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上海作家鲁彦
|
王鲁彦(1902.01.08——1944.08.20)笔名鲁彦,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中国现代作家,三十年代著名作家之一。早期世界语翻译家之一。其著作大部分取材于故乡浙东村镇的风土人情。鲁迅、矛盾、叶圣陶等都曾对其作品做过评价,誉之为“乡土文学之代表”,“乡土作家”。对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这一民族特色和风格给予了肯定。其译著很多是选自世界弱小民族作家的作品。解放后至今,其作品仍有重印和重编出版。
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适逢资本商业的进入引起农业社会家庭结构变异的年代,其父已转向出外当店员、伙计打工谋生。他本人仅从私塾读到高小,15岁就去上海的商店当学徒。但他受到民主思想的启蒙,不甘心而求上进,走上了补习自学的“自学成才”道路。18岁就到北京参加了“工读互助团”,一边以在北大门口摆饭摊和洗衣等服务谋生,一边在北大旁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和自学世界语。20岁开始发表新诗和译文,21岁开始发表短篇小说“秋夜”。随后其著作和译著逐年增多并出版了不同时期的小说集,散文集和译文集等等。其终生除在中学、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文学、世界语和担任报刊文学副刊编辑工作外,主要是从事著、译。
从其一生的著、译、为人和文学活动看,鲁彦不仅是一位忠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而且还是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阵营中的一员忠诚斗士。而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更成为伟大的抗战文艺的一位前线勇士,其在世的最后五年大多在广西桂林,除文学创作外,主要参加了作为抗战文化前哨的桂林的文化活动,如参与文协桂林分会的筹建和各种抗日文化活动,历任文协常务理事,理事。特别是抱病坚持筹办并主编了大型文艺月刊“文艺杂志”,直到结核病重不治逝世。享年仅四十二岁。
鲁彦短暂的一生是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中奋起斗争,挣扎于贫病加劫难之中的真实写照,在当时文化界曾引起巨大反响。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副主席发唁电致哀,并请冯雪峰代表党转送抚恤金抚慰遗孤。桂林文化界发起募捐料理后事。
1944年8月30日
在将沦陷前紧急疏散之际,桂林文化界人士二百多人举行追悼大会,由欧阳予倩主持,邵荃麟代表全国文协致悼词。遗体安葬在七星岩后星子岩之阳,墓碑刻有“作家王鲁彦之墓”。
遗憾的是,由于历经战争、土改、大跃进、文革等变迁,家人与文化界友好虽经多次访寻,王鲁彦墓碑、墓址一直未能找到。而广西、全国文化界友好与家人多年拟重建鲁彦墓的愿望与计划,也一次次被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影响,拖延至今未能实现,致使鲁彦白骨无定所,孤魂至今仍在野外漂泊难以安息。哀哉!!!
覃英,字谷兰(1905.11.25——1993.10.11)湖南宁乡人,中共党员。早年毕业于长沙女子第一师范,后肄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毕生教书为业,从事教育工作。
1929年与作家王鲁彦结婚,育有四子一女。在漂泊不定的艰难生活中,为辅佐鲁彦写作和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一直都在各地的中小学中任语文教师。抗日战争开始后,鲁彦不幸患结核病,长达五年直到去世,在贫病交加加逃难的劫难中,她一直都在辅佐鲁彦坚持编辑当时的抗日的“文艺杂志”的出版(发行人,编辑),并以教书支撑着“家”。
抗战胜利前,她在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和白沙大学选修班任教,并开始参加‘要民主要自由’的反蒋民主斗争活动。胜利后直到解放,她先后在湖州师范、杭州师范、上海储能中学、上海南屏女中任教,并成为受学生爱戴的进步教师,民主运动的中坚分子,地下党员。并积极参加了护校迎解放的工作。
解放后,她被派到上海新沪中学, 参加军代表军管接收工作并随后任校长。后又调到市三女中任校长。1955年被调到市教育局工作,后又被调到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任系主任,并兼教“外国文学概论”等课程。离休后八十年代初还参与组织成立了古籍研究室,进行相关的研究。
覃英一生,实为教育后人的园丁,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并在党的领导下,为推进教育事业的改进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覃英同志于
1993年10月11日
因病不治于广州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网址:纪念网——作家王鲁彦:http://cn.netor.com/m/box200309/m29853.asp?BoardID=29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