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外学习 > 奇闻轶事

奇闻轶事

[1] 北京电报大楼
      北京的东西长安街中外闻名。它不仅见证了北京几百年的沧桑变化,更由于长安街两侧的重要建筑而承载了数不清、道不尽的故事和传说。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十里长街。西长安街北侧、几乎比邻中南海西华门有一座宏伟的苏式建筑,那就是北京的电报大楼。它筹建于1952年,几乎记录了新中国通信事业的整个发展过程。毫不夸张地说,在一定意义上,它已经是一座博物馆。北京的电信职工、北京城区的老住户有谁会忘记那常常回荡于十里长街的悠扬的报时声?

北京电报大楼

1.电报大楼的建设始末
      北京电信局最开始申请建设北京电报大楼是在1952年。第二年,选定北京西单北大街作为楼址并开挖地基。但很快因为城市规划变更而停顿下来。直到1955年3月,北京市规划局才重新确定在北京西长安街北侧建设北京电报大楼,并重颁工号“005工程”。同年10月,邮电部批示,建筑地址适中,便于利用市话网和地下电缆管道以构成电报通信网和敷设遥控联络线。既节省建设投资又有利于今后发展。11月,北京电信局成立“005工程处”负责工程建设,设计则由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担任,同时聘请苏联专家技术指导。电报大楼于1956年4月21日开工,1958年9月21日竣工,从开工到正式投入使用历时两年零五个月。其建设总投资人民币980万元,全部工程造价792.8万元。主要通信设备由当时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引进,塔钟及其相关部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得到了当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专家的帮助。电报大楼启用时,当时的邮电部长朱学范亲临剪彩。
      电报大楼建筑面积20100平方米,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生产辅助面积987.87平方米,连同中央塔钟部分总高度73.37米,主楼东西长101.3米,南北宽18.1米,连同平台女儿墙高35.75米;大楼主体7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6层,2层以下中部向后凸出部分是礼堂,俯视呈“山”字形,中间部分6层以上为钟楼,装有四面塔钟。大楼立面处理平稳简洁,中部处理成高大的空廊,突出营业大厅的主要出入口,同时使钟塔与整个建筑有机结合。二层以下为花岗石贴面,二层以上为面砖贴面,花锤剁斧石镶边。外墙面为浅橙黄色,门窗为浅草黄色,色调和谐明快。
      电报大楼主要由报房、机房、营业厅和办公室几部分组成。营业大厅,宽18米,深36米,凸出伸向北面,分成前、后厅。前厅主要为用户服务台、公用电话间、长途电话侯话室及休息室等;后厅为大理石营业柜台、写稿台及长途电话隔音间。大厅墙面及顶棚为无光油漆细拉毛。柱子为大理石贴面。地面为预制水磨石,主要色调为晚霞、东北红、墨玉及浅灰色。
      自从电报大楼投入使用的那一天起,这座建筑就始终是彻夜通明。90年代以前,电报大楼几乎是北京人能够与外界通过通信手段沟通的主要场所。尽管五十年代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中没有北京电报大楼,但在北京人,特别是大楼附近的居民心里,它是当之无愧的十大建筑之一。
2. 电报大楼的网路和装备
      北京电报大楼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邮电建设的大型综合通信枢纽工程,其网络结构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全国电信网中心和全国电报网路主要汇接局,北京电报大楼与全国所有省会、直辖市、自治区首府、工商业大城市和重要海港、边防要塞及休养胜地等均设有直达报路;与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建有国际直达报路。大楼营业厅以及北京市、郊、县各邮电支局均可收授居民、企事业单位电报;至北京的来报由各邮电支局接力投递。市内多数邮电支局和业务量较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与大楼报房建有市内直达报路;国内、国际和用户专线采用电传打字机通报,以撕断凿孔纸条的半自动转报方式实现。国内电路使用载波无线莫尔斯人工电路,市内和用户专线电路则利用市内电话网专线传递。此外,电报大楼的传真电报电路通达国内各大城市和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首都,传输方式利用的是载波、微波和短波的无线电话电路。 在设备方面,北京电报大楼安装的是机械式55型电传打字机、载波电报机、中文译码机、双机头自动编号发报机、ARQ自动纠错设备,以及单双流变换设备、传真设备、测试仪器等。同时,电报大楼启用后,内部的电报传送系统也由以前的人工递送改为传输带、小电车和气压输送管,实现了电报文稿传送半自动化,这种传送方式较之以前大大提高了速度。 电报大楼的营业厅在当时看来既豪华又庄重,大厅中间是电报和邮政营业区,东侧是长途电话营业区,西侧是顾客休息区,电报、邮政营业各有18个受理窗口,长途电话隔音室有10个、市话隔音室有4个。五六十年代,到北京电报大楼发封电报或是打个长途电话,那是很奢侈的事,非火烧眉毛的事是不会使用这类通信手段的。
3.  钟声的故事
      电报大楼在北京人心里的那份情愫,除了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和它宏伟的建筑外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每当整点便回荡在长安街的钟声。
      五六十年代,城市的噪音还很小,清脆的钟声可以传得很远、很远。清晨7点,伴着这钟声,北京人走出家门,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晚上10点,还是这钟声,又伴着北京人进入梦乡。特别是居住在西单附近的居民,早已把电报大楼的钟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据说,电报大楼维修的日子,钟声停响了几天,结果附近的居民竟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有的人甚至因为没有听到钟声的召唤,而上班迟到。其实,这钟声还有不少故事呢!
      建造电报大楼的时候,塔钟设备和扬声系统是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进口的,打响报时的前奏曲在该国用钢片琴演奏录制,原为两首,一首是《赞美新中国》前几句,另一首是《东方红》前两句,最初选用的是《赞美新中国》,后来有时也用《东方红》。60年代以后就只用《东方红》的前两句了。
      电报大楼启用初期,塔钟每天24小时整点不间断报时,悦耳的钟声方圆近3公里的人都能听到。一个月后,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改为每天晚10时后至次日晨7时前停止打响报时。据说,那是周总理关心老百姓生活,怕巨大声响影响居民休息。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京电信局对前奏曲进行再创造,请北京中央乐团施万春、中央音乐学院鲍蕙荞演奏钢琴式钢片琴,中央广播乐团民族乐队演奏打击式钢片琴,混声录制《东方红》前奏曲,并规定每天晨7时第一次报时播放前奏曲全曲,其他时间仅播放前奏曲前几小节,这项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们现在看到的塔钟钟面是白底,指针是墨绿色的。刚建成时不是这样,那时塔钟的钟面是古铜色,指针是白色的。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崇尚红色,遂把钟面改成白色,指针改成红色。进入70年代,塔钟更新改造,才改成了今天的样子。目前的颜色既庄重、醒目,也体现了邮电的标志色。邮电分营前,各大城市的邮电局大楼几乎都有一个塔钟,或许这都是从北京电报大楼得到的创意,塔钟已经成为那个时代邮电事业的一种象征。 同53年前比,北京乃至中国的通信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用历史的观点,从承传的关系看,北京电报大楼正在焕发它新的青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电报业务逐渐萎缩。北京电报大楼逐渐成为数据业务与互联网业务中心,作为当年全国的枢纽中心局,正在以创新的精神和高品位的质量继续服务于北京和北京人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