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部效应的含义
  主要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换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和效益。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1、生产的正外部性
  2、消费的正外部性
  3、生产的负外部性
  4、消费的负外部性
  
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
  (一)正外部效应的效率损失

  图中E1EoA为政府应予补贴的部分, 因为这是外部效益带来的正效应,而没有得到补偿的部分
  (二)负外部效应下的效率损失

  图中E1EoA是效率损失的部分,政府应通过税收的政策予以消除的部分.
  
四、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一)矫正外部效应的含义:就是让外部效应内在化,这个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由不具有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
  (二)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
  1、政府管制或公共管制。
  政府管制是对生产消费行为作出某些限制。这种措施主要适合北负外部效应的矫正。限制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通过管制矫正外部效应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既私人边际成本;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及社会边际效益;三、还要对外部边际成本进行衡量和特点,并推算出社会边际成本。
  2、法律手段。
  立法可以看作另一意义上的管制。对于因权益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效应问题,可通过立法以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的办法来解决。例如: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确认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归属。
  3、实行一体化
  实行一体化。养蜂和果园可互为对方带来外部效应,如果园的主人同时经营养蜂生意,外部效应内在化了。从整个社会看,实行一体化意味着的全面的实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这就要求政府作为一种社会代表,以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为决策依据,通过统一计划安排生产,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将全部外部效应内在化,然而,这既需要条件,又有很大难度。
  4、政府税收
  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外部效应的产品和劳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产品和劳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即可实现负外部效应内在化

  5、政府补贴
  政府提供补贴主要是用来矫正正外部效应。矫正性的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和劳务,按该种种产品和劳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补贴,以此将补贴产品和劳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同社会边际效应相一致的水平的,即可实现正外部效应内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