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散文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巴黎的鳞爪》赏析    
 
     

                                                            

               1928年创刊,徐志摩主编的《新月》杂志

             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艺术

            ——《巴黎的鳞爪》赏析  

徐志摩是现代评论派散文的代表作家。 1924 12 月,胡适支持陈源(陈西滢)、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标榜自由主义,否定功利主义,提倡唯美主义的艺术,被称为现代评论派。徐志摩的散文以自由而华丽著称,有人曾用“魔”字来形容他散文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自成一家。《巴黎的鳞爪》创作于1925年,是他的散文代表作,充分地体现了其“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艺术风格。徐志摩的散文,实际上是诗的一种形式,即使不分行也读得出是诗,是诗化了的意境,是诗歌语言的魅力。

   作品分析:

主题:这篇散文写的是举世闻名的巴黎的麟爪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艺术褓姆的城市,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它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它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暮想的艺术之都,可以想见他当时是一种怎样的一种欢欣雀跃的心情,但其笔下所描绘的天堂般的,充满诱惑的巴黎,并不仅是光明、微笑、欢畅的,同时也交织着黯淡、惆怅和悲怆。作者没有去写绚丽的罗浮宫,壮观的凯旋门,迷人的赛因河,而是把视角投向社会的底层,写的是悲怆落漠的心灵,阴暗丑陋的画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设制不和谐,然而精细的读者却能从这表面的不和谐中,悟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构思、材料选择,娓娓叙述又都是在不经意中。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道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虽失意仍不失对人生的希冀;虽厌恶却不掩挚切的友情,贫困潦倒并不碍对艺术的痴迷;真诚而不势利,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杂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诱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

艺术成就:

首先,情感真挚、坦率、纯真、浓厚。徐志摩是个偏于感情的、至情至性的人,热情奔放,往往连自己也控制不住,在他的散文里,处处都注入了他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染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令人感到“浓得化不开”,象捧着一团火一样。 如这篇散文中对巴黎的赞美“赞美是多余的,正如赞美天堂是多余的;咒诅也是多余的,正如咒诅地狱是多余的。巴黎,软绵绵悲凉滋味,在你临别的时候轻轻地嘱咐一声“别忘了,再来”,其实连这也是多余的。谁不想再去?谁忘得了?香草在你的脚下,春风在你的脸上,微笑在你的周遭”。其次,语言华丽、绚烂、奇妙,意象繁复。徐志摩追求语言的华丽,词藻的雕琢和铺张,表情达意,常常嫌一句话不够,往往再加一句,淡描恐不尽意,还要浓抹,所以印象非常繁复。读他的文字,如春华大地,万花竟放,又如清泉汩汩,一泻千里,非常的自由华丽,令人目不暇接。有人形容他的文字艳如桃李,有人将他的散文比喻为黄昏时将落的太阳照射的云彩,是那么的缤纷华丽,却又瞬息变幻。这篇散文词藻的瑰丽多彩、浓郁鲜明,文字的雕琢铺张、轻盈飘逸,语句的繁复多变,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徐志摩的散文特色。第三,形式自由,如天马行空,任意往来,是地地道道的“散”文。作为一个感情充沛的诗人,感情的自由奔放,使他常常通过瑰丽奇特的想象来表情达意,把自己的感情熔铸入对想象事物的描写之中,这就使徐志摩的散文风格不可能是严谨的,而必然是自由的。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抓住刹那间的灵感,展开浮想,让感情之流,自由流淌,像无羁的野马,任意驰奔,结构似乎没有,线索也似没有痕迹,只有那股自由、潇洒的意态。一般说来,散文的风格以简约质朴为好,但是像徐志摩散文这样的字有华丽,也不失为一美。虽然他的绮丽、浓烈、绚烂、甜腻、雕琢、铺张的文风常遭非议,但徐志摩正是以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文字在散文界独树一帜,让散文界看到了散文的又一种笔法,更加证实了散文的笔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阅读思考题]

1、  简析作品中的巴黎之美。

2、  结合作品论述徐志摩“浓得化不开”的散文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