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


叶学志

一 生平

  伟大教育家的生平故事,往往对人有两种不同的影响。第一种是使人感到无比的激励,增进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热忱;第二种是使人对教育理论渊源,获得深刻的认识。裴斯塔洛齐(Pestalozzi)和福禄贝尔(Froaebel)的一生就是前一种的例子,他们一生遭受无数的失败和打击,但其奉献教育的崇高理想和其坚忍奋斗的精神,颇令人钦佩与奋发。而赫尔巴特(John Frederick Herbart)的一生却是后一种的例子,他一生充满着荣誉和顺利的成就,他的经历使我们对教育思想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对于他的卓越天才和独特的见解更有特别的领会。
  赫尔巴特是在公元一七七六年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Olderberg)。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赫氏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无法健壮。
  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在他从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当他进入耶拿(Jena)大学时,他母亲仍旧跟着他,并设法让他认识当时著名哲学家施勒(Schiller),使有机会去领受其美学思想。大学毕业后去做家庭教师,也是出于他母亲的建议,这次担任家教的教学经验,对他日后的教学理论影响很大。
  赫氏最早受教于幽罗锦(Ulzen)牧师,获益甚多。幽氏的教育哲学,认为:﹁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思想的纯洁、果断和有恒﹂,这种理论对他的教育思想,有深巨的影响。
  赫氏十二岁到十八岁进入一所德国中学读书,此时已显出其天才。学校对他的评语是:﹁表现优异,守秩序,品德优良,对自己天赋才能已懂得力求发展和改进。﹂他多才多艺,不但具有数学、语言和哲学的才能,而且是天才音乐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成熟很早,十一岁就研究理则学,十二岁研究形而上学,十四岁写了一篇论文称为﹁意志自由﹂。十六岁就开始研究康德(Kant)的思想,十九岁他就批评当时著名哲学家薛陵(Schilling)和菲希特(Fichete)的思想。他攻击菲希特所谓﹁自创自己世界﹂的观念,因为他认为学生本身不可能创造自己世界,而是依赖着教师教导和外在世界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世界。显然此时他的思想已能深悉自己心理过程;而且具有独特的见解。
  他的父亲送他到耶拿(Jena)去学习法律,但是他没有兴趣。十八岁到廿一岁进入耶拿大学,当时有许多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都在这所大学;由于他母亲的帮助,他认识了哲学家施勒,奠定了他从事教育和研究哲学的基础。
  廿一岁他接受母亲的建议,到瑞士恩得拉琴(Interlaken, Switzerland)州长家,担任其三个儿子的家庭教师。在教学三年中,每个月他要写给家长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
  一八○二年,他到哥得经大学(University of Gottinger)教书,所写的作品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一八○九年,他应聘到东普鲁士担任康尔士贝大学(University of Konigsberg)哲学讲座。因哲学家康德曾以担任此讲座而成名,故当他受聘时,感到非常荣幸。他说:﹁我受聘这最荣誉的哲学讲座是非常的快乐,小时候当我研究这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时,我就像梦中祈求似地向往着这一所大学。﹂他在这所大学一共廿五年,主要著作都是心理学方面的:一八一六年写了一本﹁心理学教科书﹂(Text-Book in Psychology),一八二四年写了一本﹁心理学是一种科学﹂(Psychology as a Science),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有系统的哲学作品。
  他对黑格尔(Hegel)的思想非常崇敬。他曾感到不能亲自听到黑格尔的演说,是很大的遗憾。当黑格尔去世的时候,他希望能到柏林大学担任讲座,接任其位置,可惜没有成功。再过二年之后,他回到哥得经大学教书,一直到一八四一年去世,这时期作品比较少;他写了一本最实用的书称为﹁教育学说大纲﹂(The Outline of Educatoinal Doctrine),被称为﹁近代心理学之父﹂和﹁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二 教育目的

