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莎士比亚



一、生平及戏剧创作


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

1、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手套商人家庭。14岁时,由于父亲经营不善、家境渐衰而辍学。18岁时,与邻乡的富裕自耕农的女儿、年长他8岁的安妮•哈瑟维结婚。三个孩子先后出世,给家庭生活造成巨大压力。1588年,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只身前往伦敦。关于莎士比亚前往伦敦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理由,可能是由于家道中落以及首都伦敦对他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伦敦剧团一年一度到斯特拉福巡回演出,激起了他对戏剧艺术的浓厚兴趣。在莎士比亚看来,伦敦不仅是一个谋生糊口的理想场所,也是一个满足他戏剧兴趣的神往之地。


莎士比亚故居及签名

    关于莎士比亚初到伦敦的情况,人们所知甚少,据说他曾当过戏院马厩里的看马人,剧场里的清洁夫,舞台后的提词人和舞台上的临时演员等。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都是十分低贱的职业。但这使他对于剧院内外的一切逐渐熟悉起来。生活的磨练也开阔了他的眼界,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戏剧创作。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也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才华,他在剧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令“大学才子派”惊惧的人物。从1592年3月3日起,他的历史剧《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剧场——玫瑰剧场上演,成为这个季节最红的节目。从此,他逐渐成为英国剧坛上日益重要的大剧作家。1594年,他是“御前大臣”剧团股东之一。1599年,剧团组建“环球”剧院,他也是股东之一。1603年,“御前大臣”剧团改为“王上供奉”剧团,莎士比亚和剧团其他演员同时被授予低级官员职务。此时,他已全部放弃演员生涯,专门从事编剧。1608年,剧团又建“黑僧”剧院,他仍是股东之一。1609年,他出版了多年来不断写作的十四行诗集。关于他回故乡的时间,说法不一,大约是在1610-1612年间。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故乡去世。

2、关于莎士比亚著作权问题

    由于莎士比亚出身不高贵,没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加上关于他生平的资料缺乏,因此后世、特别是19世纪中叶,有些英国研究者企图否认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说这些不朽的杰作并不是演员威廉•莎士比亚所作,而是某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贵族创作了这些戏剧后,认为在民间剧院上演的剧本上署名可耻,因而出钱收买了演员莎士比亚,借用他的名字出版。这类研究者考证莎剧的“真正作者”时,挖空心思地从贵族社会中寻找,如有的研究者把《爱的徒劳》中的一个长字拆开,以拉丁文的顺序重排后,将它破译为“这是培根的作品”。还有许多人相信莎士比亚其实就是“大学才子派”的马洛,直到90年代还曾有好事者申请挖开马洛的坟墓,以寻找证据。据说还有一位美国学者最近用计算机分析了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一世的画像,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同时,另有一大批学者也找出了相应的证据证明确有莎士比亚其人。他们从许多方面找到足以使人相信莎士比亚创作的证据。当时留下来的戏剧脚本上的首页上有莎士比亚的画像,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著名评论家本•琼生曾写过献辞:“纪念我所热爱的威廉•莎士比亚先生,以及他所留给我们的一切。”此外,颇有说服力的是,1592年,“大学才子”中的罗伯特•格林曾著文说:“有一个暴发户式的乌鸦,借我们的羽毛美化自己,用演员的皮,包藏起虎狼之心;……他完完全全是个什么都干的打杂工,却自命不凡,把自己看作国内唯一震撼舞台的人。”“震撼舞台”(shake-scene)被认为是格林创造出来影射莎士比亚的,在原文里前一半读音与莎士比亚近似,后来“震撼舞台”这个新词就常被莎士比亚评论家们引用。

    专家们对莎氏是否存在的考证,对文学史本身的影响似乎已经不大。不论如何,莎士比亚已经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的象征。卡莱尔说:“如果有人问英国人愿意抛弃东印度帝国、还是莎士比亚,我们会说——有没有东印度帝国,我们都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3、创作


