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动机 本节所要讨论的心理性动机,自然是指人类非生理基础行为(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我们可以想像得到,人类的心理性行为远比具有生理基础者为多。诸如求学、求知、避败等,是心理性行为;交友、恋爱、未婚、成家等,是心理性行为:求名、求利、争权力、保地位等,也是心理性行为。每一种心理性行为的背后,均有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亦即均各有其心理性动机。在本节有限的篇幅内,我们无法讨论各种心理性动机,只就心理学家们在三大类动机研究的重要概念,略作代表性的说明。 一、成就动机 所谓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简单言之,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分析则含有三点意义:(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成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内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以上陈述,只能说是对成就动机所作的一般性解释。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在不同的时机会有强弱不同的动机;某人对某事拚命追求成功,但对另一事可能浅尝即止,甚或中途放弃。为解释此等现象,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提出不同的见解。以下介绍三种重要的动机理论的要义。 (一)追求成功并避免失败 在心理学上,采用科学方法研究成就动机,是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心理学家们一直认为,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可按其同低分两类:凡是成就动机高者,在从事任何工作时,都会设定较高目标,而后要求自己全力以赴,以期做到尽善尽美的地步(Muray,1938;Mc Clelland,1961)。如此说法,无异是将成功动机视为具有持久性的人格特质之一。 6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艾特肯逊(Atkinson & Birch,1964),对成就动机的性质,提出相对心理向度解释。所谓相对心理各度者,乃是成就动机在形成过程中,在意识上有两个方向彼此相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hope for success),一是恐惧失败(fear of failure)。这两种心理作用彼此相对抵销的结果,形成个人的成就动机。准此而论,成就动机高的人,必定是希望成功向度上所产生的趋向力,远大于恐惧失败向度上所产生避离的力量。 根据上述成就动机二向度的说法,即可从个人在所选工作的困难度上,去推测他成就动机的高低。因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其所怀对成功之希望大于对失败之恐惧,故而敢于选择比较困难的工作,以期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反之,成就动机低的人,其所怀对失败之恐惧大于成功之希望,故而只能选择轻而易举的工作,以避免事后失败的痛苦。如此说来,个人成就动机之强弱,实乃决定于个人对其面对工作时的主观看法。惟个人的主观看法未必正确,在个人面对条件不明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下,可能高估了工作,低估了自己;但也可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工作。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原则可用于对人,也可用于对事。因此,个人的成就动机将随多次的成败经验而有所调整。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上深具意义;让孩子在生活中经历到成功,也经历到失败;使他从成败经验中建立起知己知彼的明确自我观念,从而养成适当的成就动机,才不致于作出不自量力(过份高估自己)或踟蹰不前(过份低估自己)的行动。 (二)追求成长抑追求表现 上述成就动机中相对心理内向度力抵销的看法,基本上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二者视为同时并存的两种心理作用,而成就动机只是二向度力量抵销后所剩余的内在动力。此种假设性看法,也许可以用来解释多数事实,但未必能解释所有的事实。因此,新近认知心理学家们,对成就动机的概念,提出了修正的看法。他们认为,单是从个人所选择工作的难度来看,并不能据以推估他成就动机的高低。原因是在追求成功时,每个人在心理上所设定的目标与取向不同,不能以同一标准来衡量其动机的高低。从追求成功的观点言,一般人所设定的追求目标不外两 种:一是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另一是表现目标 (performance goal)(Dweck,1986)。 惯于设定学习目标的人,事实上他的追求目标有两个层面:一是追求工作的在成功,二是追求自我成长;从工作经验中学习到知识与能力。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时,此种人倾向于选择较难的工作。困难的工作成功了,自然会有成就感;即使结果失败,仍然由之学到知识与能力。通常以"失败为成功之母"自励者,正是此意。 惯于设定表现目标的人,在心理上他所追求的并非真正是工作的成功,而是意在藉工作表现博取别人的好评。在面临成败未卜的工作情境时,此种人倾向于选择最容易或最困难两极性的工作。原因是最容易的工作保证成功后获得别人赞许;最困难的工作成功率极少,成功了将成为英雄,即使失败了也能获得别人原谅。 就实际生活中,观察追求成功的人们,很多事例支持上述成就动机两取向的说法。大学里有两类"好学生":一类是努力读书的赢得高分数为目标的好学生,另一类是以求知为乐趣的好学生。