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戏剧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雷雨》赏析  
 
     

                                                                   

《雷雨》剧照

                   “残忍”的命运悲剧  激烈的戏剧冲突

                                                                     ——《雷雨》赏析  

 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真正在中国的读者和观众的心中产生具有震撼力的影响是从曹禺剧作的问世才开始的。1933年,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曹禺就创作了他的处女作《雷雨》,该剧经1934年巴金推荐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之后,立即在文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部戏剧一举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不仅仅标志着曹禺本人戏剧创作生涯的正式开始,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在真正意义上的开端。正是他所创作的《雷雨》《北京人》等经典剧作,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的观众中扎根,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了成熟。曹禺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也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他的剧作影响、培养了几代中国剧作者、导演、演员,在中国现代话剧整体面貌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作品分析:

主题:《雷雨》共四幕,再加上序幕和尾声,在一天的时间内(从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中(周朴园家的客厅和鲁贵家的住房)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复杂矛盾纠葛,主要以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里的父子、夫妻、兄弟、主仆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尖锐冲突的描写,深刻地暴露了剥削阶级家庭的黑暗、腐朽、混乱和资产阶级的残暴和虚伪,同时为一群被侮辱被损害者提出了悲愤的控诉。此外,作品还描写了早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风雨飘摇,以及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危机,从而达到了作者意在“暴露大家庭的罪恶”的创作目的。《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因此,和一切经典性的作品一样,《雷雨》也是说不尽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开掘和阐释。曹禺一再声明,他在创作开始时“并没有明显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但是同时又承认“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以后,人们基本上就按照这一作家的“追认”来阐释《雷雨》。

剧本在展示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同时,还写出了一种更为深刻、更为复杂的悲剧――命运悲剧,即人对命运的抗争和命运对人的主宰――这一对难以调和的巨大矛盾。用曹禺自己在《雷雨》序中的话说就是:始终怀有一种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不可言喻的憧憬”。在这里,既包含了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对曹禺来说,《雷雨》是一个重要开端,从此,对人类根本命运的探究,一直在较深的层次上吸引着他的思考和创作。就象他自己所说的:《雷雨》对他是一个诱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它所展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四凤和周冲的遭际最是代表。她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从对《雷雨》的多重解释中,显示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它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了现实,追索着隐藏在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人物形象:《雷雨》的巨大精神震撼力,首先是通过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展示出来的。参与剧情活动的人物共有八个,每个人写的都很有神采,很具有自己的个性,但最突出的就是周朴园和蘩漪。

周朴园是整个剧作的中心主人公,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特征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雷雨》悲剧的总根源,专横、自私、贪婪、狡诈、残忍、虚伪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在和蘩漪的关系上,表明他是一个专横的封建家长,通过逼蘩漪喝药这个典型的戏剧动作,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封建家长统治,这种统治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控制,更对人的精神意志的压迫、扼杀、毒害和控制;在和侍萍的关系上,可以看到他自私、虚伪的一面以及人性深处的矛盾和复杂情态。对于侍萍当年被迫而死,周朴园深深感到负疚,他其实很爱侍萍,不过这种爱没有超过他爱他自己,他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忏悔是认真的,但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家庭,30年后又一次地无情地抛弃了侍萍;在和鲁大海的劳资关系和阶级关系上,揭示了其反动的阶级本性。虚伪的慈善家的面目、冷酷的封建家长的威严、自私阴暗的内心世界,使周朴园的性格异常复杂,而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就在于他的性格和命运充满了深刻的矛盾。他在毁灭整个家的过程中也毁灭了自己,在制造他人悲剧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命运的无情惩罚,他自身也是这场命运悲剧的承担者和受害者,这是《雷雨》更深刻的地方。如果说周朴园是《雷雨》命运悲剧的核心人物,那么蘩漪则是精神悲剧的核心人物,在她的悲剧灵魂中,响彻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妇女的抗议和追求的呼声。蘩漪是具有反抗叛逆性格的女性形象,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了其全部的生命历程。其性格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过新思想的影响,有追求独立个性和爱情自由的强烈渴望,要求人格独立、自尊,充满生命的热情,但封建婚姻制度毁灭了她的希望,也葬送了她的青春。其次,蘩漪的反抗叛逆性格在同周萍的关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体现。在作品中,蘩漪是一个遭受着双重压迫的被侮辱被损害者,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知识女性,她在家庭生活中陷入了周朴园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折磨和压迫中,而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追求中遭受抛弃,再一次陷入绝望之中,最终变成了一个忧郁阴鸷的人。曹禺对她充满了理解和同情,赋予了她雷雨般的反抗性格。第三,蘩漪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弱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对爱情的盲目性;性格的软弱性;严重的阶级偏见。第四,蘩漪的反抗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她对周朴园的封建专制压制人性的反抗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使人们看到了五四以来个性解放思想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蘩漪乖戾阴鸷,极端的性格形成,揭露了专制统治的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扭曲。蘩漪在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作的绝望反抗和斗争中,虽然失去了一切,但却有力地撕破和捣毁了周朴园处心积虑建立的家庭的“圆满”秩序,冲击和促进着封建王国的溃败另一方面,蘩漪的性格和反抗也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她的反抗是一种掺杂着极端个人主义和时代社会意义的反抗,她的雷雨式的激情不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她自己。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

