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号 】1-244
【原文出处】外语教学与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704
【原刊页号】4-11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 作 者 】李智强
【复印期号】199712
【 标 题 】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
【 正 文 】
收稿日期:1997年1月20日;本刊修订稿,1997年3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李智强)
通讯地址:100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本文初稿蒙王嘉龄先生指正多处,谨此致射。
提要:音节在描写音系现象和揭示音系过程的音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SP
E以后生成音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首先介绍音节理论地位的确立和关于音节结构的
各种观点,然后分析并比较有序规则说和连续模板映射说两种音节组构理论,最后讨论
决定音节组构的因素,如响度顺序原则和韵律允准原则,以及它们同音节组构理论的关
系。
关键词:音节,生成音系学
* * *
0.引言
音节是一种重要的语音描写单位,生成音系学以前的各种音系学理论对音节在语音
分析中的作用都给予充分肯定(见Anderson 1985;Fischer-Jφrgensen 1995)。1968年
,Chomsky和Halle合著的《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简称SPE)刊
行于世,它全面阐述了生成音系学的经典理论。可是,SPE的理论体系不承认音节是音系
结构的表达单位,认为它在音系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由音段(segment)取代。SPE对音节的
这种处理主要是为了在描写充分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简洁。然而,一些语言学家立即指
出其不足之处(如Fudge 1969;Hooper 1972等)。生成派的音系学家经过后来的研究也
逐渐认识到音节是理解音系结构必不可少的基本概念。
不过,要对音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并非易事。语音学家曾经试图从不同的角度
给音节下定义,皆因反例的存在而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目前尚无一致意见(Ladefoged 1
982)。音节的概念不易把握,恐怕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音节结构不是一个具体
的声音,它是用来表征一种语音系统的韵律结构的一个抽象单位,所以很难找到跟音节
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语音相关物;第二,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节结构,不同语言音
节的语音形式差别很大,这一点只需比较一下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就很清楚;第三,
把音段序列组合成音节的过程可能会发生在比较抽象的音系底层,一些表层现象常常会
干扰对底层结构的认识(Kenstowicz 1994)。
音系学家并不深究音节的语音性质,而是更重视它的音系功能。音系学家普遍认为
,音节是根据语音的响度(sonority)组织音段成分的音系单位(Blevins 1995:207)。
1.音节的理论地位的确立
音节在生成音系学中理论地位的确立,首先应归功于D.Kahn 1976年在MIT所作的博
士论文。他以英语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音节在描写音系过程中的作用。
(1)音节是许多音系规则和语音配列制约条件(phonotacticconstraints)的作用域。
例如,A[t[?]]lantic中的前一个[t]和a[t[h]]rocious中的[t]发音方法并不一样,前者
带喉塞动作,后者要送气。借助音节的概念很容易解释二者的差异:atrocious中的[tr
]是合格的音节首音(onset),在音节划分时归入首音;而Atlantic中[tl]不能充当音节
首音,[tl]不可能同属一个音节,音节的界限必然落在[tl]中间,[t]属于前音节的尾音
(coda),[l]属于后音节的首音。两个词的音节划分是[At.lan.tic]和[a.tro.cious]。
对它们分别施用首音送气和尾音喉塞规则就可以派生出[t]的两个变体。从音节划分的角
度看,位于词中的[tr]和[tl]的不同在词首亦有反映:以#tr为词首音丛的词汇项是合格
