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法国近代教育
所属章节::第四章 外国近代教育制度

近代法国的教育
  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晚于英国。当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法国还处在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1789年,法国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在法国开始稳步发展,近代法国教育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
  (一)初等教育
  在整个17~18世纪期间,法国的初等教育始终掌握在教会手中,教派斗争十分激烈。为扩大本教派的势力,各教派都竞相开办学校,利用学校传播宗教教义,因此,宗教教育在初等教育中占据首要地位,其中尤以天主教的影响最大。天主教会所属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在全国各地广设免费的初等学校,更于1684年开设了培训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此乃欧洲最早的师资训练机构。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各派都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方案,如康多塞、雷佩尔提等人的教育改革方案,要求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初等教育,向儿童传授较为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由于政局不稳,这些方案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19世纪以后,法国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政权更替频繁,先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巴黎公社以及第三共和国等,教育事业也步入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拿破仑执政时期,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设帝国大学,统辖全国的教育事务。帝国大学下设几十个大学区,分管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当时的初等教育仍以读写算和宗教教育为主。
  19世纪30年代以后,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快。1833年,《基佐教育法》颁布实施,要求各乡、镇、省分设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师范学校;小学教师必须取得国家考试证书;增开教学科目,但宗教课仍属必修课。此法颁布后,初等教育发展迅猛,数量大大增加。
  19世纪80年代初,法国两次颁布《费里教育法》,实施义务、免费、世俗的初等教育,奠定了现代法国初等教育的基础,公立小学开始超过私立小学而成为法国初等教育的主体。
  (二)中等教育
  17、18世纪的法国中等教育也掌握在教会手中,其主要形式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各教派都创办了自己的中等教育机构。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胡格诺教派所创立的学院在16世纪下半叶和17世纪初盛行一时,主要传授古典语文知识。此后,耶稣会创办的中等学院开始流行。1611年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对这一时期的中等教育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该教派重视科学知识和现代语的教育,使用法语而不是古典语进行教学。1773年耶稣会遭禁止以后,圣乐会中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一直持续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历届政府在重视初等教育的同时,也对中等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18世纪末,省、区设立的中心学校开始出现。这类学校数目不多,侧重实科教育,旨在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实用人才。拿破仑执政时期,停办了中心学校,新设了中央政府创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办的市立中学。这类学校将科学知识和古典学科结合在一起,开设了门类较为齐全的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私立中学。波旁王朝复辟以后,改国立中学为皇家中学,古典主义势力重新抬头。七月王朝时期,中等教育处于停滞状态。第二共和国(1848~1852)和第二帝国(1852~1870)期间,教会对学校的控制又得到加强,教会中学增加。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实科教育得到加强,先是采取文、理分科制,后又设立专门的实科中学,出现了古典内容和实用学科并重、传统中学和实科中学并存的局面,既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又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输送实用人才,形成了双轨制的教育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几经改革,但古典主义的传统始终不曾丢弃。
  (三)高等教育
  法国的巴黎大学是欧洲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中世纪的高等教育完全由教会控制,经院主义色彩十分浓厚。17至18世纪以后,法国的高等教育仍掌握在天主教会手中,保守势力极为顽固,新教和进步思想受到排挤,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中世纪相差无几。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高等教育受到一定的重视,一批高等专业学校开始诞生,如巴黎理工学校、巴黎师范学校等,为资产阶级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
  19世纪以后,法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专业学校和大学两种类型。这一时期的专业学校有所增加,涉及军事、师范、技术、行政等专业。传统的大学也进行了改革,法学、医学及理科取代了神学,日益受到重视,文科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19世纪末为效法德国,政府下令将学院联合成大学,并加强了学术研究工作,兴建了一批图书馆和实验室。
  由于高等教育受国家严格控制,法国的高等学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0世纪以后,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便势在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