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导 航

※ 陆

    (1)批判旧教育。她指出过去的教育中不顾儿童年龄特征,强调儿童屈服于成人的意志,把儿童管束在课堂内,严重限制了儿童的兴趣和天赋本能的发展,以教科书为中心,让学生持续死记学校的"规则"、"纪律",对学生的限制干涉太多。因此,要想扭转局面,必须用新教育理论和经验指导教育改革,建立新学校。
  (2)提倡用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培养有理想和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人。她竭力推行自然教育原则,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所谓理想学校,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以及考试,儿童可按性格和兴趣的不同结成小组,自选图书进行自学,为发展儿童的能力,学校建立适合于儿童自学的手工场,以便儿童进行多种独立活动。
  (3)爱伦·凯从新教育思想出发,主张教师的任务在于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在充分自由活动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和能力。她认为教师和成年人应依靠大脑而不是用惩罚教育儿童,体罚无益于教育,它只能表明教育者的无能和教育方法的贫乏。体罚不仅会造成儿童的恐怖感、扼杀儿童的活动热情,冒险精神及发明创造能力,而且无益于教师和成人锻炼自身的教育耐心和指导能力,有损于教师和成人的尊严和人格。
  爱伦·凯认为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是儿童自然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世纪,是儿童自由教育兴盛,实现教育改革的世纪。教育者应尽量保护儿童的特点,建立理想的学校,为儿童创造和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儿童的本性和谐地发展。
  3.凯兴斯泰坦纳(Georg Kerschensteiner,1854-1932)提出了"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公民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为此,他提出了"国家公民"应具有的三项品质:即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具有热爱国家,为国家效力的品质。关于"劳作学校"理论、凯兴斯坦纳认为劳作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有用公民的重要机构;劳作学校的主要任务有:对学生"性格陶冶",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帮助学生在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职务;在"性格陶冶"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其团结工作的精神。
  4.德可乐利(Dvide Decroly,1871-1932)是比利时教育家。1907年,他创办了驰名世界的"隐修学校"。他在实验中确立了自己教育理论的宗旨:一是在生活中进行为生活预备的教育;二是组织适宜儿童发展倾向的环境,提供适当的刺激。
  德可乐利认为,学校应该设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学习的地方也就是他生活的地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与各种自然现象接触。同时,学校有是简化的社会,要用一种简单的形式来表示儿童的社会生活。课程分为关于个人的认知和关于环境的知识两大类。
  德可乐利强调指出,教学法的基础是兴趣中心。在他看来,每个兴趣中心又是以儿童的需要为根据的。隐修学校的全部工作均以观察为基础,继以联想,最后是表达,这是具体教学过程的三个步骤,其中表达是最主要的一个步骤。他的教学法有"比利时教学设计法"之称。特别是《德可乐利方法》一书出版和翻译,加上一些国家的教育家对"隐修学校"的访问,使得德可乐利与他的教学法为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家所熟知。
三、新教育流派的影响
  欧洲新教育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教育新认识。许多新教育实通过创办新型学校,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教育运动代表人物科布出版了《新教育原则及实际》一书,结合美国教育运动的实施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把新教育原则加以系统化。1921年后国际新教育联盟重新恢复活动,对其纲领随着国际斗争形式的变化需要不断修订。1926年,美国教育家决什伯·恩出版了《旧世界的新学校》一书,对20世纪初期欧洲各国新学校的继续发展作了详细介绍,为新教育运动在美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欧洲新教育对20世纪各国,如中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世纪初,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和德可乐利教学法,都曾先后介绍到中国来。此外,新教育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罗素(英国)曾于1920年来中国讲学,宣传他的哲学思想和新学校的教育理论,对旧中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练习题
1. 简述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 简述爱伦·凯的教育思想
3. 简述凯兴斯泰坦纳和德可乐利的教育思想
作业题
1. 试述新教育流派的教育思想

 第[3]页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