的,以#tl为词首音丛的词汇项是不存在的。假如[tl]不在词首出现仅仅被视为一条词形
制约条件,那么就无法说明词首音丛的分布情况和词中音丛的语音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2)引入音节能够增强音系规则的概括力,同时简化规则的表述。上例表明,有了音
节的概念,表面上似乎毫不相干的分别涉及词首和词中音丛的音系过程得到了统一的解
释,从而使描述这一过程的音系规则的理论概括力大大加强,表述形式也得到简化。
(3)有些音系过程的发生实际上是为了保证音段序列能够全部被组合进音节结构。以
增音现象为例。
(附图 {图})因此,没有音节的概念,很难理解音系规则为什么会把本不存在的
元音插进音段序列的某个特定位置。
另外,韵律规则的制定也往往以音节为基础,英语的词重音交替模式就是根据音节
数目和音节类型(轻音节还是重音节)确定的。
Kahn的论文(1976)令原先对音节抱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它在音系理论中的地
位(Goldsmith 1990:104)。进入80年代以后,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逐步确立起来,先
后提出了很多分析音节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这些概念和方法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发展
之中。
2.音节结构
Kahn(1976)把自主音段音系学提出的音段特征和声调特征分属不同音层(tier)的思
想(Goldsmith 1976)用于分析音节结构。他认为音节并非如早期音系学理论所说的(e.g
.Hooper 1972)是包含在音节界限之间的音段序列,而是独立于音段的自主单位,音节序
列和音段序列按自主音段的方式联结起来。
Kiparsky(1979),McCarthy(1979)和Selkirk(1982)进一步提出,音节有内部结构。
这种看法似乎又回到了传统音节理论的立场(如Pike& Pike 1947;Fudge 1969)。传统的
看法是把音节分为首音和韵(rime)两部分,韵再分为核心(nucleus)和尾音。核心在音节
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是唯一的必有成分。例如,{V,CV,VC,CVC}代表了最基本的音
节形式,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语言的音节结构没有超出上述几种形式,一些比较复杂的
音节系统也是由它们扩展来的。在这四种基本音节形式中,唯有核心元音是必须出现的
。同时,核心元音还是声调或重音承载单位(tone-or stress-bearing unit),这是因
为音节核心的删除通常会导致声调或重音位置的改变,而辅音性的首音或尾音的丢失不
会造成这种影响。音节核心的特殊性在Levin(1985)提出的音节表达式中得到了形式化的
反映。她借鉴生成句法X-阶理论的思想,认为音节是初始范畴"核心"(用N表示)的投
射。这样,音节尾音就可定义为核心的补足成分,由第一级投射N'统领;首音可定义为
音节的标志成分,由第二级投射N"统领。
音节结构是音系表达式的一部分。McCarthy(1979)用自主音段思想分析闪语构词法
时提出的音系表达式中主干音层(skeletal tier)的概念对音节结构的表达产生了重要影
响。Clements和Keyser(1983)把音段在音系结构中的位置跟作为语音实体的音段本身区
分开,用C和V分别表示具有〔+辅音性〕和〔-辅音性〕特征的音段(即辅音和元音)的
位置,形成一个介于音节和音段之间的独立层面,称为CV音层或主干音层。这样,一个
音节的表达式就包含三个层次,故又称音系表达式的三维模型。为了显示CV音层的重要
性,他们的书题为《CV音系学:音节的生成理论》,是第一本专论生成音系学音节理论
的著作。
继CV理论之后,近年又出现了两种主干音层理论:X-空位理论(X-slot theory)和莫
拉理论(moraic theory),它们分别赋予音节节点(syllable node)下属成分不同的音系
结构。X-空位理论源于CV理论,并对它有所发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X-空位理论主张
用没有任何特征赋值的X点或标记主干音层上的空位,以取代表示〔士辅音性〕特征的C
和V。这种改进的主要动因是基于以下发现:在适当的语境中,主干音层上的同一个位置
既可与元音联结,又可与辅音联结。用X标记的空位可以自由地和任何音段相联结,而不
会导致同音段本身的特征赋值发生冲突。同时,主干音层上的空位因在音节结构中处于
不同的位置也可以相互区分。在阿拉伯语中,CVCCVC和CVVCVC是两类必须区分的韵律模
板(prosodic templates),Levin(1985)把V解释为跟音节核心预先联结的X-空位,元音音
段同这些X-空位相连,辅音音段则同非核心位置的X-空位相连。由此可见,CV理论和X-
空位理论都从音段的角度看主干音层,故称主干音层的音段说。
莫拉理论从韵律的角度看主干音层,被称为主干音层的韵律理论。它认为主干音层
