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社会属性的综合鉴定,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它对农、林、牧、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的差异。
土地适宜性是指土地在一定用途条件下,土地对该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程度的特性。
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弄清每一评价单元对农、林、牧、渔等利用等型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限制因素和限制强度,为定位、定量、定时安排各项用地,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绘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等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评价的目标和内容的广度可分为土地适宜性单项评价和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土地适宜性单项评价也叫单目标评价,它是针对某一具体目标或某种作物、林木、畜牧而进行的用地评价。
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又叫多目标土地评价,它是根据农、林、牧各业生产的综合要求进行的土地评价。
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单项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在总体上确定了最佳土地利用方式,为土地单项评价奠定了基础。后者是在土地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深入,进一步确定了农、林、渔各业中某一具体目标的最佳利用方式。
(一)土地适宜性纲
土地适宜性纲反映了土地的适宜性种类。土地适宜性纲分为适宜纲、不适宜纲和有条件适宜纲。
1.适宜纲(S)指在此土地上按所考虑用途进行持久利用预期产生的效益值得投资,对土地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破坏危险。
2.不适宜纲(N)土地质量显示不能按所考虑的用途长期利用。
3.有条件适宜纲(S)表示有些小面积土地在规定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可能不适宜某种用途,但由于经营管理情况的某些变化,又可以成为适宜的。
(二)土地适宜性级
土地适宜性级反映了纲内适宜性的程度。土地适宜性级可分为:非常适宜级,中等适宜级,临界适宜级。对不适宜纲按不适宜持久程度分为:当前不适宜级和永久不适宜级。
(三)土地适宜性亚级
反映级内限制性的种类或需改良措施的种类,用英文字母表示限制性类别,附在适宜性级符号之后。非常适宜级,又称高度适宜度S1,无明显限制因素,故不设亚级;对中级S2和临界适宜级S3均划分适宜性亚级。
(四)土地适宜性单元
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的是亚级内经营管理的细小差别。同一亚级内所有单元在级这一层次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在亚级层次表现为相似的限制性,而在单元之间则存在生产特点或经营条件的细微差别。
(一)评价单元及其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
1.
土地评价单元的确定
根据土地资源质量均一性、评价的目的、评价完成的期限、评价的精度要求以及评价的工作量大小等具体选择合适的评价单元。
2.评价单元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的确定
(1)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是指土地可直接量测或估计的土地特性。土地的性质很多,常见的土地性质按构成土地的要素可分为如下几类:
1)土地的气候性质
2)土地的水文件性质
3)土地的土壤性质
4)土地的地质、地貌性质
5)土地的动植物特点
6)社会经济条件
(2)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
所谓土地质量,就是土地多种土地性质的综合性描述,仅可供比较的土地特性。
一般地讲,来用土地质量作为土地评价的基础,其优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如前所述,土地质量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独立;二是土地质量是诸多土地质量的综合效应;三是土地质量的数目要比土地性质的数目少,从而减少了土地评价的工作量。
土地质量是由土地性质组成的,因此,在一次土地评价中要确定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种类,就要先收集与土地质量有关的土地性质,再从这些土地性质中提取或用这些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其提取或估计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一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二是用一组土地性质中的某一起主要限制性作用的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三是综合多种土地性质去估计土地质量。
(二)土地利用对土地条件的要求
无论是土地利用大类或是具体的某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要达到土地利用的目的,就要求土地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土地利用的目的才能达到。我们将使土地利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则要求土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叫做土地用途要求。。
(三)土地用途要求与土地质量比配
狭义地讲,比配就是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与一定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相比较的过程。在狭义的比配基础上,为了使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与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尽可能相适而进行的土地利用的调整和(或)土地评价单元土地质量改良的过程则叫作广义的比配。
为了使比配工作方便,我们按土地用途要求的种类,根据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对一定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满足的程度综合给出该土地评价单元对一定利用的总体适宜性见图6-3。
(四)土地适宜性分类
土地适宜性分类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土地对一定用途适宜与否以及适宜程度高低。根据土地适宜性分类中,是否采用量比的标准可将土地适宜性分为两类:
1.定性土地适宜性分类
它只是根据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要求相比的吻合情况,定性地大致说明土地对一定的利用是高度的适宜、中等的适宜、勉强的适宜或不适宜。
2.定量土地适宜性分类
它是用量的指标定量地说明土地对一定的利用是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或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