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戏剧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屈原》简析
 
     

历史剧《屈原》剧照

            爱国激情的诗意表达

                                          ——《屈原》简析    

《屈原》是郭沫若于19421月创作的五幕历史剧。既是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寇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而以蒋介石位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则加紧反共,大搞分裂,于1941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剧作家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用他的话来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主题:剧作主要以宫廷内部对秦外交上的两种不同路线的斗争为主要矛盾线索,通过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决战,着力塑造了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形象,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类,影射和讽刺了反共卖国,制造分裂的国民党反动派。

剧情:秦国使者张仪为了贯彻“连横”主张,来见楚怀王,表示要“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请楚国与齐国绝交。楚怀王采取楚国大夫屈原的“联齐抗秦”的主张,拒绝了张仪的建议。张仪又施展阴谋,勾结上官靳尚和南后郑袖,设下毒计,以“淫乱宫庭”罪名诬陷屈原。昏聩的怀王信以为真,罢免了屈原的官职,与齐国绝交,同秦国联合。屈原不计个人安危,深为楚国人民利益担忧,苦口婆心劝谏怀王。屈原宁死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次受到南后羞辱。他悲愤难抑,当着怀王、南后、张仪之面怒斥张仪。拼力劝谏怀王无效,被认为“发了疯”,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的学生宋玉则背叛了他,投靠南后。女弟子婵娟怒骂南后,用事实揭穿南后勾结张仪的阴谋,也遭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里屈原仍坚持抗争,以《雷电颂》呼唤正义和真理,表明其坚定不移的意志。后南后及其父亲靳尚想用毒酒加害屈原,婵娟误饮身亡,屈原在卫士的保护下,出走汉北,继续斗争。

人物形象:剧作塑造了屈原、婵娟、宋玉、南后等众多人物形象,其中尤以屈原刻画的最为成功。屈原是伟大诗人和政治家的典型。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 具有崇高的品格。作品通过《橘颂》中对橘树的赞美,表现了屈原所景仰的“为人之道”,这实际上也是屈原人格的自我写照。 政治上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国内反对小人,奸臣当权,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在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并为此而遭投降派的诬陷和排挤打击,但他仍然坚持正义,表现出了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精神。 有为反抗黑暗实现光明而奋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其思想在《雷电颂》中得以体现。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为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品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同时也表现了对国民党当局卖国求荣的批判。

艺术特点: “借古讽今,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尖锐性。 强烈的理想注意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 浓郁的主观性,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浓郁的诗意,是戏剧的诗。 结构紧凑。剧作把屈原坎坷而光辉的一生集中于一天(由清晨到夜半过后)来表现,剧情高度概括、紧凑,戏剧冲突尖锐、紧张。紧紧围绕“爱国——卖国”两条路线的尖锐冲突,塑造了屈原的伟大形象。

 

阅读思考题:

1、简述郭沫若戏剧《屈原》的艺术特征。

2、简述《屈原》的创作背景及主题。

3、简述屈原的艺术形象。

 

网络资源:郭沫若文集:http://ww.w3w.cn/Article/LPSD/20060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