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

  要保证学校心理健康的顺利开展,除了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外,还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制度。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学校自身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每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评估。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

  (1)按照评估的性质划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包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数量评估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评估。

  (2)按照评估的对象划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包括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心理教育情况的考核与评估;对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考核与评估 ;对心理教师教育水平 和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的考核与评估等。

  (3)按照评估内容划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包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评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等。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一般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软件”评估内容和“硬件”评估内容。(具体可参考附录中的《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准则》)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观察 ,然后根据观察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方法 。它具有直接性、客观性、真实可靠性等优点。其缺点在于不易做量化分析;而且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也比较大。

  (二)问卷法

  问卷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中经常用到,它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同时又能保证客观真实的方式。

  (三)测验法

  测验法通过采用心理量表 ,通过干预前测和后测 ,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估。

附录:

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准则(试行)

  一、软件评估准则

  (一)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长领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指导、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例会,定期研究总结。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有心理辅导教师。

  (二)心理辅导室有专人、专款、有管理条例(或规则)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活动课的指导研究、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学生心理档案,教师培训等工作开展正常。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有计划,按比例配备心理辅导教师,且都经过市、区正式培训。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已走进教室,开设率在50%以上。以班为单位的小组辅导活动、团队、班会都已开展,学科教育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开展(包括教案设计,活动课研究、经验总结等)并产生一定影响。

  二、硬件评估准则

  (一)建立了学校心理辅导室 ,有专用房间 ,有专用或兼用电脑,有学生心理档案和咨询记录。

  (二)心理辅导室可定期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①每天开放不少于1小时。

  ②每个来访学生,或团体辅导活动都有辅导记录。

  ③心理辅导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书。

  ④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广播、选修课、讲座、宣传栏、咨询信箱、咨询电话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置合理,其工作量根据实际折算成教学工作量。

  (四)学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心理教育活动。

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

  一、机构设置

  1.学校教育目标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分管校长领导,纳入学校行政计划,并有专项计划(提供资料)。

  2.学校领导每学期行政会议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少2次,对该工作有指导、有协调、有检查、有评估(提供资料或记录)。

  3.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有专用房间、有专用或兼用电脑、有学生心理档案和咨询记录(现场观察、看资料)。

  4.专职或兼职人员至少1~2人,其工作量的计算相当团队干部(现场调查、采访)。

  5.工作经费能按学生人数拨给(提供资料)。

  二、教育与辅导

  l.按“规划”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教材(查看资料与课程表)。

  2.执教老师认真参加区(县)的教研活动,出席率高,校级教研活动至少每月一次 ,有全区 (县) 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 查看区(县)、校记录,查看教案)。

  3.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中,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看资料及开座谈会)。

  4.在团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活动(看资料及开座谈会)。

  5.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每学期组织家长学校或家长会的专题讲座和宣传活动1~2次(看资料及汇报)。

  6.心理辅导室定期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服务(看资料及记录)。

  三、队伍建设


  1.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 ,已获上岗证书( 看名单、看证书)。

  2.为班主任作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2次(开座谈会或看记录)。

  3.为全体教师作普及和提高的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1~2次(看记录)。

  4.积极参加市、区(县)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看证书)。

  四、教育成果

  1.有学校特色,有市、区(县)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的资料(看资料)。

  2.有在区( 县 )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 或出版的书籍( 看资料)。

  3.有区(县)、校级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成果(看资料)。

  4.教师和学生参与性良好 ,教师观念转变 ,多数学生受益(教师、学生座谈)。

嘉定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验收评估表(2001.9起试行)

 

序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验收要目
估分
得分
10
8
6
1
有分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领导(姓名:   )。        
2
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3至5名:   )。        
3
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计划,并纳入学校行政工作计划。        
4
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2名以上)。姓名:  联系电话:         
5
有学生专用心理咨询室(包括:一套办公桌椅,书橱,沙发,电脑及相关软件等)。        
6
学校从活动课课时计划中,每周按排一课时为心理健康教育专用课,或开设专题讲座。        
7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        
8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 市、区、校级)若干项。        
9
有起始年级学生的心理档案,学生心理咨询卡,心理活动课教案,咨询个案等。        
10
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 书 、文章、汇编本、展示会等)。        

特色和创新:

 

 

 

意见和建议:

 

 

 

评估小组组长签名  
评估小组

组员签名
  评价总分  
达标与否  

  本表使用说明:

  1.验收以学校自查报告、相关资料、师生座谈会为主要依据。

  2.本表由评估小组组长负责填报。

  本表评估分数: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0分,达标分80分以上。

嘉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细则

  说明:本细则是以《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为依据,结合嘉定区的具体情况,本着量化、细化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的。

  请仔细阅读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文件袋中的《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如果细则中有与市教委文件精神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以市教委文件为准。

  评分标准:

  10分制: A级: 9-10分  B级:8分    C级:6-7分

  20分制: A级: 18-20分 B级:15-17分  C级:12-14分

  30分制: A级: 27-30分 B级:22-26分  C级:18-21分

  一、机构设置:

  1.领导:(看资料)

  A级:校长亲自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重视心教工作。
    (校长姓名: )

  B级:有分管校长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重视心教工作。
    (校长姓名: )