《雷雨》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以各自鲜明独特的性格从不同角度展示着这场命运悲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畸形的、罪恶的家庭决定了周萍在本质上是怯懦的自私的,他想反抗命运,却没有真正的勇气和责任感,最终只能在自我内心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被毁灭;侍萍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妇女形象,受着宿命思想的影响,悲愤恐惧,被逼上人生尽头;四凤和侍萍母女俩的性格和命运如出一辙,在这种惊人的巧合之中,使人充分领悟到了《雷雨》悲剧在人伦道德、阶级差异、人性善恶等各种方面所显示出的深刻性;周冲是一个完全生活在最超脱的梦里面的人,然而他对自己的爱情以及整个家庭的期望都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与其他剧中人物的命运不同,周冲的悲剧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巧合,与其说他是被社会所毁灭的,不如说他首先是被自己的理想所毁灭的。

艺术特点:

《雷雨》虽然是曹禺的第一部剧作,但它已经初步形成了其剧作风格的基本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戏剧矛盾高度集中。总的来说,全剧交织着过去的戏剧和现在的戏剧,在剧中八个主要人物的身上主要体现出了三个方面的关系;性爱、血缘和阶级关系,同时展现了下层妇女侍萍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蘩漪个性被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周萍、四凤得不到正常的爱情的悲剧;周冲的青春幻梦破灭的悲剧;以及劳动者鲁大海反抗失败的悲剧,血缘关系、性爱关系和阶级的矛盾相互纠缠,所有的悲剧都最后归结于“罪恶的渊薮”――作为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的象征的周朴园身上,戏剧矛盾高度集中。其次,具有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以周朴园为中心,在错综复杂的尖锐冲突中,通过三条矛盾线索展开戏剧情节,通过周朴园和蘩漪的矛盾冲突,集中刻画了他作为封建家长的专横、冷酷的面目,通过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他性格中自私、虚伪的一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充分展示了他作为资本家冷酷、反动的阶级本性,这些复杂的矛盾线索彼此交织,互相影响,使剧情环环相扣,高潮迭起,造成了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戏剧效果。第三,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可以说,《雷雨》中的八个人物,每个人都可以独自成戏,如周朴园的威严狡诈,周冲的天真善良,蘩漪的疯狂大胆、四凤的清纯真诚、鲁大海的正直勇敢、鲁贵的卑琐狡猾,个个写的活灵活现,而这些都是通过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而完成的。周朴园的语言短促生硬,不容辩驳,说明了他的家长地位和冷漠专横的性格特征,蘩漪的语言热烈激越而又冷傲深刻,这是她爱与怨,苦闷和疑虑的复杂心理的体现,侍萍的语言含蓄而锋利,委婉而悲愤,显现出了她作为下层妇女的自尊和刚强,鲁贵的语言粗俗、下流,且往往含沙射影。第四,戏剧语言精炼简洁、明白晓畅,具有丰富的潜台词。作者精心地锤炼语言,避免了外国话剧的长篇台词,能够真切传神地展现出人物在特定场景下的思想情绪和态度,并善于运用充满暗示性的潜台词来渲染奇特的舞台气氛,达到一种出其不意的戏剧效果。如:周萍指使手下人毒打鲁大海,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到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第一句说明她痛心、悲愤,第二句话中的一音二字,又流露出了母爱的天性和不能相认的心酸,充满弦外之音,语言精彩传神。《雷雨》把从话剧诞生以来有意无意地注重外在戏剧情节安排的倾向,进一步引申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来,这是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不小的进步,也是《雷雨》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思考题]  

1、  简析周朴园的形象。

2、  简析蘩漪的形象及其意义。

3、  简析《雷雨》的结构特色。

4、  结合作品论述《雷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