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地资源评价
一、即时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2.土地经济评价:是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即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出土地等级或价格;或是通过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的投入与效益,决定土地利用经济的可行性,从经济效益方面确定土地的适宜性。
3.土地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二)、简答题
1.答:(1)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以相应的比例尺的土壤制图单元作为土地资源评价单元
(2)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
(3)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是按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制图单元:自然地块或耕作田块等划分土地资源评价单元。
(4)以地理网格为评价单元,其既可以以经纬网格为基础,也可以坐标网格为基础。
2.答: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为土地税收服务 (2)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补偿费提供依据
(3)为土地交易服务 (4)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
(5)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土地资源评价的划分依据主要有:
(1)土地资源的生产力 (2)土地资源的适宜性 (3)土地资源的限制性
3.答:土地经济评价的一般步骤主要有以下5步:
(1)确定评价单元,主要是采用土地类型单位或土壤分类单位作为土地经济评价单元
(2)明确评价对象,指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
(3)收集评价对象,要详细调查、收集在不同土地类型评价单元上,在各种现行作物轮作方式下,多年的投入产出数据
(4)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包括公顷产量、公顷纯收入、单位产平成本、产平成本综合指标等
(5)确定土地经济评价结果,利用数学分析方法确定土地利用好坏结果及可行性
二、例题分析
简答题:
答:1.土地评价的实质: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
2.土地评价的研究对象:土地质量(如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社会经济因素等)和土地用途(包括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3.土地评价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内的适宜性程度,包括当前适宜性和潜在适宜性、生态适宜性、经济适宜性利社会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