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路多珍重——关于教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多元融资体系,而非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单一渠道

要解决在实行教育产业化之后出现的学校教育高收费问题,就要建立起教育的多元融资体系,切忌有了“谁受益,谁出资”的思想就只看到教育的个人收益,而一味地将教育成本摊派在家长头上。因为教育所产生的社会收益要远大于个人收益,如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等。由于这种收益具有长期性,因而并不能像在生产领域的投资那样在短期内即可得到由具体数字来显示的回报。建立多元的融资体系,是减轻学生及家长经济压力的根本出路。

1.增加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力度。进行教育产业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对教育事业责任的减轻,相反,我国政府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首先是因为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支持其发展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只有政府投资办教育的方向不变,才能保证政府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控制,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最后,我国政府的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个指标始终在3%以内徘徊,2002年才勉强达到了3.1%,仍未达到政府提出的4%的目标。

2.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广纳社会闲散资金。将社会闲散资金引入教育产业是改变教育经费短缺状况的重要手段。例如,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可以抓住机会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为教育事业采集资本资源;另外,也可以效仿西方国家,建立“教育事业发展公司”,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成果开发,科技信息服务等有关业务,属于营利性企业,其营利部分可以循环进入教育领域。

3.发展我国教育募捐机制,激发有能力人群的“善良消费”。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由于积极差别政策的扶持而先富了起来,而老少边穷地区的广大群众却依然一贫如洗,贫困地区儿童难以享受基本的学习权利。国家只能通过税收政策,使先富起来的人通过纳税来帮助后富地区的儿童获得基本的教育机会。但税收是有限的,二次分配后进入教育领域的钱则更为有限,无法改善贫困地区及农村地区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而教育募捐机制则为教育经费的筹集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教育募捐渠道的开辟,为社会上有力量且热心于资助教育事业的人提供了向弱视群体奉献爱心的机会。但是,我国募捐机制可以说是刚刚起步,现今的发展并不规范,今后的发展仍然需要在探索中进行。在中国,“希望工程”开辟了募捐机制的先河。不过,其发起者为共青团中央,并且由于我国目前各项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及国民素质并未达到一定高度,使“希望工程”在运作中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因而不得不利用体制因素来达到其筹集资金的目的。可以说,“希望工程”所筹集到的钱并不完全都是捐款人自愿拿出来的。不过“希望工程”的创始人认识到,要想持续发展募捐事业,就必须依靠社会力量,进行面向社会的、即体制外的动员,否则募捐机构永远是政府的附设组织。

(二)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切实贯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

由于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找到了与市场的结合点,使教育也可以依据“成本——受益”原则运作,并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以解决原来教育领域中资金少、质量差的问题,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众所周知,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状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常发生,并且,市场由于重效率,也难免对公平造成影响,例如,依据市场法则,学校也要遵循“适者生存”原则,但是教育不同于其他产业,教育具有天然的连续性特征,学校倒闭了,学生怎么办?因而,政府要根据教育自身特点,切实加大对教育的监管力度,使教育既吸收产业化运行的优势,又保证教育目的的非功利性——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