  赫氏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以所研究出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而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并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他说:﹁人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因而教育目的也应是道德;我们普遍地承认道德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否认的话,那末他就不了解道德真正的意义。﹂他又说:﹁品德可解释为教育的整个目的。﹂
  他不赞成裴斯塔洛齐对教育目的的见解,裴氏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能力,和官能(Faculty)调和的发展,但他则认为官能是不能分开多种的,心灵本身作用是统一的,用不着求其调和的发展。同时他又反对鲁索(Rousseau)对教育目的的见解,鲁索认为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个人自然的发展,而他则认为教育目的应顾及社会的适应。赫氏主张个人品格与社会道德,两者并重而不冲突,譬如善良意志、社会合作的行为、正义以及适当地服从权威等,都是他所谓品德的含义。
  赫氏以为品德是﹁内在自由的观念,成为心灵持久的意识状态﹂(The idea of inner freedom as a constant state of mind)。所谓内在自由观念,是一种自愿的意志。心灵持久的意识状态,是观念持久地存留在意识中,而且支配着心灵。品德具有自愿而持久的意志,可以控制个人的行为。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心灵,使品德的观念成为最强的观念,这种品德的观念,是靠着正确知识的判断和领悟而来的。他说:﹁当意志和教育领悟相符合的时候,品德便得到了。﹂换言之,品德是靠着后天的教育而得到的。固然未受教育的人,不是不能为善,但是其为善可能是由于习惯或模仿,缺乏正确知识的判断,与领悟观念的选择,无法如受教育者具有自愿而持久的善良意志。

    三 教育内容

  赫氏教学理论是基于他的心理学,称之为﹁观念联合论﹂。他认为心灵原始是一无所有,只是接受外界印象的受容器。我们内省了解的,只是一些感觉、愿望和观念。心灵作用首先靠与外界接触,而后产生种种观念;各种观念联合方成心灵作用的种种范畴,这些观念的互相联合或排斥,有一定的机械性。他甚至用数学公式来说明心灵作用的现象,奠定近代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教育是建设心灵或培养品德的过程。建设心灵的原料是教材与课程:何种教材或课程产生何种观念,何种观念产生何种心灵,其间有密切的关系。
  他主张教材应包括两种知识:第一种知识是与外界事物接触的知识,从物体本身、力量性质和自然法则推理而来的实证知识;第二种知识是从人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以及宗教的了解推理而来的知识,他称之为﹁谅解﹂(Sympathy)。
  第一种知识是从与事物接触的感官感觉,就像未进学校的儿童累积了许多感官得来的具体经验;但是这些经验进入学校后就会发现有许多错误,因为这些知识太偏狭,缺乏有系统的推理。教师要补救这种缺点,应运用两种方法:一是提示学生接触广泛事物,使得到完整而广泛的见识;二是教导学生从这些感官得来的具体经验,经思考和判断的推理,使得到实证的知识。
  第二种知识是来自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体会。他认为比第一种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是所有智力和道德发展的基础。这是从个人与个人间的谅解和判断,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广泛谅解,最后到个人和社会共同与神的交互关系。从历史、文学、语言、宗教以及艺术方面的教材可以获得这种知识;他特别强调历史和文学的重要,他主张和文化时代理论(Culture Epoch Theory)相配合。他认为人类经过不同文化的时代,一个时代比上一时代更进步而且更复杂。如果要使当代文化更成熟,必须先了解过去的经验。他说:﹁历史是人类的老师。﹂而且他认为当代成人社会和伦理关系、道德目的和其判断,往往太复杂,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脱节。因此他主张最好让学生阅读历史和过去的文学,比较更简明,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阅读过去英雄生平的故事,其生活、行为、和思想都含有启发学生伦理领悟和培养品格的效果。他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使用荷马的﹁奥得赛﹂(Homer's Odyssey)为教本,发现希腊原始英雄品格、简单生活以及道德情况,都很适合其学生的伦理水平。后来他的门徒依照其文化时代理论,设计一套教材,从神仙故事、呆鹅妈妈故事(Mother Goose Stories)、圣经旧约,到希脑文学和圣经新约,最后则为近代文学。
  他主张课程组织应有两种原则:第一种是集中原则,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观念,将意识集中在单一的思想。他的门徒根据这种原则将课程组织为﹁核心课程﹂,即在课程中将所有研究集中在一共同中心科目;譬如他的门徒戚勒(Ziller)选择历史为中心科目,美国赫氏学派学者墨格牟尔(McMurrys)、佛兰克(Frank)等选择地理为中心科目。采用集中原则的理由有三:一是课程中所有学科研究范围太广,无法全部均衡顾及。二是心灵作用统一,因而个人知识也应统一;三是伦理观念是基于心灵作用统一原则。
  第二种是相关原则,即使中心科目的每个部分都包括相关科目充分的数据;譬如以研究发现美国新大陆为中心科目,那么有关的历史、地理、绘画、地图、自然、文学和数学等方面均须适当的配合,成为完整的教材。因为有关教材的配合,使学习更易体会。

