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法应用举例
课题:《圆的周长》 学习对象: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学习科目:数学 学习目标:理解圆的周长及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圆周长与圆直径关系的发现与应用 组织形式:二人组、三人组或六人组均可 活动过程 1、课前或课间休息中,教师可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关于"圆"的配乐介绍: 古代人们认为天的形状是圆的,地的形状是方的;天能主宰万物,故称天为圆宰,以后还把大地连称为天圆的地方,而用圆颅方趾作为人类的代称,古钱币--孔方兄。(对于北京的学生还可介绍天坛)我国北京的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天坛内的丘坛、祈年殿等都是圆形建筑。 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美好的事件与圆连在一起:实现了理想叫圆梦,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叫圆满完成任务。还有像破镜重圆、花好月圆,若一个人很聪明则说他"圆通"等。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圆形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说他身边的圆形物品)……。(说明圆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主导 以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正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大小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S=4a,并说明对于正方形始终有S/a=4,不论正方形是大还是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鼓动学生动脑筋向教师提问有关圆的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在教师指导下把问题归类整理成子问题:(l)怎样画圆,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什么是圆的周长?(3)怎样测量圆的周长?(4)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或量)有关?(5)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时便可补充完课题《圆的周长》。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拿出小组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提出猜想或假设并提出验证方案。 4、提供给学生仪器器材:碗、杯、盘等,让学生用自备的软尺、直尺、棉线等测量碗、杯、盘的周长、直径。在学生动手测量中,教师应巡回检查,帮助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 5、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实验测量结果;小组代表操作演示、口头汇报交流合作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动画展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介绍祖冲之。动画应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的作用。 6、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处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例子来加强巩固新获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容有机地串、并联在原有的知识网上,形成框架图示,即整体轮廓,最后通过音乐课件展示这节课的中心内容:圆的周长的定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圆周率的意义,告诉学生以后还会学到圆的面积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布置作业,结束课题的探究。 通过以上讨论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课堂教学采用"探索发现法",对学生、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在课前要花费许多时间钻研教材、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并制做成课件,还需要思考许多问题以备课堂上处理学生的提问等。通过对探索发现法的再认识,使我们清楚的意识到: (1)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能把"探索发现法"和"讲授法"完全割裂开来,把它们对立看待,在探索发现法教学中,同样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画龙点睛的暗示、启发、引导和监控。例如本例中,为探究圆的周长及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上课之初复习回顾正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即属于暗示、启发性的复习讲解,目的也是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的探询和知识的"顺化"。所以"探索发现法"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提出课题,提供材料,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能盲目认为"探索发现法应全是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应始终清楚,不论什么教学方法,教师都担负着主导作用,应把学生"领进门"并诱导、启发学生去积极"修行",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2)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求知欲,让他们体验到探索发现成功的喜悦、作"第一"发现者的美妙感觉。教师实施"探索发现法"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提供表现的机会(合作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发言的机会等),还应设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很深很牢的印象:即他们是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的,"他们自己是自己的最好的老师。" (3)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包含:尽力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的好奇心。正如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的"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所以尊重学生,就是多给学生一分自信,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热爱科学、迷恋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索发现教学法,为保证学生能有较大的收益,教室中学生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左右。若学生人数太多,则可能有部分学生因教师"太忙"而受到"冷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探索发现法应是小班授课制。 总之,要想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有优秀的表现,就需要那些懂得基于探询方法的优秀老师的帮助。教师们仅仅理解科学内容、掌握科学知识是不够的,好的教师总能够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并提出一些连教师也可能不知道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观念,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科学探究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应该如何学习、如何探究获得新知,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