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航

※ 诎私 麓统
    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与要素主义教育流派一样,强烈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家们的观点与做法。他们认为进步主义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的含义扩展到人类、道德、社会和教育的各个领域,以生物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原则与理念作为指导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十分有害的。永恒主义主张教育理论的基础应该从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以及基督教的传统中去寻找。尤其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物质财富迅速增加,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却没有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30年代后期,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使得科学技术不是用来为人类造福,却成了威胁人类生存,给人类造成杀戮与毁灭的武器,这使永恒主义更不欣赏,甚至更加反对科学主义。
  永恒主义者在理论上对事实和价值进行了区分,他们认为道德才有价值,事实需要根据价值的真理加以判断,虽然科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事实,但是如何处理这些事实,却只能按照永恒的原则进行。所以哲学、宗教、人文学科在所有方面都应该高于科学,否则,科学技术就会使人成为它的奴隶,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可能成为一种没有灵魂的社会,最终将导致"自由社会"的覆灭。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里的人文主义者开始撰写文章,发表演讲,呼吁人们注重人文主义的传统。30年代以后,永恒主义开始流传于美、英、法等欧美国家,该局面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二战之后永恒主义的影响开始减弱,以后只在美国郊区的宗教学校和一小部分世俗大学里得以实施。
  从思想渊源上说,永恒主义教育家接受了欧洲古典唯实论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张复兴西方文明的伟大传统,提出了一整套具有鲜明复古主义特点的教育思想与主张。
  2.永恒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
  永恒主义在批判进步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以下教育观点与主张:
  (1) 关于教育目的
  永恒主义者继承了古典唯实论的思想。认为学习作为一种理智过程,包括观念的回忆和作用。教学工作就是把人的潜在知识引向自觉,教育目的就是通过理智的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培养有理性的人。著名的永恒主义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发展理性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佳手段。
  永恒主义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是一个建立在可以被人理解的固定原理基础之上的理智的世界。人能够理智地控制人性和他所生活的世界,因为人有心灵。人的心灵超越于人的生物和社会的本性,这种心灵和观念世界是内在的、永恒的、经常的和有规则的。内在的观念代替完善的程序,是不变更的。心灵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天赋财富,因此,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心灵,培养和发展那些使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培养人的人性。
  (2)关于教育内容
  永恒主义者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家所提倡的"儿童中心论"、"社会改造论"和"适应论"。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并不是生活本身的复本,而是生活的准备。学校也不可能就是"真实生活的情境"或社会的仿造,也决不应该如此。对于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机构,学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真理性的知识,以发展人的理性。这些真理性的知识包含在西方文明的伟大作品中,因此,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西方文明的伟大作品。
 第[6]页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