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形状知觉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很小的婴儿就已经能分辨不同的形状。

  范兹(Fantz)在婴儿形状知觉和视觉偏好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 他专门设计了“注视箱”,让婴儿躺在小床上,眼睛可以看到挂在头顶上方的物体。观察者通过小屋顶部的窥测孔,记录婴儿注视不同物体所花的时间。该实验假定:看相同的两个物体要花同样长的时间,看不同的物体所花的时间就不同。这样就可以从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的物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早期能否辨别形状、颜色。婴儿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也就是视觉偏好。

  范兹(1963)曾让8周的儿童注视三角形的图形和靶心图, 他发现婴儿对2个三角形注视的时间相同, 而对三角形和靶心图注视的时间不同,说明婴儿能区别两种不同的形状。以后的实验对象年龄更小,出生五天就参加试验。

  格林堡(Greenberg)也曾做过类似的试验,以6~11周的婴儿为对象,给儿童出示三类图(圆点图、方格图和线条图),且复杂程度都不同。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儿童对不同复杂程度的图形注视的时间也不同。年龄小,倾向于注视中等复杂程度的,而年龄大,则倾向于比较复杂的刺激。这些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儿童可能有选择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刺激,且具有处理这些刺激的能力。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对幼儿期形状知觉发展的研究,往往是通过让幼儿用眼或手辨别不同几何图形进行的。实验表明,3岁儿童基本上能根据范样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5~7岁儿童的正确率比3~4岁儿童高。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试验表明,当视觉、触觉、动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在幼儿辨别几何图形的任务中,如果只让幼儿依靠手摸,没有让他看,即排除了视觉的参与,错误率也较高;而让幼儿既看又摸,即视觉和动觉都参与,那么以后不用看,只用手去摸索,幼儿也能较容易完成任务。

  幼儿形状知觉逐渐和掌握形状的名称结合起来。幼儿在还不能准确称呼图形或物体名称的时候,会在感知图形或物体过程中,自发地用语词来称呼它们。如,3~4岁的幼儿把圆形称为太阳、皮球,把半圆形称为月亮或半个太阳等。

  二、大小知觉

  研究表明,6个月前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

  婴儿已经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所谓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例如:一块积木离开观察者的距离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映象也越小,但观察者知觉到积木大小并未变化。

  2岁半至3岁孩子已经能够按语言指示拿出大皮球或小皮球, 3岁以后判断大小的精确度有所提高。据研究,2岁半到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

  对图形大小判断的正确性,要依赖于图形本身的形状而定。幼儿判断圆形、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大小较容易,而判断椭圆、长方形、菱形和五角形的大小有困难。

  儿童判断大小的能力还表现在判断的策略上.4~5岁幼儿在判别积木大小时,要用手去逐块地去摸积木的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去比较。而6~7岁幼儿,由于经验的作用,已经可以单凭视觉指出一堆积木中大小相同的。

  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

  为了了解婴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状况,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
)设计“视崖”试验。“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有效装置。这种装置把婴儿放在厚玻璃板的平台中央,平台一侧下面紧贴着方格图案。实验时,母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

  吉布森和沃克曾选取36名6个月半~14个月的儿童进行“视崖”实验。 结果发现大多数婴儿只爬到浅滩,即使母亲在深滩一侧呼喊,婴儿也不过去,或因为想过去又不能过去而哭喊。该实验说明婴儿已有深度知觉,但无法判断深度知觉是否是先天的。

  坎波斯和兰格(Campos & Langer,1970) 采用更灵敏的技术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他们选取了2~3个月,甚至更小的婴儿。结果发现:当把幼小的婴儿放在深滩边时,婴儿的心率会减慢,而放在浅滩边则不会有此现象。这表明,婴儿是把悬崖作为一种好奇的刺激来辨认。 但如果把9个月的婴儿放在悬崖边,婴儿的心率会加快,这是因为经验已经使得他们产生了害怕的情绪。

  深度知觉的发展受经验的影响比较大,婴幼儿的深度知觉是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步发展。游戏和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

  四、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

  (一)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

  孩子出生后就有听觉定位能力。婴儿出生后,已经能够对来自左边的声音向左侧看或转头,对来自右边的声音则有向右侧转的表现。也就是说,虽然婴儿两耳之间的距离比成人短,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时间差比成人小。但是,婴儿已有听觉定位能力。

  盲儿也能够依靠声音对物体定位。一个早产10周的盲儿,在他16周时,能用嘴唇和舌头连续发出很响的劈劈啪啪声,凭借这种声音的回响作出声源定位。当实验者在该盲儿前面悄悄地挂上一个大球时,他会转头向球。

