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死场》
|
从“蒙昧、麻木”到“觉醒、奋起”
——《生死场》赏析
《生死场》》是萧红早期创作的一个巅峰,生动刻画出了东北农民在沦陷前后的原始惰性和麻木,在死的挣扎和生的顽强中,表现出民族觉醒、奋起的历史的重负。这部作品奠定了萧红作为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为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鲁迅。“我们才能够真切地看见了被抢去的土地上的被讨伐的人民,用了心的激动更紧地和他们拥合。”——胡风,这些评述使《生死场》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思想内容:《生死场》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乡村的生活。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村庄为描写对象,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沦陷前后的生活。小说共十六章,前九章写沦陷前农村中闭塞朴野的社会风气和悲苦无告的农民生活。在军阀、地主统治下,农村贫困落后闭塞,农民愚昧迷信,“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他们也自发起来抗争,组织“镰刀会”抗租,但在统治阶级镇压下,斗争失败。后七章写沦陷后的东北这些农民的苦难与斗争。随着日本侵略者“王道”旗子而来的,是烧杀抢劫、奸淫妇女。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斗争,斗争失败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投奔人民革命军是正确道路,走上了新的征程。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描绘了农民从蒙昧、麻木、受剥削压迫到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终于醒悟的心理过程。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女性意识: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将悲剧的触角沉重地深入到女性世界。《生死场》的女主人公王婆,是一个饱受磨难的老妇人,她的第一个丈夫虐待她,后来干脆抛弃了她和孩子,独自跑进关内去了。她为了生存,不得不嫁给第二个丈夫,这个丈夫却病死了。她又不得不嫁给第三个丈夫老赵三。在她老年的时候,儿子因为反抗官府,被反动政权枪毙了,她觉得生活无望,愤而自杀,可是在将要埋葬的时候,又活转过来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她只有十七岁,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梦想着青春和幸福。但生活给她带来的是什么呢?情人很是粗暴,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言冷语的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还有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死了。作者通过对她笔下三个人物的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北方贫苦妇女的悲惨的遭遇。萧红思考关注着女性的生命形式及生存状态。她将自己作为女性的痛苦的灵魂,融进她笔下苦难女性的身上,将她特有的“人生荒凉感”与女性的孤寂与悲剧融为一体,从而使她笔下的“萧红式”女性充满着悲剧美,这些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动妇女生存的悲剧,也是现实的社会的悲剧,更是历史的文化的悲剧。萧红对男权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包含着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在继承五四传统的道路上,萧红以自己创作呼唤着妇女解放与女性自觉。
艺术特征:
①
小说散文化、抒情化、诗化、绘画化,以感情的起伏脉络为主线,形成一种自然流动的小说结构。
②
善于捕捉生活的场景、瞬间,以缀锦、连珠的手法结构全篇。
③
风格明丽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其忧郁具有女性的纯净美。
阅读思考题:
1、简述萧红小说的艺术特征。
2、《生死场》小说的时代意义。
3、结合作品谈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网络资源:萧红专辑: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x/05-xiao_h/xiao_hong.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