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与转变教师角色
镇江市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师培训讲座 以课程改革为主体的教育改革浪潮正以它的先进性、深刻性和磅礴的气势冲击着传统知识教育的顽固堤防,力图重新创设中国教育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的标志之一就是教师角色的变化。换句话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首当其冲,必须改变角色,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而教育改革必定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一种客观的规律。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看到,有的教师思想超前,正在主动转变着自己的角色;有的教师已引起注意,处在认识学习和探索的阶段;还有的教师按惯性操作的习惯,还继续充当传统教师的角色。我们知道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对新课程能准确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运用,在实现新课程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适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借此机会,我想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我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识,其中包括: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是什么,为什么要转变,转变成怎样的角色。 一、 在教育上以平等者代替绝对权威者。
1 、传统角色的定位:绝对权威者。 为什么教师充当的是绝对权威的角色,统治者的角色?从教学来说,有一种强化教育管理的客观需要,上课要纪律,教育要听我的;从教师来说,有一种社会价值需求与自我满足的优越感,“孩子在家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就怕老师,老师怎么说就怎么样”这是家长与老师接触时常说的一句话。这种畸形的关系更深刻的是中国伦理文化道德传统的影响。如:“天地君亲师”角色。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将教师提高到仅次于天、地、君、亲的地位。这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给我们留下的封建等级制的产物,荀子认为,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该以师言为准则,应该像服从君王的指令那样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诲。(笑话:妙处难学:尔一言一动,皆当效师所为。)用一个通俗的词概括就是“师道尊严”。从过去种种的礼仪习俗中都可以看出教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如拜师要行大礼,磕头跪拜,自称“弟子、门生”等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弟子要侍立于师旁恭敬唯诺,不可言语顶撞;“师命不可违”,教师有罚跪、罚站、罚打手心、罚杖的权利。所以在中国古文化所及的东南亚都有这种师道尊严。客观的需求与传统文化沉淀的结合,形成中国教育师生关系的畸形。
如今,这种“师—父”的师生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已经不见踪影,但实际课堂上仍留有遗风,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行为往往是个体的、封闭的、无干涉的,权威得以滥用。这种师生关系往往会造成实际上的人格不平等,教师漠视学生人格尊严,忽视学生正当的地位和权利,教师在他实施班级个体操作无人监督的条件下,会.嘲讽、挖苦、责骂、侮辱、伤害学生身心。如“笨得像头猪”、“死脑瓜子”、“木头疙瘩”,甚至“我要像你那样的成绩就跳楼了”等等,罚抄罚站,推推搡搡,形成一种不平等的猫鼠关系。 人格上的顺从、屈服造成长大后人格的缺陷。这种关系也会形成一种压抑的氛围,压制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幼嫩脆弱的心理受不了具有权威性,威摄力教师的批评、打击。发言错了,老师一批评,同学一嘲笑,就丢尽了脸,出尽了丑,最终造成胆小、唯诺、固守成规,对老师的话唯命是从,与我们培养的创新、开拓性人才背道而驰。创新性人才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核心是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即想前人之所未想,前人之所不敢想,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开天。所以,有人说,发明家与疯子仅一步之遥。引文《为何起点领先,终点输》。而师道尊严在教学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讲授课本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课本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他不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向课本质疑,异想开天,海阔天空。所以,师道尊严在教学上的要害是压制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应该是危害最大的问题。引文《学生质疑,教师不能滥施权威》。 我认为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是取自于欧美。欧洲也有人格屈从的,如中古时期封建制与教会统治的黑暗时期,但欧美的文艺复兴所传播的天赋的人权,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冲破黑暗,在欧美确定了它的统治地位。人格尊严,维护人权是社会普遍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如:引文《澳大利亚的孩子碰不得》。 我们现在的补上这一人文精神的课,为什么我们培养的是“玻璃球”似的八面玲珑的人物?唯唯诺诺的人物?为什么科技大大落后于西方?这就是长期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缺乏自信自强,敢为人先、敢于标新立异的人物。国际竞争是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教育抑制人才,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3 、新的教育标准。 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敢想、敢干、敢挑战权威,敢打破常规,除旧布新的素质全面的创新开拓人才,创新的核心就是超越过去,破旧立新,时代在新旧交替中前进,每一文化科学艺术的创新都使人类文明向前跨越一步,创新才充满活力,才具有竞争力,才能立足于世界强国之中。而创新人才最基本的东西是人格自立,即好奇心,冒险心,挑战心,想象力与毅力,这只能靠教师角色转变,在一种教师创设的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环境中实现。 4 、转变的教师角色。 新的教育思想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其核心是为了倡导教学的民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形成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会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安全感和积极性、参与性,更易于充分体现个性与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单纯提爱,可能被人演绎为溺爱,也可能借“宽是害,严是爱”来掩饰某些教学行为。不论是非如何,对于年幼稚弱的孩子来说,爱更应该强调宽容、和蔼、亲切、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如沐春风,严与慈,宽与紧是辨证运用的,所谓“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一切在于灵活运用,掌握分寸。爱是一种宽容,我们的教师常常感到很累,就是下课也会目光如炬,随时提防学生犯错,一旦有学生告状,必到场解决,都有那必要吗?有时我们也要允许学生犯错,把它当成学习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何况我们教师也会犯错呢。倒是不会宽容往往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一张纸条》)太多的如果都没用了。爱应受“尊重”的理性思考的制约,尊重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护,是教育成功的基石。随意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居然不会!”“谁要你假积极!”就会使学生丧失自尊。即便批评,也要尊重学生,随着孩子树立了自尊,就会连带出现自主、自立、自信;轻蔑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随着自尊的丧失,就会连带出现胆怯、自卑、自弃。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师根除统治的心态,建立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 老师角色转变,不论是怎样的身份,核心是爱与尊重。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教师中心论”的影响,丢掉主宰学生,主宰课堂的做法,放下架子,去除严肃的面纱,你相信学生会说出“教师只有在公开课上才会笑。”这样的话吗?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让师生彼此走进心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平等者的首席地位,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 教学上以引导者代替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1 、传统角色定位: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师道尊严”所赋予的传道、解惑、授业,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这就决定教师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知识传授具有社会价值,特别具有应试的价值,考试即考知识,考记忆。如传统的语文教学就是指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知识的惟一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种以严格预式的程式化教学过程为特征,以教师设问学生答问或教师满堂讲为主体,这是典型的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老师的教。 2、单纯知识传授的弊端。 