这两类学生在选课的态度上各不相同;前类学生多采外诱取向,尽量选择能得好成绩的"营养"学分,后类学生多采内省取向,以科目本身的价值作为选择的标准。 (三)成功恐惧动机的争议 在70年代的动机理论,盛行既希望成功又恐惧失败的二向度看法。然而,却也一度出现了成功恐惧的动机理论。所谓成功恐惧(fear of success),是指个人对其行为活动获致成功结果的一种带有恐惧的消极心态。由于预见的成功结果可使人产生的恐惧的消极心态,故而当事人可能对以后从事类似活动时,放弃积极争取的行动,改以消极应付的作为。因此,成功恐惧可视为一种消极的成就动机。 按一般的看法,当个体面临成败未卜的情境时,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的矛盾心态,是可以体会得到的。此种心态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患得患失"。"患得"是指在尚未得以前怕得不到,"患失"是指得到以后又怕失去。如此看来,恐惧成功的动机概念,似乎违反常理。这一点也是当时对此一概念争议的原因。 成功恐惧的动机概念之所以提出,主要是根据男女两性在成就上差异的事实。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参与竞争追求成就而获得成就者,历来都是男性。在教育上,虽然上小学阶段女士成绩并不逊于男生(甚至比男生强),但在后续性的学业追求或学术三究上,女生比不上男生。根据心理学家多年来的研究,男女生之间并非无智力上的差异,因此,在解释男女两性的成就差异时,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如下之假设:一般持"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心态者,多半是男性;女性并非如此,女性往往并非不"希望成功",反而呈"成功恐惧"的心态。 首先提出如上之假设并加以实地研究验证者,是美国的一位女心理学家赫妮儿(Horner,1968)。该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类似第十一章第四节介绍过的主题统觉测验。实施测验的对象是大学的男女学生。研究者向受试者提出了一个事关大学男女学业成绩的如下情境: 安妮(或约翰)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之后,安妮(或约翰)的成绩,高居全班第一名。请按照你个人直觉的想法,描述一个故事,用以说明安妮(或约翰)对自己后的心理感受,以及此后可能演变的情形。 研究者让男性受试者写约翰,让女性受试者写安妮。结果发现,女性受试者对女性成就的看法,与男性受试者对男性成就的看法,大不相同。女性受试者以消极心态描述安妮者,有65%;而男性受试者以消极心态描述约翰者,则只有10%。以下是男女受试者分别描述的两个故事,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男性受试者对约翰所作的典型描述是这样的:约翰是一位有见识的大学生。平常读书用功认真,而且也很自信。约翰在中学时期即以进大学医学院为理想目标,故而得到学医机会,一直发奋努力。他对自己得到全班第一,庆幸自己平时辛苦,总算获得报酬。不过,他在兴奋骄傲之余,深知在医学院求学不易,个人必须更加用功,只有长期努力,始能达成目的。……后来,约翰终于不负初衷,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学位。 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受试者对安妮所作的典型描述是这样的:安妮在班上有位男朋友叫卡尔,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相当深厚。自从得知考了第一名的消息之后,安妮与卡尔两人都很不开心。安妮一直希望卡尔的成绩优于自己,但没有想到出了意外。因此,从第二学期起,安妮决心不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改而帮助卡尔读书。此后在校期间,卡尔的学业大有进步,不久两人结婚,卡尔继续完成学业,而安妮则中途休学,专心操持家务。 根据上述统觉测验式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如下的结论:女性的成就动机异于男性,在男女两性竟争的情况下,女性的成就动机是消极的。原因是受长期重男轻女文化传统的影响,培养了女性对成就一事怀有异于男性的价值观。因此男性多是希望成功,而女性则是恐惧成功。 以上研究结果与结论,在70年代引起了心理学界很大的争议:女性是否真的有成功恐惧心理? 纵然以上研究结果是根据事实性资料,但该研究所下的结论,却受到很大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以此结果做推论解释的论据是错误的。后来曾有学者按安妮的身份改为护理科的学生,而且同样采用主题统觉题统觉测验方法,让大学女生写故事,结果一致称赞安妮是成功的(Feather,1975)。得到如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医师向来以男性为主,护士是女性份演的适当角色。社会分工与两性社会角色的认定,一向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在三十年前比较保守的年代,女性角色客观存在社会上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自然更大。因此,现在的看法认为成功恐惧已不再是女性独有的动机。成功恐惧可能两性都有,惟所恐惧者并非"成功",而是恐惧"不成功",或恐惧成功之后不能一直保持成功。 二、亲和动机 前述成就动机,主要是指个人处理事务时其行为背后的内动力。接下去要讨论的亲和动机(affiliation motive),则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其他人所存有的与亲近的内在需要;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爱情,需要别人的认可支持与合作等,均可视为亲和动机。 就亲和动机的性质而言,它是心理性动机中的一种社会性动机;它是在人与人相处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至于说人的亲和动机形成的原因,一般心理学的看法是,人类的天性之外,主要是由于学习。