雕像:莎士比亚

    一生创作诗体戏剧37部,长诗2首,十四行诗154首。还有一些杂诗,尽管已收进比较权威的牛津版和剑桥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但还不能确定的确是莎士比亚所作。诗歌都是他在世时出版的。他写出了两首著名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鲁克丽斯受辱记》(1594)。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154首十四行诗。前126首,主要赞美一个美貌的青年贵族,歌颂诗人与他之间的友谊;127-154首,些诗人对一个皮肤黝黑的女子的爱情。中间也有几首诗抒发诗人对艺术、人生和时代的看法和感受。

    在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还是戏剧。他的戏剧一般被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几种。这些作品的创作,大致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1)早期,亦称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

    这一时期,英国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由于完成了民族统一,封建的中央集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经济走向繁荣。尤其是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到了90年代,伊丽莎白统治进入极盛时期,人们对于社会前途更是充满信心。人文主义者也不例外。莎士比亚写历史剧,以此反映英国历史通过曲折道路走向民族统一、走向中央集权的必然趋势,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君主形象,用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他写喜剧和诗歌,热情讴歌青年男女大胆冲破封建羁绊和传统习惯势力,为争取恋爱自由、婚姻幸福而进行的不屑斗争,基调是乐观、激越、明朗的。

    历史剧

    莎氏毕生共写了10部历史剧。除《亨利八世》写于他逝世前三年的创作最后一个时期外,其余9部都写于这一时期。英国现代著名莎学研究者钱伯尔斯认为,在莎氏10部历史剧中,如果把《约翰王》和《亨利八世》除外,其余八个剧本正好构成两个“四部曲”:《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是写金雀花王朝家族的;另一个四部曲为《亨利六世》上、中、下和《理查三世》,是写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的“红白玫瑰战争”的。这两个家族的标志分别是红、白玫瑰,因而在历史上,他们之间长达30年的战争就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p>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全部是写英国历史的,他善于借英国史上最具有戏剧性的镜头,从封建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寻找对于当代具有政治意义的历史教训。他认为戏剧的任务就是反映人生,反映时代。他曾借哈姆莱特之口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他利用历史剧指点时事,表达理想,以达到借古喻今、借古鉴今的目的。因此,他的历史剧充满时代气息,既形象地再现了古代的社会生活,又生动地反应了当代的风土人情。所以,它的历史剧被誉为“时代的缩影”。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是《亨利四世》。故事紧接着《理查二世》。理查二世是个昏庸的国王,最后被其堂弟亨利四世篡位,从而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上篇主要内容是亨利四世篡位后平定内乱的故事,下篇写亨利四世再度平息了约克主教、毛勃雷勋爵等人的作乱,后卧病死去,太子登基为亨利五世。莎士比亚笔下的理想君主是通过道德净化而转变的哈尔太子、即即位后的亨利五世。

    莎士比亚从发展变化中塑造了哈尔太子的形象。转变前,他混迹于才福斯塔夫之流的平民阶层,被父亲视为“痛苦的祸根”、“最亲近最危险的敌人”,被群臣权贵看作是“不长进的败类”。但莎士比亚在描写哈尔太子与平民的关系上,在批评哈尔太子放荡不羁的同时,也强调了他性格中以普通人自居的一面,他能和平民阶层保持密切的联系,正是他日后作开明君主的有利因素之一。

    哈尔转变的关键是他意识到了国家面临分裂的险境,王权危在旦夕,因而痛心疾首,严肃地接受了父王的教诲。他道德的净化过程和他政治上的觉醒完全一致。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智”、“德”符合资产阶级心目中开明君主的要求,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国王。他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英明的、人道的君王所领导的君主政体,便是民族统一、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他通过亨利五世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政治观点和道德理想。

