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如下:(注意:此课件硬盘版,不提供检索,已将全部名词解释列出) |
词语:
|
全球化
|
解释:
|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
词语:
|
国际政治
|
解释:
|
广义的国际政治指世界各国已经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一切可以归纳为政治的事件和关系,它泛指任何跨国问题,而不仅仅指国家间政治或政府政治。
狭义的国际政治指主权国家当前的政治、外交关系。
|
词语:
|
国际关系
|
解释:
|
广义的国际关系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一切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外交、军事方面的,也包括文化、科技方面的;既包括政府之间的,也包括非政府之间的。
狭义的国际关系仅指主权国家、政府间的官方关系。
狭义的国际政治指主权国家当前的政治、外交关系。
|
词语:
|
"9•11事件"
|
解释:
|
2001年9月11日,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发动的由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恐怖主义事件。
|
词语:
|
阿富汗战争
|
解释:
|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
词语:
|
印度洋海啸
|
解释:
|
2004年12月26日有海底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处安达曼海。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
词语:
|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
解释:
|
2011年4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7.1级地震,地震使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
|
词语:
|
索马里海盗问题
|
解释:
|
1991年,索马里时任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遭推翻后,索马里陷入无政府状态。之后,一些外国船只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非法捕鱼,部分船只倾倒有毒工业废料。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渔民和民兵组建"索马里海岸警卫队"、"全国志愿者海岸警卫队"等组织,驱赶或扣押在索马里海域从事非法活动的外国船只。觉察到能轻易捕获船只后,一些渔民组建成海盗团伙,劫持过往船只,劫持手段越发复杂,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索马里海盗问题由此产生。
|
词语:
|
朝鲜核问题
|
解释:
|
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和朝鲜。
|
词语:
|
政治
|
解释:
|
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
词语: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解释:
|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出版,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共32卷,于2009年出版。
|
词语:
|
杰里米•边沁
|
解释:
|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2月15日——1832年6月6日)是英国的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他是一个政治上的激进分子,亦是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并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一位动物权利的宣扬者及自然权利的反对者而闻名于世。他还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
词语:
|
主权国家
|
解释:
|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截止2011年7月18日,世界上共有197个主权国家(193个联合国会员国,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巴勒斯坦,梵蒂冈),2个未加入联合国(库克群岛,纽埃)。
|
词语:
|
新全球主义学
|
解释:
|
"新全球主义"是根据"全美亚洲研究所特别报告"系统提出来的概念,亦称新技术民族主义。它是介于"技术全球主义"和"技术民族主义"之间的一个概念,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新全球主义"将是今后中国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技术全球主义"主张完全开放,由全球市场力量领导技术创新。利用全球化促进全球利益,不惜牺牲本国的利益。"技术民族主义"主张自主、阻止全球化,促进民族利益,为维护本国利益不惜关上国门。而新全球主义主张有条件地开放,坚持自主和开放的统一,利用全球化促进民族利益。
|
词语:
|
公共问题
|
解释:
|
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的公共社会问题。
|
词语:
|
国际政治的三方面内涵
|
解释:
|
首先,国际政治不仅涉及西方国际关系学界称之为单元层次即民族国家层面的国际政治现象,而且涉及体系层次即国际体系、国际社会的现象;
其次,它不仅研究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研究非国家行为体之间及其与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它虽然指涉所有层面的国际行为,但在目前阶段,它的重心和重点仍然集中在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政治、外交关系上。
|
词语:
|
单元
|
解释:
|
整体中自为一组或自成系统的独立单位,不可再分,也不可叠加,否则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
|
词语:
|
体系
|
解释:
|
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相互联系的系统而构成的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作战体系等。
|
词语:
|
政治关系
|
解释:
|
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是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现实政治的属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阶级社会中人类政治活动的必然产物,社会的特定政治关系一经形成,就反过来规约人们的政治行为。
|
词语:
|
国际政治学
|
解释:
|
是研究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问,具体而言,它是研究国际社会运行规律和国际行为体之间互动关系规律的学科。
|
词语:
|
民族国家
|
解释:
|
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是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一个民族构成政府体制,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府体制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
词语:
|
国际政治学的内涵
|
解释:
|
首先,国际政治学具有两个研究层次,既研究宏观层面的国际社会整体发展规律,也研究相对来说微观层面的各类国际行为主体间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并且还关注行为体的相互作用对国际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但它并不研究微观层面的国际行为体内部的行为模式。
其次,国际政治学是以探求客观规律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的学科。国际政治学既要求描述国际社会现象、了解国际行为,更要求人们深入到这些现象背后,去探索国际领域的客观规律,揭示各类国际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第三,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冷静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去研究各种国际现象。只有这样,这种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国际社会、掌握国际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国家对外行为规律才能有着比较重要的指导价值。
|
词语:
|
城邦
|
解释:
|
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
词语:
|
诸侯国
|
解释:
|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少数时期成为与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
词语:
|
中世纪
|
解释:
|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
词语:
|
神圣罗马帝国
|
解释:
|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
|
词语: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解释:
|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自灭亡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故其帝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明,东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统合。
|
词语:
|
阿拉伯哈里发帝国
|
解释:
|
阿拉伯帝国(630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国,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八世纪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认为其鼎盛时期的开端,疆域东起印度;西临大西洋及与法兰西接壤。南至莫桑比克苏丹国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大帝国。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倭马亚王朝时移至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时又迁至巴格达。八至九世纪为极盛时期,后因民族矛盾和内部分裂等原因,逐渐衰弱。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达。125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
|
词语:
|
蒙古帝国
|
解释:
|
蒙古帝国(1206~1635),是一个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为原大蒙古国的延伸,也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帝国与国家之一。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一说44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贝加尔湖(一说达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
词语:
|
资本主义
|
解释:
|
所谓"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资本主义并没有准确定义,不同的经济学家也对资本主义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的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的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利润。在这种制度里,商品和服务借助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依照各自的利益采取行动。
|
词语:
|
三十年战争
|
解释:
|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
词语:
|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
解释: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
词语:
|
世俗国家
|
解释:
|
世俗国家(Secular state)是指一些对于宗教事务持中立的国家,没有对任何一种个别的宗教习俗持赞成或反对的态度,也是没有类似国教的宗教。一个世俗国家也视信奉不同宗教的人为平等的个体,没有偏袒或歧视信奉个别宗教的人。
|
词语:
|
主权国家
|
解释:
|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截止2011年7月18日,世界上共有197个主权国家(193个联合国会员国,2个联合国观察员国(巴勒斯坦,梵蒂冈),2个未加入联合国(库克群岛,纽埃)。
|
词语:
|
马基亚维利
|
解释:
|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公元1469-1527年)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513年12月,他的惊世之作《君主论》问世。书中强调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较好的关系;必须重视军事;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机动,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并要真正了解国情,注意避开谄媚者。这些原则后来成为一些人的治国原则,拿破仑、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曾把《君主论》作为案头书。
|
词语:
|
霍布斯
|
解释:
|
托马斯·霍布斯(Hobbes,Thomas),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
词语:
|
格老秀斯
|
解释:
|
格劳秀斯,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学创始人,被人们同时尊称为"国际法之父"与"自然法之父"。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权利》(1625年)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曾任律师、司法官和外交官,1618年因卷入荷兰政治、宗教冲突而被监禁,1621年脱狱成功,避居法国,长期从事写作。自1634年起任瑞典驻法使节,1645年从瑞典返回时病死于途中。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法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等,但使他享有盛名的是在法学方面。在他的法学著作中,有一本是他在被监禁期间所写的关于荷兰古代法和罗马法的书,名为《荷兰法律导论》,其他三本都是关于国际法的著作。
|
词语:
|
布丹
|
解释:
|
让·布丹(Jean Bodin,1530-1596)是近代西方最著名的宪政专家,他的《国家六论》也被誉为西方关于国家主权学说的最重要论著。布丹出生于法国,年青时在大学攻读法律,毕业留校任讲师,后在巴黎任律师,16世纪70年代任王室检察官,被聘为亨利三世的宫廷法律顾问。1576年布丹发表了《国家六论》,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他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国家主权学说。
|
词语: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解释: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
词语:
|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解释:
|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
词语:
|
理想主义
|
解释:
|
1889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国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战公约。"理想主义可以被视为是第一个国际关系的理论。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浮现,以解决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控制和限制战争的无能。早期的拥护者包括伍德罗·威尔逊以及英国下院议员诺曼·安及尔(Norman Angell),安及尔主张国家互相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利益,而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注定是没有益处的。不过自由主义的理论要直到被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嘲笑为理想主义后才被定型。
|
词语:
|
国际无政府状态
|
解释:
|
无政府状态(anarchy)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
|
词语:
|
国际联盟
|
解释:
|
无政府状态(anarchy)国际联盟(英文:League of Nations;法文:Société des Nations;简称LON或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
词语:
|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
解释:
|
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第4位,仅次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
|
词语:
|
十四点计划
|
解释:
|
14点计划: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为了对抗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为美国战后称霸创造条件,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作为"建立世界和平的纲领"。
|
词语: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解释:
|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
词语:
|
爱德华•卡尔
|
解释:
|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1892——1982),英国历史学家,专长国际关系史和苏联史,一生著述颇多,影响最大的是1950-1971年陆续出版的10卷本《苏维埃俄国史》和史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历史是什么?》。 他有两本书被翻译成中文,即《历史是什么?》和《巴枯宁传》。其实,卡尔最被后人认可的是国际关系学。他被后人评价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之父,他在国际关系学上的开山之作是《二十年危机》,这是现今国际关系学专业学生必读的书本。
|
词语:
|
乌托邦
|
解释:
|
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
词语:
|
汉斯•摩根索
|
解释:
|
汉斯·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1904—1980年),犹太人,美国政治学家,古典现实主义大师,国际法学中"权力政治学派"缔造者。他1904年生于德国,1923-1927年间先后在柏林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文学和法律,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问题研究生院学习和研究国际政治。毕业后当了三年律师,之后在日内瓦大学任政治学讲师。1935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研究学院任国际法教授。由于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他无法回德国,遂于1937年辗转到美国,在布鲁克林学院和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政治学。1943年,摩根所加入美国国籍,以后再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时间最长的是任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并且曾是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的访问教授。1950-1968年期间担任芝加哥大学美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期间还兼任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顾问。平生所著甚多,但最著名的传世之作则是《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 —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该书在学术界素享盛誉,已经成为美国使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教科书之一。其他主要著作还有《科学人对抗权力政治》(1946年)、《捍卫国家利益》(1951年)、《政治学的困境》(1958年)等。摩根索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演绎出权力政治学派的国际法观。
|
词语:
|
行为主义革命
|
解释:
|
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
|
词语:
|
肯尼思·沃尔兹
|
解释:
|
肯尼思·沃尔滋(Kenneth N.Waltz,1924— )是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1924年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1948年毕业于奥比多林学院,1950 年和1954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1971 年起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被视为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其主要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1959)、《对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国际政治的冲突》(1971)《国际政治理论》(1979)、《核武器的扩散:一场辩论》(1995)等。《国际政治理论》一书是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提出了国际关系的新结构主义理论。沃尔滋与传统现实主义区别在于,他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提出了体系结构的新概念,将国际政治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结构体系,进一步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权力论。
|
词语:
|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
解释:
|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年生。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社会学系。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
词语:
|
罗伯特?基欧汉
|
解释:
|
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大师,代表作《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冲突》 (1984),并与约瑟夫·奈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 (第三版,2001)。他是当代诠释和发展世界政治理论的经典大师。在其学术生涯中,基欧汉一直身处国际关系理论论战的核心。
|
词语:
|
亚历山大·温特
|
解释:
|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学者。19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曾在耶鲁大学(1989-1997年)和达特茅斯学院(1997-1999年)任教,1999年加盟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1992年发表论文《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权力政治的社会建构》,奠定了他在建构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1999年出版著作《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系统阐述了国际政治的建构主义理论。
|
词语:
|
约瑟夫·奈
|
解释:
|
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而闻名。他在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及同年在《对外政策》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并阐述了"软实力"概念。在2004年出版的新著《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一书中,他又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在2009年1月刚刚履新的奥巴马政府中,约瑟夫·奈获提名为美国驻日本大使。他的新概念"巧实力"(Smart Power)也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主轴。约瑟夫·奈在1973年与罗伯特·基欧汉合著《权利与相互依赖》,奠定了其新自由主义学派理论代表人的基础。
|
词语:
|
本体论
|
解释:
|
从广义说,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的为本体论,研究如何认识则为认识论,这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相对称。
从狭义说,则在广义的本体论中又有宇宙的起源与结构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为宇宙论,后者为本体论,这是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相对称。
|
词语:
|
行为主义革命
|
解释:
|
二战结束后,沉寂已久的政治论坛重新活跃起来,一些政治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在反思传统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有关政治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战后十几年中,这些反思与创新逐渐会继成了西方政治思想领域内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革命"。
这场变革突破了西方传统政治理论的模式,将一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引入政治研究,采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重新认识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建立起一整套独特的政治概念的逻辑体系。行为主义革命结束了传统政治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现代政治学的主导地位,从而开辟了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
词语:
|
系统论
|
解释:
|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
词语:
|
信息论
|
解释:
|
信息论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信息论将信息的传递作为一种统计现象来考虑,给出了估算通信信道容量的方法。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这两个方面又由信息传输定理、信源-信道隔离定理相互联系。
|
词语:
|
控制论
|
解释:
|
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
词语:
|
博弈论
|
解释:
|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
词语:
|
辩证唯物主义
|
解释:
|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
词语:
|
历史唯物主义
|
解释:
|
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
词语:
|
马克思
|
解释:
|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
词语:
|
马克思主义
|
解释:
|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
词语:
|
唯物辩证法
|
解释:
|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托洛茨基、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
词语:
|
重商主义
|
解释:
|
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
词语:
|
政治哲学
|
解释:
|
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它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
|
词语:
|
修昔底德
|
解释:
|
修昔底德(英文Thucydides,B.C.460或455~400或39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
|
词语:
|
霍布斯
|
解释:
|
托马斯·霍布斯(Hobbes,Thomas),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
词语:
|
零和博弈
|
解释:
|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
词语:
|
经济民族主义
|
解释:
|
经济民族主义是一种在发展阶段上各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必然产生的结果,即一个民族在完成自己取得独立的历史任务后,必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使自己真正地站起来。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
词语:
|
政治权力
|
解释:
|
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则的实际政治过程之中。政治权力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它是一种政治力量 ,所要实现的目的与政治相联系。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在本质上表现为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在形式上呈现为特定的公共权力。
|
词语:
|
看不见的手
|
解释:
|
"看不见的手"是一个隐喻,亚当·斯密(Adam Smith)用来描述这样一种原理: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的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虽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从这种意义使用"看不见的手"这个词只有三次——一次是在《道德情操论》中,一次是他谈到早期宗教思想时,他幽默地写到希腊神话中朱庇特"这只看不见的手"。一次是在《国富论》中,但是这个隐喻所表达的思想是渗透在他的全部社会和道德理论之中的。
|
词语:
|
工业资产阶级
|
解释:
|
