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多样性的几种隐喻

 

     “熔炉”隐喻

最早用“熔炉”比喻美国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Glazer & Moynihan,1970),表明了各种种族群体允许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单一的“美国”文化中去。但是,你会发现这一隐喻不完全正确,许多种族抵制自身文化被美国文化吸收,并且努力保护他们原有的风俗、传统、语言和方言。纽约市的犹太人、意大利人和爱尔兰移民就是抵制“美国文化”的典型例子。同时,对“熔炉”理论的赞同,也意味着某个民族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对自身身份的丧失。从所有的特征来看,欧洲—美国文化实际上仍然是主流文化。

     “沙拉”隐喻

一些人认为用一盆“沙拉”比喻美国文化比较正确(McCormick,1984)。这个隐喻说明了各种生活在一起的种族都在维护他们自身的特有文化。这个观点赞成“不同性”是丰富美国社会的积极特质。但对“沙拉”隐喻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这个隐喻没有提到文化形态中不可避免的微小变化,正是这些变化是由于文化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

     “万花筒”隐喻

近年来通常用“万花筒”比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Fuch,1990)。这个隐喻描绘了美国文化像万花筒一样不断转换与分裂,不断活动和演变的过程。美国多样性被形象描述为万花筒形式:每一个细微差异和交织都产生一个新的美丽形态。沙拉隐喻与万花筒都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教师对文化多样性的敏感性、灵活性和适应人群或儿童中各种种族文化能力的需要。

——[美] 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著,王建平等译:《教师新概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