是由代表韵律结构的莫拉(mora)组成的(McCarthy &Prince 1986;Hayes 1989;Archange
li 1991)。莫拉原本是诗律学的概念,后被引入音系学理论。莫拉上与音节联结,下与
音段联结,是韵律和音段的汇合点。根据Hayes(1989)的理论,莫拉具有双重作用:就音
节重量(syllable Weight)而言,它可以表征轻音节和重音节的对立,轻音节有一个莫拉
,重音节有两个莫拉;就音段长度而言,它又可以表征长音段和短音段的对立。具体来
说,长元音跟主干音层的两个莫拉相连,短元音跟一个相连;双辅音有一个莫拉,单辅
音没有莫拉。
莫拉理论认为,不同语言的莫拉结构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语言(如拉丁语)把CVV和
CVC构成的音节视为重音节,把CV构成的音节视为轻音节;有些语言(如Lardil)只把C
VV视为重音节,把CVC和CVV都看作轻音节。从承载重音和声调特征的能力上看,从韵律
结构的角度区分重音节和轻音节是十分必要的,前者承担重音的能力比后者强,而且能
够负载两个声调特征(Blevins 1995:214)。一般地说,一个音节至多有两个莫拉。不过
,作为一个对音节结构的普遍限制条件,它似乎太强了,因为在印地语和爱沙尼亚语中
确实存在三个莫拉的音节(Hayes 1989)。
X-空位理论和莫拉理论对音节以下的结构作了不同的规定,前者认为音节结构的终
端位置是X空位,后者认为音节是由表达韵律信息的莫拉结构组成的。对于这两种理论,
目前尚无有力的证据判别其高下。莫拉理论的结构层次少一些,被认为限制性更强,因
而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3.音节组构(syllabification)
音节组构是把音段序列联结到音节结构上的过程(Goldsmith 1990:117)。这个定义
实际上否定了音节结构在底层表达式里就已存在的看法。Blevins(1995:221)指出,单靠
音节组构方式不同来区分的最小对立体极为罕见,在许多语言中根本不存在,音节组构
通常是在音系推导过程中产生的。对于音节组构的性质,目前大致存在两种理论,即有
序规则说和连续模板映射说(continuous template mapping)。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理论
和一些已知的决定音节组构的因素。
3.1 有序规则说和响度顺序原则 有序规则说(Kahn 1976;Steriade 1982;Levin 
1985)认为音节组构是由音节建构规则(syllable-building rules)完成的,按照一定的
顺序应用这些规则就可以把音段序列准确地划分为音节序列,同时,这些规则跟其它音
系规则一样,每次音系循环(cycle)只能应用一次。绝大部分语言都具备的四种基本音节
形式{V,CV,VC,CVC}可以分别由下面三条音节建构规则推导出来。(la)把元音定为音节核
心,(lb)把元音前的辅音定为首音,(lc)把元音后的辅音定为尾音。按照这样的应用顺
序,VCV将被划分为两个音节V.CV,夹在两个元音中间的辅音只能作后音节的首音,不能
作前音节的尾音。这种划分反映了大多数语言都尽量避免无首音音节的普遍倾向。
(附图 {图})
有些语言(如Somali,Tangale,Yawelmani)的音节建构规则只有上述三条。这些语
言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辅音丛,一旦在音段序列中出现辅音丛,就会用插入元音或简化音
丛的办法把它们分开。有些语言(如英语,波兰语,梵语)的音节结构就复杂多了,音
节首音和尾音可以有不止一个辅音。这些辅音丛在音节首和尾中的排列顺序要严格遵循
响度顺序原则(Sonority Sequencing Principle,简称响度原则):"一个音节从首音
到核心的各个音段响度逐渐增加,从核心到尾音的各个音段响度逐渐减弱,核心的响度
最高。"(Selkirk 1984a:116)
响度原则作为音节结构的制约条件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已提出(Clements 1990)。同音
节一样,准确地描述响度的语音学性质并不容易,因为语音的响度等级很难用定量的实
验手段精确地加以界定。Ladefoged(1982:221)认为响度指的是在时长,重音,音高相等
的条件下,一个声音相对于其它声音的音量(loudness)大小。这个定义对响度的定量描
写帮助不是很大。即便如此,音系学家却一致认为语音的响度是分等级的:元音(V)>滑
音(G)>流音(L)>鼻音(N)>阻塞音(O),其中元音的响度最大,阻塞音的响度最小。有人对
响度等级作了更细密的划分,例如,元音的舌位越低,响度越大,低元音的响度就比中
元音和高元音的响度大;而且每类音都规定了固定的响度系数(Selkirk 1984a:112)。C
lements(1990)最近提出用四个偶分的主要类别特征来表示语音的响度等级(2),即音节
性,元音性,通音性(approximant)和响音性。Clements提出用通音性特征把滑音和流音
跟鼻音和阻塞音区分开,其它特征是SPE系统本来就有的。他认为响度所反映的是语音的
一种综合属性,它的确定要取决于每个响度特征是如何被赋值的。Clements的理论使我