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重心由农业转向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在社会经济中占居主导地位,政治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工业资产阶级最终确立起在国家政权中的支配地位。工业资产阶级不同于商业资产阶级,前者的资本需要在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统一发展中实现巨额积累;后者的资本独立于生产消费两极之间,偏重于依赖不平等的商业贸易攫取货币资本。尽管不可否定"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前奏",但是在工业化中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却深深感到保护关税、垄断贸易等重商主义政策对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侵害和威胁。因此,工业资本的殖民扩张政策出现了变化;凭借科学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以炮舰开路进行不平等贸易,变更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使之以经济附庸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词语:
|
非零和博弈
|
解释:
|
非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在经济学研究中很有用。 在这种状况时,自己的所得并不与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连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即使伤害他人也可能"损人不利己",所以博弈双方存在 "双赢"的可能,进而合作。
|
词语:
|
恩格斯
|
解释:
|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
词语:
|
列宁
|
解释:
|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
|
词语: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解释:
|
公元前431—404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断断续续打了二十七年恶仗,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的事迹,绝大部分是赖有大历史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记载而流传下来的。修昔底德在战争之初即而立之年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一部战史,倾其毕生精力撰写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修昔底德的史学成就足以代表希腊古典史学的最高水平。
|
词语:
|
斯巴达
|
解释:
|
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於中拉哥尼亚(Laconian)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the Eurotas River)的西岸。斯巴达城是个战略要塞,三面环山,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Taygetus)。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及其同盟者战胜雅典军队并霸权整个希腊。但斯巴达在称霸希腊不久便被新兴的底比斯打败,在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斯巴达失去了在希腊的影响力。
|
词语:
|
安全困境
|
解释:
|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
词语:
|
历史哲学
|
解释:
|
历史哲学就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更新的真理认识。人类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即为历史。从最初的历史意识到成熟的历史观以及系统的历史哲学,人们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历史命运。对历史和历史学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
|
词语:
|
比较政治
|
解释:
|
比较政治学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是政治科学的分支学科。1
|
词语:
|
定性研究
|
解释:
|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几乎每天在每个工作场所和学习环境下都会进行定性研究。
|
词语:
|
定量研究
|
解释:
|
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
词语:
|
价值中立
|
解释:
|
价值中立的基本含义是: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
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
词语:
|
卡普兰
|
解释:
|
莫顿·卡普兰Morton A. Kaplan 是国际系统模式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生于费城,1943年在宾夕法尼亚州坦普尔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1956年间先后执教于俄亥俄大学、哈弗福德学院、布鲁克林学院任教。1956年其任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全美政治学者学会理事,是国际政治科学协会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成员。卡普兰对国际关系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系统理论"。主要著作有:《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1957)、《世界政治的革命》(1962)、《国际关系的新研究方法》(1968)、《孤立还是相互依存》(1975)、《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的专业化——宏观分析》(1979)。在其代表作《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1957)中,作者把系统理论这一新方法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之中,系统分析了各种国际体系的特征、结构和作用,提出了国际体系的六个模式,被称为"卡普兰六模式"。
|
词语:
|
公理
|
解释:
|
所谓公理,也就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检验、不需要证明同时也无法去证明的客观规律。
|
词语:
|
定理
|
解释:
|
定理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叙述。一般来说,在数学中,只有重要或有趣的陈述才叫定理。证明定理是数学的中心活动。
|
词语:
|
理论
|
解释:
|
理论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概念、假设、定理、公理和观点等组成的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系统说明并具有可验证性的命题组合。
|
词语:
|
理论一词包括下面几层含义
|
解释:
|
首先,理论是一种命题和观点,它需要对客观现象和规律进行判断和说明,并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其次,理论是作为整体存在的命题,它不是一两个命题,而是由若干个命题组成的集合,这些命题形式多样、功能各异,但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
第三,理论需要论证。
第四,理论要有内在的一致性。
第五,理论要具有可验证性。
第六,理论要具有普遍性。
|
词语:
|
理论一般具有三个主要功能
|
解释:
|
描述、揭示和预测
|
词语:
|
描述
|
解释:
|
指理论必须能个够确切的描述研究领域内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时间和现象。
|
词语:
|
解释
|
解释:
|
是指理论必须对上述事件和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说明。
|
词语:
|
预测
|
解释:
|
是指解释的延伸功能。理论不仅要对过去的或当前的现象、规律进行说明,而且要能够对未来的类似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当然这种预测主要是指总体的趋势和概率。
|
词语:
|
国际关系理论
|
解释:
|
是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
词语:
|
国际政治基本理论
|
解释:
|
是指那些最严谨、最科学、具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形态并且经过严格的实践或逻辑检验,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国际政治理论观点。
|
词语:
|
宏观理论
|
解释:
|
又被西方学术界习惯称为大理论,它是指用概括的方法解释广泛的现象,而不考虑具体事例中的细节区别。
|
词语:
|
中层理论
|
解释:
|
是指用尽可能少的变量解释有限的现象。
|
词语:
|
微观理论
|
解释:
|
是专指那些对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说明的理论。
|
词语:
|
从理论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四类
|
解释:
|
一是描述性理论,指主要对过去和当前的事实进行概括的理论;
二是规范性理论,指基于道德、伦理等规范或价值的要求而进行的研究所导致的理论,它与政治哲学家紧密相联,主要研究"应该是怎样"的问题;
三是经验性理论,指用来解释、说明实际的行为或现象的理论,它与政治科学紧密相联,主要研究"本来是怎样"的问题;
四是处方性理论,指用来提供行动方案或政策建议的理论。
|
词语:
|
国际政治思想
|
解释:
|
是指历史上或现实中出现的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或外交方面的思想观点。
|
词语:
|
斯坦利·霍夫曼
|
解释:
|
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1928- ,出生于维也纳,1968年,霍夫曼在哈佛大学创建了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European Studies 并任主任。霍夫曼的学术生涯主要在美国展开,从1956年起在哈佛任教至今(除1966-1967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现任哈佛大学西欧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科学学会理事、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
|
词语:
|
柏拉图
|
解释:
|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
|
词语:
|
亚里士多德
|
解释:
|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
词语:
|
乌托邦主义
|
解释:
|
"乌托邦"的词意含糊――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反映了乌托邦思维方式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它同历史的含糊不清的关系。因为乌托邦是超历史的道德理想的产物,道德要求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微妙而不确定的关系。乌托邦是人类所希望的完美的前景,而历史则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它们两者并不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才赋予乌托邦思想以道德感伤的意义及其历史的含糊性。在道德上,乌托邦或许是"福地乐土",而在历史上,它却可能是"乌有之乡"。
|
词语:
|
集体安全
|
解释:
|
集体安全理论的代表人物I.克劳德认为,集体安全有两层涵义:
第一层:建立稳定有效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以集体的优势实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
第二层:不仅保障大国的利益,而且确保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这是集体安全能否实现的关键。
|
词语:
|
性质
|
解释:
|
集体安全体系一向被看作是全球性的,其成员具有世界性(universality)和全球责任感(global obligation)。20世纪前,在国际关系中主要实行单独安全保障体系,即各国依靠自身力量或与别国结盟以保障安全。这种体制是以大国军事集团的对抗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特征的,结果酿成了两次世界大战。集体安全主张是在预防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产生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建立,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所作的实现集体安全体系的两次重大努力。
|
词语:
|
伍德罗·威尔逊
|
解释:
|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第4位,仅次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
|
词语:
|
法西斯主义
|
解释:
|
法西斯(fascist)本义是"束棒"(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是一根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法西斯主义(英语: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社会主义、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反共产主义、和反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它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大英百科全书》对法西斯主义的定义:"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
|
词语:
|
乔治·凯南
|
解释:
|
乔治·凯南(George Frost Kennan,1904年2月16日 - 2005年3月17日)是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遏制政策(policy of containment)始创人。
|
词语:
|
自然状态
|
解释:
|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他认为在国 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但人们趋利避害的利己本性,这种自由又平等的状态就充满了战争。因此,人们 通过自然法的规诫作为行动指南,走出战争状态,成立国家。
|
词语:
|
现实主义的四个基本思路
|
解释:
|
第一,人的私欲和生存意志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的权力便是这种人的权力意志的扩张;
第二,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组成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在追求权力,国家间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力的关系,国际政治即是权力之争;
第三,各国在对外目标上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冲突与斗争是国际关系的最基本特征,一国在国际上享有的权力越大,所获得的利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四,权力与利益有时影响对外政策的核心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重要性超过道义和理想的重要性。
|
词语:
|
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
解释:
|
(1)国家是国际政治的最重要行为者;
(2)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突出特点;
(3)国家最大限度地追求其权力与安全;
(4)国家通常采取理性的政策;
(5)国家有时也会依靠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实现其目标;
(6)国际体制诸方面,特别是国家间的权力分配,是形成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基本模式的最重要原因。
|
词语:
|
理想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解释:
|
(1)人性可以改造。
(2)战争可以避免。
(3)利益可以调和。
(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5)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6)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
词语:
|
文艺复兴时期
|
解释:
|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另有相关图书。
|
词语:
|
政治体制
|
解释:
|
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这也叫做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这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在中国大陆,政体往往等同于政权组织形式)。
|
词语:
|
安全困境
|
解释:
|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
词语:
|
民族主义
|
解释:
|
"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 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
词语:
|
国际主义
|
解释:
|
无产阶级坚持国际团结的根本观点,其基础是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国际主义要求各国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反对剥削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实行国际主义是各国无产阶级的应尽的义务。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无产阶级,都肩负着消灭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只有坚持国际主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
词语:
|
均势
|
解释:
|
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可以用于许多学科中。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均势指的是没有一国处于优势地位或能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是与霸权相对而言的一种国际体系,是国家间力量对比的一种暂时的均衡状态,又称势力均衡,而努力建立和维持这样一种状态的战略或政策即为均势理论或均势政策。而均势作为一种政策,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的,即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以及国家认为独立比权力更重要。对国家而言,要实现均势通常有两种手段,即增强自身的实力,或者与他国结盟。在近代史上,均势原则一度指导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实践。历史上,英国曾长期充当欧洲"均势"的"平衡者"。但实际上,均势往往是某些大国用来维持和追求霸权的一种借口和手段。根据国际体系中国家的数量,均势可以划分为简单均势和复杂均势:简单均势指的是有两个国家形成的均势;而复杂均势则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形成的均势。而从地域来看,均势则可以被划分为局部均势或全球均势:局部均势指的是局部地区的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均势,如维也纳会议后欧洲所形成的均势;而全球均势则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占优势地位的行为体,如冷战时期的美苏两极均势。
|
词语:
|
国际法
|
解释:
|
国际法指适用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则的总体。国际法又称国际公法,以区别于国际私法或法律冲突,后者处理的是不同国家的国内法之间的差异。国际法也与国内法截然不同,国内法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它调整在其管辖范围内的个人及其他法律实体的行为。
|
词语:
|
国际公约
|
解释:
|
国际公约 (convention) 是指国际间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多边条约。公约通常为开放性的,非缔约国可以在公约生效前或生效后的任何时候加入。有的公约由专门如集的国际会议制定。
|
词语:
|
经济制裁
|
解释:
|
经济制裁,是指采用断绝外交关系以外的非武力强制性措施。一般认为,财政、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制裁均属于经济制裁。
一般而言,常见的方式包括:实施贸易禁运、中断经济合作、切 断经济或技术援助等。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方式通常包括切断与被制裁对象的贸易往来、断绝美国和被制裁者的金融联系。美国将经济制裁作为介于舆论打击和军事打击之间的安全战略手段之一。冷战后的10年内,在国际上50件经济制裁案中,近1/3是由美国单方面实施的。但经济制裁也是一把双刃剑,制裁国也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
词语:
|
现实主义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解释:
|
(1)人性本恶。
(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它。
(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标准。
(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
词语:
|
现实主义六原则
|
解释:
|
第一,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正如一般社会一样,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现实主义相信政治法则的客观性。为了使社会不断完善,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赖以生存的法则。
第二,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现实主义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标志特征,它使国际政治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区别于经济学(以财富界定权力)、伦理学、美学和宗教学。没有这一概念,政治理论,无论是国际理论还是国内理论,都将成为不可能。
第三,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权力意指人支配人的力量,它涵盖所有社会关系。权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政治的实质。利益则是判断和主导政治行动的永恒标准。任何政治均受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的支配,这是现实主义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根本点。
第四,政治现实主义意识到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个人和国家都必须依据普遍的道德原则(如自由原则)来判断任何政治行动。但如果不考虑似乎看上去是道德行动带来的政治后果,就不可能有政治道德。事实上,采取成功的政治行动本身就是基于国家生存的道德原则。
第五,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普遍的道德法则与某一特定国家的道德要求不可能混为一谈,后者与各国国家利益的差异有关。
第六,政治现实主义强调权力政治范畴的独立性,坚持以权力界定利益,因此政治现实主义与其他学派的区别是真实的,是深刻的。
|
词语:
|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
解释:
|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是美国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经典教科书,其所涵盖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范围和详尽程度是迄今为止任何其他一本著作都无法比拟的,古典理论、当代理论和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全部囊括其中。
此书从国际关系的根本问题和国际社会的现实出发,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各种流派及其哲学的和政治思想的根源,阐述了它们的理论范式、原理及其内在相互关系,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总结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和总体特点,为读者提供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阅读本书将有助于国际关系专业人士全面地了解国际关系理论,深入地认识国际关系原理,准确地分析现实的国际现象。
|
词语:
|
相互依存论
|
解释:
|
斯坦利·霍夫曼认为,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曾出现过"三个浪头":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第一个浪头,重点是研究外交史、战争与和平问题;50年代到60年代的第二个浪头,研究核时代的均 势、威慑、决策理论;从70年代开始出现第三个浪头,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和国际社会行为者之间相互依存成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第三个浪头把研究国际社会行为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载体——相互依存论推上了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舞台。
相互依存论形成于60年代后期,整个70年代是其发展的兴盛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言必称相互依存。
|
词语:
|
国际冲突
|
解释:
|
一般而言,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间为争夺稀有的权力、地位和资源而进行的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的行为,包括一般冲突、国际危机和国际战争三个阶段。
|
词语:
|
意识形态
|
解释:
|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
词语:
|
新现实主义与自由制度主义争论的焦点
|
解释:
|
第一,新现实主义主张"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即认为,虽然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同国际关系角色,但国家仍是最中心的角色;新自由主义则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世界政治经济多极趋势导致众多的角色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第二,国际系统应主要包含结构和过程两部分,新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是系统"结构层次"的分析,而新自由主义则注重系统"过程层析"的分析。
第三,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仍视权力为目的或手段,仅是形式和重点有所改变,国家的一切行动仍是为了追求政治和经济权力,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利益以合理的方式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新自由主义则认为,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武力不再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有效手段,指出全球相互依存、经济技术合作正逐渐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位置。
|
词语:
|
囚徒困境
|
解释:
|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
词语:
|
国际制度
|
解释:
|
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regime)是指在国际关系某一特定领域国际角色在认识上趋于一致的原则(principle)、规范(norm)、规则(rule)和决策程序(decision making procedures)。
|
词语:
|
社会结构
|
解释:
|
社会结构是一个在社会学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但是很少有明确的定义,最早的使用应该在20世纪初汉语社会科学的形成时期。在当前的汉语社会科学中,这个模糊的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广义地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狭义地讲,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但是,在欧美社会理论语境中,社会结构常常还在更加抽象的层次上使用,用来指独立于有主动性的人并对人有制约的外部整体环境,经常与"能动性"对立使用。一定意义上,这种对立类似于"社会VS个人"的对立。
|
词语:
|
建构主义
|
解释:
|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
词语:
|
原始社会
|
解释:
|
文化人类学理论上的一种社会组织类型,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会,形式多样。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有些则以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部落组织是某些原始社会的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社会都有这一特征。根据文化进化论者的学说,有些原始社会保持著平均主义的性质,但另一些则已经逐步变成等级制度的社会,并进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
词语:
|
大秦
|
解释:
|
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
词语:
|
郑和下西洋
|
解释:
|
自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
词语:
|
丝绸之路
|
解释:
|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
词语:
|
册封
|
解释:
|
中国古代皇帝授勋封爵举行仪式时宣读的册文。古代,皇帝以勋封爵号授给异姓王、宗族、后妃等,都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连同印玺一齐授给被封人,称为册封。清代立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郡王、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公主、福晋、夫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等都称为册封。根据册封对象的不同,所用册的质地也不同,如封亲王、亲王世子和他们的福晋的册用金质;封郡王、郡王福晋的册用银质饰金,封妃嫔则只有册,不授给印玺。
皇帝授藩属、诸侯、宗族、妃嫔与功臣等以封爵,皆举行一定仪式,对受封者宣读授给封爵名号的诏书。这种诏书叫"册文",简称"册"。宣读后,将册文连同印玺授给被封人,称册封。清立皇后之礼称册立,余称册封,立皇后与封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皆金册、金宝(印玺),封郡王及郡王福晋册、印皆银制饰金,封嫔有金册而无印,封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及郡主、郡君、县主、县君则皆用纸册。
