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航

※ 一 英贫

    星期日学校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师资问题的重视。1798年,英国非国教派教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1778-1838)在伦敦创办了一所学校,收教贫苦儿童。由于经费少,不能多聘教师,因而实行“导生制”教学。即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10人一组,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教其他学生,代替教师的职责。与此同时,国教派教士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在当时的英国殖民地印度也以类似办法组织了贫儿学校,并在1796年回国后宣传他的办学经验。从此,这种导生教学制便在英国广泛传开。教会还分别成立了推广“导生制”学校的“兰卡斯特协会”和贝尔的“贫民教育促进会”,使导生制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利用这种方法,一个教师甚至能负责上千名儿童的读 、写、算教学,很适合当时对贫儿及童工广泛施行初等教育的要求。一时间,导生制教学发展成为一种运动,教育史上也称这种制度为“兰卡斯特-贝尔制”。这种制度虽能节省师资、花费少,又适合童工剥削制的需要,但它并不能给儿童以系统、充分的知识,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导生制逐渐被正规学校所取代。


   五、国家干预教育的开端

   19世纪以前,英国教育是属于贵族及僧侣的一种特权,全部教育的领导与管理主要由罗马教廷属下的英国天主教教会所控制,政府对教育很少干预,国民教育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教会的手中。1534年英国脱离罗马教皇自立教派,即英国国教,从此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又受制于国教教会。同时在教会办的学校以外,还存在着非国教信徒所办的学校,形成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在学校教育的开办与管理方面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后,这种对峙的局面有增无减,而英国国家仍然不问教育。19世纪初期,随着英国经济的较快发展,要求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以成为合格的劳动力,要求国家干预教育、对国民进行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这一实际需要促使英国开始施行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措施,并日益加强起来, 1807年,议员怀特布雷提出了由政府在每个教区设立国家管理的学校的《教区学校议案》,虽没通过,但引起了社会的重视。1816年,英国国会成立了调查伦敦贫困儿童教育情况的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833年,当时的财政部长阿尔索普(Lord Althorp)又提出了教育补助金法案,由国会通过;该法案决定每年从国库中拨款两万英镑作为初等学校建筑补助金。这是英国教育从只作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和国家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端。1839年,英国政府首次设置了"枢密教育委员会",直接掌管、监督补助金的分配,1856年该机构改名为“教育局”,成为政府领导全国初等教育的机构。

 第[4]页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