们对响度的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
根据响度顺序原则,在C[,W]C[,X]VC[,Y]C[,Z]中,只有当C[,W]的响度小于C[,X]时
它才能进入音节首音;同理,只有当C[,Z]的响度小于C[,Y]时它才能进入音节尾音。St
eriade(1982)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两条音节扩展规则,如(3)所示。
(2)O<N>L<G
- - - - 音节性
- - - + 元音性
- - + + 通音性
- + + + 响音性
0 1 2 3 响度等级
(3)(a)首音扩展规则 (b)尾音扩展规则
(附图 {图})
上述音节建构规则,音节扩展规则和响度原则在绝大多数语言中普遍存在,因而被
认为是普遍语法的一部分。由它们产生的音节符合响度原则,称为核心音节(core syll
ables);不符合响度原则的音节称为边缘音节。
响度原则可以说明语言中大多数音节的组构规律,但在许多语言中也存在不少例外
情况,例如,英语中spray,stray的首音sp-,st-和act,apt的尾音-kt,-pt就不符合响度
原则。波兰语中这样的例外更是不胜枚举,违反响度原则的首音有mn-,ln-,rt-等,尾音
有-mn,-ml,-sl,-tr等(Kenstowicz 1994)。不过,违反响度原则的辅音丛都出现在词缘
位置,即词首和词末,所以属于边缘音节;词中音丛都符合响度原则,所以属于核心音
节。响度原则把边缘音节的首音和尾音排除在核心音节之外,必须应用每个语言特有的
音节附加(adjunction)规则把它们附加到前边或后边的核心音节里,如(4)所示,"["
表示语素的边界。因此,词中音丛和词缘音丛分布的不对称性充分体现了响度原则与核
心音节和边缘音节的对立在音节组构中的作用。
(4)首音附加规则
(附图 {图})
有序规则说认为音节组构是在音系推导过程中产生的,音节建构规则,音节扩展规
则和音节附加规则在组建合格音节结构的过程中与其它音系规则交互应用,衍生出表层
语音形式。响度顺序原则制约这些规则的应用,是决定音节组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连续模板映射说和韵律允准原则 连续模板映射说(McCarthy1979;Selkirk 
1982;Clements & Keyser 1983等)认为音节组构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贯穿音系推导过程
的始终。Junko Ito提出每种语言的语法都规定一个音节模板(syllable template)表达
这个语言最大核心音节的韵律形式,例如阿拉伯语的音节模板是[CV(V)C]。音节组构被
认为是音节模板连续映射的过程,音段序列按照一定方向投射到模板的适当位置上去,
元音和V相连,辅音和C相连。模板映射要受到音节合格条件(syllable well-formednes
s condition)和方向性参数(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的制约。音节合格条件大致分为两
种:普遍合格条件和语言特有的合格条件,前者如普遍核心音节条件,它要求把CV序列
普遍地分析为一个音节;后者如尾音条件(coda condition),它规定哪类音段能够投射
到模板的某个位置上去(Ito 1986)。
通过比较模板说和规则说对许多语言中增音现象的分析,Ito(1986;1989)认为前者
的限制性更强,分析过程更简洁。阿拉伯语的Cairene和伊拉克两种方言都有元音增音现
象,区别仅在于增音位置不同。对三辅音丛VCCCV来说,Cairene方言把[i]插在第二和第
三辅音之间,伊拉克方言把[i]插在第一和第二辅音之间。由于阿拉伯语的音节结构不允
许辅音丛出现,正中间的辅音既不能归入前音节也不能归入后音节,于是它就变成了一
个离群辅音(stray consonant,用C'表示),即VCC'CV。根据规则说,Cairene方言的
增音位置是在离群辅音之后,可以用规则表示为φ→i/C'__,如/?ul-t-lu/→[?ul-t-il
u]"我对他说";伊拉克方言的增音位置是在离群辅音之前,可表示为φ→i/__C',如
/gil-t-la/→[gil-it-la]"我对他说"。根据模板说,两方言增音位置的不同是由于音
节模板[CVC]映射方向相反,Cairene方言自左向右(5a);伊拉克方言自右向左(5b)。
(附图 {图})
(5a)中的=表示[1]不能投射到音节模板的尾音位置上,因为普遍核心音节条件要求
把CV分析为一个音节。这样,由于投射方向不同,VCCCV中的C在Cairene方言里成为音节
首音,在伊拉克方言里成为音节尾音。音节模板映射完成以后,缺省规则在需要增音的
地方填上元音,构成新增音节的核心。到目前为止,两种理论都能正确地推导出表层语
音形式。
不过,对四辅音丛来说,它们预测的结果并不一致。VCCCCV中间的两个辅音是离群
辅音VC.C'C'.CV。根据模板说的分析,无论映射从哪个方向开始,增音的位置都落在两
个离群辅音中间C'[i]C',如Cairene方言/?ul-t-l-ha/→[?ul.til.ha]"我对她说",
伊拉克方言/gil-t-l-ha/→[gil.til.ha]"我对她说"。规则说在每个离群辅音的前面
