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学习>>第七章>>学习资源>>拓展阅读
 

 

 

 
1程雁雷:教师权利义务体系的重构——以教师法律地位为视角  
 

教师权利义务体系是教师法律地位的表现。要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首先需要明确教师在各种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科学定位教师的法律身份。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及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关键,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李晓燕:中国教师权利和义务及其实现保障论纲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教育法学的重要理论课题。我国的教师权利和义务有基本权利和义务与特殊权利和义务之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教师在与其他教育主体或社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中实现的。教师权利和义务实现的保障体系应由自我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构成。

 
3.王卫东:当今中小学教师义务及其履行问题  
 

教师的义务是对教师行为的抑制或约束,由此形成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它包括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和道义上应尽的责任。教师义务主要包括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两者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不能忠实履行其义务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以及教师自身的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在教师中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完善教育法律,进一步明确教师不履行其义务所应受到的惩罚;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收入,减轻教师压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王毅:浅谈教师义务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法》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规范,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履行义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义务也有了新的变化。

 
5.劳凯声:教师法律地位的历史沿革及改革走向  
 

有关教师法律地位问题的探讨由于忽略了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公务性特征,因此一直未能进一步深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中由教师任命制向教师聘任制的转变导致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任用教师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学校;任用教师的形式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教师地位,并且涉及到教师与政府、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任用以及工资待遇。为体现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国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纳入公务员队伍、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或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

 
6.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使传统的教师与政府、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职业的性质正逐步由过去的国家干部转变为专业人员。但教师职业实现专业化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教师法》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过于笼统,在法律的适用上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7.李子江: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  

 

教师资格制度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教师队伍管理法制化的重要标志。与国外成熟的教师资格制度相比,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还存在着教师资格标准过于笼统宽泛,教师资格类别、等级单一,教师资格证书缺乏评估与更新机制等问题。对此,应修订教师职业资格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合理划分教师资格证书的类别和等级,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更新制度,建立教师资格制度配套措施,做好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任用、聘任制度的衔接,以促进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健康发展。

 
8.王军: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瓶颈及基本思路探究  
 

文章通过对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制约因素以及改革可能性的分析,提出了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对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建议。

 
9.田一聚:我国高校教师职务制度研究及政策建议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职务制度是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行的。这一制度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但其固有的弊端在现实中也越发凸显。教师职务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就我国教师职务制度改革趋势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10.罗儒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从培训需求、培训机会、培训效果、培训制度等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强,在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培训效果满意度并不高,教师培训制度也有待加强和完善。因此,需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加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形式与方法、以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