  正常婴儿主要依靠视觉定位。

  (二)空间关系的掌握

  婴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据研究,2,3岁的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开始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岁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当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和方位词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往往把左右方位词与实物结合起来。例如,老师说“举起右手”,小班幼儿不知所措。“举起拿勺子的手”,小班幼儿都能完成任务。由于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幼儿园教师面向幼儿做示范动作时,其动作要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即“镜面示范”。

  五、时间知觉

  时间本身没有直观形象,人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分析器,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时间,而只能通过一些中介。成人与儿童借助的中介是不同的,成人用表、日历,而儿童掌握这些工具则要经历一段时间。

  婴儿最早的时间知觉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所提供的时间信息而出现的时间知觉。例如,婴儿到了吃奶的时候,会自己醒来或哭喊,这就是婴儿对吃奶时间的条件反射。以后逐渐学习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生活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事件等)和环境信息(自然界的变化等,如幼儿知道“天快黑了,就是傍晚”,“太阳升起来就是早晨”等)反映时间,学前晚期,在教育影响下,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借助于计时工具或其他反映时间流程的媒介认识时间。但由于时间的抽象性特点,幼儿知觉时间比较困难,水平不高。研究表明,其时间知觉表现以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①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7~8岁可能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②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常以作息制度作为时间定向的依据(如“早上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以后”,“晚上就是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等)。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时间知觉,培养时间观念。

  ③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 “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然后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在“天”中,最先理解的是“今天”,然后是“昨天”、“明天”;再后才是“前天”、“后天”,“上周”、“下周”。对于“正在”、“已经”、“就要”三个与时间有关的常用副词的理解,同样也是以现在为起点,逐步向过去和未来延伸。

  ④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小孩子常常不能理解计时工具的意义。 妈妈告诉孩子时钟走到6点半就可以打开电视看“猫和老鼠”,孩子等得不耐烦了, 就要求妈妈把钟拨到6点半。有个孩子听见妈妈说:“日历都快撕完了,还有几天就要过新年了。”他跑去把日历统统撕掉,回来告诉妈妈:“快过新年吧,日历已经撕完了!
”这种情况下,自然谈不上有效利用时间标尺。 有研究表明,大约到7岁,儿童才开始利用时间标尺估计时间。

  六、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的发展在3岁后比较明显,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阶段,观察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性加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观察目的性逐渐加强。

  幼小儿童常常不能自觉地去观察。观察中常常受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以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常常会忘掉观察任务。例如,给幼儿一张图片,上面画着几个孩子在溜冰,冰场上有一只手套。向幼儿提出任务,要求他们从画面上找出那个丢了手套的孩子。小班孩子大部分根本不认真去找。他们观察时,胡乱看一些无关的细节,完全忘了观察的目的。中、大班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按照成人规定的观察任务进行观察。

  任务越具体,幼儿观察的目的就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比如,让幼儿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之处,如果明确告诉他们有几处不同,观察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2.持续性延长

  观察持续的时间短,与幼儿观察的目的性不强有关。对于喜欢的东西,观察的时间就长些。比如观察金鱼,时间可达5~6分钟,观察盆景,则只能 1~2分钟。因为前者是活动多变的,幼儿较有兴趣。

  在一个实验里,三四岁儿童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6分8秒, 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3秒。可见,在学前期,儿童观察持续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显著提高。

  3.细致性增加

  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的特点和突出问题。比如,幼儿观察时,只看事物的表面和明显较大的部分,而不去看事物较隐蔽的、细致的特征;只看事物的轮廓,不看内中的关系。 又如,6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在认识n和m,工和土、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学习活动要求观察要精细,经过系统的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能够有所提高。

  4.概括性提高

  观察的概括性是指能够观察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据研究,儿童对图画的观察逐渐概括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

  ①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

  ②认识“空间关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到各事物之间的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③认识“因果关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的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因果联系。

  ④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

  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

  5.观察方法的形成

  幼儿知觉发展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观察方法的形成。

  幼儿的观察,是以依赖于外部动作,向以视觉为主的内心的活动发展。幼儿初期,观察时常常要边看边用手指点,也就是说,视知觉要以手的动作为指导。以后,幼儿有时用点头代替手的指点,有时用出声的自言自语来帮助。幼儿末期,可以摆脱外部支柱,借助内部言语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知觉。

  幼儿的观察是从跳跃式、无序的,逐渐向有顺序性的观察发展。幼小儿童的观察是跳跃式的,东看一眼,西看一眼,不讲顺序。经过教育,幼儿能够学会有顺序地从左向右,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进行观察。

  幼儿掌握观察方法,需要教师指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