|
词语:
|
现代国际政治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解释:
|
首先,国际政治的形成需要独立从事国际活动的行为体,它们的活动必须跨越国界之外或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国际政治的形成必须以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力为前提。
第三,国际政治的形成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
|
词语:
|
法西斯
|
解释:
|
法西斯(英语:fascism;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22年至1943年间的墨索里尼政权下统治了意大利。类似的政治运动,包含了纳粹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整个欧洲。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法西斯本义是"束棒"的音译,是一根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
词语:
|
民族解放运动
|
解释:
|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二战后初期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和20世纪60至90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其主要线索之一。
|
词语:
|
近代国际政治的主要特点
|
解释:
|
(1)欧洲国际政治的演进和国际社会的形成,确定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则,同时也展示了国际政治的本质规律,欧洲成为国际政治的演义场。
(2)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世界分裂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殖民政治称为近代国际政治的重要特点。
(3)强权政治、集团政治不断发展,国际冲突日益尖锐化、扩大化。
|
词语:
|
巴黎和约
|
解释:
|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约之一。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10日生效。签字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古巴、厄瓜多尔、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汉志(今为沙特阿拉伯一省)、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暹罗(今泰国)、捷克斯洛伐克、乌拉圭等战胜国为一方,战败国德国为另一方。美国代表虽签了字,但因参议院未批准该和约,故签字无效。 参加和会的各国之间矛盾重重,经过激烈讨论的讨价还价,1919年6月,德国被迫与协约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等国瓜分;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等。
|
词语:
|
集体安全
|
解释:
|
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
词语:
|
非战公约
|
解释:
|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F.B.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
词语:
|
《和平法令》
|
解释:
|
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В.И.列宁亲自起草,1917年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由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法令揭露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明确指出:"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强制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苏维埃政府废除秘密外交,并立刻着手公布俄国地主资本家政府从1917年2月至10月25日(俄历)所缔结和批准的全部秘密条约,"立即无条件地废除这些条约的全部规定"。不以最后通牒形式向各交战国政府提出和平条件。还向各交战国人民建议,特别向英、法、德 3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
《和平法令》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
词语: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解释: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词语:
|
工业革命
|
解释:
|
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
词语:
|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
解释: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
词语:
|
英荷战争
|
解释:
|
英荷战争是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
词语:
|
七年战争
|
解释:
|
七年战争(Seven Years'War)1756~1763年间,由欧洲主要国家组成的两大交战集团(英国与法国,以及普鲁士的侵略政策与奥地利和俄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在欧洲、北美洲、印度等广大地域和海域进行的争夺殖民地和领土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参战国家众多,温斯顿·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词语:
|
张骞
|
解释:
|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
词语:
|
广义的国际社会
|
解释:
|
是指今天现实世界中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国家、国际组织生活、运行的国际舞台或范围,它与国内社会相对应。
|
词语:
|
狭义的国际社会
|
解释:
|
是指由一定规范的和文化维系起来的国际共同体。
|
词语:
|
康德主义
|
解释:
|
由康德创立的哲学体系,还有研究康德著作所衍生的哲学。
康德主义包含了研究康德所关心的人类知识的性质和界限,以期把哲学提升至科学层次的各种哲学。康德主义的每个支派都倾向于着重自己对康德众多哲学思想的选择和解读。18世纪9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个所谓半康德派,把他们认为康德体系中不足。不清、甚至错误的部分加以修改,其成员包括席勒、F.布特韦克(1766~1828)、J,F,弗里斯(1773~1843)。1790~1835年是后康德派唯心主义者的时代。康德哲学的重大复兴始于1860年。
|
词语:
|
霍布斯主义
|
解释:
|
在主权方面,霍布斯主张主权在君,并认为主权者的权力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且不受他自己制定的法律的限制。与孟德斯鸠等人的分权主张不同,霍布斯认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他反对分权的主张,认为主权如果由几个机构分掌,就会使国家机能失调。他将国家分为三种政体,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并认为君主政体最好,因为君主政体能避免内乱。霍布斯主张的是一种极端的专制主义,他将布丹的主权至高无上理论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至到了主权者不服从任何权威的地步。霍布斯的著作涉及最多的是刑法,他是从对罪与恶的区别与联系中得出犯罪的概念的,他把属于道德范畴的"恶"与属于法律范畴的罪加以区别。
|
词语:
|
苏联
|
解释: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USSR,俄СССР),简称苏联,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6日解体。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 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而与瑞典、日本、美国及加拿大隔海相望。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胜国,故在解体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
词语:
|
垄断资本主义
|
解释:
|
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
词语:
|
第三世界国家
|
解释:
|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
词语:
|
霸权主义
|
解释:
|
霸权主义(hegemonism)是指一国凭借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优势,在全世界或个别地区破坏、控制他国主权,谋求统治地位的政策。
|
词语:
|
欧洲协调
|
解释:
|
是指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以会议的方式协商处理欧洲重大问题的协商外交机制。19世纪的大国战略关系主要表现为"欧洲协调"局面的出现。维也纳和会之后,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强国为当时欧洲国际体系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
|
词语:
|
相互依存
|
解释:
|
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解释组织间关系的一种概念,潘宁认为: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即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对其他组织产生影响,可分为三种水平,水平相互依存,垂直相互依存,共生相互依存。当组织相互竞争以争夺资源或提供相同的服务时,就形成了水平相互依存,这时的组织体现了市场结构的功能;当几个组织处于一个完整生产链中各不同阶段时候,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垂直相互依存;当两个组织在功能上相互补充,为第三方提供服务时,他们之间是互惠互利的,产生共生相互依存关系。
|
词语:
|
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在本质上有重大区别
|
解释:
|
首先,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在体制上存在区别。国内政治是等级体制,而国际政治则是分散的、非集中的体制。
其次,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间存在着法律上的区别。
第三,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秩序性和社会性程度不同。
|
词语:
|
霍布斯
|
解释:
|
托马斯·霍布斯(Hobbes,Thomas),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
词语:
|
结构现实主义
|
解释:
|
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 Realism),也称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兴起于1970年代末期,主要贡献者是肯尼思·沃尔兹(亦译做华尔志)(Kenneth Waltz)。此一学派创建后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流,对当代国际政治研究和政策分析的影响极为深远。
|
词语:
|
国际制度
|
解释:
|
国际制度(international regime)是指在国际关系某一特定领域国际角色在认识上趋于一致的原则(principle)、规范(norm)、规则(rule)和决策程序(decision making procedures)。
国际制度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定义。狭义定义主要指的是规范国际某一领域的行为规则,而广义定义则指的有关国家在某一问题上进行合作或协调的机制。
|
词语:
|
国际体系
|
解释:
|
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学中,国际体系是由诸多相互作用的国际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沃尔兹体系界定为"一组互动的单位,由结构和互动的单位构成",其中包含了体系和体系单位两个因素。
国际体系也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和非国家两类。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冲突、竞争、合作和依存。在国际体系中,基本状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殖民行为将世界各地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域连接起来,从而在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为标志而最终形成。国际体系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分为局部结构层次和总体结构层次两类。
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所有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主体都被包括在国际体系中;(2)相互联系性。在体系中的所有行为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都卷入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联系中;(3)非对称性。在国际体系中,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的不同导致了国家之间的权力差距,大国和小国之间是并不平等的;(4)客观性。
|
词语:
|
一超多强
|
解释:
|
"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国。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世界多极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大体上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
|
词语:
|
联合国大会
|
解释:
|
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或事项,并向会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大会接受并审议安理会及联合国其他机构的报告;选举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理事国;大会和安理会各自选举国际法院的法官;根据安理会的推荐,批准接纳新会员国和委任秘书长。联合国的预算和会员国分摊的会费比额都需经大会讨论决定。每一个会员国在大会有一个投票权。
|
词语:
|
西欧国家
|
解释:
|
狭义的西欧
狭义的西欧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面积9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41亿多(1958)。地形主要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积较小。有世界最繁忙的海运通道英吉利流峡和多佛尔海峡,以及莱茵河、塞纳河、泰晤士河等河流。地处西风带内,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沛且均匀。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发达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有伦敦、巴黎、鹿特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赛等著名城市。除摩纳哥外,其余6国都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
广义的西欧
广义的西欧指欧洲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位于欧洲西部、中部和北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人口5亿多(1988)。欧洲最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横亘南部,其主干向东伸展为喀尔巴阡山脉,向东南延伸为狭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主要分布平原。南部和冰岛多火山地震。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夏干冬湿气候,其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湿润气候。有煤、铁、石油等矿藏。大多数国家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交通运输均十分发达,形成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
|
词语:
|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解释: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中除法国外的四+1大国。(法国在1940年战败,被德国占领,故没参加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宪章》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明文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1971年,中华民国的席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替。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席次为俄罗斯联邦所代替。
|
词语:
|
权力结构
|
解释:
|
权力结构是指权力的组织体系,权力的配置与各种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
词语:
|
系统论
|
解释:
|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
|
词语:
|
安全困境
|
解释:
|
"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又叫"安全两难",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
词语:
|
国家间政治包括两个方面
|
解释:
|
一是国家的对外行为,指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根本国家利益,确定一定的对外目标,并据此而实施的各种行为。
二是由国家的对外行为形成的国家间关系的基本状态,包括国际冲突、国际竞争、国际合作。
|
词语:
|
国际冲突
|
解释:
|
(1)国际关系中的冲突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体出于对一定领域的利益和目标的追求和维护而产生的对抗和摩擦,也可理解为广泛的利益不一致。其由低到高的表现形式是:矛盾、摩擦、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战争。
(2)国际冲突是指发生在国际舞台上为争夺权力、地位、资源以及因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际行为体之间的目标不可协调而产生的相互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的行为。
(3)一般而言,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间为争夺稀有的权力、地位和资源而进行的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的行为,①包括一般冲突、国际危机和国际战争三个阶段。
|
词语:
|
联盟
|
解释: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国家或民族为了互相保卫通过正式协定(条约或合同)建立的集团,个人或多人与其他人或组织集合在一起的组织的统称,当作为动词时,意为结盟。
|
词语:
|
内阁
|
解释:
|
某些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的名称。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有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王威廉三世时,枢密院与外交委员会已有内阁之称。1717年以前,内阁会议习惯上由英王主持,1717年之后,当时英王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而不再主持内阁会议,于是内阁会议改由一名大臣主持,这样就产生了首相职务,并形成了英王不得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这实际上是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革命后对英王权力逐步限制和削弱。一般认为,正规的内阁制始于英国1721年成立的以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为首的内阁。但直到1900年,英国议会的布告中才第一次出现内阁一词,1937年通过的《国王大臣法》,内阁这一名称才正式有了法律依据。以后,内阁这一形式,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这些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总理)就是政府首脑。一般来说,所有政府大臣(部长)都是内阁阁员。但在英国,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通常由外交、财政、国防、内政以及大法官等主要政府大臣组成,并不包括所有的政府大臣。参加内阁的大臣称为阁员大臣,其余的政府大臣则称为非阁员大臣。
某些国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政府的名称。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有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在英王威廉三世时,枢密院与外交委员会已有内阁之称。1717年以前,内阁会议习惯上由英王主持,1717年之后,当时英王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而不再主持内阁会议,于是内阁会议改由一名大臣主持,这样就产生了首相职务,并形成了英王不得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这实际上是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革命后对英王权力逐步限制和削弱。一般认为,正规的内阁制始于英国1721年成立的以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为首的内阁。但直到1900年,英国议会的布告中才第一次出现内阁一词,1937年通过的《国王大臣法》,内阁这一名称才正式有了法律依据。以后,内阁这一形式,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成为这些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总理)就是政府首脑。一般来说,所有政府大臣(部长)都是内阁阁员。但在英国,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通常由外交、财政、国防、内政以及大法官等主要政府大臣组成,并不包括所有的政府大臣。参加内阁的大臣称为阁员大臣,其余的政府大臣则称为非阁员大臣。
|
词语: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解释: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它以增进人民友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
|
词语:
|
两极格局
|
解释:
|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
|
词语:
|
新思维
|
解释:
|
新思维是前苏联最后一任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任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鉴于美国依仗其经济技术优势一再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特别是想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打破均势战略平衡,苏联认识到它面临的严重挑战,实际上是一场尖端技术、经济活力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国力的竞赛。他对苏联的经济发展重新进行了评估,把振兴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当作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苏联需要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以赢得时间。
|
词语:
|
萨拉热窝事件
|
解释:
|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此日为塞尔维亚之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一名隶属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社"的波斯尼亚学生)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词语:
|
丘吉尔
|
解释:
|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
词语:
|
杜鲁门
|
解释:
|
哈里·S·杜鲁门(Harry S Truman ,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国第33任总统(1945年4月12日~1949年1月20日,1949年1月20日~1953年1月20日)绰号:"Give 'Em Hell Harry" ,密苏里的小人物。总统任期内,1945年对日本使用原子弹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结束。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1948年批准以扶植欧洲为目的的"马歇尔计划"。1953年卸任回乡。1972年12月16日在堪萨斯城病故。著有回忆录两卷《决定的年代》、《试验和希望的年代》和《公民先生》。
|
词语:
|
斐迪南公爵
|
解释:
|
斐迪南大公(1863.12.18—1914.6.28),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侄。1889年皇太子鲁道夫自杀,他被立为哈布斯堡王朝皇储。1898年任奥军副总司令。1908年,他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加深了俄与奥匈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他极力反对南斯拉夫独立,主张把奥匈二元帝国,改组为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三元国家。1914年6月,在塞尔维亚边境参观军事演习后,访问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刺死,此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词语:
|
俾斯麦
|
解释:
|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生于1815年4月1日,殂于1898年,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剔除奥地利)的代表人物。
|
词语:
|
威廉二世
|
解释:
|
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8),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头脑,当其盛时,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动寰球,在声势显赫日丽中天的统治三十年后,却被总参谋部架空,被人民抛弃,最后凄凄惨惨的躲到外国苟延残喘的渡过余生。
|
词语:
|
戈尔巴乔夫
|
解释: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末代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1985~1991)、第一位兼最后一位总统苏联总统(1990~1991)。俄苏政治家,国务活动家。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3枚)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
词语:
|
萨达姆
|
解释:
|
萨达姆·侯赛因,全名萨达姆·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提克里特,伊拉克第五任总统(1979年7月16日—2003年4月9日),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阿拉伯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1979—1982)。
|
词语:
|
主权国家
|
解释:
|
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
词语:
|
伊拉克战争
|
解释:
|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表示,8月底美国部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如约结束。驻伊美军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
|
词语:
|
朝鲜核问题
|
解释:
|
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
词语:
|
核武器
|
解释:
|
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U-235) 或钚239(239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氘 {dāo})或超重氢(T,氚 {chuān})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
词语: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解释: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 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
词语:
|
六方会谈
|
解释:
|
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
词语:
|
核试验
|
解释:
|
核试验(nuclear test),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爆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其主要目的是:鉴定核爆炸装置的威力及其他性能,验证理论计算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为改进核武器设计或定型生产提供依据;在核爆炸环境下研究核爆炸现象学和各种杀伤破坏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核爆炸的和平利用等。它是一项规模很大、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配合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科学试验。
|
词语:
|
爆炸当量
|
解释:
|
指核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TNT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
|
词语:
|
国际政治行为体
|
解释:
|
是指具有既定的利益、目标和能力,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国际政治行为体,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存在于国际社会之中,既有对自身内部的管辖、组织于发展能力,又有对外部同类的交往、联系与协调行动的能力。一般而言,行为体必须是以某种实体形式存在。
|
词语:
|
国际政治实体
|
解释:
|
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与成员,代表某种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与军事能力。