    莎氏早期写了10部喜剧,主要表现诗人的人文主义理想,抒写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剧中理想的光芒十分强烈,对前途充满乐观精神。
最早的喜剧有《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和《爱的徒劳》等,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但艺术性还较粗糙,过于借助“误会”、“巧合”等流于俗套的喜剧手法,思想性还不强。《仲夏夜之梦》标志着莎氏喜剧创作高峰期的到来。

    莎氏的喜剧不同于古希腊时期的喜剧,没有希腊喜剧那样充满当代政治和社会事件,也不同于后来17、18世纪的喜剧,没有那样集中全力批判资产阶级社会风习和罪恶,他的喜剧,主要是通过浪漫主义故事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

    有人把莎士比亚喜剧中较有名的四部《威尼斯商人》(1596-1597)、《无事生非》(1598-1599)、《皆大欢喜》(1599-1600)、《第十二夜》(1599-1600)称为“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1596-1597)
    作品的背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贝尔蒙特。恩格斯说:“不管剧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也好,法兰西也好,或是在纳伐尔也好,实际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外是快乐的英格兰,是它的奇形怪状的普通百姓,是它的自作聪明的学校教师,是它的可爱而又古怪的妇女们的祖国。”

《威尼斯商人》剧照

    首先,剧作以激越的感情、欢快的调子,热情讴歌无私的友谊、忠实的爱情和自由的婚姻,它是以“真、善、美”的青年男女为主人公,通过他们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斗争而后获得圆满的结局,歌颂人文主义战胜中世纪封建主义的生活原则和道德理想的胜利,表达了人文主义反封建、反教会禁欲主义、要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进步思想。

    安东尼奥是一个新型的海外贸易商,他憎恨用高利贷盘剥得来的肮脏钱,他“跟人家互通有无,从来不讲利息”。他与巴萨尼奥建立的友谊纯粹是在感情基础上形成的,决不带功利主义目的。当巴萨尼奥要去完成自己伟大的使命时,安东尼奥得知他困难重重,便全力相助。鲍西娅与巴萨尼奥是一对心心相印的恋人,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金钱、门第及父辈遗训的考验,“彩匣选亲”使鲍西娅与巴萨尼奥更清楚了两人之间的纯洁爱情不掺杂世俗的杂念。夏洛克的女儿与情人的私奔,也证明他们对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追求。

    其次,《威尼斯商人》还尖锐的表现了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冲突,基督教同异教的冲突。人道主义原则和社会律法之间的冲突。

    剧中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新式的商业资本与旧式的高利贷资本之间的冲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中世纪已经留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成熟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期到来之前就被当作资本了,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英国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商业资本有利于发展生产,它起着活跃经济、富强国家的积极作用,当时的社会舆论和风尚都是推崇和维护它的。相反,高利贷资本却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立法者的反对。

    但是,夏洛克和安东尼奥的“一磅肉”契约,不单单是因为高利贷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冲突才订立的。夏洛克是犹太人。犹太民族问题是欧洲长期存在的、为封建教会所极力利用的一个尖锐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夏洛克在与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际上还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种族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喜剧,是因为作品的结局是代表人文主义道德原则和生活理想的安东尼奥、鲍西娅、巴萨尼奥等人战胜了贪婪、狠毒、奸诈、吝啬等恶劣品质化身的夏洛克。但是这绝不是一部简单的乐观主义喜剧。从剧本的基调看,悲剧情节和喜剧情节兼有,欢乐的色彩和忧郁的气氛并重。从活人身上割下一磅肉,用三个匣子择婚,给人以不同的悲、喜感受,两个故事相交之后,观众转悲为喜。作家对人文主义道德、生活理想的歌颂中,增加了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因素。

人物形象:

    作品中的两个中心人物,鲍西娅是采用诗意的浪漫主义塑造出来的,而夏洛克的出现,则使得《威尼斯商人》成为莎氏早期剧作中的一个以较显著的现实主义手法接触到当时社会阴暗面的喜剧。

