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课程学习 >> 第七章 >> 第三节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建立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政党制度。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其政党制度的形式和特点必然有所差异。考虑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的现实状况,这里已无须一般地谈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问题。专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中国除居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所谓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与8个民主上述党派通过人民政协组织及其他形式进行长期合作和政治协商。政治协商除共产党和8个民主党派,还包括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
[会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史上的一种创新。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核心与亲密友党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各民主党派则自愿接受这种领导并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2.共同活动准则
国家宪法和法律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活动准则。共产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和范围内活动,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和法律形式,把自己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各民主党派也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共产党一方面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另一方面又支持其独立自主地管理内部事务,帮助其改善工作条件,支持其开展各项活动。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产党既对民主党派实行监督,又更主要地是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的总原则是: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在上述方针和原则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结成了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4.共同任务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任务: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根本不存在资产阶级政党之间那种为各自利益而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情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恰当地反映了人民内部关系上各部分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差别性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
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巩固、发展和完善这种政党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实行得好,就能够吸收更多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政权机关,参加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也能使各民主党派所联系的那些阶层和群众更多地被吸引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积极参政议政,及时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建议和批评。这就使执政的共产党获得了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接受人民群众 监督的重要渠道,从而也会进一步加强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努力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层、各个党派、各种社会团体和一切爱国力量的积极性才能完成。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成员及其所联系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很多人是学有专长、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有些在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切实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就能够把这支重要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进行有关经济文化建设的专项调查,开展科技和管理咨询服务,兴办业余学校和培训班从事智力开发和“智力支边”等,这些都可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1] [2]    当前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