|
词语:
|
一般行为体
|
解释:
|
在国际社会中,有些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相对小些,它们缺乏国际法的人格地位,难以直接影响国际政治局势的演变趋势,这类行为体又可称为一般行为体。
|
词语:
|
无论是主要行为体还是一般行为体,它们的活动领域有可能是单一的
|
解释:
|
例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军事领域等;
|
词语:
|
也可能是复合的,即同时在政治与经济、政治与军事等领域发挥作用
|
解释:
|
可能局限于世界某一地区,例如东南亚的国际组织;也可能在全球范围产生影响,例如联合国、超级大国美国等。
|
词语:
|
国际政治行为体及其特征
|
解释:
|
1.必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行为能力和政治经济实力。
2.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并围绕这些利益开展行动。
3.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4.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能够参与国际活动,在国际关系中显示自己的存在。
|
词语:
|
梵蒂冈
|
解释:
|
梵蒂冈城国(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梵蒂冈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
词语:
|
马耳他
|
解释:
|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是一处著名的休闲度假地区。
中文名称:马耳他共和国;货币:马耳他镑,欧元;简称:马耳他;国家领袖:乔治·阿贝拉;所属洲:欧洲;人口数量:40.6万;首都:瓦莱塔;国土面积:316平方公里;主要城市:瓦莱塔;GDP总计:65.05亿美元;国庆日:1979年3月31日;人均GDP:16000美元;官方语言:马耳他语,英语。
|
词语:
|
摩纳哥
|
解释:
|
摩纳哥公国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仅次于梵蒂冈)。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摩纳哥经济发达,主要以博彩、旅游和银行业为主,公国在服务业和小型的、高附加值的、无污染的工业的多种经营上取得了成功的开发。摩纳哥的生活水准很高,与附近的法国的大都市大体相当。没有个人所得税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其他欧洲国家的富裕避税移民。
|
词语:
|
参见链接
|
解释:
|
例如,我们为什么将跨国公司列入到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范畴而不把国内公司纳入进来,就是因为,跨国公司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国内公司首先必须要遵从国家对其的严格管理,不具备独立性和自主性。跨国公司则相对具有独立性,福特、IBM、英国石油、飞利浦(荷兰)。清末时期的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它虽属于民族国家,但不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不能算是行为主体。
|
词语:
|
WTO
|
解释:
|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 ,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TT)。
|
词语:
|
国际奥委会
|
解释: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1894年成立后,总部设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这个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瑞士洛桑。这里有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还有以顾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体育场,等等。数十年来,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无怪乎有人将洛桑称为"奥林匹克之都"。国际奥委会也是在这个美好的城市逐渐发展、壮大而闻名于世的。
|
词语:
|
联合国
|
解释:
|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2011年由于南苏丹共和国宣布独立并被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联合国由原来的192个成员国,增至193个。
|
词语:
|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
|
解释:
|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所属的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简称"法塔赫"。法塔赫1959年在科威特正式成立,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流派别,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广泛承认和支持,在2006年前一直处于执政党地位。2007年2月8日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在麦加签订麦加协议,协议就建立民族联合政府、新政府政治纲领和重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等问题达成一致。
|
词语:
|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类型
|
解释:
|
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
|
词语:
|
非国家行为体
|
解释:
|
非国家行为是是指那些不属于主权国家系列,但已经具备了前述四个基本条件、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各种作用和影响的政治、经济实体。它主要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世界政党、国际宗教机构、国际社团等。
|
词语:
|
万国邮政联盟
|
解释:
|
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PostalUnion--UPU)简称"万国邮联"或"邮联",是商定国际邮政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 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为现名。万国邮联自1978年7月1日起成为联合国一个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宗旨是促进、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并向成员提供可能的邮政技术援助。其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发展邮政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会员国所要求的邮政技术援助。
|
词语:
|
军备竞赛
|
解释:
|
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
|
词语:
|
国际政党
|
解释:
|
世界范围或一个地区若干国家同一类政党或有着共同利益的政党组成的国际联合组织。有些西方政治学者称之为跨国政党。它们一般都设立一个共同的国际性组织机构,实行一定程度的合作,甚至制订和执行共同的纲领和政策。
最早建立的国际政党组织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二半国际、第四国际、自由党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社会党国际等国际政党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6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结束活动后,以共产党和工人党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类型的国际政党组织已不存在。社会党国际的组织则有所发展,先后成立了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1946)、国际猎鹰运动(社会党教育国际,1951)、亚洲社会党会议(1953)、社会党国际妇女组织(1955)、亚太社会党组织(1970)、欧洲共同体社会党联盟(1974)、非洲社会民主政党联盟(1975)、社会党国际拉美和加勒比委员会(1978)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间和地区性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各类政党之间加强了国际性的联合,相继建立了一些国际政党组织,如欧洲人民党、欧洲民主联盟、太平洋民主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国际、国际民主联盟、欧洲绿党等。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政党也组成了拉丁美洲政党常设会议。
|
词语:
|
超国家行为体
|
解释:
|
主要指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由主权国家的官方政府参与的国际组织,它具有独立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其成立是为了处理国家间正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关系,并通过政府间的双边或多边条约的形式加以固定化。
|
词语:
|
欧洲联盟
|
解释:
|
欧洲联盟(英文:European Union;法文: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
词语:
|
经济制裁
|
解释:
|
经济制裁经济制裁(EconomicSanctions),指一国或数国对破坏国际义务、条约和协定的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
词语:
|
维和部队
|
解释:
|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s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 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
词语:
|
多国部队
|
解释:
|
多国部队就是由两个以上国家的军事力量组成的军队.在第三国进行军事行动,救援行动,治安行动等使命的部队,现在所说的多国部队也就泛指在联合国决议下,组建并对目标进行军事行动的部队。
|
词语:
|
跨国行为体
|
解释:
|
包括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世界性政党、国际宗教组织等,另外还包括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
词语:
|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解释:
|
是指由社会团体或个人等非政府、非官方的主体根据民间条约或协定成立的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多以某一具体的问题领域为活动目标,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民族、宗教、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
词语:
|
国际红十字会
|
解释: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863年2月9日创立于日内瓦,曾经在日内瓦公约及多次国际红十字大会中正式发表声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一个独立、中立的组织,其使命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
|
词语:
|
共产主义者同盟
|
解释:
|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
|
词语:
|
第一国际
|
解释:
|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K.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的任务是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
词语:
|
第二国际
|
解释:
|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
|
词语:
|
第三国际
|
解释:
|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
|
词语:
|
斯大林
|
解释: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俄语: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苏联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任期间,他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饥荒。他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实施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
|
词语:
|
自由党国际
|
解释:
|
自由党国际,系自由党、进步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947年4月成立,原名自由党国际。它在1988年9月第四十一届年会上改称自由进步党国际(Liberal International -- LI)。
|
词语:
|
社会党国际
|
解释:
|
社会党国际(SocialistInternational--SI)起源于1864年,1951年7月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上重新成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第一国际成立之时,是第二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继承者。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上宣布原则纲领,决定章程,选举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决定接纳新成员和改变旧成员的身份。社会党国际是一个交换情报和经验、表明共同立场的组织机构,宗旨是加强各国社会党的相互联系,通过协商方式求得政治态度的一致。对参加成员没有组织约束力,不硬性规定各成员执行它的决议。
|
词语:
|
国际民主联盟
|
解释:
|
国际民主联盟(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IDU) 1983年6月成立,是全球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义政党所成立的跨国性政党联盟,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由56个民主国家的70多个政党组成。IDU的创建人包括: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和许多其它党的领袖。当前的主席是澳大利亚约翰·霍华德总理。其它著名成员包括西班牙的保守党前首相何塞·玛丽亚·阿斯纳尔。
|
词语:
|
国际宗教组织
|
解释:
|
是由各国的宗教机构或教会组成的宗教联盟。世界上目前主要有三大国际宗教组织,即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世界穆斯林大会、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
词语:
|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
|
解释:
|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基督教国际性组织。简称"世基联", 亦称"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旨在加强全世界各教会间的合作与团结。其活动涉及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方面,如礼拜、传道、教育、社会公正、种族平等及国际间的理解与和平。该组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世界性的相互帮助,其工作内容涉及三方面:信仰与见证、公正与服务、教育与对话。其本身不是教会,与会员无教务领导关系,仅起咨询作用。
|
词语:
|
世界穆斯林大会
|
解释:
|
世界穆斯林大会1926年在麦加成立,总部设在卡拉奇,在联合国享有"非政治性咨询机构"的地位。大会宗旨是在世界各地传播伊斯兰教,宣传超国家、超民族、超地区的泛伊斯兰主义,维护和增进穆斯林国家的团结、合作,抵制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西方世俗化倾向的影响。
|
词语:
|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
解释:
|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 WFB) 是佛教徒国际组织。简称"世佛联"。由斯里兰卡佛教学者马拉拉塞克拉倡议,1950年5月在锡兰(现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成立大会。总部初设科伦坡,1958年迁往缅甸仰光,1969年选定泰国曼谷为永久会址。
联谊会的宗旨是促进佛教徒严格实践佛陀的教义,弘扬佛法,加强佛教徒的紧密团结,交换各国佛教情况和意见,兴办社会、教育、文化、慈善等福利事业,讨论佛教徒对争取和平和一切众生的幸福应做的贡献。大会决定六色旗(蓝、黄、红、白、橙、金光)为世界佛教教旗,法轮为佛教教徽,公历每年5月的月圆日为佛诞节。
|
词语:
|
原教旨主义
|
解释:
|
原教旨主义这个概念最早以基督教为背景。一战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中一些自称为保守的神学家,为反对现代主义,尤其是反对《圣经》考证学,形成了这一神学主张。《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原教旨主义有两层意思:(1)它是一种保守的基督教思想,它抵制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很有影响的自由主义或现代主义的神学倾向;(2)它是一种有自己的组织和机构的保守运动,旨在宣传原教旨主义的五个基本要点。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它们是构成真正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成分。中国学术界将Fundamentalism一词用于基督教时,称为基要主义;用于伊斯兰教时,称为原教旨主义。近年来,由于其他宗教也出现了Fundamentalism的宗教现象,故国际学术界和传播媒介把这种宗教现象通称为原教旨主义。
|
词语:
|
跨国公司
|
解释:
|
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建立分公司或控股公司的国际经济组织。
|
词语:
|
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
解释:
|
是指通过暗杀、自杀性爆炸、恐怖袭击等极端暴力方式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跨国性组织。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猖獗于80年代。有人把这股恐怖主义狂潮称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也有人把它和政治腐败、环境污染并称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根据其政治倾向,一般可分为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两大类,自冷战结束以来,这类非政府行为的恐怖主义大量发生。目前,世界上有案可查的非政府恐怖组织多达1000多个。比较活跃且影响较大的也不下几十个,本·拉登的组织是全球最大的恐怖组网。
|
词语:
|
3·11事件
|
解释:
|
3.11事件(西班牙语:Atentados del 11 de marzo de 2004;在西班牙常被简称为11-M)是指一系列发生在2004年3月11日针对西班牙马德里市郊火车系统的恐怖主义炸弹袭击,这是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在这次恐怖袭击中,201人死亡,其中包括14个国家的43名外国人,2,050人受伤。成为西班牙二战结束以来遭受人员伤亡最惨重的恐怖袭击。2004年3月11号发生在马德里爆炸发生的那天距离两年前的美国9.11事件正好是911天。这一事件被称为"欧洲的9.11事件"。
|
词语:
|
本·拉登
|
解释:
|
奥萨马·本·拉登(1957-2011),通称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基地组织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将他按照伊斯兰习俗葬入阿拉伯海。
|
词语:
|
社会共同体说
|
解释:
|
这种观点认为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及有益的团体。每一个国家都是一种团体,每一种团体都是为了某种的善而建立。作为最高的团体,并包括所有团体在内的国家或政治团体,其目的便在于最高的善。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安享其所有的一切,并对他人维持公道,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国家社会共同体说在西方比较流行。
|
词语:
|
国家契约说
|
解释:
|
国家契约说假定,国家之前是人类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所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占有因自然法而产生的自然权利。因人们滥用自然权利,而使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得不到保障。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人们慢慢地经过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这样,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为了防止统治者专横,洛克、孟德斯鸠主张分权制。
|
词语:
|
国家统治说
|
解释:
|
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机关。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认为:"国家是暴力的化身。……它的本质就是命令和强迫。" 国家统治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地揭示国家统治的本质,也就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
|
词语:
|
国家要素说
|
解释:
|
国家要素说大多根据"国家"一次的词源意义,从国家的可见特征出发来定义国家。一般分为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三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基础上加一个政府。国家要素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由于它从国家的构成要素出发来定义国家,因而混淆了国家与"国度"之间的区别。
|
词语:
|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
解释:
|
国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立,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主阶级为了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各种矛盾,需要一种建立在暴力组织基础上的特殊公共权力,这就是国家。
|
词语:
|
城邦
|
解释:
|
城邦是古希腊政治的内涵的主要概念。在古希腊人的政治语汇中,"政治"一词源自"波里"(Polis),该词在《荷马史诗》中指堡垒或卫城。同"乡郊"(demos)相对。雅典的山巅卫城"阿克罗波里",雅典人常简称为"波里"。堡垒周遭的"市区"称"阿斯托"(asto)。后世把卫城、市区、乡郊统称为一个"波里",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予其"邦"或"国"之意,演变为"城邦"之称,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
词语:
|
诸侯国家
|
解释:
|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少数时期成为与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
词语:
|
奴隶制
|
解释:
|
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近古和近代的奴隶多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欧洲的殖民地。奴隶制一般出现在农业社会里。古代最典型的奴隶制是罗马帝国,此外,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战国以前的中国,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属于奴隶制。
|
词语:
|
春秋战国
|
解释:
|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
词语:
|
君主专制制度
|
解释:
|
君主专制政体又称君主专制或君主专政,是一种政治体制和政府形式,统治者君主(常称国王或皇帝)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的程序告诉君主如何行使权力,虽然有的宗教权威可能有能力阻止君主的某些行为。君主制是一种专制政体,君位采用世袭方式产生。
|
词语:
|
中世纪
|
解释:
|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
词语:
|
宗主国
|
解释:
|
宗主权是指国家对其属国的内政及外交拥有干项的权力,对属国享有宗主权的国家即是宗主国,宗主国通常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属国的外交权,但属国仍保有独立的自治权力。较有权的一方为宗主。
|
词语:
|
宗藩——朝贡体系
|
解释:
|
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
词语:
|
西罗马帝国
|
解释:
|
西罗马帝国是指罗马帝国于286年被戴克里先分为两部份后,位处西部的帝国;而东部的帝国后来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于476年9月4日,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奥多亚塞威迫退位,而于西元480年皇帝尼波斯之死后非正式灭亡。由于罗马帝国的重大影响,所以于西元480年西罗马帝国衰落后,一般也被划分为古代欧洲的终结,并进入了中古时代。
|
词语:
|
神圣罗马帝国
|
解释:
|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帝国。早期为统一的国家,中世纪后演变为一些承认皇帝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联合体。其历史可追溯至罗马帝国。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
词语: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解释:
|
奥斯曼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创立之国。始王奥斯曼一世,初居中亚,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后迁至小亚细亚,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摩洛哥,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罗马尼亚,南及苏丹。自灭亡东罗马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故其帝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及伊斯兰文明,东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统合。
|
词语:
|
总体目标
|
解释:
|
指国家对外行为所要达到的综合性的、总体性的结果或价值取向。
|
词语:
|
首要目标
|
解释:
|
指国家认为在某一时期的对外目标中占据第一位的行为结果。它在对外行为中占有最优先的地位,是国家全力确保的。
|
词语: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解释: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NA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法OTAN:l'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
词语:
|
战略性目标
|
解释:
|
指那些持续时间较长、带有长远之道意义的行为目标。
|
词语:
|
门罗主义
|
解释:
|
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
|
词语:
|
神圣同盟
|
解释:
|
神圣同盟是一八一五年九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
|
词语:
|
阶段性目标
|
解释:
|
指针对具体情况而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追求的行为目标,它会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
词语:
|
国家对外目标的分类
|
解释:
|
首先,根据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划分,国家对外行为的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其次,根据地位和重要性来划分,可分为首要目标和一般目标。
再次,根据持续的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
词语:
|
外交决策
|
解释:
|
指主权国家在采取正式的外交行为之前对行为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进行抉择的过程。
|
词语:
|
个人决策模式
|
解释:
|
是指具有据对权威的领袖人物主导对外决策。
|
词语:
|
群体决策模式
|
解释:
|
是指由具体的机构来进行决策。
|
词语:
|
组织决策模式
|
解释:
|
是指在外交决策中形成一套互相配合,发挥作用的决策系统,并各有各的分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它被认为是较为科学的外交决策模式,但这种模式较为理想化。
|
词语:
|
外交谈判
|
解释:
|
是指主权国家政府之间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就彼此间存在的争端及其他国际或双边问题进行讨论、会谈,从而调整彼此的立场和主张,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外交行为。
|
词语:
|
外交谈判的原则包括
|
解释:
|
(1)实力原则。
(2)兼顾原则。
(3)辩证原则。
|
词语:
|
结盟
|
解释:
|
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对外目标,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建立友好机构等方式结成联盟关系,以共同执行某种进攻或防御性政策的对外行为。
|
词语:
|
结盟的基础包括
|
解释:
|
(1)成员国在安全上具有反对共同敌人的一致利益。
(2)相同或相似的意识形态。
(3)并行而非共同或安全一致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互补的利益。
|
词语:
|
武力威胁或恫吓
|
解释:
|
是指不直接发动战争,不直接攻击对方领土、军事设施或人员,而是通过显示即将发动战争来威胁他国从事某一行为或制止他国不从事某一行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
词语:
|
纳粹德国
|
解释:
|
纳粹德国(Nazi Deutschland),1933.1-1945.5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Deutsche Reich)和大德意志帝国(Gro•e Deutsche Reich),又称第三帝国( Drittes 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当时它处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
|
词语:
|
均势
|
解释:
|
是指全世界或一定地区内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彼此制衡、相对稳定的状态。
|
词语:
|
多元均势
|
解释:
|
又称复杂均势,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国家联盟所组成的权力平衡格局。
|
词语:
|
对称均势
|
解释:
|
