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四节  班级群体心理

一、班级群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班级群体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学校的组织章程的规定组编而成的,在班级特定的目标和规范指引下,建立在成员间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一个整体。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这个群体的一些特点必然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班级群体的特点

    首先班级群体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在每个班级中,通过共同的活动和学习会逐渐形成一些每个班级独特的班级目标和规范。如有的班级会形成争夺三好班级的目标,可能会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规范等。这些目标和规范会对班级的每个成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其次班级成员的身心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在班级当中,所有的成员都处在大致相同的年龄阶段,因此他们具有基本相同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且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基本相同的。再次班级群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班主任教师,他们在成员面前具有权威性。最后班级群体还要服从学校的管理,遵循学校的工作制度和要求。

   (二)班级群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1.班级群体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化的影响

    班级群体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竞争,学会了遵守规范,履行职责,促进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一般会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2.班级群体对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人的自我意识的获得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将他人的看法内化两种方法实现的。学生也正是在班级中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自我意识发展的。在班级教师经常要对学生作出方方面面的评价,这些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权威地位,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影响。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可能更多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而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可能更多地形成消极的自我认识。与同学的比较和同学的评价也会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造成影响。

        3.班级群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不同的班级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果班级气氛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个人就能更好的学习各科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进行有效的学习。否则,班级气氛不和谐,人心涣散,学习风气不正,学生的就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风格,使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效率低下。

 

    二、班集体及其形成过程

   (一)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集体的特征之外,还有着与其他班级群体不同的特点,周国韬等人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集体的目标特征:有定向统一。凡是班集体,都有明确的共同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在班集体里,学生能够把社会和学校明文规定的教育目标内化为 自己的目标,达到群体成员之间目标定向的统一,其中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的统一。由于目标定向的统一,班集体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2、集体的价值特征:集体主义取向。班集体并没有取消个人的行动自由和否定个人兴趣爱好,但班集体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在班集体内,每个成员都关心集体、爱护集体、遵守集体的规范,通力合作为集体争荣誉。个人以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为荣,必要时愿意为班集体而改掉自己的缺点,放弃自己的利益。

       3、集体的行动特征:令行禁止。在一般的班级里,由于存在着目标定向分歧等原因,有些想办的事常会议而不决,不了了之。而班集体则不同,它已经形成了集体决策的方式,班集体认为该做的事一经决定就立即去做。同样的,班集体不认可的事,一经决定不做就立刻停止,即使个人有不同看法,也会服从。

        4、集体的情感特征:彼此相悦相容。因而,学生生活在这种集体里感到十分愉快。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互不相同的,但已经形成的班集体能容纳各种个性的学生,不同的人都可能从中得到关心、照顾和帮助,而不会遭排斥、受歧视,它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积极的体验。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并不是把一些学生集合成一个班级就形成了,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一般认为,班集体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1、松散的前班集体阶段:班级刚刚组建之初,学生带着不同的个性特点到了一起,各自还不相识,成员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了解,个体之间暂时还没有吸引力。班级还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只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些活动,学生的参与也是被动的。但是很快,成员之间由于交往的需要会进入到接触探询的过程。学生在相互的接触中逐渐熟悉,相互间有了一些了解。这样,班级成员逐渐进入到比较自然的状态,显示出各自的兴趣爱好,交往能力,学习特点等,并显示出他们在各方面的差异。在这样的基础上班级中出现了一些小群体。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班集体进入了班集体的雏形阶段,在这一阶段班级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分子和班级骨干,有了一支能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班干部队伍。这时全班大部分同学能主动参与一些共同的活动,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并形成了相互关心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班级规范和班级舆论开始出现,成员鼓励和赞扬遵守规范维护班级利益的行为,班级舆论开始对不遵守规范的行为造成压力了。

        3、集体的成熟阶段:在班集体经历了形成阶段后,教师会积极引导班集体走向成熟。

    在成熟的班集体中,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和开展活动,并会提出新的班级发展目标,并采取行动来迎接外界的一些挑战,主动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时班级不仅表现出如上的自主性,而且具有高度的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有高度的吸引力。班级成员不仅交往频繁而且心理相容程度高,集体荣誉感强,班级的气氛活跃,班级的工作效率高。

三、班集体建设中的社会心理问题

    班集体的建设和形成涉及到的社会心理学问题有:集体目标的形成、集体规范和舆论的形成和心理气氛的形成等。

   (一)集体目标的形成

    集体目标对于一个成员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班集体的目标也同样会对学生起到这两个作用,因此班集体目标的确立对于班集体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班集体目标的确立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逐步明确的。确立集体目标一般常用如下几种方法:

        1.一体化方法:

    这种方法把学校目标化为班集体目标,然后再将班集体目标内化为班级每个成员的目标,从实际出发,把集体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统一协调起来。

        2.直接目标法:

    这是直接以某一任务的实现为目标,组织全班讨论,组织相互交流和进行评比,表扬先进以激发同学们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目标的实现。例如,我们班要在这次考试中消除不及格现象,或在这次数学统考中我们班要名列前茅等。围绕这一目标组织讨论,大家献计献策,确定具体落实做法,比如,开展“一帮一”活动,进行经验交流等。

        3.间接目标法:

    采用这种方法是先通过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各种游戏或简单的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集体生活的欢乐、获得战胜困难和相互团结协作以实现目标的信心,然后再将他们的动机引向集体建设的目标。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在班集体目标确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目标的难度要适中,注意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使集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相一致,在设置目标过程中要让学生亲自参与。

   (二)集体规范的形成

    集体规范是集体约束成员必须遵守的这种行为准则。规范的存在能够维系群体的存在,使成员在对事物的认知上趋于一致,对成员的行为起到定向的作用。学校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规范;一种是正式规范它是有 有关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一种是非正式规范,它是集体自发形成、无明文规定的规范,如校风、班风等。

    班级规范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对班级规范的遵从水平,一般学生对班级规范的遵从表现在以下三个水平上:

        1.服从。服从是学生在外在条件的要求下和控制下,对规范的遵从,学生主要是想通过对规范的遵从来获得奖励或者逃避受批评和惩罚。

        2.认同。认同是学生受到遵从规范的他人或群体的吸引,感到喜欢和以此自居,并对榜样行为进行模仿而表现出的遵从行为。例如,某学生很佩服三好学生,而模仿他的行为,表现出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的行为。

        3.内化。内化是个人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规范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以及它的社会价值,从而认为自己应该遵守规范,把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而表现出自觉遵守规范的行为。内化后的规范会成为个人较稳定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一个班集体要想建立积极的行为规范不仅要引导学生内化班级规范,而且在制定规范时要注意组织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达成对班级规范的共识,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要避免形成消极的非正式规范等。班集体的群体规范会被各个成员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而正确积极的舆论对这种内化有重要的作用。

   (三)心理气氛的形成

    心理气氛是指在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人们的心境、情绪体验、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待活动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每个班级都存在着某种心理气氛,或是和谐、欢乐、明朗生气勃勃,或压抑、沉闷、敌对、散漫。这些心理气氛不仅为班级的心理生活笼罩着一层特有的心理色彩,同时也影响着每个集体成员的心理与行为。影响班级心理气氛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主要有班主任的工作作风,这是影响班级心理气氛的直接因素;具有优势心理的班级成员对班级心理气氛也有重要影响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班级生活中的重大事情也都会影响班级气氛。

    心理气氛影响群体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并能够成为一种工作精神。当心理气氛稳定地发展,就会形成风气,总的风气又称为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