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航

※ 一 英贫

发达,法国革命思潮的传入激荡了国内工人阶级,使统治者很担心,不得不改变"教育是家庭职责"的老观念,致力于慈善事业,慈善学校一时风起云涌,出现了各样的"免费学校"、"贫儿学校"、"乞儿学校"等。这些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供给书籍和衣服;要求教师必须信奉国教;为使儿童信笃上帝,这些学校的课程主要是讲授基督教教义,也传授一些简单的读、写知识。在这一时期,英国有两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慈善学校,就是"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前者是一种非常节省师资的慈善学校,后者是由工业资本家中的慈善人士开办的,不受教会的控制。第一所幼儿学校是由英国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开办的,规定凡是工人子女满两岁都可以入学,由专门教师养护,还规定十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当童工,并从六岁起进入"幼儿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欧文的"幼儿学校"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赞誉。但总的说,慈善学校教师水平低、方法机械、不易理解;校舍破旧、设备简单,因此,慈善学校很受社会鄙视。其他宗教团体也设置慈善学校,宣传各宗派的教义。所有的慈善学校均属社会救济性质,无定制,毕业生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公学。英国的慈善学校对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曾在殖民地时期把慈善学校从英国移植到大陆。

  二、文法学校公学


  文法学校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中等教育性质,以升入牛津、剑桥大学为任务,以天才教育和绅士教育相标榜,享有很高的声望。文法学校历史古老,甚至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到15世纪前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法学校的名称与它的教学任务有密切关系,这种学校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使用拉丁语,以满足上层社会职业如医师、法官、辩护士以及一般乡绅秘书对拉丁语和文科知识的需要。同时,当时的王室贵族成员也用拉丁语来装饰自己的华贵身份。文法学校主要由天主教教会及传教士建立,1387年正式确定"文法学校"这一名称。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共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而得名,实际上它是一种私立学校。1387年英国首设温彻斯特公学。1440年,英王亨利六世在伊顿教区的教会内创设了一所学校,收容了一些平民子弟,他们是从文法学校中选出的聪颖学生,主要学习文法知识、唱圣诗和宗教知识,目的是为国王的祖先和笃信国教的死者祈告冥福。1446年,国王下令把该学校改为公开的普通文法学校,即著名的伊顿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都是寄宿制私立学校,学费昂贵。教学上,两种学校都崇尚古典语文和古典学科,学生入学年龄均为13-14岁,修业通常为5年,毕业后升入大学深造。与文法学校相比,公学强调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学校,注重培养一般工职人员,其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都好于文法学校。当时著名的公学有温彻斯特、圣保罗、舒兹伯里和伊顿等9所,即九大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也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为英国培养了大量人才,如国会议员、内阁大臣、司法官吏和军事将

 第[2]页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