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测试练习->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答案:1. ABCD  2. A

  二、简答题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发展观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又细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
  “本我”在弗洛伊德的定义里,属于无意识的东西,是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结构中最难接受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驱使人们去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越大,婴儿几乎完全处于本我状态。
  “自我”是意识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个体要与现实世界进行交流,就必须通过“自我”来完成。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本能冲动。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自我”在其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具有惩罚性的功能,当儿童有某种不良行为时,良心就会使他产生犯罪感;而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的向上功能,它使得儿童积极向上。简单地说,超我代表着人类道德标准和发展的高级水平。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在这个阶段,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会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感受到安全,于是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如果婴儿自身的生理需要总不能得到满足,儿童就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1岁到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怀疑,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这时的具体发展任务是,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而且渴望到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新的环境。如果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能顺利解决,将有利于儿童对未来社会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适应,如果这个阶段的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儿童就会产生对自己的羞怯和对他人及生活的疑虑。
  第三阶段,学前期,从3岁到6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本阶段又称为游戏期,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的功能,在游戏中实现着自我教育。艾里克森还认为,儿童在此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将与以后在工作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有关。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儿童就会因感到自己无用而产生内疚感。
  第四阶段,学龄期,从6岁到12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这时期的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艾里克森认为,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其以后的工作状态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艾里克森在这一阶段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即千方百计的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艾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已经自愿准备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能更圆满地进入社会,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与他人或伴侣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因而产生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到50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这一阶段的个体已建立了家庭,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若缺乏这种对下一代的关心,会产生一种停滞感。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到死亡。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已进_了最后的阶段,如果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还满意的话,就会产生完善感,否则就会对人生感到厌倦或失望。

  3. 华生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是什么?
  答:华生发展心理学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1)否定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反应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是来自于客观而不是来自于遗传。②虽然他承认人的生理结构来自于遗传,但是他认为机体结构上的遗传并不能代表功能上的遗传;由遗传而来的构造,其未来的功能如何,完全取决于环境。③行为主义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为研究目的,而遗传却不能控制,所以其作用越小,控制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①个体在幼儿时期训练上的差异足以说明后来行为上的差异。②提出了教育万能论。③提出了学习理论。条件反射是外部刺激,而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3)对儿童情绪的研究:认为儿童的情绪是后天习得的。

  4. 班杜拉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答:班杜拉(Bandura)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是儿童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与前面所说的刺激反应学习有所不同;刺激反应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感受由于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完成的学习;观察学习的学习者可以不直接作出行为反应,也不需要直接体验强化,而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或反面的后果而完成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但也可以是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凡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得到自我肯定,凡是不符合个人标准的行为就会受到自我批评。儿童就是在这种观察学习和自我学习中发展起那些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
  (2)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班杜拉非常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所谓社会学习,是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班杜拉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

  5. 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关系的理论
  答:关于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以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思想:
  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的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态;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状态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最理想的教学要求是,既要高于儿童原有的智力或知识水平,又要是儿童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儿童的发展。
  第二,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发展,它决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容、表现、水平和速度。
  第三,提出“学习最佳期限”的思想。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作用的问题上,维果斯基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让儿童在最佳年龄里学习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6. 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答: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1)感知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
  (2)前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儿童的思维已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他们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维仍是直觉性的、非逻辑性的,而且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了两个标记:一是符号性;二是逻辑性,即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上,缺乏抽象性。
  (4)形式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总体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皮亚杰认为,在经过前述这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后,儿童的智力就基本达到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