又称简单均势,是指由两个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相互制衡,反复争夺形成的一种国际力量状态。
|
词语:
|
实行均势主要有四种方式
|
解释:
|
一是分而治之,通过削弱强大国家的实力来设法减轻天平较重一侧的力量。
二是实行补偿政策,增强较弱国家的实力。
三是加强军备,增强自身实力,使对手实力相对下降。
四是与有关国家结成联盟,借助他人的权力资源来保持均势。
|
词语:
|
均势对于国家的作用体现在
|
解释:
|
(1)均势有利于维护现代国家体系的稳定。
(2)局部均势的存在维护了某一特定区域的国家独立,使它们不受区域性强国的同化和控制。
(3)总体均势及局部均势的存在,为维持国际秩序所必然以来的其他办法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
词语:
|
美英战争
|
解释:
|
美国在1775~1783年独立战争获胜后,英国不甘心失败,妄图卷土重来,使美国重新沦为自己的殖民地。从1783年后,英国不断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对美国施加压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在公海上任意劫持美国商船,捕捉美国水手。美国有近6000艘商船和近万名水手被英国扣押,损失惨重。而美国也对富饶广袤的加拿大垂涎三尺,想以武力吞并。于是,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彻底摆脱了英国政治和经济的压迫,赢得了真正独立,从而为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扫清了道路。
|
词语:
|
阿富汗战争
|
解释:
|
阿富汗战争在历史上有两次,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1979年,是指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这次入侵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发生在2001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联军官方指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盖达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恐怖分子支援。
|
词语:
|
柏林危机
|
解释:
|
柏林危机(Berlin Crisis)共有三次,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又称"柏林封锁(Berlin Blockade)",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
词语:
|
古巴导弹危机
|
解释:
|
古巴导弹危机(英语: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
词语:
|
慕尼黑会议
|
解释:
|
慕尼黑会议与会首脑合影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居住着约300万日耳曼人慕尼黑会议少数民族,多聚居在苏台德区。德国法西斯利用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问题挑起事端,为侵略制造借口。1933年10月,德国扶植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充当侵略工具。1938年3月,德国强行兼并奥地利。4月,希特勒唆使日耳曼人党要求苏台德区"自治",德军同时在德、捷边境集结,进行武力威胁,由于捷举国奋起,决心抵抗。希特勒被迫暂时退却。9月12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发表演说,公开宣布要援助苏台德日耳曼人党。当晚苏台德发生暴乱,出现九月危机。9月15日,张伯伦赴德国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勒举行会谈,不惜一再退让,表示英国"承认苏台德脱离的原则"。9月19日,英、法两国对捷施加压力,迫其割让苏台德区。9月21日捷被迫接受英、法建议。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抵德国同希特勒会谈。 希特勒又要求兼并更多的领土,并于9月26日以战争相威胁,局势空前紧张。经过幕后策划,由墨索里尼出面斡旋,决定举行英法德意4国慕尼黑会议。9月30日凌晨签订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1938年10月10日前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连同上述地区的一切建筑和设施,移交给德国;日耳曼居民是否占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暂由国际委员会占领,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最后划定边界。慕尼黑会议及协定粗暴地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绥靖政策登峰造极的表现。慕尼黑会议及协定鼓励和助长了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发动侵略战争的野心。同年10~11月德军占领苏台德区。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并于9月进攻波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词语:
|
海湾战争
|
解释:
|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
词语:
|
门罗
|
解释:
|
詹姆斯·门罗(1758年4月28日—1831年7月4日)是美国第五任总统,1816年,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总统。1820年又以极大优势获连任。1823年在其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已经获得,并维持自由独立情况下的美洲大陆各国,今后不得被任何欧洲列强当做将来的殖民对象",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干涉美洲事务,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门罗主义"。"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成为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外交的行动指南。任期届满后,回到故乡,1831年7月4日逝世。
|
词语:
|
兰德公司
|
解释:
|
是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它先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继而又扩展到内外政策各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囊的"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以及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和代言人。它可以说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成立初期,由于当时名气不大,兰德公司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有一件事情令兰德公司声誉鹊起。朝鲜战争前夕,兰德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朝鲜战争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当时,兰德公司欲以200万美元将研究报告转让给五角大楼。但美国军界高层对兰德的报告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新中国无论人力财力都不具备出兵的可能性。然而,战争的发展和结局却被兰德准确言中。1957 年,兰德公司在预测报告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周,这令五角大楼震惊不已。兰德公司也从此真正确立了自己在美国的地位。此后,兰德公司又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
|
词语:
|
克劳塞维茨
|
解释:
|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1792年,参加了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著有《战争论》一书。
|
词语:
|
拿破仑
|
解释:
|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
|
词语:
|
外交
|
解释:
|
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关系的目标,推行与其相适应的对外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通常包括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外交部门的代表进行的各类外事访问、谈判、交涉、缔约等对外活动。
|
词语:
|
外交政策
|
解释:
|
指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所要遵循的方针原则、追求的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
|
词语:
|
对外战略
|
解释:
|
国家对外战略,亦称国家的国际战略或全球战略,是国家为了根本国家利益,从世界全局出发,运用外交谋略制定的最基本的外交计划与外交策略。
|
词语:
|
印度支那
|
解释:
|
印度支那一般指印度支那半岛即中南半岛或中印半岛。中南半岛在亚洲东南部。位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间。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
|
词语: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
解释: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
词语:
|
约旦
|
解释:
|
约旦哈希姆王国(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西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北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与沙特阿拉伯相连。约旦基本上是个内陆国家。
|
词语:
|
孙子兵法
|
解释:
|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 )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
词语:
|
东盟
|
解释:
|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
词语: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解释:
|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
词语: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解释: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词语:
|
联合国安理会
|
解释: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
词语:
|
尼克松主义
|
解释:
|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这个主义的萌芽主张。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
|
词语:
|
杜鲁门主义
|
解释:
|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
词语:
|
里根主义
|
解释:
|
里根主义(Reagen Doctrine ),R.W.里根于1986年3月14日发表的题为《自由、地区安全和全球和平》的咨文中,首次提出的针对第三世界的施政方针。主要内容是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认为苏联在70年代势力伸展过长,内外交困,难以巩固已经取得的进展。美国应准备以"低烈度战争"阻止和反击苏联在第三世界对美国利益的威胁,遏制它的扩张主义,把它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鼓励第三世界亲美右翼政府的活动,加强对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抗苏武装的经济、军事援助,稳定局势。
|
词语:
|
最惠国待遇
|
解释:
|
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
词语:
|
克格勃
|
解释:
|
简称КГБ,克格勃是此三个俄文字母的音译,即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克格勃是苏联的反间谍机构,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
|
词语:
|
铀235
|
解释:
|
铀(Uranium)是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U,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同位素存在,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亿年~数十亿年),地球上存量最多的是铀-238(占99.284%),再来是可用作核能发电的燃料的铀-235(占0.711%),占天然铀最少的是铀-234(占0.0054%),铀拥有12种人工同位素(铀-226~铀-240)。铀在1789年由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发现,起初用于瓷器的着色。
|
词语:
|
中央情报局
|
解释:
|
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政府的情报、间谍和反间谍机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分析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美国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把情报上报美国政府各部门。它也负责维持在美国境外的军事设备,在冷战期间用于推翻外国政府。中央情报局也支持和资助一些对美国有利的活动,例如曾在1949年至1970年代初期支持第三势力。根据很多报道和一些中央情报局重要人物的回忆录,中央情报局也组织和策划暗杀活动,主要针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领导人。中情局的根本目的,是透过情报工作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
词语:
|
军部情报五处
|
解释:
|
英国军情五处是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谍报机构之一。1905年英国陆军大臣R·B·霍尔丹实施的军队改革促使军事情报部门的成立。但是总参谋部为情报部门的归属问题却争论不休,争论的结果导致MI5(军情5处)的成立,它起先归属于陆军部,后来由外交部接管。军情五处成立以来,在对付颠覆和恐怖活动上立下累累战功,一度拯救英国于危亡之中。
|
词语:
|
摩萨德
|
解释:
|
摩萨德(Mossad),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The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Operations ),由以色列军方于1948年建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内务委员会(克格勃)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情报组织"。自从成立以来,摩萨德进行了多次让世界震动的成功行动。它的成功,成为世界情报史上的传奇。
|
词语:
|
乒乓球外交
|
解释:
|
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
词语:
|
普法战争
|
解释:
|
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在德法两国称为德法战争,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
词语:
|
朝鲜战争
|
解释:
|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
词语:
|
对越自卫反击
|
解释:
|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
词语:
|
越南战争
|
解释:
|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
词语:
|
希拉克
|
解释:
|
雅克·勒内·希拉克,法兰西共和国前任总统,出生于法国巴黎,他曾于1977年至1995年间3次连任巴黎市长,并于1995年5月第一次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五任总统。又在2002年5月,以81.5%对18.5%的绝对优势击败极右翼领导人勒庞(Jean Marie Le Pen)连任。从本届总统开始,任期为5年一届。
|
词语:
|
莫洛托夫
|
解释:
|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Vyaches1av Mikhaylovich Molotov,1890.3.9-1986),苏联国务活动家、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任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在列宁时期就是中央委员。他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和坚定的支持者,成为斯大林领导班子的二号人物,支持斯大林的集体化政策并参与领导了大清洗。
|
词语:
|
阿拉法特
|
解释:
|
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年轻时曾在埃及开罗大学和军事学院学习,后在埃及军队中服役。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抵抗英法联军时,成为爆破专家。20世纪60年代,开始领导"法塔赫"的军事分队。由于阿拉法特享有崇高声誉,在1969年被任命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
|
词语:
|
希特勒
|
解释:
|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1921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他被公认为是二战的主要发动者。
|
词语:
|
叶利钦
|
解释:
|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市市长、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俄罗斯首任民选总统。叶利钦是位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作为总统他政绩平平,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却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一半以上,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
词语:
|
克林顿
|
解释:
|
比尔•克林顿 Bill Clinton,(全名:威廉·杰斐逊·"比尔"·克林顿, William Jefferson "Bill" Clinton,原名:William Jefferson Blythe III , 1946年8月19日-),美国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阿肯色州州长(1979年-1981年、1983年-1992年)和第42任美国总统(1993年-2001年)。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总统、第二位遭受国会弹劾动议的总统,也是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之后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连任成功的唯一的一位民主党总统。
|
词语:
|
李登辉
|
解释:
|
李登辉,台湾地区前领导人,祖籍福建省永定县,1923年生于台北。1941年毕业于淡水中学,并考入台北高等学校文科。1943年入日本帝国大学农业经济系。1946年返台,转入台湾大学农学院农经系并参加"新民主义读书会"。 1952年公费赴美国伊阿华大学,主攻农业经济与物价的关系。次年再度回台,任"台湾农林厅"经济分析股长,并执教于台大。1972年入阁任"政务委员",投身政界。1984年任副总统,1990年5月任第八任"总统"。2000年3月24日正式宣布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
|
词语:
|
汪精卫
|
解释:
|
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 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陈璧君。
|
词语:
|
卡斯特罗
|
解释:
|
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1926年8月13日- ),古巴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古巴共产党第一书记。2011年4月19日,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在一份刊发的报纸中撰文证实,自己已经辞去古巴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职位。
|
词语:
|
赫鲁晓夫
|
解释: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俄语: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苏联重要领导人,曾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职务。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文艺领域获得解冻。同时他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得到改善。
|
词语:
|
艾森豪威尔
|
解释: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七十九岁)美国第34任总统(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陆军五星上将。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
词语:
|
非国家行为主体
|
解释:
|
是指那些主权国家之外的、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职能作用的政治、经济实体。这里将非国家行为主体主要归纳为两类,即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
|
词语:
|
国际组织
|
解释:
|
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其政府、政党、民众和团体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而设立的组织结构。它主要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或民间组织)两大类。
|
词语:
|
世界性运动
|
解释:
|
是由一定的国际组织发起和领导的、为特定的宗旨进行的、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世界范围内的运动,包括世界和平运动、绿色和平与环境保护运动和国际恐怖主义运动等等。
|
词语:
|
跨国公司
|
解释:
|
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控制子公司的垄断组织。
|
词语:
|
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体的联系与区别
|
解释:
|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非国家行为主体是在国家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家间相互关系的补充和延伸。
(2)非国家行为主体和国家行为主体一样,具备构成国际行为主体的四大基本要素,即行为能力、职能作用、实力和组织形态、独立自主性和独立决策权。
(3)非国家行为主体尽管具有不同于国家行为主体的职能特点,但它不可避免地受着国家行为主体的制约,一个国家的政府、政党或其他社会团体、社会集团在国际组织、世界政党中的活动,都要服从于或者服务于国内政治的利益和要求;跨国公司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母国的控制和约束。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非国家行为主体由于没有固定的领土和居民,因而一般都没有特殊的国家利益或阶级利益,从而具有超国家性和超阶级性的特点。
(2)非国家行为主体虽然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政治或经济实力,拥有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物质手段,但一般都不具有强制机关或暴力工具,因而不具备以武力强行实施其对外行动的手段。
|
词语:
|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
|
解释:
|
1.参与国际事务的间接性
2.对外行为的跨国性
3.职能作用的协调性
|
词语:
|
国家元首
|
解释:
|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居于首脑地位。
|
词语:
|
保守主义
|
解释:
|
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类似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保守主义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
|
词语:
|
联合国秘书长
|
解释:
|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长官。依照联合国宪章,秘书长是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指定的,是这一机构的"行政首长"(联合国宪章),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主要机构托付的"其它职务"。在世界各国面前,联合国秘书长往往被看作联合国的象征,同时也利用这一身份对争端的各方进行调停。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可以连任。秘书长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其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常被看作是"世界的总管"。
|
词语:
|
冷战
|
解释:
|
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
词语:
|
加费格里·普林西波
|
解释:
|
1914年刺杀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的凶手,这一举动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词语:
|
罗斯福
|
解释:
|
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年1月20日,1937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4月12日) 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
|
词语:
|
体系
|
解释:
|
即指相关事物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或一种秩序。组成体系的行为体它们之间必须是相关的,相互作用的,并且是相互依存的。体系内部既可以是单一层次的系统结构,又可以是多层次的复合系统结构。
|
词语:
|
国际体系
|
解释:
|
即指由某些国际行为体(或称国际基本单元),依据各自的力量,遵从某些国际行为准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或秩序。其中的基本国际行为主体,主要指主权国家或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组织,以及国家体系。
|
词语:
|
国际体系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
|
解释:
|
1.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政治行为体和行为体之间形成的结构状态。
2.由主权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组合形成的国家集团、战略力量集团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构成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
词语:
|
文艺复兴
|
解释:
|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另有相关图书。
|
词语:
|
苏美尔
|
解释:
|
苏美尔:古地区名。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早期居民为苏美尔人。约在公元前三十世纪出现过一些奴隶制城邦,彼此长期混战,先后称霸。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中期,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约公元前2373-前2349年)征服南部各城邦,建立苏美尔国家,定都乌鲁克城。约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末为阿卡德所灭。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创造楔形文字。
|
词语:
|
波斯帝国
|
解释:
|
波斯帝国是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帝国。统治这个帝国的是阿契美尼斯家族,故亦称阿契美尼德帝国。伊朗西南部法尔斯地区的波斯人本来臣服于西北部的米底。公元前 330年,帝国都城波斯波利斯陷落,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害,帝国灭亡。
|
词语:
|
中华帝国
|
解释:
|
中华帝国(the Empire of China)可以指: 1* 狭义:中华帝国,1915年12月12日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称帝后所建立的非法政权,年号洪宪,其存在仅有102天便旋即消亡。 2* 广义:泛指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各个封建王朝, 如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帝国"是指大一统国家的通称。在英语中the Empire of China指的就是清朝及以前存在在神州大地上的几个封建统一王朝。
|
词语:
|
罗马帝国
|
解释:
|
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巨头执政"后,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
词语:
|
基督教
|
解释:
|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现象。
|
词语:
|
国际体系划分的类型
|
解释:
|
1.根据形成的时间,可以分为古代的国际体系、近代的国际体系和现代的国际体系。
2.根据涵盖的范围,可以分为地区性体系、世界性体系和全球性体系。
3、根据国家的社会制度,可以分为奴隶制国家体系、封建制国家体系、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体系。
4、根据体系成员的政治关系,可以分为帝国体系、封建体系、殖民体系和无政府体系。
|
词语:
|
资本主义萌芽
|
解释:
|
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萌发尚未定型形成气候,而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规范性与规模。
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这里,我想提两点意见。
第一,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
生于萌芽状态的东西,本来不易辨识,也不容苛求。不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不仅要从微观上研究,还要从宏观上考察,才能定性。这里,我想提两点意见。
第一,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
|
词语:
|
新大陆
|
解释:
|
新大陆是相对旧大陆来说的。美洲和澳洲属于所谓的"新大陆",而亚洲和欧洲属于"旧大陆"。旧大陆是指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认识的世界,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全体被称为非洲-欧亚或世界岛)。与此相区别,新大陆主要指美洲大陆。
虽然在那个时候,亚洲和非洲内陆还不为欧洲人所知,但是欧洲人已经知道远到日本和南非共和国的亚洲和非洲的存在,因此也被认为是旧大陆。大洋洲和南极洲即不明确属于旧大陆,也不属于新大陆,这是由于旧大陆和新大陆是在发现大洋洲和南极洲之前提出的。
