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戏剧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白毛女》赏析
 
     

新歌剧《白毛女》剧照

现代民族歌剧的典范

    ——《白毛女》赏析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解放区广大戏剧工作者深入农村,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道路,在《兄妹开荒》等新秧歌剧的基础之上,开始探索新歌剧的创作。1945年春诞生的《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的第一块里程碑,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等作曲。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民族歌剧的趋于成熟,并且也为如何借鉴中国传统戏曲、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创造民族新歌剧,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作品分析:  

创作背景:《白毛女》是根据“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创作的,共五幕十六场。这个故事来源于晋察冀边区,1945年,诗人邵子南从晋察冀前方返回延安,带回了这个传说的记录本。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吸引了鲁艺师生,为了向即将召开的中共“七大”献礼,鲁艺师生把它改编成了大型歌剧。

主题:剧本叙述的是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年关逼债,被迫用女儿喜儿抵债,而后含恨自尽。喜儿在黄家惨遭蹂躏,逃进山洞里,在野山洞生活了三年,因为缺少盐和阳光,头发全变白了。八路军来了后她重见天日,报仇雪恨,从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反映了我国农民在封建地主残酷压迫剥削下的悲惨命运,深刻揭示了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获得翻身解放的朴素真理。可以看出,《白毛女》的创作是民间(农民)文化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五四新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全剧不仅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形态性、完全纳入了歌颂新政权的时代主题,也坚持了“人的解放”的五四新文学的主题,另外,剧情上的大团圆结局以及善恶报应观念、喜儿和大春的爱情波折、人物性格上的单一性和脸谱性、在曲调上对民歌的借鉴、唱白结合的形式以及载歌载舞的秧歌剧特点,无一不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正是在这一点上,农民们感到了熟悉而又新鲜的气息,剧作的演出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到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

人物形象:剧本塑造了两个具有特定历史内涵的典型形象:喜儿和杨白劳。喜儿是在旧社会中受尽苦难,终于觉醒,富于反抗精神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贯穿全剧的主人公,她在旧社会用血泪和屈辱写成的经历,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的形象概括,是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的一个具有强烈浪漫主义精神的农民复仇者信箱,在这一形象身上,完整体现了劳动人民坚韧不屈的性格,剧本的主题主要靠这一形象来完成。杨白劳在剧中是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的形象。忠厚,善良,勤劳,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却逆来顺受不思反抗,绝望中只好采用自杀来表示其对不公正世道德抗议。这一形象,是鲁迅笔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一代农民形象的延续。

艺术成就:《白毛女》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学习秧歌剧的基础上,成功继承我国古典戏曲,借鉴西洋歌剧,创造出了较为完美的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新歌剧形式,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融合为一体,传奇性和真实性和谐统一,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音乐方面,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借鉴了民歌、小调、地方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发挥创造,同时吸取了西洋歌剧擅长抒情的特点,设计了一些优美的、抒情唱段,如《北风吹》、《扎头绳》、《我们的喜儿哪儿去了》等,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富有民族特色、但又经过了西洋音乐的改造的乐曲形式,既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又表现了人物性格,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力量。其次,在歌剧的表演上,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再次,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同时设置了曲折生动的情节扣子,剧情一波三折、曲折动人,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第四,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不受西洋歌剧只唱不说的束缚,而是借鉴了传统戏曲唱、念、白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运用了话剧的对话形式,对白平实生动并杂糅了不少的民间俚语和歇后语,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表现形式。以上艺术特色,都是符合我们民族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的,忠实实践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制定的文艺政策和理论主张,为发展我国的民族新歌剧探索了一条真正可行的道路。

 

[阅读思考题]  

1、  简析《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2、  简析喜儿形象。

3、  简析杨白劳形象。

4、  分析《白毛女》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民族新歌剧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