    夏洛克是一个狡猾、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高利贷者,代表着高利贷资本在与商业资本斗争中的衰败;同时他又是一个被歧视与被侮辱的犹太人,报复心理成为他的独特个性。

    开始,夏洛克表明他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主要由于对方打击了他的生意买卖——“把咱们在威尼斯放债者以行的利息给压低了。”但是,随着戏剧冲突的逐步发展,这个高利贷者夏洛克逐步让位给他的另一个身份:受侮辱的犹太人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第三幕中,夏洛克控诉道:

    ……犹太人就没有眼睛了吗?犹太人就缺了手、缺少了五官、也没知觉、没骨肉之情、没血气了吗?犹太人不是同样吃饭的吗?不是碰到了刀枪,同样要受伤;同样要害病,害了病,同样要医药来调理吗?一年四季,不是同样地熬冷熬热?跟基督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用针刺我们,我们不是也要流血的吗?你们呵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咯咯的笑出来的吗?你们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也就是死?要是你们欺辱了我们,我们难道就不报仇了吗?

    其实,莎士比亚在写作过程中既看到了夏洛克恶的一面,又看到了他值得同情的一面。这种对于犹太民族在基督教社会里遭受歧视、凌辱的不平之心,作品已充分表现出来。但他与安东尼奥的矛盾性质,除了基督教徒对犹太教徒的迫害与凌辱是他报仇心盛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要作为一个高利贷资本家除掉商业资本家安东尼奥,因而,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反映出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马恩经常引用夏洛克的形象去说明资产阶级的本质。

(2)中期,亦称悲剧时期(1601-1607)

    这一时期,正是伊丽莎白逝世(1603)和詹姆斯一世统治的初期,英国社会各种矛盾激化了。王权与资产阶级间的联盟开始解体,资产阶级与君主专制的矛盾更加尖锐。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酝酿。在宗教方面,清教徒认为伊丽莎白女王之宗教改革并不彻底,认为英国的教会是反基督的,对此内心强烈不满。而伊丽莎白则一心维持当时英国教会,迫害清教徒。詹姆士一世即位后,一方面继续迫害清教徒,维持教会的封建特权;另一方面,则强调所谓“君权神授”,把自己看作是国家和人民的最高统治者,要求教会、国会和政府都必须听命于他,这就加剧了王权与资产阶级和国会的矛盾。莎士比亚接触到英国社会残酷现实也远比过去深刻,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现实剧烈冲突。社会种种丑行恶德,使他震惊。作家开始思考人文主义崇高理想能否实现,于是,他以悲剧的形式揭露黑暗现实,提出社会问题,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剧作风格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基调是沉郁、悲怆、愤激的。他对现实的反映更加深刻,感染力更强,更能震撼观众和读者的心弦。

    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共创作了4部喜剧和7部悲剧。其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莎氏一生创作10部悲剧,早期3部,中期7部。早期有《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被公认是一部失败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虽说不能与《李尔王》等伟大悲剧相比,却很吸引人;《裘力斯•凯撒》则更进一步,它比较成功地刻画了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


《罗米欧与朱丽叶》封面

    到中期,作家感到现实的丑恶与自己所颂扬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存在着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莎氏的悲剧就反映了无法解决矛盾而导致主人公毁灭的过程。在悲剧中,作者通过国家、社会的大问题,也通过个人的爱情、婚姻、友谊等一般生活方面的小问题反映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遭到了罪恶势力的破坏与摧残。这种罪恶势力既有代表封建势力的王公贵族,也有代表资产阶级的野心家、阴谋家。

    在莎氏所有的戏剧中,思想内容最深刻、反映时代最广泛、主人公性格最复杂、争论最多、也为人们评价最高者,就是《哈姆莱特》。

    《奥赛罗》(1604)中的主人公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都是人文主义者的正面形象。奥赛罗有着光明磊落的军人品格,心地单纯得近于幼稚,容易轻信人,容易受骗。苔丝狄蒙娜是纯洁爱情的化身,她对奥赛罗的爱不存在任何种族偏见,也不顾年龄上的差别和社会身份的不同,毅然与他私奔。他们之间的爱情被人文主义者看作是建立在资产阶级人性基础上最理想、最纯洁的爱情。