    四 教学方法

  赫氏既强调教育目的在建设心灵、培养品德。不但建设心灵的原料-教材内容和课程组织-非常重要,而且建设心灵的程序和方法-教学方法-也同样重要。他认为许多学生知识的获得是死记,对学生需要和经验毫无关联,这是错误的。他所设计的启发式教学法,是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心灵,严格地配合着人类思考的基本原则。
  他主张教学方法有两大基本原则:第一原则是学生的兴趣。他认为教学必须先引起学生兴趣,所谓兴趣有其特别的意义,他解释兴趣是一种内心的愿望,要使所获得的观念能保留在意识中,而且将以前所得观念恢复到意识中。依照他的见解,心灵是如溪流似的意识状态,凡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观念进入心灵,并不是长久保留在意识中;不久前得到的观念,瞬间在意识中即消失,另有新观念出现;而旧观念并非永远忘记,只是移入非意识领域,一有机会仍然可以回复到意识中,心灵意识状态就是如此不断变动的现象。但是观念一旦存在意识中,就想长久保留下去;这种倾向往往因心理学的两项法则而增加:第一法则是常数法则(Law of Frequency),即一个观念愈常进入意识中,其虽已移入非意识领域,但仍愈易回到意识中,愈有更大力量控制心灵;第二法则是联想法则(Law of Association),即如果许多观念联合起来形成一团组合力量,这力量可以决定何种观念可以进入意识中。因此兴趣是在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决定何种观念和经验会引起注意。
  如果学生缺乏自然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其产生自愿的兴趣。引导产生自愿的兴趣,不是用强制或人为的方法,如用分数、奖励或竞争等的方式,而是用联想的方式。譬如学生对算术和测量没有兴趣,教师要想办法让其了解算术和测量是其已具有兴趣的科学、设计、建筑或其它方面知识学习的基础,引起其产生自愿学习算术和测量的兴趣。因为所有知识有交互关系,形成观念圈(Idea of circle)。教师总可能找出一条路从已经知道的来引导,使不知道的与之发生关联,而产生自愿的兴趣。所以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从有关旧观念基础趋向特定新观念的兴趣,而且最好要建立组合已有观念的思想圈,足以控制学生一生中的兴趣。
  第二原则是类化作用(Apperception)。类化作用是以旧经验为吸收新知识的基础。一种新观念的体会必须用旧有的其它观念来解释,譬如﹁海湾﹂这个词,是靠我们已有﹁水﹂、﹁颜色﹂和﹁声音﹂的旧观念来体会其含义。医生对于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研究的经验或知识,因此对病人发生的类似病况可以正确地加以诊断,而一般人便不懂诊断病情,因为缺乏专门知识。同样的,一个原始野蛮人看到日蚀,以为是黑暗的力量和魔鬼征服了日光、神和人生的现象;而科学家看到日蚀,却认为是天体运行之中的机械的现象。同一日蚀的现象,而所了解的不同,是因为其旧有知识与经验背景的不同。这些旧观念可能是许多观念的组合,成为类化团(Appercetive mass),其影响力更大。所以教师不但要利用学生的旧观念以吸收新教材,同时应该使新旧观念类化的结果,经过推理过程,获得有系统的原则或思想团,足以影响未来的学习,甚至品德的形成。上述兴趣原则也可说是类化团的功能,有吸收特定新观念的注意力。
  配合他的教学原则,他曾设计教学的个四步骤,亦即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来其门徒加以修改补充,成为著名的五段教学法。其全部教学过程如下:
  (一)预备 先使学生回忆过去事实和经验,为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并且说明学习目的,引起学生兴趣或动机。
  (二)提示 提示新教材,使学生切实了解,通常提供实物观察的具体经验,或用浅易的事实说明。
  (三)联合或比较 提示新教材与学生旧经验相比较,分析其异同之点。
  (四)总括 经过推理的过程,获得抽象的观念和结论。
  (五)应用 将所得的结论作为解释及吸收新观念的基础。

台湾教育资料馆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