  C级:有其它领导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重视心教工作。
    (领导姓名: )

  目标、计划:(看资料)

  A级:有专项计划、并纳入学校行政计划。

  B级:有专项计划。

  C级:有计划。

  2.研究:(看会议记录和档案资料)

  A级:学校每学期的行政会议上有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2次以上。

  B级:学校每学期的行政会议上有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至少2次。

  C级:学校每学期研究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指导、检查心教工作:(提供资料或记录)

  A级:有指导、有协调、有检查、有评估。

  B级:有指导、有检查。

  C级:有检查。

  3.设备:(现场调查)

  A级:有专用心理辅导室(标准型)和专用电脑、软件等。

  B级:有专用心理辅导室(完备的简易型),有专(兼)用电脑等。

  C级:有简易型心理辅导专用房间。

  档案、记录:(看资料)

  A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较齐全。

  B级:有部分学生心理档案资料(如:有起始年级的资料)。

  C级:有学生心理档案资料。

  4.人数:(现场采访、调查、看资料)

  A级: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领导任组长,小组由5名以上教师和领导组成。(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分管德育的领导、校医等。)
  (成员姓名: )

  B级: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小组由5名教师和领导组成。(同上)
  (成员姓名: )

  C级:学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3名以上。
  (成员姓名: )

  工作量:(现场调查、采访)

  A级:给专兼职教师相当于团队干部的工作量。

  B级:给专兼职教师接近团队干部的工作量或在奖金上体现。

  C级:给一定的工作量或在奖金上体现。

  5.学校特色项目:

  可自行设定、并记分。

  二、教育与辅导:

  1.课程:(看课表、资料、教案)

  A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专题讲座。

  B级:利用班会课、晨会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定期举办广播讲座。

  C级:每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定期举办广播讲座。

  教材:(看教材、教案)

  A级:有教材、还能根据本校特点自己设计、编写教材。

  B级:有教材和完整的教案。

  C级:有教材和备课记录。

  2.参加市、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查看资料)

  A级:开设市级公开课,出席市、区级教研活动出勤率高。(看市、区考勤记录)

  B级:开设区级公开课,出席市、区级教研活动出勤率高。(看市、区考勤记录)

  C级:校级教研活动每学期2次以上,出席市、区级教研活动出勤率高。(看市、区考勤记录)

  3.团队工作渗透:(看资料、开座谈会)

  A级:能将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渗透在团队工作中、效果好。

  B级:比较好地渗透在团队工作中、有效果。

  C级:能注意渗透在团队工作中。

  4.家教心理指导:(看资料、开家长座谈会)

  A级:每学期在家长会上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次以上,效果好。

  B级:每学期在家长会上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次以上,效果好。

  C级:每学期在家长会上进行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5.学科渗透:(查资料和教案、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A级:能很好地渗透在其它学科中,效果很好。

  B级:比较好地渗透在其它学科中,效果好。

  C级:能注意渗透在其它学科中,有效果。

  6.班主任工作渗透:(查资料、开座谈会)

  A级:有工作计划、并能定期开展活动。

  B级:有工作计划、有不定期活动每学期3次以上。

  C级:有工作计划、有不定期活动每学期1-2次以。

  7.个别咨询:(召开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

  A级:咨询室有定期开放时间表,有3个以上成功个案记录。咨询效果好、有回访记录。

  B级:咨询室有定期开放时间表,有3个成功个案记录、有回访记录。

  C级:咨询室有定期开放时间表,有咨询记录。

  三、队伍建设:

  1.专兼职教师:(看名单、看培训证书)

  A级:专职教师1名以上或专兼职教师2名以上,有市级上岗证书。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

  B级:兼职教师2名以上,参加过市级培训和区级培训。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

  C级:兼职教师1名以上,参加过区级以上培训。
   (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

  2.班主任:(看资料、开座谈会)

  A级:有培训班主任的计划,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次以上,有本校特色。

  B级:有培训班主任的计划,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次。

  C级:有培训班主任的计划,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1次。

  3.全体教师:(看记录、开座谈会)

  A级:每学期为全体教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讲座2次以上,并能在工作中自觉运用心教知识,有特色、效果好。

  B级:每学期为全体教师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讲座2次,并能在工作中运用心教知识,效果好。

  C级:学校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专题讲座,并能指导教师在工作中运用心教知识,效果好。

  4.培训:(看证书和培训计划)

  A级:有学校自培计划并有教师参加市级培训。

  B级:有教师参加市级和区级培训。

  C级:有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培训。

  四、教育成果:

  1.市区级经验介绍:(看资料)

  A级:国家级或市级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交流(论文被选入论文集)。

  B级:有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的资料。

  C级:有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的资料。

  2.市区校级文章、书籍:(看资料)

  A级:有书籍和有在市级以上或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

  B级:有书籍和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

  C级:有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文章。

  3.研究课题及成果:(看资料)

  A级:有市级以上或市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B级:有区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C级:有校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

  4.教师观念:(开教师座谈会)

  A级:有很多人观念发生转变。

  B级:一部分人观念发生转变。

  C级:有一些人观念发生转变。

  5.学生收益:(开学生座谈会)

  A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数学生受益。

  B级:学生参与性良好,部分学生受益。

  C级:部分学生参与,一些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