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个体在儿童期时,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少年期,价值观开始萌芽;到青年初期,价值观才初步形成。
1.确立价值观的主客观需求
第一,随着青年初期认知能力的发展,青年相互交往的增多,他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及现象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敏锐的感觉,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社会标准,能根据这个标准衡量和分析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以及现象之间的联系,具有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态度。
第二,进入青年初期后,很快将面临择业和选择继续学习的专业等问题,在对职业、生活方式及个人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以个人的价值观为前提。
第三,青年初期的个体常体验到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面对多方面的价值取向,如来自父母的、来自同龄团体的,在内心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会强迫自己确立某种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第四,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青年能更充分地认识自己,能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条件来设计人生。
2.价值观的特点
青年初期价值观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理论问题越来越感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的事实综合成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
第二,青年初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不仅要说明自己对社会的意义,也要找到社会对自己的意义。
第三,在青年的价值观中,反映个性色彩、具有不同价值观的青年对于事物的兴趣点、意志品质及归因方式均不一样。
第四,青年的价值观仍缺乏稳定性,有时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