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般特点
儿童进入幼儿期后,由于其身心各方面已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已能自由地活动,因此其交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交往范围的扩大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从而又促进幼儿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别的年龄阶段所没有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下列三个一般特点。
1.游戏是这个时期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与前面的年龄阶段(如婴儿期)相比,这时儿童在身体的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很好地独立行走与跑跳,双手能较灵活地操纵物体,也能与他人进行言语交流。有了这些能力,儿童就迫切地希望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但他们又不可能真正地进入社会生活。游戏形式的存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2.幼儿的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不随意性
幼儿还不能给出事物的抽象定义。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出发来界定事物,只能从表面特征和功能方面去认识事物。例如,他们不能准确地给出花的定义,只知道花是美丽的;他们能理解一些简单的数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必须有实物的支持。这也就是说,幼儿的心理过程只能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或与一定的实物相联系,带有明显的形象性。
由于幼儿受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限制,他们还不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其行为经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出现一个新刺激时,幼儿会放下眼下正在进行的活动,把注意力投向了后来的新刺激。这说明,幼儿的心理过程还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
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由于幼儿大脑的发展和言语的初步发展,其行为的自觉性也逐步发展起来了,这些都为儿童个性倾向的形成创造了最初的条件。幼儿期开始形成的最初的个性倾向对个体将来个性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将来个体个性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今后个体个性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