或后面都要插入元音,所以它预测四辅音丛有两个增音位置,而事实并非如此。
模板说把音节组构视为音节模板映射的过程,增音现象是在映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增音位置由映射方向参数决定。规则说先要确定离群辅音,然后才能确定增音的位置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由规则规定的。因此,同规则说相比,模板说对增音位置的限制更
多,因而限制性更强。
以Ito(1986;1989)为代表的模板说把音节组构的原因归结为满足韵律允准原则(Pro
sodic Licensing Principle)的要求。韵律允准原则规定所有音系单位必须隶属于更高
层次的韵律结构(Ito 1986:2)。由韵律允准原则可以推出两个逻辑结果,音节组构既是
连续的又是穷尽的,也就是说,表达式里所有音段都要连续不断地划分为音节。有两种
方式满足韵律允准:(1)音系单位必须跟音节模板相联结才能在表层形式里实现;(2)处
于词缘位置的辅音丛可以被指定为音节外(extrasyllabic)成分,从而不参加音节组构。
未获韵律允准的成分都将被离群删除规约(Stray Erasure Convention)从表达式里删除
。离群删除最早是作为一条普通的音系规则被Steriade(1982:89)提出来的,Ito(1986)
把它的地位提高到表达式的普遍制约条件。因此,增音现象和音节重新组构(resyllabi
fication)都是为了使离群音段不致被删除。
韵律允准原则是韵律音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触发音节组构的动因(Ito 1986:
7)。对规则说而言,音节组构则是音系规则强制作用的结果,音段序列一旦符合音节规
则的结构描写,就要受到规则的作用。于是,音节组构既是韵律允准原则的结果,同时
又是音系规则的结果,这就造成了理论体系的羡余性,这种羡余性被认为是规则说的一
个严重缺陷(Ito 1986:6),也是支持模板说的一个有力证据。
不过,模板说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模板说很好地解释了阿拉伯语的增音现
象,但是阿拉伯语的音节结构相对简单,它还要经受音节结构更复杂的语言的检验。其
次,在部分语言中音节组构确是分阶段进行的,例如,在Imdlawn Tashlhiyt语的Berbe
r方言中(Dell &Elmedlaoui 1985),几乎所有音段都能充当音节核心,音节组构根据响
度等级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最后,把离群删除规约视为普遍语法对音系表达式的制约条
件的做法是有争议的,因为有证据表明,在不同的语言中这个条件发生作用的时间层次
是不同的(Kenstowicz 1994)。
总的来说,虽然各家对音节结构的看法并不相同,但就音节组构来说,一般都认为
是规则组构或模板映射。例如,Hayes(1989)认为音节结构是一种莫拉结构,音节组构首
先选择响度较大的元音的莫拉联结到音节节点下,然后元音前的辅音直接联结到音节节
点之下,最后元音后的辅音联结到元音的莫拉之下。这种音节组构程序跟规则说完全一
致。
决定音节组构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响度顺序原则和韵律允准原则以外,还有首音
最大原则(Maximal Onset Principle)和自由成分条件(Free Element Condition)(Ster
iade 1992)。前者要求音节组构把尽量多的辅音归为首音,后者规定音节组构只能对尚
未组合为音节的成分起作用。
4.余论
自从音节在生成音系学中的理论地位得到确立以后,它已成为音系学的一个重要研
究领域。在SPE以后的各种音系学理论中,如节律音系学(Hogg & McCully 1987),音节
在描写音系现象和揭示音系过程的音理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虽然人们对音节和响度的
语音性质尚缺乏精确的认识,对音节结构和音节组构的方式亦有不同看法,但是,音节
在音系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认的,Selkirk甚至认为音节是语音结构和句法结构
的交汇点(1984b:24)。最近提出的优选论(Prince &Smolensky 1993)和韵律构词学(Pro
sodic Morphology)理论(McCarthy& Prince 1993)明确提出,莫拉、音节、音步、韵律
词是普遍韵律层级的四个基本单位,音节组构是通过各种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完成的。
参考文献
Anderson.S.1985.Phon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rchangeli.D.1991.Syllabification and prosodic templatesin Yawelmani.Nat
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9:23-283.
