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226号
现发布(社会办量办学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执行
总理 李鹏1997年7月31日(新华社8月9日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维护举办者、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誉,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理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得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各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称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邻导,将社会力量办学事业纳入国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 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实行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 社会力量应当以举办实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为重点。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社会力量不得举办宗教学校和变相宗学校。
  第六条 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名向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摊派教育费用。
  第八条 国家保障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的合法权誉。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
  第九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国家举力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第十一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 责有关的社会力量办学工作。
  第十二条 对在社会力量办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教育机构的设立
  第十三条 申请举力教育机构的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实施国家教育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技术等考试等的考试机构,不得举办与其考试业务相关的教育机构。
  第十四条 设立教育机构,应当具备教育法、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学校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类制定。
  第十五条 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和文化补习、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的教育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的教育机构,举办实施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由县通讯以上人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行政部门备案;举办其他教育机构,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核同意后,由同级教育行政
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申请举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 申办报告;
  (二) 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 拟任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以及拟聘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
  (四) 拟办教育机构的资产及经费来源的证明文件;
  (五) 拟办增长率机构的章和和发展规划;
  (六) 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联合举办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提交联合办学协议书。
  第十七条 审批教育机构应当以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设置标准为依据,并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要求。
  申请举办实施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的,审批机关于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于第二年4月底前以书面形式答复;申请举办其他教育机构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
  第十八条 审批机关对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发组办学许可证。办学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式样,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组织印制。
  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照有关社会力量举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行政法规登记,方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 教育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第二十条 教育机构的名称应当确切表示其类别,层次和所在行政区域;未经国务院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予以批准,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际"等学校字样。
  第三章 教育机构可以设立校董事会。校董事会提出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决定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发展,经费等措、经费预算等重大事项。
  第二十一条 教育机构可以设立校董会。校董会提出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决定教育机构发展、经费筹措、经费预算决算等重大事项。 校董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代表和热心教育事业、品行端正
的社会人士组成,其中1/3以上董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 首批董事有举办者推选,以后的董事按照校董会规程推选。董事经审批机关核准后聘任。
  国家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教育机构的董事;但是,因特殊需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委派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负责教学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执行,但是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人选,设立校董会的,由校董会提出;不设立校董会的,由举办者提出,经审批机关核准后聘任。
  第二十三条 担任教育机构的董事、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和担任总务、会计、人事职务的人员之间,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第二十四条 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其它教育工作者有权依照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聘任教师和其它教育工作者。教育机构聘任的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教育机构应当对其聘任的教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教育机构聘任教师和其它教育工作者,应当与其签定聘任合同。
  教育机构聘任外籍教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招生的规定,自主招生。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须经审批机关审查后,方可发布。
  教育机构招收境外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决定专业设置。
  第二十八条 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选用的教材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第二十九条 教育机构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设施、设备和资料,并充分借助广播电视大学和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条 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并执行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条 经批准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的,由所在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完成学业,由所在教育机构发给培训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注明所学课程和考试成绩,并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者技术等级考试,考试合格的,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
  第三十二条 教育机构刻制印章,应当持办学许可证和审批机关出具的证明,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审批手续。
  教育机构应当将其印章式样报审批机关和公安机关备案。
  第三十三条 教育机构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任何行政部门对教育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章 教育机构的财产、财务管理
  第三十四条 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的财产管理制度,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账簿。
  第三十五条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教育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该教育机构提出,经审批机关审核提出意见,由财政部门、价格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根据该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成本和接受资助的实际情况核定。
  第三十六条 教育机构在存续期间,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财产,但是不得转让或者用于担保。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教育机构的财产。
  第三十七条 教育机构应当确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经常办学费用的比例,报审批机关备案。
  教育机构的积累只能用于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办学条件,用于分配,不得用于校外投资。
  第三十八条 教育机构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会计报告,并根据审批机关的要求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报审批机关审查。
  第五章 教育机构的变更与解放
  第三十九条 教育机构改变名称、性质、层次,应当报审批批准;变更其他事项,应当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四十条 教育机构合并,应当进行财产清查和财务结算,由合并后的教育机构妥善安置原在校学生。
  第四十一条 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
  (一)教育机构的校董会或者举办者根据教育机构的章程要求解散的;
  (二)因故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
  教育机构解散,由审批机关核准。
  第四十二条 教育机构解散时,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机关可以予以协助。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解散时,审批机关当安排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继续就学。
  第四十三条 教育机构清算时,应当首先支付所欠教育职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教育机构清算后的剩余 财产,返还或者折价返还举办投入后,其余部分由审批机关统筹安排,用于是发展社会力量办学产业。
  第四十四条 审批机关对核准解散的教育机构应当予以,并通知其交回办许可证和印章,予以封存。
  第六章 保障与扶持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社会力量办学给予予扶持。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在业务指导、活动、教师管理、表彰奖励等方面,应当举办的教育机构等对待。
  第四十七条 教育机构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县级以上地区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纳入规划 ,按公益事业用地办理,并可以优先安排。
  第四十八条 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资、保险和福利,由教育机构依法予保障。专任教师在教育机构工作期间,应当连续计算教龄。
  第四十九条 社会力量的教育机构的学生在升学、考试和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的下的平等的权利。教育机构的学生就业,面向社会、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用人单位不得歧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在社会力量办学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十一条 举办者虚假出资或者在教育机构成立后抽资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下的,处应出资金额或者抽金额2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招生、办学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 伪造、变造和买卖办学许可证的,由公安机关照治安管理处罚例子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教育机构超过经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滥收费用由审批机关由限期退还多收的费用,并由财政部门、价格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五十四条 教育机构不确定各类人员的工资福利开支常办学费用的比例或者不按照确定的比例招待的,或者将积累分配或者校外投资的,由审批机关责令改正并可以给予警告;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者予以接管。
  第五十五条 教育机构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斧正,造成恶劣影响的,由机关限期整顿,并可以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者予以接管。
  第五十六条 审批机关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或者对所有的教育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部门在对教育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中收取的,退回所有费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社会力量举办不设立独立机构的培训活动,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八条 境地外的组织、俱在中国境地内办学和合作办学 国务院另行制定办法,不适用本条例。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施行前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批准成立者登记注册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可以继续保留。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输办学许可证的,应当补办学许可证;其中不完全具备本条例规定的条件的,应当在规定的限期内达到本条例规定条件。
  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自有关社会力量举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行政法规执行之日起施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课程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课程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