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仅是生态系统中天然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对土地的破坏力小于土地自身的再生力,两者关系表现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完全依赖于土地的原始型土地资源利用。
这一时期人类与土地的关系表现为:人类通过劳动改造土地,生产所需物品,而土地凭自身的特性抑制人的需求膨胀,两者间就形成了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同时,人对土地的破坏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日趋明显,但仍属于一种人受制于土地的“靠天吃饭”的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
这时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是人对土地数量需求的增加和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土地数量供给有限和因人的破坏造成土地退化。由于这一阶段人对于地的干预能力较大,使得人类与土地的关系表现为“人定胜天”的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开始控制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人对土地的欲望,要协调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旨在建立一个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于是人类与土地之间相互和谐的可持续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