Blevins,J.1995.The syllable in phonological theory.In J.Goldsmith(ed.).T
he Handbook of Phonological Theory.Cambridge,Mass.:Blackwell Publishers.206-
244.
Chomsky,N & M.Halle.1968.The Sound Paltern of English.NewYork:Harper & R
ow.
Clements,N.1990.The role of the sonority cycle in coresyllabification.In
J.Kingston & M.Beckman(ed.).Papers inLaboratory Phonology 1:Between the Gra
mmar and Physics ofSpeec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83-333.
Clements,N & S.Keyser:1983.CV Phonology.GenerativeTheories of the Syllab
le.Cambridge,Mass.:MIT Press.
Dell F.& M.Elmedlaoui:1985.Syllabic consonants andsyllabification in Imd
lawn Tashlhiyt Berber.Journal ofAfric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7:105-30.
Fischer-Jφrgensen,E.1995.Trends in Phonological Theoryuntil 1975.(2nd e
d.)Copenhagen:C.A.Reitzel.
Fudge,E.1969.Syllables.Journal of Linguistics 5:253-87.
Goldsmith,J.1976.Autosegmental phonology.Cambridge,Mass.:MIT Ph.D.disser
tation.
Goldsmith,J.1990.Autosegmental and Metrical Phonology.Oxford:Blackwell P
ublishers.
Hayes,B.1989.Compensatory lengthening in moraic phonology.Linguistic Inq
uiry 20:253-306.
Hogg,R.&.C.B.McCully.1987.Metrical Phon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
ity Press.
Hooper,J.B.1972.The syllable in phonological theory.Language 48:525-540.
Ito,J.1986.Syllable theory in prosodic phonology.Amherst:University of M
assachusetts Ph.D.dissertation.
Ito.J.1989.A prosodic theory of epenthesis.NaturalLanguage and Linguisti
cs Theory 7:217-59.
Kahn.D.1976.Syllable-based generalizations in Englishphonology.Cambridge
,Mass.:MIT Ph.D.dissertation.
Kenstowicz,M.1994.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Oxford:Blackwell Publi
shers.
Kiparsky,P.1979.Metrical structure assignment is cyclic inEnglish.Lingui
stic Inquiry 3:421-441.
Ladefoged,P.1982.A Course in Phonetics.(2nd 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Levin,J.1985.A metrical theory of syllabicity.Cambridge,Mass.:MIT Ph.D.d
issertation.
McCarthy,J.1979.Formal problems in Semitic phonology andmorphology.Cambr
idge,Mass.:MIT Ph.D.dissertation.
McCarthy,J.&.A.Prince.1986/1993.Prosodic Morphology.University of Massac
husetts ms.
Pike,K.&.E.V.Pike.1947.Immediate constituents of Mazatecosyllables.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13:78-91.
Prince,A.& P.Smolensky.1993.Optimality Theory.RutgersUniversity ms.
Selkirk,E.1982.The syllable.In H.van der Hulst & N.Smith(eds.).The Struc
ture of 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s(part ll).Dordrecht:Foris.337-83.
Selkirk,E.1984a.On the major class features and syllabletheory.In M.Libe
rman &.R.T.Oehrle (eds.).Language SoundStructure.Cambridge,Mass.:MIT Press.1
05-136.
Selkirk,E.1984b.Phonology and Syntax.Cambridge,Mass.:MITPress.
Steriade,D.1982.Greek prosodies and the nature ofsyllabification.Cambrid
ge,Mass.:MIT Ph.D.dissertation.
Steriade,D.1992.Syllables in phonology.In W.Bright(ed.).International En
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Vol.4.OxfordUniversity Press.107-111.
收稿日期:1997年1月20日; 本刊修订稿,1997年3月23日
通讯地址:100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