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诗歌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老马》赏析
 
     

                                                           

臧克家作品集

        坚忍的人生哲学  清醒的现实主义

    ——《老马》赏析  

 臧克家的诗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泥土诗人”,他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目光始终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烙印》是他的第一本诗集,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抒写了一种对生活严肃、执著、坚忍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二是反映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境遇。《老马》是其中的代表作,写于1932年。

作品分析

主题:在思想内容上,人们首先注意到并引起争论的,是臧克家在诗中为苦闷、彷徨的中国青年提供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不同于新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臧克家主张应该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它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与它苦斗,苦死了也不抱怨”,《老马》中那匹“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就是这种坚忍主义的真实写照。臧克家的坚忍主义来自于其从自己的生活历程中真切地压榨出来的经验和感受,有着泥土般质朴而逼真的气息,并由这种坚忍主义形成了其“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老马》是一首咏物诗,在“诗面”上,诗人直接描写了一匹拉车的老马形象,它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人们“把大车装个够”,大车的重量压到它的肉里,它没有怨言,没有反抗,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在别人的役使中朝不保夕,眼泪往肚子里咽,皮鞭从眼前飘过,它“抬起头来往往前面”。诗歌完整地描写了老马从等待装车到拉车行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马的一俯一仰,充分表现出它的沉默与勇敢,顽强与坚韧,如同刀削斧凿一般,将老马凝重的形象刻画了出来。这首诗以马喻人,形象地展示了老马(旧中国农民)在国内外反动派剥削压迫下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并揭示了它坚韧的性格特征:“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结句深邃有力,具有丰富的内涵。作者没有停留于对悲惨生活的感叹,而是于悲惨生活中发现翻身的希望,在老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意志里,蕴涵着无穷的力量,这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改变这个世界。这就是老马的希望,也是作者在中国农民身上寄托的希望。在这首诗平实朴素的诗面背后,汹涌着诗人灼热的激情,这激情来自于他对中国北方农民生活和命运的感受和体悟,老马的形象,就是中国农民命运的写照。虽然臧克家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存心用它来象征中国农民的命运,只是想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匹命运悲惨的老马形象写出来,但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现实的黑暗令人失望,诗的主题意蕴也就与受压迫、受痛苦的农民有了一脉相通之处。诗贵含蓄,对“老马”的理解见仁见智,不必强作政治图解。

艺术成就:在形式上,臧克家被看作是新诗中的“苦吟派”,讲究锤炼,诗风谨严,堪称字斟句酌,风格朴素自然,语言通俗易懂。他老老实实、苦心孤诣地去每一个形象,锤炼每一个字句,顽强地追求着“深刻到家,深刻到浅易的程度”的艺术境界。《老马》全诗共两节,八句,节与节之间和句与句之间,没有刻意追求的匀称与和谐,看上去似乎未加雕凿,不事修饰,事实上却是诗人精心撰写的佳构,是他“一字字的磨出来的压榨出来的”诗,虽经刻意雕琢,却不显雕琢痕迹,一切浑然天成,意在言外。

 

[阅读思考题]

1、  简析《老马》的主题及老马形象的象征意蕴。

2、  简析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