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及青少年进行151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特性的资料的一种方法。根据对访谈内容和过程的控制程度可将访谈法分为结构性访谈法和非结构性访谈法。结构性访谈法要求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必须依照一定的次序来回答相同的问题,这种标准化或结构性格式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接受相同的情境,这样对于他们的不同反应才能加以比较。这种方法一般用来检验理论或假设。非结构性访谈指事先不制定标准程序或问题,由访问者与研究对象就某些问题进行自由交谈,被访者可随便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方法可能获得一些研究者未曾料到的信息,但不适于对理论或假设的检验。
访谈法适用于一切具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它的优点是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数据,情境自然,可追问或重复。如当研究者发现所记录的回答不完全,或者还想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要确保访谈成功,访问者要作充分的准备。首先,访问者要对研究计划有详细的了解,熟悉访谈内容,了解访谈对象的一些背景材料。第二,带齐访谈工具,包括所要访问的基本问题的文字说明,记录用的纸笔、录音机、照相机和摄影机等。第三,访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受访者的态度,因此访问者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取得被访者的信任,使其乐于回答提问。第四,访问者要善于把握方向与主题,使谈话始终围绕访问目的进行,避免脱离主题的漫谈。此外,还要针对被访者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巧妙提问,以获取他们的真实态度和想法。最后,访谈记录也很重要,这是分析和得出结论的直接依据。记录方式有当场记录和事后记录两种。当场记录可以从容书写,忘了可以再问。但也要注意,过长的记录会使谈话中断,影响交谈情绪。不要为了详细记录而忘了要点,要点比细节更重要。记录时要权衡轻重,其他细节可等谈话后再进行整理,这样的资料可用性高。当然如果受访者允许录音、录像,记录要点的方法就更为有用,在整理资料时可相互比照,减少错误。事后记录则较为麻烦,不易做到准确,容易遗漏信息。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受访者不允许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的情况。这种方法要求访问者尽量把访谈要点记牢,必要时找机会重复一两次,以免忘记。记录还要注意,不仅要记录谈话内容,对于观察到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表达方式也要记录下来。
一种与访谈法极为相似的方法叫临床法,是研究者通过研究被试对一个问题、一件工作或一个刺激的反应来验证假设的一种方法。当被试有所反应时,研究者通常会追问一些问题或要求他们再做一些工作,以进一步澄清研究对象的本意。这些步骤可一直持续到研究者收集到足以验证其假设的完善资料为止。在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所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但后续的问题则依研究对象的答案而定。因为研究对象的答案经常不同,因此,很少有两个研究对象会面对相同的测试情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道德推理及智力发展时所运用的方法就是临床法。
临床法备受争议之处在于它的解释力。将用不同程序对不同个案加以测试得到的资料加以比较是困难的;在非标准化的测试过程中,时,可再对被试进行访问。缺点是不适用于年龄太小或不能清楚了解他人说话的儿童。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基础可能会影响他所问的问题或所提供的解释。由于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常受到研究者主观看法的影响,因此,需要再利用其他的研究方法来加以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