我们面临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教育所提供的知识十分有限,以往学校毕业出来应用知识可达60%,现在毕业出来,可用知识不到20%。单纯知识传授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价值与人民的期望价值大大降低。 知识传授下造成人才的片面发展,即高分低能,实践能力欠缺,不适应社会与改革,现代的人应是情感、品质、健康、智力、能力、审美全面发展的人。而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常以一句“坐好了听我讲!”来紧紧拽住学生,以自己或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甚至让学生去背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怎么体现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怎么会有独特的理解?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过程,没有了思维的过程,又如何实现新课标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更谈不上“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必要的知识传授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学生感到难的,自己能力范围解决不了的知识,一定的知识积淀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单纯的知识传授,培养最严重的是“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思维能力强,特别是创新能力强的人才。知识经济就以创新为最大动力,以创新更新知识、科技、产品。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这一问题能否解决,中国能否生存于世界也成了问题。 3 、新的教学标准。 (1) 教材有更大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如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2) 提倡以学定教,实现师生互动的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 提倡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 4、转变后的教师角色定位。 引导者:部分知识传授,大部分提供、创设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探索发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引导而不是传授,不把结论给学生,不替代学生思考,创设和推动学生思考情境,引导学生会发问,提问质疑,培养问题意识,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超常规。例:〈〈我最好的老师〉〉,〈〈郎志万的故事〉〉。 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必须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在教学中做个协调人,催化者,为学生的发展尽可能多地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有人认为,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还不如把教师当成一个帮助学生挖掘泉水的人。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发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生发展出一镐之力。 三、 在教与学关系上以学习者代替全能者。 1 、传统角色定位:全能者。 教师拥有优于学生的大量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有成熟的心理……夸大这些方面,往往会产生错觉,以全能自居,这到与“师道尊严”相适应,与“知识传授者、权威者”相适应。从而产生出“一桶水”论,“蜡烛”论。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不管要多少水,都可以哗哗地流出来。一桶水也罢,自来水也罢,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自己原有的那桶水恐怕不但没有用,而且早已腐烂发臭。目前,在我们的学校里,十几年使用同样教案的教师不乏其人。教师光有满满一桶水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加精练的、更有丰富营养的、高质量的水。 “教师是蜡烛”曾使许多人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而事实上,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和自身的发展,也要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的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烧尽了。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蜡烛会越烧越短,由于自身的匮乏,终有熄灭的一天。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光照到需要的地方,而且需要自己不断充电,使自己有永恒的光和热,只有自身的充盈,才能慷慨地给予。 2 、全能者的危害。 不适应日夜发展的新时代。知识更新,信息剧增,不学习连社会热点、社会变化都浑然不知,不能教育学生面对现实,思想落伍。固步自封,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要么成为低水平操作,思维定势,知识老化,失去学生、家长尊重,落后于教育发展的教书匠。在课改新形势下,面对大量全新的改革课题,新问题与教育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成矛盾的苦恼,反差日夜增大。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面对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我们甚至觉得难教、不会教了,这里的难,不仅是方法技术的难,教学经验的难,更重要的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高文化,高情感,高认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我们常常感到知识不足,思维不足,灵活的课堂应变心理素质不足,对教学对象不同年段儿童认特点、心理特点、个性特质的了解不足,当然也有自身的职业动机与事业的动力不足,往往不能做到“乐此不彼”等等。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更不能信口雌黄,如:唐太宗是否姓唐?,曹冲称象是不是发生在封建社会?。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有能随时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人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个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制定与修正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潜能最大化的发挥。 3 、新标准: 如果我们对前后课程环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看,课程所给予教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别。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十分明显,其重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如出一辙。这种机械的教学活动,是靠课程内容的精确性住作保证的。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及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这种科程环境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例如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等。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只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如语文教学就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反馈性,开放性,要求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优势,共进共享,教学相长。 其实,某些方面,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不知道的东西。如关于恐龙的知识。教师之所以作为“教师”主要是因为其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更何况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强调学科间的融合。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甚至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前面。教师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教师不必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有时甚至需要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无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以使学生去除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有人说太能干的妈妈往往会有一个懒姑娘,同样太聪明的老师往往会教出笨学生,有时遇到问题你是真的不懂,有时你懂也要装傻,全是你包办代替,学生还要探究什么呢?如《围绕三课树的研究》。 4 、角色转变后的定位:学习者,研究者。 学习者,研究者。从学习中,从课改学习与实施中,从教学相长中充实、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先进的优势地位,与时俱进,实现新时代教师的价值。这是教师角色的根基之举,是实现教育平等者,教学引导者、评判者的根基。教师要先学,不学,不研究后果十分严重。 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将自己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一定要有上课的自信心,要有自己的思想,塑造自己新的角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 中小学语文网 |
版权与免责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