|
词语: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解释:
|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
词语:
|
雅尔塔体系
|
解释:
|
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
词语:
|
华约
|
解释:
|
华沙条约组织(英语: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я Варшавского Договора;简称WTO、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
词语:
|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
解释:
|
1.整体性。
2.相互联系性。
3.层次性。
4.功能性。
|
词语:
|
资产阶级革命
|
解释:
|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基本上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战斗的。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期间,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在社会巨变的大潮中,欧洲政治思想领域出现了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套政治构想。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
|
词语:
|
地理大发现
|
解释:
|
任何一个文明民族的代表人物首次到达地球表面某个前所未知的部分,或者确定了地表各已知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因而加深人类对地球地理特征的科学认识,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均可以称为地理发现。在十五世纪之前,只有南极洲这样的无人居住的大陆和某些岛屿、海域为人类所未知。而居住着未开化民族的陆地和岛屿,则只对"文明民族"而言是前所未知的。从各文明古国的产生到十五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广泛传播。但是古代学者没有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少可能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
词语:
|
阿提拉
|
解释:
|
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与中国历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同时的人物。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沙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由448年至450年,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版图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欧洲历史中更富传奇性。在西欧,他被视为残暴及抢夺的象征,但同时相对地亦有历史记载形容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尤见于古北欧的萨迦文献记载中。
|
词语:
|
托勒密
|
解释:
|
克罗狄斯·托勒密(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约90年—168年),又译托勒玫或多禄某,相传他生于埃及的一个希腊化城市赫勒热斯蒂克。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写下一系列科学著作,当中三部对伊斯兰世界和欧洲的科学发展有着颇大的影响。
|
词语:
|
恩里克
|
解释:
|
恩里克王子(1394~1460年)的全名是唐·阿方索·恩里克,亦称亨利王子。恩里克王子是葡萄牙国王(若昂)King John I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英国人。恩里克以雄才大略,开拓进取著称,是葡萄牙崛起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葡萄牙历史上最有远见,富有战略眼光的领袖,同时,也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关键人物,被称为"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位英雄"。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船队在非洲西海岸至几内亚一带,掠取黑人、黄金、象牙,并先后占领马德拉群岛等。
恩里克王子实际上并没有出海远航,只是在1415年随王国船队出征过摩洛哥的休达。他自幼沉静踏实,喜好钻研,专心致志于既定目标。他随船队到达休达后,刻苦研究了大量历史文献,积累了宝贵的航海资料。他确信,地球上尚有许多未知的大陆等待人们去发现。于是,一个宏大的设想在他的脑海里初步形成。他认定,葡萄牙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自休达返国后,恩里克便一心一意地投身于航海事业。他远离豪华舒适的宫廷,放弃了婚姻和家庭生活,选择葡萄牙西南角荒凉的圣维森特角附近的萨格雷斯定居下来,在这里创立了一所航海学校和一个天文台。他从国外招聘有名的宇宙学家和数学家,研究了搜集来的大量信息。之后,在萨格雷斯开设船坞建造船只。
经过多年的研究、训练和准备后,恩里克于1418年派出船队首次出航,并在当年发现了马德群岛的桑托斯港岛,继而于次年发现了马德拉岛。其后,他派出的船队又相继发现了亚速尔群岛各岛屿。
从那个世纪30年代起,恩里克向当时人类的航海极限发起挑战。他精心挑选了葡萄牙第一流的探险家和英勇无畏的水手。这些忠心耿耿为他的航海事业效劳的船长和船员,遵照他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先后发现了几内亚、塞内加尔、佛得角和塞拉里昂。
据史书记载,恩里克曾三令五申他的船长,要同被发现陆地上的土著人和睦相处,主张在那里进行和平的殖民。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地理大发现。后来,葡萄牙王室受到寻找黄金、贩卖黑奴等物质利益的驱使,航海大发现变成了武力征服和掠夺,演变为残酷的殖民主义统治和压迫。
15世纪上半叶,葡萄牙航海发现取得的成就震惊欧洲,恩里克不仅为葡萄牙人所景仰,而且受到欧洲人的尊敬。欧洲人尊称他航海家,葡萄牙人则亲昵地称呼他恩里克王子和航海王子。他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一位航海家的丰功伟绩。葡萄牙历史学家雅依梅·科尔特桑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一事件的世界意义,因为它与过去有联系,也就是说,葡萄牙人从其他民族以往的经验中得到了启迪,它的后果是对新人类的诞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葡萄牙人对恩里克的爱戴与崇拜达到极高的程度,以致把他的形象神圣化了。传说,他是一个纯粹而又严肃的修道式人物,把一切个人情感和欲望置之度外,从不为琐碎之事占用宝贵时光,耽误航海事业。
恩里克1460年因病在他的航海基地萨格雷斯谢世,终年66岁。历史学家都评价说,无论对葡萄牙还是对整个欧洲,他的一生及其事业的重要性是无法估量的。从他的航海时代起,每一个从事地理大发现的人,都是沿着他的足迹前进的。
为了表示对他的永久敬慕,葡萄牙人民为他建立了纪念碑,设立了《唐·阿方索·恩里克王子勋章》,表彰对葡萄牙做出贡献的本国和外国文化人士。恩里克王子的名字永远同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和航海大发现联系在一起。
|
词语:
|
达迦马
|
解释:
|
葡萄牙航海家,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生于葡萄牙锡尼什,卒于印度科钦。青年时代参加过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战争 ,后到葡宫廷任职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 。同年秋离开印度,于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伽马在1502~1503年和1524年又两次到印度,后一次被任命为印度总督。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 ,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
词语:
|
哥伦布
|
解释:
|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
|
词语:
|
麦哲伦
|
解释:
|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迪南德·麦哲伦,葡萄牙语:Ferno de Magalhes;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1480年春天-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人,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环航地球,死于菲律宾的部族冲突中。虽然他没有亲自环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
|
词语:
|
瓦特
|
解释:
|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19日)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
词语:
|
富尔顿
|
解释:
|
富尔顿是美国著名工程师,他制造的第一艘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长21.35米,1803年在法国的塞纳河试航成功,但当晚为暴风雨所毁。后来他得到J.瓦特的支持,于1805年3月获得新的更大的船用蒸汽机主体。两年后,富尔顿在美国造成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长45米,于1807年8月18日在纽约州的哈得逊河上作历史性的航行,航速为1.61公里/时。
|
词语:
|
斯蒂芬孙
|
解释:
|
斯蒂芬孙(George Stephenson)在英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条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被称为"铁路之父"。1781年6月9日生于诺森伯兰的威兰姆,卒于柴斯脱菲尔特,没受过学校教育,机械式家庭出身,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从小熟悉矿井里用来抽水的蒸汽机。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可实际运作的蒸汽机车是由理查·特里维西克(Richard Trevithick)在1804年发明的。
|
词语:
|
西门子
|
解释:
|
维尔纳·冯·西门子,德国工程学家、企业家、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了炼钢工艺,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
词语:
|
莱特兄弟
|
解释:
|
莱特兄弟指的是奥维尔(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和维尔伯(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30日)这两位美国人。世人一般认为他们于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并因此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飞机的成就归功给他们。
|
词语:
|
国际政治格局
|
解释:
|
是指国际社会中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
词语:
|
同盟国
|
解释: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的国家联盟。参与该联盟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数个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在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三国同盟遂告瓦解。世界大战末,美国加入协约国,同盟国最终失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同盟国方面作战的,还有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时称奥斯曼帝国)。
|
词语:
|
协约国
|
解释:
|
协约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英国,法国,沙皇俄国为主的国家联盟。还包括南斯拉夫等弱小的欧洲国家。它与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对立双方。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国家,但却和协约国一起攻打同盟国。一战中后期,美国、日本、中国等一些国家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而俄国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
词语:
|
硬实力(硬权力)
|
解释:
|
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权力,也就是指支配性实力,是指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通俗的说硬实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
词语:
|
软实力(软权力)
|
解释:
|
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指的是与诸如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等抽象资源相关的、决定他人偏好的"软性同化式权力"(soft co-optive power)。
|
词语:
|
孤立主义
|
解释:
|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
词语:
|
欧洲共同体
|
解释:
|
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ies)。
|
词语:
|
单极格局
|
解释:
|
即某一个主要的大国或政治力量于某一历史时期内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体系中的其他国家或政治单位在实力上与它相差较大,不能构成与之相抗衡的力量。
|
词语:
|
两极格局
|
解释:
|
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存在着两个大国或者大国集团,它们之间互相对立,相互排斥,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
词语:
|
反法同盟
|
解释:
|
反法同盟是1793年到1815年间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而结成的同盟。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后五次同盟与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第六次反法同盟则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而拿破仑则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并使得法国历史上经已灭亡的波旁王朝复辟。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
词语:
|
轴心国
|
解释:
|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
词语:
|
多极格局
|
解释:
|
是指实力相对均衡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大国或政治单位在国际体系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的力量对比状态。各国或政治力量之间彼此独立、基本平等,相互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
词语:
|
地缘政治
|
解释:
|
地缘政治 (geopolitics),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
词语:
|
铁幕
|
解释:
|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当时,东欧属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则属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这个词出自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所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中。
|
词语:
|
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
|
解释:
|
(1)构成角色的战略性。
(2)力量对比的均衡性。
(3)矛盾运动的主导性。
(4)关系行为的规则性。
|
词语:
|
国际秩序(世界秩序)
|
解释:
|
国际行为主体在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相互作用,处理各种国际问题的过程中,在既有国际体系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与机制行事,从而形成的一种总体上相对稳定、和平、有序的状态。
|
词语:
|
权力
|
解释:
|
是指人支配他人的意志和行动的控制力。政治权力,指公共权威的掌控者之间以及他们与一般公众之间的控制关系。
|
词语:
|
《凡尔赛和约》
|
解释:
|
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以战胜国英、法、美、日、意等为一方和以战败的德国为另一方,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20日生效。
凡尔赛和约规定:重划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东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②在军备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④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对德国的军备,和约规定:它的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用于维持国内秩序和边境安宁;海军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得拥有空军;此外,解散总参谋部,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关于德国的赔款总数,和会未达成一致的协议,仅规定建立赔款委员会,由它在1921年5月以前确定赔款总数。在这以前,德国应交付价值相当于200亿金马克的实物或现金。
|
词语: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解释:
|
《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
|
词语:
|
三十年战争
|
解释:
|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
词语:
|
德国统一
|
解释:
|
经过
(1)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的意志地区。
(2)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
(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
结果
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影响
(1)它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解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3)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
词语:
|
越南战争
|
解释:
|
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南越)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
词语:
|
苏联解体
|
解释:
|
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从此,苏联正式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
词语:
|
基欧汉
|
解释:
|
罗伯特·基欧汉(1941- )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学会前任主席,曾任斯坦福大学、伯兰德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教授,现为杜克大学政治系詹姆斯·杜克教授,著有《权力与相互依赖》(与约瑟夫·奈合著)、《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等书。
罗伯特·基欧汉是当代诠释和发展世界政治理论的经典大师。在其学术生涯中,基欧汉一直身处国际关系理论论战的核心。本文从学术经历、学术思想度、学术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基欧汉的学术成就进行评估,指出基欧汉的学术生涯缘起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质疑,发展于对现实主义范式的批判,成就于新自由制度主义范式的建构,辉煌于新自由制度主义(尤其是其构建的国际制度理论)与新现实主义之比肩主导地位的确立。基欧汉的学术发展历程以挑战现实主义为开端,以新自由制度主义获得比肩地位为中点,以积极迎接建构主义范式挑战为当前形态。他所创立的国际制度理论体系不仅是架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学术桥梁,也时刻保持着开放的形态,借鉴和吸纳其他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特别是建构主义的最新成果,及时保持着学术前沿地位。
|
词语:
|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
解释:
|
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是一个军事战略和联合的系统用于在整个国家范围抵挡外来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入侵的导弹可以被其他的导弹,或者激光所拦截。它们可以被拦截于发射点附近(爬升阶段),飞行过程之中,或者是再入大气层阶段。
|
词语:
|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
解释:
|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简称TMD系统。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提出的,。TMD是相对于防御"战略弹道导弹"的"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而言的。TMD与NMD共同构成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构想的两大内容,其开发工作由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局具体负责。
|
词语: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解释:
|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
词语:
|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
|
解释:
|
(1)以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
(2)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
(3)不平等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
(4)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货币组织中的从属关系。
|
词语:
|
休克疗法
|
解释:
|
概括地说,休克疗法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采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使 社会总供求达到人为的平衡,以此遏制恶性通货膨胀,恢复经济秩序。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因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不仅需要控制过旺的社会总需 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会总供给的有效增长。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证明,前者在短时间内容易实现,后者却需较长时间花大气力方能见效。由于休克疗 法的调控重点放在社会总需求上,加之实施措施的力度较大,所以极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产生奇效的奥秘之所在,也是休克疗法原始涵义之精髓"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在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改革的顺序和力度。具体而言,在宏观政策方面,"休克疗法"紧缩财政更为严厉;在经济自由化上,"休克疗法"主张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价格、外贸的自由化和货币的自由兑换;在私有化方面,强调迅速实现,为此不惜采取无偿分配的办法。
|
词语:
|
联合国宪章
|
解释:
|
《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
|
词语:
|
美国独立宣言
|
解释:
|
《美国独立宣言》(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为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并宣明此举正当性之文告。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于费城批准,当日兹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宣言之原件由大陆会议出席代表共同签署,并永久展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之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此宣言为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
|
词语:
|
《大西洋宪章》
|
解释:
|
《大西洋宪章》又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于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公布。
|
词语: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解释: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词语:
|
国情咨文
|
解释:
|
国情咨文(The State of the Union)是美国统治阶级的施政纲领,主要阐明美国总统每年面临的国内外情况,以及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按照美国惯例,每年年初,现任总统都要在国会做年度报告,阐述政府的施政方针,被称为"国情咨文"。
|
词语: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
解释:
|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
词语:
|
中国对于国际新秩序的目标
|
解释:
|
新兴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应该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改变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局面,结束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和平等的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实现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主权一律平等,促进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
词语:
|
77国集团
|
解释:
|
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1963年在18届联大讨论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问题时,75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提出一个《联合宣言》 ,当时称为"75国集团"。后来在1964年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自此称为77国集团,1979年成员国已增加到120个,但仍沿用了77国集团的名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切身利益而走向联合斗争的共同愿望。77国集团为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词语:
|
《利马宣言》
|
解释:
|
"利马宣言——《审计规划指南》"的简称。1971年10月—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第二次77国集团部长级会议通过。1977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秘鲁利马召开的第九届代表大会通过。它包括原则声明、行动纲领、关于发展中国家要采取的措施和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的联合声明以及会议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内容。
全文分七章二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市计的目的;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传统审计和效益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及其成员的独立性;最高审计机关财务的独立性;同议会的关系;同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关系;凋查权;审计结论的执行;专家意见和其它协作权;审计方法和程序;审计人员:国际知识交流;向议会和公众报告;报告方法;审计职权的宪法依据和对公共财务管理的审计;对驻外机构的市汁;税务审计;对承包合同和市政工程的审计;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的审计;对政府投资的工商企业的审计:对受资单位的审计;对国际和超国际组织的审计。
"宣言要求发展中国家能"充分参加改革世界贸易和货币制度的任何事先磋商和决策"。为发展中国家在关贸总协定的框架内争取到非互惠的和更加优惠的待遇的共同努力提供了基础。
|
词语:
|
星球大战计划
|
解释:
|
星球大战计划也就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简称星球大战(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亦称 Star Wars Program,简称SDI。)台湾称"星战计划"。1985年1月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定名为: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开始部署,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
|
词语:
|
万隆会议
|
解释:
|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
词语:
|
布什
|
解释:
|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英文名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6.12—)。中国大陆译作布什,台湾译作布希, 港澳译作布殊,为美国第41任总统。由于美国历史上存在过两位布什总统,因此又常被称为老布什,以便与同样担任美国总统的长子乔治·沃克·布什作区别。老布什任内最为人知的政绩,莫过于1991年海湾战争。他在任内成功击败伊拉克,并向后者实施经济制裁。
|
词语:
|
自由竞争
|
解释:
|
