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 现代诗歌 >> 分析鉴赏 [回首页]
   《死水》赏析
 
     

                                                            

闻一多像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死水》赏析

《死水》闻一多的代表作,作于1925年。从抒情内容上看,它表达的是诗人自海外归国后,因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而引起的愤懑情绪。在艺术上,它实现了闻一多自己所倡导的诗歌“三美”原则。

主题: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诗歌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分析:全诗共分五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腐败现实的激愤之情。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先写死寂。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写出了诗人面对“死水”,继失望而产生的恨极心情,表现了诗人激愤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节),诗人对“死水”进行了细致描绘,具体形象地揭露出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旧中国憎恶、愤怒、嘲讽的感情。诗人用色彩鲜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来描绘污浊、肮脏的死水,犹如给恶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这是用虚假的美来反衬真实的丑,以美写丑,更鲜明地表现出死水的腐臭本质,同时也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丑恶开垦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恶,但丑恶到极点,就有可能会产生转机。因此,这最后两句,既包含着诗人对旧中国的绝望,也包含着对新中国的期望和向往,包含着诗人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尽管对诗人来说,这种期望在当时是非常朦胧的。

艺术特点: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式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阅读思考题:

1、简述诗歌《死水》的艺术特征。

2、结合《死水》谈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题。

3闻一多新诗格律的主张包含哪些内容?

 

网络资源:闻一多诗选:http://www.lingshidao.com/xinshi/wenyidu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