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必须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不妨从教师角色入手,来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化。 自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活动从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以后,一批掌握知识的人专门从事教育活动,教师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职业出现在奴隶社会中。当时这一群体物质待遇优厚,社会地位较高,而且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化使受教育者养成服从的品质,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没有发言权,“一生为师,终生为师”,对教师极为敬畏,师生之间界限鲜明。教师的这种权威角色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科举制的废除动摇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新文化运动对我国知识界进行了文化启蒙,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传入我国,这对教育实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未能使传统的师生关系在总体上得到改观。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把教师捧上了圣坛,将教师认定为春蚕、蜡烛等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自我牺牲形象,这在形成实践中教师权威的同时,也为教师群体带来沉重的压力,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工具性的角色来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的个性自主性被压抑,创造乏力。另外,我们还习惯于把教师奉为园丁和工程师等设计、规划的知识权威角色,而学生则成为被管理、被规划的对象,自由发展权被剥夺。教师通过讲授同一本教材,要求学生达到同一目标,学校教育的作用也变为成批量地生产素质类似的劳动者。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师生关系成为教育要着力改造的领域。有些学者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变革了在历史上长期站主导地位的“教师中心说”。也有人提出“双主体说”,即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目前,有学者以主体间性来阐释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这三种关系说得到了人们较为普遍的认同。这三种说法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教育需求;保持教师在教育中的适当权威,以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理想的师生关系应注重二者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与合作。师生关系的新解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人际关系资源,也为当前教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