    伊阿古是莎氏塑造得一个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野心家、阴谋家、马基雅弗利主义者的形象。他是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和伪善者,他靠自己的假冒为善,竟赢得了“诚实的伊阿古”的称号,是一个又一个善良人被他欺骗和陷害,终于导致奥赛罗受骗上当,干出了愚蠢的事情。作者在这里把奥赛罗的正直高尚、苔丝德蒙娜的善良单纯与伊阿古地卑鄙狡诈作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主人公太单纯了,缺乏对这个复杂社会的充分认识,结果被代表邪恶势力的伊阿古所利用。最后虽然真相大白,但苔丝德蒙娜和奥赛罗都丧失了性命,所谓“诗的公道”在这里没有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作品表明善良和正义在那种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社会里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李尔王》(1605-1606)


《李尔王》剧照

    本剧有两个平行的故事线索。主要线索是不列颠王李尔和他三个女儿的故事;另一条平行的次要故事线索是大臣葛罗斯特伯爵听信庶子爱德蒙的谗言,放逐长子爱德华的情节。

    本剧从剖析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家庭细胞入手,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急转直下,人际关系的惨遭破坏。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家庭悲剧和葛罗斯特的家庭悲剧,揭示了极端利己主义生成的社会罪恶、导致的人性的堕落。

    莎士比亚在剧中塑造了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人物考狄丽娅。人文主义认为人和人之间应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真诚无私的爱和实事求是作为思想基础的。考狄丽娅深爱父亲,但她实事求是,决不用谎言欺骗父亲;她非常看重自己的人格,这也是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具体表现,她认为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人的尊严,决不能为了达到自私的目的而采取卑鄙无耻的手段。作者把考狄丽娅作为自己理想的化身,用最美好的语言歌颂她,还通过她和两个姐姐的对比突出她的真诚、纯洁、高尚。但是这样美好的人物最终却遭到恶势力的摧残,悲剧以此反映出人文主义理想在这种社会中的难以实现,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文艺复兴初期对个人欲望的大肆张扬所带来的人性的失落,及由此导致的社会道德的极端堕落。

    (附:《李尔王》节选

《麦克白》(1605)

《麦克白》剧照

    这部戏与莎士比亚其他三部悲剧有许多不同之处,前三部中的主人公都是英雄,而且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人们就一向认为,悲剧主人公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但《麦克白》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篡位者和暴君。该剧也不像其他三个悲剧那样长,也没有次要情节,人物也不像那些剧那样复杂。它的主要情节回到了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弑君、篡位、战乱、最后弑君者身败名裂,自杀身亡,“有道明君”即位,从而恢复了秩序。

    但是,莎士比亚在本剧中的着重点不同,他精心刻画的乃是两个主角在犯罪以前和以后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

    这是一出野心家的悲剧。剧本突出强调了野心之危害,集中描写了从个人野心开始到犯罪一直到成为众叛亲离的暴君。作为悲剧主人公,麦克白开始时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像《哈姆莱特》中的克劳狄斯、《奥赛罗》中的伊阿古、《李尔王》中的爱德蒙那样。如果那样写,就根本没有悲剧了。他甚至不是一个单纯直线下降、毫无波折和矛盾的犯罪者,如果这样,也同样没有悲剧了,至少,悲剧便不能有这样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了。莎士比亚所表现的矛盾要复杂的多:既有代表正面力量的麦克德夫与麦克白夫妇犯罪集团的斗争,又有存在于麦克白自己内心里犯罪、迟疑、追悔、无可奈何、道义谴责、不愿堕落和更进一步堕落等多种思想感情交织的斗争。人们从麦克白的犯罪中,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堕落,更是那个社会上个人野心大张血口吞噬人的罪恶之可憎、可怕和可诅咒。 (附:《麦克白悲剧性发微》

