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航

※ 一 英贫

领等。但在17-18世纪,文法学校公学尚未对近代课程予以重视,因而遭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批评。19世纪以后,改革文法学校公学就成了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学园


  由于公学文法学校实施的是造就政治、经济领袖的绅士教育,收费又高,贫穷的青年与之无缘;同时,国教会压制不信从国教的知识分子,只许国教徒充当文法学校和公学的教师,非国教派者无法涉足正规学校。17世纪,英国出现了由非国教派创办的学校形式,称为"学园"。学园靠学生缴费维持,政府不给补助;但它收费低廉,校址距学生居住地又近,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慢慢发展起来。英国诗人弥尔顿(1604-1674)早在1644年就指出,应当在各城市兴办学园。他主张,学园除传授古典知识以外,还应传授农业、政治、法律、医学、建筑以及军事等科目,还必须指导学生到各地进行参观考察,接触现实,以便使学生能够承担政治、国防、商业贸易等方面的职务。但学园最初是以神学课为主的。18世纪初,受工商业及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影响,才发展为一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1715年,瓦特(Thomas Watt)在伦敦创立的学校系此类学校之首。学园在18世纪以后逐渐衰落,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对英国,对美国的中等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星期日学校导生制学校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了人民的重视。1870年,热心于贫民儿童教育的报馆经理雷克斯(1735-1811)仿照学校方式首创了一种在星期日传授宗教知识的班级,主要招收贫儿、尤其是童工进行教育。这些贫儿和童工在每个星期日来班参加宗教仪式,学习宗教条文,也兼学一些粗浅的读写知识。1783年,雷克斯著文论述了这种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开办宗旨,并把它称为星期日学校(Sunday School,也译为主日学习)。由于星期日学校利用休息日把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既可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又可以通过宗教宣传来麻痹儿童的精神,利于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英国很快便到处设立星期日学校。1803年英国正式成立了"星期日学校协会"(Sunday School unite),要求每个教区至少设立一所星期日学校。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学生。19世纪后期,随着正规初等学校的大量开办,星期日学校才日益减少,并在内容上只限于实施宗教教育。星期日学校不仅在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还流传到欧美各国,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3]页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