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光慈的小说《短裤党》
|
从“飘泊者”到“革命者”的成长传奇
——《少年飘泊者》赏析
蒋光慈二十年代前期曾留学苏联,1924年回国后,积极倡导革命文学,致力于普罗小说的创作。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活跃人物之一,是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小说作家。1925年完成的《少年飘泊者》是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思想内容:作品以第一人称及书信体的写法,通过一个农村佃户少年汪中的漂泊史,展现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矛盾和群众的斗争,并通过对汪中由个人复仇走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最后在斗争中壮烈牺牲的曲折经历描写,反映了当时进步青年的成长历程,读者从中不难领略到蒋光慈自命“天涯的漂泊者”的切身感受。
小说借主人公汪中写给进步文学
家维嘉
先生的一封长信,在自叙生平的同时对黑暗的社会作了不留情面的剥露。小说从汪中16岁时父母惨遭田东逼死写起,顺着这个漂泊少年蹒跚的脚步,从农村到城市,自中部至南方;展现了一幅幅农民天旱失收、卖子典妻、流离失所的农村破败图。这部小说的意义还在于它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作品倾尽全力讴歌了学生、工人反帝国主义侵略、反军阀统治的斗争,对于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更作了正面的描绘,
作品正是借一个漂泊者的心史,使人认识了一个可诅咒的时代。
作品意义: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和书信体的写法,对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有着较为充分的展示。尽管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某些不够健康的思想情调,在表现主人公走向革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个人的复仇意识和爱情悲剧的力量,但它试图站在革命的立场来回答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广大青年还是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小说从1926年问世到1933年,先后出了15版,可见其影响之大。胡耀邦曾说他是在看了这部小说后参加革命的。作者自称这是一部在“花呀、月呀、爱呀、美呀”声中发出的“粗暴的叫喊”,它显示了作者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初期,力求表现新的题材、新的主题和新的人物的自觉探索。
艺术成就:
①
主题:表现历史转变关头革命青年的苦闷、悲愤和奋起抗争的精神世界。
②
小说多以大革命为背景。
③
反映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四、小说常采用“革命加恋爱”的结构模式。
不足:初期革命文学作家多为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等倡导革命文学的社团的成员,其创作特点与蒋光慈的作品颇为相近,普遍存在革命热情高昂,艺术描写比较粗浅,主观臆想浓重,生活实感较为薄弱等缺陷。尽管如此,作品在表现劳动人民的痛苦、描写革命者的战斗生涯、揭示革命斗争风云等方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尤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
阅读思考题:
1、结合作品简述蒋光慈小说的艺术成就。
2、怎样理解早期革命文学艺术成就上的不足?
3、结合作品谈蒋光慈“革命+恋爱”的小说结构模式。
网络资源:蒋光慈文集:http://www.easysea.com/xiandai/index1/2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