    《雅典的泰门》从主题上看,直接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黄金主宰一切、决定一切的罪恶影响,揭露了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财富能够腐蚀一切。作品中泰门发泄自己对人类的憎恶,实际上反映了莎氏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

    1602-1604年,莎士比亚连续写出3部悲喜剧:《特罗伊勒斯和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这些作品虽有喜剧结尾,但弥漫在早期喜剧中的欢乐情绪已经消失。如《一报还一报》,大臣安哲鲁替维也纳公爵摄政,在整顿国法过程中,他为满足自己的淫欲,不惜破坏国法。他外表道貌岸然,骨子里却肮脏透顶。虽然他最后遭到惩处,但这种结局完全是一种愿望。

(3)晚期,亦称传奇剧时期(1608-1613)

    这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个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在前一个历史阶段经历了紧张的探索,在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主义现实之间发现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出路。进入17世纪以后,莎士比亚又遇到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他一方面坚持人文主义立场,真实的再现生活,暴露封建专制王权的种种罪恶,描写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莎士比亚的创作却又不同于前一个时期,戏剧情节的展开不再按照悲剧式的线索,使两种社会势力的冲突达到不可调和乃至你死我活的结局,而是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使美好善良的事物取得胜利,并对邪恶势力采取宽恕和解的办法,使其经过道德上的新生达到改邪归正。这就形成了莎士比亚这一时期传奇剧的主要特征。此外,莎士比亚作为人文主义戏剧大师,在传奇剧中还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作品中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和对未来的乐观精神。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乌托邦的成分。三部传奇剧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暴风雨》描写的是米兰公爵普罗斯丕罗的社会地位失而复得的经过。这是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但同时应该看到,故事中包含着现实生活的写照。莎士比亚通过描写现实生活中王公贵族间的争权夺势、狼狈为奸等,揭露了封建统治势力的罪恶。在剧本的传奇性情节部分里,莎士比亚主要写了普罗斯丕罗同安东尼奥、亚朗莎之间冲突的统一。从事实本身看,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对抗性的,主人公悲剧结局难于改变,莎士比亚却借助幻想写出神话式的情节,把冲突统一了,把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改成喜剧性的。作家在这里表现的是宽恕与和解的主题。
 

   这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有名的剧本。他像魔术师一样将他那时的舞台布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可以说将他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搬上了舞台。现在,他也像普罗斯丕罗那样要偃旗息鼓了。普罗斯丕罗放下了他的魔杖,莎士比亚放下了他的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即克伦威尔时代,剧院被关闭了。当它们在1660年重新开张时,无论是戏院还是戏剧本身都大不同于莎士比亚时代,一切都变了。

二、《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中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丹麦史。在莎士比亚之前,这个故事多次被改编为流行的复仇剧,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欧洲戏剧史上的奇观。

    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地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

1.悲剧情节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因父王突然去世,怀着沉痛的心情回到祖国。而刚刚过了不久,母后又同新王——哈姆莱特的叔叔结婚,更使他难过。新王克劳狄斯声称老王是在花园里歇息时被毒蛇咬死的,哈姆莱特正在疑惑,父亲的鬼魂向他显现,告诉他“毒蛇”就是新王,并嘱咐他为父复仇。

    哈姆莱特认为复仇不是他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家。他觉得自己有责任重整乾坤。但是他担心泄露心事,担心鬼魂是假的,担心落入坏人的圈套等等,所以心烦意乱、郁郁寡欢,最后只好装疯。同时,新王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已经知道自己谋害老王的底细,派人到处探听他的动向和心事,连他的两个老同学和情人奥菲利娅也被克劳狄斯利用。