可以自由地进行资本投入、转移和商品买卖的竞争。实质是自由地追逐剩余价值的竞争。是16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垄断前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据价值规律,在宏观调控下采取自由竞争的形式,优胜劣汰,以促进经济发展。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主要是各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利润驱使各垄断组织去争夺各个市场的垄断地位。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
词语:
|
金融寡头
|
解释:
|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也叫"财政寡头"。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真正统治者。金融寡头的全面统治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经济领域,金融寡头实行全面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方式,控制和支配其他众多的企业。
|
词语:
|
垄断资本主义
|
解释:
|
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
|
词语:
|
第三世界国家
|
解释:
|
第三世界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
词语:
|
十月革命
|
解释:
|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
词语:
|
修昔底德
|
解释:
|
古希腊历史学家,根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偶尔提及的有关他自己的文字内容判断:他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其父奥罗路斯是雅典的贵族,其家族在色雷斯沿海地区拥有金矿开采权。他在雅典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生活的时代正值雅典的极盛时期,也是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伯里克利等人的政治演说,爱斯契里斯、幼里匹德斯、索福克利斯等人的戏剧,诡辩派(又称"智者派")的哲学,希罗多德等人的历史著作,以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所代表的"实验的""科学"精神,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年以后,他也像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凭借家族的门第和个人的才干而步入仕途。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他已经30岁左右,并可能已投身军旅。军旅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因而于公元前424年被推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率领一支由7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驻扎在色雷斯附近的塔索斯岛。当斯巴达的军队围攻安菲波里斯的时候,他接到该城守将攸克利的求援后立刻率军增援,但在他到达之前城池已被攻破。当局认为他贻误战机、且有通敌之嫌,就将他革职并放逐到色雷斯。
此后的20年间,他虽然居住在色雷斯,但始终关注着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进展情况,随时记下具体过程。据说他经常到各地战场去进行实地考察,甚至还去过伯罗奔尼撒同盟军队的阵地和西西里岛。公元前404年,战争结束以后,他才获得特赦,得以重返故乡雅典。
|
词语:
|
国际政治中的权力
|
解释:
|
在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一个国家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行为的能力。
|
词语:
|
权力的属性
|
解释:
|
权力就具有下列属性:
(1)权力的相对性
(2)权力的两重性
(3)权力的强制性
(4)权力的利益性
|
词语:
|
国家实力
|
解释:
|
称之为综合国力,是指一国所具备和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总和。
|
词语:
|
现代国家实力的有形构成
|
解释:
|
现代国家实力的有形构成主要有六个方面:地理条件、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
|
词语:
|
国民生产总值
|
解释: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
词语:
|
社会制度
|
解释:
|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
|
词语:
|
政治体制
|
解释:
|
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这也叫做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这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
|
词语:
|
共和制
|
解释:
|
共和制(republicanism),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共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事务"。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
|
词语:
|
君主立宪制
|
解释:
|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
词语:
|
国家行为能力尺度
|
解释:
|
一国行为能力的尺度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在主要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对其他行为体对外决策的影响;自身对外形象的范围和领域;对外影响的途径和手段。
|
词语:
|
尼采
|
解释:
|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
词语:
|
国家利益
|
解释:
|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其绝大多数公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
|
词语:
|
传统安全
|
解释:
|
传统安全是国际关系(其实不如翻译作"国家间关系",专指民族国家系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的主题,一般是指与国家间军事行为有关的冲突。安全概念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战争,以及由战争引起的安全问题一直在国际关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国家为中心的权力和安全观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在国际关系结构中,每个国家都自主地行使主权,但不应有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权威。各国不能恣意妄为,国家行为也会受到外部力量(主要是其他国家的行为)的制约,国家依靠内部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安全。但是实际上国家的实力、地理位置、人口资源影响着国家的能力和外交政策的导向,外部力量很难对势力强大的国家进行制约。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抽象的道德原则,虽然一些西方国家力主存在这样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利益才是行为的标准。国家运用权力去追求利益,权力是国家获得利益的最大保证,也是赢得冲突的最大保证。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安全主要指的是国家安全。
传统安全是与新的安全领域相对的一个概念。传统安全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安全,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政权的安全等。现代社会中,国家经济的安全也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安全领域,因而才出现了传统安全这个概念。
|
词语:
|
非传统安全
|
解释:
|
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跨国性。非传统安全问题从产生到解决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特征,不仅是某个国家存在的个别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其他国家或整个人类利益的问题;不仅是对某个国家构成安全威胁,而且可能对别国的国家安全不同程度地造成危害。二是不确定性。非传统安全威胁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由非国家行为体如个人、组织或集团等所为。三是转化性。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如果非传统安全问题矛盾激化,有可能转化为依靠传统安全的军事手段来解决,甚至演化为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四是动态性。非传统安全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某些流行性疾病可能不再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威胁;而随着恐怖主义的不断升级,反恐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主权性。国家是非传统安全的主体,主权国家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拥有自主决定权。六是协作性。应对非传统?全问题加强国际合作,旨在将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
|
词语:
|
领土
|
解释:
|
国际法承认国家在其领土上行使排他的管辖权。领土同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是国际法的客体。明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主权国管辖的国家全部疆域。 位于国家主权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
词语:
|
领海
|
解释:
|
曾被称为沿岸水、沿岸海、海水带和领水,在地理上是指与海岸平行并具有一定距离宽度的带状海洋水域。 按海洋法,领海定义为:"国家主权扩展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关于主权不仅是指水域,而扩展于领海之上的空间及海底和底土。关于领海中的"一带海域"的确定涉及到领海的基线、领海的宽度和领海的外沿线的确定。
|
词语: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解释:
|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
词语:
|
国家利益的作用
|
解释:
|
1.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实施对外行为的重要依据和基本动因。
2. 国家利益是国家调整对外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3.国家利益是解释和理解国家对外政策和行为的重要工具。
|
词语:
|
反导系统
|
解释:
|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 ),拦截敌方来袭的战略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它包括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目标识别系统、 反弹道导弹导弹、引导系统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反弹道导弹导弹是防御系统的拦截器,按拦截空域分为高空(大气层外)和低空(大气层内)拦截导弹。它是在地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是两级或三级有翼导弹,由发射井垂直发射,以对付全方位来袭的战略导弹。
|
词语:
|
"两个拳头打人"
|
解释:
|
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也尝试着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结果是中国逐渐走上了同时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道路。整个60年代,"反两霸"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和对外关系格局的特点。这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战略被形象地比喻为"两个拳头打人"。这是建国后中国外交战略的第一次调整。
|
词语:
|
"一条线"
|
解释:
|
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国由于长期对外扩张,特别是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中,实力遭到削弱,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而苏联则乘机加紧扩充军备,并依仗其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对外扩张。在双方激烈争夺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为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美国调整对外政策,在亚洲实行收缩战略,打开中美关系大门,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集中力量确保欧洲重点。
为推动国际局势朝着有利于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方向不断发展,毛泽东主席于1973年在会见基辛格时提出,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希望美国跟欧洲和日本加强合作,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这就是联合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 "一条线" 战略。
|
词语:
|
北方四道的争端问题
|
解释:
|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 (southern kuriles),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 (northern islands / northern territories)。北方四岛位于北纬43度23分—45度33分、东经145度23分—148度52分之间,东临太平洋,北面是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是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总面积4994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千叶县的面积。
北方四岛资源丰富,四岛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会之外,从而形成了暖寒流鱼类相聚的场所,因此这里有"鱼类宝库"之称,当地人曾用"海胆乱滚,螃蟹重叠"来形容这里水产的丰富。择捉岛和国后岛属于火山地带,具有丰富的温泉和地热资源。
国后岛位于北海道野付岬东北,为四岛中的第二大岛。岛长120公里,宽4—30公里,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岛上的大部分地面覆盖着火山喷出物,其东北部最高峰爷爷岳海拔1845米,是一座秀丽的二重圆锥火山。岛上有原始森林约12万公顷,分布在一些湖泊和温泉周围。主要矿藏有金、银、硫黄、硫化铁等。
择捉岛位于国后岛东北,长约203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是诸岛之中的第一大岛。海拔10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7座。岛上多湖泊,森林面积约30万公顷。东侧的茂世路硫黄矿为岛上主要矿藏。
在日本北海道的纳沙布地角,可以远眺北方四岛。
齿舞群岛也称水晶岛,是萌茂尻、水晶、秋勇留、勇留、志贰、海鸟、多乐等小岛的总称。总面积仅102平方公里。
色丹岛位于齿舞群岛东北部,岛长28公里、宽9公里,面积约260平方公里。该岛的显著特点是海岸线比较弯曲,大小港湾多。岛上多草,畜牧业相当发达。
1981年9月10日,日本首相铃木一行乘直升飞机在北海道纳沙布角上空视察北方四岛。
北方四岛还有很大的军事价值,它有得天独厚的隐蔽性,能够实现彻底的通讯管制。在日本历史上,北方四岛曾起过特殊的军事作用。1941年11月,日本海军把其核心海上力量集结在择捉岛的单冠湾,然后从这里出发偷袭了美国海军据点──夏威夷珍珠港。在冷战时期,苏联在北方四岛建立了空军基地,美国也把"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和攻击型核潜艇调向北方。美苏在北方四岛附近的激烈抗争是与北方四岛的军事价值分不开的。
日本对北方四岛的领有关系在1855年就已得到确认。日俄战争后,日本占领俄国库页岛南部。1945年2月美英苏《雅尔塔协定》指出,"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同年8月,苏联派兵占领了国后、择捉、色丹和齿舞四岛。1946年2月,苏联单方面宣布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及齿舞、色丹两岛并入苏联版图,日本朝野对此不予承认。1956年10月19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联合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后,把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
日方认为,俄方利用日本战败强占四岛是"非法占领",只有将四岛归还日本后,日本才能与俄签署和平条约。俄方认为其占领四岛是二战的结果,改变这一结果将意味着否定二战。俄方主张,根据苏联和日本1956年签署的《日苏联合宣言》,俄只能以签署和平条约为条件将齿舞、色丹两岛归还日本。由于双方互不让步,两国至今未能签署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和平条约。
2009年7月3日,日本国会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首次将北方四岛规定为日本"固有领土"。这一修正案出台后俄方立即做出强烈反应。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日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日本外相前原诚司12月4日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了该争议岛屿。13日,俄罗斯政府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视察了同日本存有归属争议的南千岛群岛中的择捉岛和国后岛。当晚,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舒瓦洛夫视察国后岛和择捉岛非常令人遗憾。
2011年2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到访的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双方表示,尽管两国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归属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但是双方同意今后继续进行谈判,寻求"相互可以接受的方式"解决领土问题。
同年2月19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先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了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后从北海道根室市陆地远眺了北方四岛。
|
词语:
|
互动
|
解释:
|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体之间在对外行为上相互影响,其中每一方的行为均会对另一方的行为产生影响,或引起另外一方的某种反应。
|
词语:
|
国际冲突
|
解释:
|
是指国际行为体之间为实现各自的利益和目标而进行的对抗性或敌对性遭遇或相互作用,是由于所追求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处于自觉的对立之中的相互活动。
|
词语:
|
国际合作的定义
|
解释:
|
国际合作是国际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基于相互利益的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而在一定的问题领域所进行的政策协调行为。
|
词语:
|
和谐状态
|
解释:
|
当国家间进行互动时,每个国家的政策(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都被其他国家视为促进它们目标的实现,认为此种状态为和谐状态。
|
词语:
|
亚太经合组织
|
解释: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建议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词语:
|
上海合作组织
|
解释:
|
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并在次日,6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同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在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晤。六国总理在会晤中一致决定启动六国多边经贸合作进程,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中亚五国中除了土库曼斯坦外,均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占亚欧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上海合作组织是致力于经济的政府间区域性国际组织。
|
词语:
|
战略性合作
|
解释:
|
是指在国家战略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家间合作。
|
词语:
|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解释:
|
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是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地理等因素确定的。战略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对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规律的分析与判断,战略方针、任务、方向和作战形式的确定,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的生产,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利用,国防工程设施,战略后方建设,战争动员,以及照顾战争全局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等。或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注意到,战略运用的前提实际上是存在敌我双方,或敌我友三方,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则是我、友双方共同对敌的结盟关系。
在全球化发展日益扩大与深化的今天,国家往往根据自身利益和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国家结成某种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国家之间的联盟,而是为了促进各自多方面发展形成的。
"战略伙伴关系"是冷战结束后流行的一种国与国的关系。如中国和加拿大就是这种关系。两国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了在带有战略性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有助于两国快速经贸和投资往来,也加强了两国间的沟通。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叫做"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词语:
|
国际条约
|
解释:
|
是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并确定其相互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国际书面协议。
|
词语:
|
《乌得勒支和约》
|
解释:
|
1713年在乌德勒支签署的一系列旨在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各国承认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萨伏依获得西西里和部分米兰公国的土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获得西属尼德兰、那不勒斯王国、撒丁尼亚和米兰公国的剩馀部分。此外,西班牙割让直布罗陀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与英国奴隶专营权(西属拉美奴隶专营权三十年)。
和约中首次将"欧洲均势"概念写入和约。
|
词语:
|
神圣同盟
|
解释:
|
神圣同盟是一八一五年九月,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奥地利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打败拿破仑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理想。另外意大利足坛也有神圣同盟的说法。
|
词语:
|
《布列斯特和约》
|
解释:
|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它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
|
词语:
|
国际合作的类型
|
解释:
|
1.按照合作所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合作和区域性合作。
2.按照参与合作的行为主体数量可分为多边合作与双边合作。
3.按合作目标的广泛程度可分为战略性合作和一般性合作。
4.按照合作的正式程度可分为默契、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
5.按合作的领域可分为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军事合作、科技合作、文化合作等。
|
词语:
|
信息不对称
|
解释:
|
是指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某一信息,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
|
词语: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解释: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
词语:
|
关于限制战略性进攻武器条约
|
解释: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迅速发展战略核武器。至60年代双方都已拥有庞大的核武库 。60 年代后期美国进行战略收缩 ,希望减轻军费的压力,同时遏制苏联的发展;苏联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开始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苏于1969年10月25日达成协议,决定自11月17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举行会谈。会谈包括两个阶段。
|
词语:
|
中东和平路线图
|
解释:
|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个中东和平计划。此后,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在此基础上几经磋商,最终形成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Roadmap Peace Plan),并在2002年12月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但由于以色列的阻挠,美国没有及时公布方案的具体内容。
2003年3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并组成新内阁。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以双方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并公布了"路线图"计划内容。6月4日,巴以美三方在约旦红海港口城市亚喀巴举行峰会,宣布"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
|
词语:
|
新东方政策
|
解释:
|
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是对联邦德国历来推行的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
|
词语:
|
勃列日涅夫
|
解释: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政治家,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后为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
词语:
|
广义的国际组织
|
解释:
|
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营利性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广义的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词语:
|
狭义的国际组织
|
解释:
|
仅指政府间国际组织。
|
词语:
|
组织机构
|
解释:
|
把人力、物力和智力等按一定的形式和结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或利益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而开展活动的社会单位。
|
词语:
|
国际组织的构成要素
|
解释:
|
需要具有:1.成员资格,即组成国际组织的主体必须是来自两个以上的国家,要么是主权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和官员,要么是民间团体或个人。
2.宗旨目标:国际组织是介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其宗旨目标都是跨国性的。
3.组织结构:国际组织必须具备常设的正式机构处理连续性的日常事务,其章程必须明确规定该组织的宗旨原则、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和范围以及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这使国际组织区别于国际会议。
4.拥有一定自主权:国际组织建立在各成员对共同利益的认同基础之上,不代表某个特定成员的利益,国际组织本身的利益体现出一种超国家性,这使得国际组织拥有不同于其成员的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运作。
|
词语:
|
国际组织的特征
|
解释:
|
跨国性、自愿性、机制性、自主性、非暴力性。
|
词语:
|
诸侯会盟
|
解释:
|
诸侯会盟,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春秋时代,一些较小的诸侯国为了抵御大国侵略,联合作战,一些较大的国家利 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胁迫其他小国加入自己的阵线,都曾会盟。
|
词语:
|
目前国际组织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
解释:
|
第一,国际组织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成员国数目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
第二,国际组织向多层次、综合性方向发展,内部合作不断加深。
第三,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
词语:
|
《国际组织年鉴》
|
解释:
|
共分四卷。第一卷为《机构概况及参见》,共收录3万多个国际组织,提供有关名称、地址、成立日期、宗旨、成员等18项信息。第二卷为《参加国索引》,第三卷为《主题和地区索引》,第四卷为《国际组织书目和资源》。
|
词语:
|
区域性国际组织
|
解释:
|
基本上按地区组成的国际组织。它们的成员是特定地区内的若干国家,在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或者具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或共同的利益,因此,它们在和平解决争端、维持本区域和平与安全、保障共同利益及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等方面,有进行协调、广泛合作并结成永久组织的需要。在区域组织中,有些是政治性的,有些是专门性的。但是,一般区域组织从其基本活动来看,不仅具有政治方面的职能,也具有调整和促进本区域内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专业方面的作用。
