学五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在我国许多地方经济落后,人们素质低,辍学问题比较严重,只有很少学生能坚持读完小学6年。小学改为5年更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实验证明小学5年也能完成小学的任务,而且更有利于教育效益的提高。
(2)初中实行四年,能克服初中阶段学生负担过重、辍学率高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提前了1-2年,实行五四制,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可以有时间加入一些职业课程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具体实践
五四制的重点、难点在初中,其基本做法是:(1)调整课程方案,除了增加语文、外语、数学等基础学科外,还要确保音、体、美等学科。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2)加强教材建设。一般有三类:统一教材;实验教材和乡土教材。(3)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渗透职业课程,也有利于开展分流教育。
通过实行五四制,学生的负担相对的减轻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适应了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学生可以升学就业两不误。更有利于初等教育“双重任务”的完成。
(二)六三学制
六三制是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制度。主要特征是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其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学制改革。在我国影响比较广。
1.理论依据
小学六年时间比较宽裕,可以,开设更多和更丰富的课程。初中开设三年,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凑,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有学者认为,义务教育中不应该加设职业教育。实行六三制更有利于和国际接轨,符合国际趋势。
2.具体实践
小学时间比较宽裕,课程安排比较全面。小学中音、体、美各育都得到重视。初中教育中,更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使学生迅速系统的掌握文化科学知识。
和五四制比较,六三制更加注重知识的基础性。但客观的说,两者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我国地域广大,不应用一致的标准和拘泥于某一特定的形式,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学制模式。
(三)九年一贯制
除了比较普及的五四制和六三制,还有一种现行的学制模式。就是把小学5年和初中4年连接起来,称为九年一贯制。其优越性在于:
第一,小学毕业生取消升学竞争,直升初中可以节省为应付升学考试而进行的训练和总复习所花的半年时间,有利于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家长也不必为学生找到好学校而奔波、苦恼。减轻教师、学生、家长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小学开展第二课堂等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项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解放,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重在平时,重在发展,大幅减少考试科目,更有利于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培养。
第三,将九年的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全面安排,注重初、小过渡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学校工作整体化、综合化、最优化。
但是,学生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在同一所学校,时间跨度大,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不同的年龄期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和不同的教育要求,这些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对学校的要求也增高了。目前,这一模式只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和学校中试行。
(四)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目前还只是一种设想,即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各地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自己适宜的学制年限,条件比较优越的可以适当缩短年限,条件不好的可以适当延长,使全国的中小学学制具有一定的弹性。
弹性学制有其客观依据。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存在的差异比较显著,城乡、各地学校的具体情况、师资、幼儿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环境、学生的天资等发展均不平衡。我国迄今为止所实行的一切学制,基本都是全国统一的学制,规定统一的修业年限,不适应我国不平衡的复杂国情。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实行任何一种统一修业年限的学制,都不能取得好的成效。这种统一的年限,若适应城市,就不会适应农村;若适应一般学校,重点学校就会“吃不饱”;适应了沿海,就可能造成内地的困难,而且,学生的天赋、家庭教育、接受能力、认识速度等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学生认识上的非同步性,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教育。
实行现行的统一学制,一方面不能使条件好的学生充分利用其优越条件,“原地踏步”等待条件差的;另一方面不能使条件差的学生量力而行,而是强迫他们去追赶好的,导致他们学习的根基不稳,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改革这种“一刀切”的学制,代之以一种能适应不平衡状况的学制,使学制减少一些主观的东西,真正符合我国的复杂国情。这是改革学制需要郑重考虑的问题。
同时,应该认识到,我国基础学制中的弊病,并不在于教育内容上的统一,而在于学制年限上的统一,从而导致教育任务完成上的不统一,学制改革既要改变学制年限上的“一刀切”,又要保证教育内容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既顾及到个体的差异,又保障了教育质量。
实行弹性学制,就在于使学校教育尽力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弹性学制的实质是真正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灵活学制。但弹性学制和普通学制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稳定性不强,使其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如何发挥弹性学制的优势,弥补它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学制?
2. “五四”学制有哪些优越性?
3. 你是怎样理解弹性学制的?
综合练习题
1. 你的家乡属于那种经济形式?你认为适合采取何种农科教统筹模式?
2. 假如你是一名校长,你将怎样设计你学校的特色?
3. 正确理解“双元制”的内涵,并试想一下在“双元制“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4. 列举三种学制形式,并说明他们各自的优越性。
自测题
一、名词:
办学模式、 综合中学、 特色学校、 学制、 教育分流、 弹性学制、 “双元制”职业教育
二、简答:
1.
比较综合中学和普通高中,列举几点综合中学的优势。
2. 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教育分流方式,说明为什么?
3.
当代学制发展有什么样的趋势?
4. 办学模式的涵义和结构特点各是什么 ?
三、 论述:
1. 对特色学校存在哪些错误认识?你身边有这种现象吗?
2. 综合高中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农村综合中学的?
3. 什么是学制?学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参考文献
1.专著:
[1] 杨玉厚: 《中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述评》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4
[2] 王道俊
主编
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1997.4
[3] 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9
[4] 崔相录: 《特色学校100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
[5] 张熙: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 海南教育出版社 2000.1
[6] 郭福昌、吴德刚: 《教育改革发展论》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3
[7] 赵福庆: 《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青岛教育出版社
1996.7
[8] 袁桂林、洪俊: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
[9] 肖敬若、武永兴、江山野: 《普通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3
[10] 孙培清: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11] 吴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管理体制》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12
[12] 柳海民: 《现代教育学原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13] 袁桂林: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
[1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8
[15] 冯克诚、田晓娜: 《中国学校办学模式全书》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8
[16] 柳海民: 《教育原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
[17] [美] 科南特、陈友松主编: 《科南特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4
[18] 游心超、俞恭庆: 《中国农村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1
[19] 余永德: 《农村教育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9
[20] 曲铁华: 《中国教育史》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
2. 期刊:
[1] 顾明远: “也谈特色学校”
《人民教育》 2003.9
[2] 夏向东: “如何创办特色学校” 《教育发展研究》 2002.2
[3] 王剑荣、沈洪昌: “特色学校再认识”
《人民教育》 2003.8
[4] 刁英怀、丁怀民、盛普生: “加大校企结合力度 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山西建材》 1996.2
[5] 李世平: “关于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吉林教育》 2003.7.8
[6] 赵庆典: “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教育研究》2003
[7] 慕朝京、莫勇波: “关于贫困县综合中学的探讨” 《教育研究》2000
[8] 苏荣模、杨希初: “综合中学办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改革探索》2000
[9] 林潼:
“关于农科教结合‘三教’合一的综合中学的构想” 《教学与管理》 2000
[10] 石伟平、徐国庆: “综合中学的冷思考” 《职教论坛》 2000.10
[11] 徐国庆: “对我国举办综合中学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9
[12] 杨黎明: “论综合中学”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1
[13] 江松贵: “论综合高中的开放性” 《教学与管理》 2003.7
[14] 姚自林: “农村中学如何有效服务‘三农’” 《教学与管理》2003.9
[15] 马长冰: “关于初中分流教育改革的再思考” 《教育评论》 1997.3
3. 报刊:
[1] “农村教育的三大目标” 中国教育报 2003.9.16
[2] “襄樊试办四年制农村初中班” 中国教育报 200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