    哈姆莱特借一个演戏班子进宫演出的机会,自己改编了一出描写阴谋杀兄的旧戏《贡扎古之死》,以试探克劳狄斯。果然,未等戏演完,克劳狄斯就仓皇退席。他的罪行得到了确证。

    克劳狄斯正坐立不安,奥菲利娅的父亲——宫廷大臣波洛涅斯为他献计,让王后将哈姆莱特叫到房中谈话,自己躲在帷幕后偷听,以便探明情况。与母后谈话时,哈姆莱特发现帷幕后面有人,以为是克劳狄斯,便一剑刺去,结果倒地而死的却是波洛涅斯。

    克劳狄斯知道事已败露,又想出借刀杀人的办法。他派哈姆莱特去英国,并让与他同行的两个老同学带上一封密信给英王,让他在带信人上岸时即将他杀死。没想到哈姆莱特已有察觉,他在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让英王杀死了克劳狄斯的两个特使,自己则跳上海盗船,返回丹麦。

    这时哈姆莱特才知道: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杀、情人远离而发疯,溺水身亡。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发誓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决斗的机会,在雷欧提斯的剑上涂了毒药,还准备好毒酒,以便将哈姆莱特除掉。最后,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克劳狄斯也被哈姆莱特刺死。

    哈姆莱特临终时留下遗嘱,让好友霍拉旭完成他的心愿。

2.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起初,他是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理想的青年王子,对天地万物、人、社会都寄予了美好的理想。在他看来,人世间是一座美好的花园,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那时他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他以人文主义观念指导他的爱情和友谊。

    其次,现实的丑恶和严酷打破了他昔日的梦幻,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破灭了。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人们噩梦连绵,惶惶不可终日。当亡父的鬼魂告诉他他的叔父是弑君篡位的凶犯时,他再一次受到极大的震动。现实使哈姆莱特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负载万物的大地,这座美好的框架,只不过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结合。”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你这样想。”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

    第三,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从社会学角度上,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但是,哈姆莱特形象的深刻、复杂性及艺术魅力还有待于在哲学和艺术层面上的阐释。残酷的现实使他认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社所颂扬的那样如神一般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 。在理想破灭后的哈姆莱特眼中,人的心灵是阴暗污浊的,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这种认识虽嫌偏激悲观,却有其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因为这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一味放纵情欲带来的罪恶。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心理,而且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线,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象征性表述。哈的形象身上所表现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成了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本指向。

3.《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

    《哈姆莱特》在艺术上也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

    首先,在结构方面,《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出莎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莎剧情节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剧中出哈姆莱特复仇的线索之外,还有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复仇线索。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条线索相互穿插和衬托,而又主次分明。三条线索起到了互成对比、激化矛盾的作用,使戏剧场面不断转换,造成戏剧高潮,产生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共同表现全剧的主题。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度。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富魅力的典型,这种魅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心理蕴涵的丰富性。哈姆莱特的内心冲突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而复仇的外在冲突又逐渐让位于内心冲突,从而揭示出犹豫延宕的本质特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说明了这个形象内在世界的极其丰富与复杂。

    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莎士比亚十分善于运用内心独白的艺术手段。哈姆莱特多次内心独白,表达出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哲学探索,披露出他内心的矛盾、苦闷、迷惘和恐惧等多方面的心理内容,有效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鲜明的形象,如同为君王的老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形成对比,前者“相貌优雅”、“仪表卓越”,如同“天神”一般;后者“诡诈阴险”、“卑鄙无耻”,是“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同样肩负着“为父复仇”的责任,但雷欧提斯动机狭隘,行动卤莽,福丁布拉斯目标不明,稍遇劝阻,就改弦易辙,只有哈姆莱特志向远大,意志坚强,虽然行动犹豫,但思虑细致周密。通过对比,人物的性格特色更加鲜明,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深度。

    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了大师的风范。他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附:莎士比亚隽语钞从蒙田谈《哈姆莱特》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