|
词语:
|
非洲统一组织
|
解释:
|
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组织或非统),确定5月25日为"非洲解放日"。在2001年的首脑会议中,改名为"非洲联盟"。
|
词语:
|
美洲国家组织
|
解释:
|
由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其前身是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成立于1890年4月14日,1948年在波哥大举行的第 9次泛美大会上改称现名。目前有30个成员国,并先后有16个欧美及亚非的国家或地区在该组织派有常驻观察员。
|
词语: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解释:
|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
词语: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解释:
|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是为了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
|
词语:
|
欧洲煤钢联营
|
解释:
|
西欧部分国家为促成煤炭和钢铁工业一体化而成立的经济联合体。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建议愿将本国经济中的煤钢部门管理权委托给某一独立机构的国家成立煤钢共同市场。此后,法、西德、意、比、荷、卢等6个西欧国家开始在此计划基础上进行谈判。1951年4月18日上述6国在巴黎签订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标志着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至1954年,这些国家的煤、焦炭、钢、生铁等的贸易壁垒几乎完全消除。联营先后制订一系列共同规章,监督卡特尔和调整企业合并。其中央执行机构决定价格、规定生产限额并被援权对违反条约、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欧洲煤钢联营使"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得以实现,以后又发展为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其部长理事会和委员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对应机构合并。
|
词语:
|
世界卫生组织
|
解释:
|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组织或世卫),是联合国属下的专门机构,国际最大的公共卫生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该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精神及社会生活中的完美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截至2005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共有193个成员国。现任总干事为香港人陈冯富珍。
|
词语:
|
国际组织的种类
|
解释:
|
1、根据国际组织成员的地位和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2、根据成员的来源构成和活动范围,可划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根据组织宗旨和职能的不同,可划分为综合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
词语: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解释: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我们常听到的"特别提款权"就是该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
|
词语:
|
世界银行
|
解释:
|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 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
词语:
|
国际组织的作用
|
解释:
|
1.国际组织有利于促进各国国家利益和特定利益的实现。
2.有利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3.国际组织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社会发展。
|
词语:
|
《联合国家宣言》
|
解释:
|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即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联合国国家宣言》,又称《二十六国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
词语:
|
海牙国际法庭
|
解释:
|
海牙国际法庭,其正式名称为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位于荷兰海牙。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成立于1946年04月03日。国际法院也设在荷兰海牙市中心的和平宫,这是一座由灰色花岗岩做底座,由红砖砌成墙壁的坡顶建筑,高四五层,长六七十米。门前是一片比足球场还大的草坪,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平宫建于1913年,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常设国际法院及其继承者——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均在此办公。进得门来,厅廊宽敞,墙上悬挂着著名法学家的画像,楼梯旁陈列着各国赠送的礼品。
|
词语:
|
经济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
解释:
|
1.经济实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4.经济手段是国家对外行为的重要方式之一。
|
词语: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解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三任院长李铁映,现任院长陈奎元。
|
词语:
|
综合国力
|
解释:
|
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如何界定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或战略资源,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阿什利·泰利斯(Ashley Tellis et al,2000)将国家实力定义为两个分量相互作用的产物,即一个国家在给定时间上具有掌握经济创新周期的能力,并利用这种控制能力形成有效的军事能力,反过来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加强现存的经济优势,也为保持国家的战略优势以及从国际体系中获益提供基本条件。概言之,综合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有目的的行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综合能力。我们将国家战略资源(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s)定义为一个国家实现本国战略目标所可以利用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关键性资源, 它们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 也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关系学者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1979)把实力定义为各种能力的分布。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而国家战略资源一般指的是某一类战略资源。
|
词语:
|
军备竞赛
|
解释:
|
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近代比较著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中欧洲列强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如"无畏舰"建造竞赛,详情请参阅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展开的长期军备竞赛。
|
词语:
|
全球经济一体化
|
解释:
|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广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狭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
词语:
|
重商主义
|
解释:
|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重商主义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
词语:
|
殖民地
|
解释:
|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不复存在。
|
词语:
|
半殖民地
|
解释:
|
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或地区。它们之所以并未成为某一宗主国的殖民地,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领土争夺中矛盾尖锐,以及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抗。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典型的国家形式不仅有两大类国家,即殖民地占有国和殖民地,而且有各种形式的附属国,它们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金融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争夺这些半独立国家的斗争一定会特别尖锐起来。
|
词语:
|
经济合作
|
解释:
|
指国家之间通过签订经济条约、开展国际贸易、建立国际组织等各种方式在经济领域内进行双边或多边合作,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利益上的多赢或互补。
|
词语:
|
经济竞争
|
解释:
|
指国家之间或国家的企业之间在不同的经济或产业领域内互相比赛、相互争夺的一种状态。
|
词语:
|
经济冲突
|
解释:
|
指国家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纠纷和矛盾而引起的摩擦和冲突。
|
词语:
|
贸易战
|
解释:
|
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由于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称为贸易战。如果贸易战的武器仅限于相互提高关税税率,对此则称为"关税战"。
|
词语:
|
倾销
|
解释:
|
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对倾销的调查和确定,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负责。
|
词语:
|
反倾销
|
解释:
|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
词语:
|
贸易壁垒
|
解释:
|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国间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导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
|
词语:
|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的目的
|
解释:
|
一是为了扩大或者加强自己对对象国的影响或势力范围,以实现既定的对外目标。
二是实现既定的意识形态和战略目标,限制、削弱或打击竞争对手或潜在敌人,它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制裁、高新科技出口限制、武器禁运、信贷抵制等。
三是制止对象国从事某种不法行为或惩罚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
|
词语:
|
杜鲁门主义
|
解释:
|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
词语:
|
巴黎统筹委员会
|
解释:
|
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Control) ,是1949年11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有17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纠集起来的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被巴统列为禁运对象的不仅有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总数共约30个。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断突破巴统的禁运限制,巴统不得不缩小其管制范围。1990年,巴统大幅度放宽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禁运项目由成立初期的400个减少到120个,1991年中又减少三分之二。受其禁运的国家也越来越少。
|
词语:
|
两极格局
|
解释:
|
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0年两德统一为终点。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
词语: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解释:
|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变化的具体要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欧洲统一和区域一体化运动,以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构成催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现实依据。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国际政治经济学获得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支持。在美英等西方国家学者的带领下,国际政治经济学创立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研究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基础性学科。
|
词语:
|
阶级斗争
|
解释:
|
阶级斗争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
|
词语: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解释:
|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
词语:
|
南北关系
|
解释:
|
即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南北关系既充满矛盾与对立,又存在依存与合作,其实质在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因此,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
|
词语:
|
一体化
|
解释:
|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也涉及政治、法律和文化,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由于它涉及的主权实体间的相互融合,并最终成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主体资格的单一实体,因而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间合作,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国家间政治或经济关系。
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主权让渡性,其核心是国家主权的让渡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化和法律化就成为实现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
|
词语:
|
全球化
|
解释:
|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
词语:
|
金融危机
|
解释:
|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The Financial Crisis)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
词语:
|
贸易顺差
|
解释:
|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词语:
|
南北对话
|
解释: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习称"南方",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习称"北方",故名。
|
词语:
|
南南合作
|
解释:
|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谋求进步的重要渠道,也是确保发展中国家有效融入和参与世界经济的有效手段。
|
词语:
|
社会达尔文主义
|
解释:
|
社会达尔文主义 social Darwinism 19世纪的社会文化进化理论,因和达尔文生物学理论有关系而有此名。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著名的有英国的斯宾塞和白哲特(Walter Bagehot)、美国的索姆奈(William Graham Sumner)——认为影响人口变异的自然选择过程,将导致最强竞争者的生存和人口的不断改进。
|
词语:
|
人类地理学
|
解释:
|
人类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从人类本身的角度研究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类社会,为德国早期人文地理学中的一支。
|
词语:
|
生存空间
|
解释:
|
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理论中的术语。认为国家是一种有生命的机体,要有能满足它生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就是能不断扩大的领土和殖民地。希特勒就是以争取"生存空间"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词语:
|
纳粹德国
|
解释:
|
纳粹德国(Nazi Deutschland),1933.1-1945.5正式国名为德意志帝国(Deutsche Reich)和大德意志帝国(Groe Deutsche Reich),又称第三帝国( Drittes Reich)。通常指1933年至1945年间的德国,当时它处于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和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变体)的意识形态的坚固统治之下。
|
词语:
|
几何级数
|
解释:
|
几何级数是一个数学上的概念,可以表示成a*x^y,即x的y次方的形式增长。通常情况下,x=2,也就是常说的翻几(这个值为y)番。与代数级数相比,几何级数的增长更可观。如几何级数的"翻三番"就是a*2^3,就是代数级数的增长8倍。
|
词语:
|
算术级数
|
解释:
|
所谓算术级数,又称等差级数。它指的是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这个数列中的每一个数跟前一个数的差额是固定的,这个差额又称;公差。因此一个数跟前一个数之间的增长幅度或者变化幅度就是恒定的按算术级数增长,指的就是按照这样一种格式增长。这个数列的增长率是逐年下降的,因为增长幅度一样,但越往后,数列中的数值就越大(假定公差是正的)。这个公差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不一样。因此,按几何级数增长和按算术级数增长的关键区别是:按几何级数增长意味着按固定的增长率增长,但每期的增长幅度不一样,如果增长率是正的,那么越往后增长幅度越大按算术级数增长意味着按固定的增长幅度增长,但每期的增长率不一样,如果增长幅度是正的,那么越往后增长率越小。
|
词语:
|
海权论
|
解释:
|
马汉海权论之中心思想
(一)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拿破仑几次企图渡过海峡征英皆告失败後,于1798年征埃时,其海军在尼罗河口海战时遭英国纳尔逊将军所率领的舰队重创,地中海制海权尽失,本国与埃及远征军的交通线被切断而告失败。1801年,拿破仑为了削弱英国的商业,号召各国『武装中立』,俄国、丹麦、瑞典及普鲁士皆参加,一致反对在波罗的海行使交战国权利。英国必须仰赖波罗的海各国输入橡木、绳索和帆布,所以无法容忍上述诸国参加武装中立,乃派遣波罗的海舰队,以武力来打破拿破仑的武装中立政策。在哥本哈根海战中击败丹麦海军舰队取得进出波罗的海的自由後并进入芬兰湾,打破武装中立的政策。( 参阅『中外战争全史』第九册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1805年在特拉法加海战中,英国舰队击败法西联合舰队,建立英国海军的无敌霸权。(英国指挥官纳尔逊将军在此役中殉职)注:请参阅『中外战争全史』第九册第二十二篇第四章。
(二)海权的发展属外线作战,以攻击为主要任务,陆权则以防御为主。
(三)有优势之海军,优良的海外基地、海港,才能与敌人抗衡,发挥海权之力量。
1.马汉认为海军的目的在于会战,而最终的目的则为取得制海权以控制海洋,因此舰队所需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强力的攻击火力,拥有优势的海军,才能控制海洋。
2.拥有广大又富饶的海外殖民地及优良海港,有利于舰队补给、维修,对延伸海军战斗能力有很大助益。马氏认为海权必须能确保自己的交通线安全,并同时能切断敌人的交通线。交通线愈长,则海权所能赐予的利益也就愈大。而交通线的建立,就依赖线上的各个海外基地(殖民地)与海港了。英国在十八世纪在地中海南岸拥有众多海外基地,因此方能封锁法国海岸,拥有地中海制海权;法国拿破仑远征埃及,其目的即欲切断英国经地中海到印度之交通线。
(四)丹麦的日德兰半岛与西兰岛控制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航道咽喉;直布罗陀海峡紧扼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交通;苏彝士运河为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海运衢道,若能掌握这些战略要地,就可发挥以海制陆的优势。
|
词语:
|
大英帝国
|
解释:
|
指由英国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领、殖民地、领地、托管地和保护国共同构成的大帝国,是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最大的环球殖民帝国。帝国在19世纪初达到鼎盛,大约有4到5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367万平方千米,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帝国继16世纪的西班牙帝国之后,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经历20世纪的非殖民化以后其海外领地逐渐独立,它们中的大部分在独立后与英国组成了一个和平组织——英联邦。
|
词语:
|
中东
|
解释:
|
"中东地区"或"中东" 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
词语:
|
大陆心脏说
|
解释:
|
大陆心脏说又名大陆腹地说,是一种以地理位置为主要根据,以划分地缘政治地带为主要内容进行国际政治战略分析的学说。1914年由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他将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地图作为分析的基本工具,把亚、非、欧三大洲作为"旧世界"的核心,即大陆腹地,亦称"世界岛"。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控制亚欧大陆心脏;谁统治亚欧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边缘地区,从而主宰世界。这一论点对当时英国在中东、远东和亚欧大陆沿海地带的海上控制,起了鼓动作用。1919年又将这一论点加以发展,提出世界政治战略的全球观点。他认为:①东欧及苏联占据了大陆腹地的核心地位;围绕心脏地带的是由海陆两便国家组成的"内新月区"边缘地带,内新月区由欧洲沿海地区、阿拉伯中东沙漠和亚洲季风地区组成;在旧世界东南和西南海岸之外的澳洲和非洲称为滨外洲;②这些地缘政治区域带政治活动的一般方式是大陆心脏地带的民族向外压迫边缘地区国家,但滨外洲为海上势力难以接触的大陆区域,称为南方大陆心脏地带;③将世界分为陆权国和海权国两大类,并将占有大陆腹地的陆权国如东欧及苏联称为世界的枢纽。大陆心脏说30年代后为豪斯浩弗(K.Haushofer)等地缘政治学者所承袭,并结合国家有机说等其它理论,成为军事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推行领土扩张政策和国际政治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础。
|
词语:
|
霍尔木兹海峡
|
解释:
|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现时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
词语:
|
马六甲海峡
|
解释:
|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
词语:
|
苏伊士运河
|
解释:
|
苏伊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105哩),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
|
词语:
|
巴拿马运河
|
解释:
|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千米(40哩),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哩),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
|
词语:
|
大庆油田
|
解释:
|
大庆油田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
|
词语:
|
多佛尔海峡
|
解释:
|
加来海峡,法语对"多佛尔海峡"的称呼。为英吉利海峡的东部,介于英国和法国之间(东经1度30分,北纬51度零分),是连接北海与大西洋的通道。长30-40公里,最窄处仅28.8公里,大部分水深24~50米,最深64米。是国际航运要道,西北欧10多个国家与世界各地之间的海上航线有许多从这里通过;同时它又是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之间距离最短的地方。因此海峡的航运十分繁忙,每年通过12万艘次以上,1971年曾达到17多万次,货运量6亿多吨。两岸有四对渡口可以火车轮渡,1969年已达到87万辆汽车和440万人次。
|
词语:
|
直布罗陀海峡
|
解释:
|
直布罗陀海峡(Strait of Gibraltar , 拉丁语作Fretum Herculeum)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西经5度36分,北纬35度57分),长58公里(36哩);最窄处在西班牙的马罗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间,宽仅13公里(8哩)。
|
词语:
|
达达尼尔海峡
|
解释:
|
达达尼尔海峡(Dardanelles Strait)是著名的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土耳其语称恰纳卡莱海峡。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之间,亚洲与欧洲分界处的海峡。东连马尔马拉海,西通爱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由于水道较深,利于大吨位船只通过,海峡终年可通航,90年代平均每天有 100多艘船只通过。海峡长61千米,宽度1.3~6.4千米,西南口内最宽,为6.4公里主要。港口恰纳卡莱附近最窄,仅1.3公里。形成于砂岩区与灰岩区,两岸平原较博斯普鲁斯海峡稍见开展,但亦有丘陵便于防守。水深57~92米。海峡中海流呈流向相反的上下两层,表层(厚度10~20米)是自黑海流向爱琴海的盐度较小的海流,下层是自爱琴海流向黑海的盐度较大的海流。海峡两岸由比较细软的石灰岩和砂岩组成,历经风雨侵蚀,地形变得平坦,海峡比较宽阔。同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
|
词语:
|
台湾海峡
|
解释:
|
台湾海峡(Taiwan Strait),简称"台海",亦称福尔摩沙海峡(Formosa Strait),英文亦作Tai-wan Hai-hsia或Taiwan Haixia。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
|
词语:
|
苏伊士运河危机
|
解释:
|
苏伊士运河危机(Suez Crisis)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到战争结束后,只有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获利。
|
词语:
|
材料工程
|
解释:
|
材料工程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材料的制备、材料特性分析和改性、材料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工程数学、材料物理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理论基础、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结构和性能检测技术、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过程控制原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近代材料的研究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新进展以及现代管理学基础等。
|
词语:
|
生物工程
|
解释:
|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90年代诞生了基于系统论的生物工程,即系统生物工程的概念所谓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 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
|
词语:
|
信息工程
|
解释:
|
信息工程专业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词语:
|
基因技术
|
解释:
|
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看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组图谱比作字典。但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去阐释,破解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人类10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被破译后,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
词语:
|
科技因素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
解释:
|
1.科技因素构成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技手段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重要方式。
3.科技竞争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领域。
|
词语:
|
第一生产力
|
解释:
|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
词语:
|
尤里卡计划
|
解释:
|
20世纪80年代,面对美国、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国家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尤里卡(EURECA)是"欧洲研究协调机构"(European Research Coordination Agency)的英文缩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