从学习的过程看,因为人类的幼稚期较长,在出生后靠人养育的一段时间内,经由需要与满足的过程,与人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此后,至少再经过三方面的学习,一直与人维持着相当接近的亲和动机:(1)个人目标无法达成时,学到求人帮助;(2)遇到危险情境时,学到求人保护;(3)对事物不了解时,学到求人教导。当然,除学习之外,人类的天性可能也流传着亲和动机。人类自古就是群居动物,凡是群居的动物,促使他们群居行为的内在原因,均可视为亲和动机。 曾有心理学家以实验的方法,研究大学女生(共62人)在不同焦虑情境之下亲和动机的差异(Schachter,1959)。该实验研究仍是基于如下假设;焦虑怀境将加强人的亲和动机。 该实验分受试者为实验组(32人)与控制组(30人),约定时间,分别到实验室听取研究者所做的说明。对实验组的受试者,研究者先让他们看到一些外型丑陋,甚至令人望之生俱的仪器,并告以将使用该仪器在人们身体上实施一种只有痛苦但无伤害的电击。对控制组的受试者,不让他们看到仪器,也不告以电击的事。研究者如此处理的原因,是藉由不同的情境,制造两组受试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同的焦虑程度;预计实验组的焦虑高,控制组的焦虑低。研究者如此分别处理之后,分别告诉两 组受试者,实验之前必须提前到达实验室等候,惟在等候期间,可自由选择是个人单独来或是与别的受试结伴而来。经分析受试者自由选择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受试者,在32人之中有20人选择下结伴,而的控制组30人之中有10人作同样的选择。此一结果表示,在引起较高焦虑的情境之下,个体与别人亲近的心理需求(亲和动机),就会增加。 三、权力和动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D.C.McClelland)氏,是当代研究就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在其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一奇怪现象,则是对工作成就动机高的人,对人事问题均无兴趣。换言之,对工作成就动机高者均无领袖欲(Mcclelland,1957)。此一现象显示的意义是:虽然一般人将社会上追求权力而且位居要职者,也视为一种成就,但在此种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非心理学家所指的成就动机。因此对此种动机乃以权力动机名之。 所谓权力动机(power motive)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所作所为,其背后隐藏着一种内在力量;而此种内在力量,乃时起于个人所怀的一种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所驱动。此一说法有点像一般人指的"权力欲",但在心理学上的涵义,两者并不完全相同。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是社会事务有浓厚兴趣,而且极愿以其作为影响大众的人,其行为背后均存有强烈的权力动机。惟从个人的外现行为去观察分析,可能会发现权力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化权力动机(personalized power motive),另一种是社会化权力动机(socialized power motive)(Lynn & Oldenquist,1986);前者之动因为己,后者之动因为人。 个人化权力动机强的人,在行为表现上多显示三种类型:(1)喜欢参与社会活动,尽量利用机会表现自己,在团体中如有才能相当或优于自己的人,就会拿当做假想敌人,非将之击败,绝不干休。表面看来,此种人热心社会事物,事实上他是利用社会形象,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2)热衷追求权位,惟在追求权位过程中,以手段当做了目的;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求权位,惟在追求权位过程中,以手段当做了目的;甚至不惜以卑劣手段达成目的。此种人多热衷政治活动,惟其参政之取向,志在自身做官,不求为民做事。在现今民主自由人人都有出头机会的社会里,优秀青年才俊之士中,不乏怀有此种个人化仅力动机的人。(3)视物质条件为最高价值,不仅尽情享受物质生活,而且也竭尽所能去聚积物质;并企图藉优于别人的财富条件,炫耀自己社会地位,从而达到影响别人甚至控制社会的目的。在外表上,此种人最明显的特征是,开进口汽车,住华丽洋房,穿名牌服装,戴高贵首饰,而且喜欢藉社会活动的机会,展示其所拥有的一切。在现今工商发达的都市社会里,怀有此种个人化权力动机者,可能为数不少。惟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此种企图以财富或物质条件 满足其权力动机的人,在拥有如其所欲的物质条件之后,未必能由此获得心理上的充实与满足。社会黑暗面内有很多吃、喝、嫖、赌甚至吸食毒品者,其中有很多是拥有大笔财富的人,其所以然者,原因亦即在此。 社会化权力动机强的人,在行为表现上也显示三种类型:(1)关心社会,但不实际参与社会事务,只就在个人专长与专业范围内,以传播知识观念的方式,企图影响别人、助益社会。这种人在社会上相当多,教师、作者、编辑、记者、画家、音乐家之中都不乏其人;这些人的正义感与对社会的关怀,多靠他们作品的流传以影响社会。(2)关心社会也走入社会,他们以自己的专长作实际对人群的服务;或是解除别人的痛苦,或是维护社会安全,从而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目的。社会上凡是不专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人员,诸如医师、律师、牧师、对社会公益与人民福利,怀有很深的使命感,企图以其才能领导大众,从事改革,藉以达到影响别人与助益社会的目的。像此种公而无私的领袖人物,不仅政府机关需要,其他任何公私团体也都需要。在他们居于团体领袖地位时,虽然他们也佣有支配别人的权力,惟从社会化权力的概念言,他们不重视行施权力的当时得到的个人满足,而重视在行施权力之后产生的利民效果,藉此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