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

 

人物简介
  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主教。1685年3月12日出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1753年1月14日卒
于牛津。少年早熟,15岁考进都柏林三一学院,1704年获学士学位,1707年获硕士学位,留校担任讲师、初级研究员。1709年刊行《视觉新论》,1710年发表《人类知识原理》,1713年出版《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均成为当时英国各大学热烈讨论的问题。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基尔肯尼地区主教,任职18年,仍致力于哲学的思辨。1752年移居牛津附近的新学院。贝克莱对于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他的《视觉新论》,断定经验来自视觉、肤觉的客体、方位、大小和形状。这本书主要企图证明人们的视觉经由什么途径来知觉客体的距离、体积和位置;并探讨视觉的观念和肤觉的观念有什么差异,是否有共同的观念。他认为由空间知觉来判断距离的远近和物体的大小,全凭人们的知觉经验。物体投射到眼睛网膜的视象受方位、空气透视和相对大小的影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还提出眼的辐合作用,眼的投射域和眼的调节作用(紧张度)。这些都符合现代眼科生理的事实。
  贝克莱哲学的基本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就是“虚无”。贝克莱深知物质概念是一切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的基石,因此,他千方百计地攻击唯物主义的物质不说,否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图达到他取消物质的目的,宣称物质就是“虚无”。他说:关于“物质”或“有形实体”的学说,是“怀疑主义”的主要支柱,同样,一切“无神论”和“不信宗教的渎神的企图,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物质的实体从来就是“无神论者”的挚友,这一点是无需多说的。他们的一切古怪系统,都明显地,必然地依靠它;所以一旦把这块基础去掉,整个建筑就不能不垮台”。他认为,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在人的心中也没与之相应的观念。由此得出结论,物质就是“虚无”,他讥笑唯物主义者说:“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物质一词用成和别人所用的无物一词的意义一样”。贝克莱就是这样攻击唯物主义的,但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的客观存在,是人类长期实践所证实的,决不是贝克莱可以取消得了的。
  第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认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并不反映观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观念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物,人们平常所说的事物,不过是观念的各种不同的结合而已。例如,我们看到一个圆的形状、红的颜色,嗅到香的气味,把这些感觉集合起来,人们就用苹果这个名称来表示它,并把它当做一个单独事物来看待。由此得出结论,事物就是“观念的集合”。然而,观念本身并不能独立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存在,要有一个能感知它们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一个能感知的主动实体,就是我所谓的心灵、精神、灵魂或自我。……观念只存在于这个东西之中,或者就被这个东西所感知。主观唯心主义在我国也同样存在,明代的王阳明(1472——1528),集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有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哲学叫做“心外无物”。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月亮、太阳……都存在于他的心中。这种主观唯心主义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它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唯我论的可悲结局,既然,世界只存在于他的感觉中,那么世界上也就只有他一人是存在的了,这是何等荒谬呢!如果我们质问主观唯心主义者,既然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你的感觉,那么当你还没出世之前也就是还没有你的感觉的时候,生你的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无法回答的。
  注:以上反驳是无力的。要了解贝克莱的思想,绝不可把物质与存在(或非物质与不存在)混为一谈。贝克莱的理论是“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能进行思考的心灵(Mind)和不能进行思考、只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观念(Proception)。物质(Material)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被证明是一种没有性质的物理客体(参看贝克莱的早期著作)。我们能够感知到主观存在的观念,经验到作为客观实体的心灵。贝克莱的思想绝不等同于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有很大的唯我论倾向,但贝克莱是反对唯我论的。贝克莱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只是观念,我感知不到的观念,对于我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对于别的感知到它的心灵来说,这个观念就是存在的,因为所谓的“心灵”并不是仅仅指我的心灵,而是指所有的心灵,包括永恒不朽的心灵——God,God给予所有观念以感知,于是它们即使不为人所感知,也是存在的,别忘了贝克莱可是个有神论者。
  对于生身父母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此解释:我们在没有出世之前自然经验不到父母的心灵,父母的心灵实体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就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其他心灵(比如祖父祖母、父母的朋友们等等)来说我们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以经验到我们的父母的心灵实体,因此对于这些心灵,我们的父母客观存在。哪怕我们的父母就是Adam和Eve,还会有God这个永恒心灵来经验他们的心灵。贝克莱不反对心灵的客观存在,但他强烈反对物质的客观存在。事实上,刚才所反驳的仅仅是贝克莱本人也不赞同的唯我论,而不是贝克莱的真正思想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具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我们可以慢慢知道,哪些观念的
集合用“桌子”这一词汇称呼,那些观念的集合用“椅子”这一词汇称呼,哪些似乎是观念的集合的事物被称为“父”、“母”或者“小朋友”。渐渐地,对我们心灵中经验的能力趋于成熟时,我们会发现,“父”、“母”以及“小朋友”这些词汇所指称的事物与观念有很大区别,通过进行经验,我们会发现,和桌子与苹果相比,他们是能动的,至少与本人十分相似。于是我们便可以做出判断:“父”、“母”、“小朋友”不是观念,而是一种与观念截然不同的事物——心灵。

 

贝克莱悖论与第二次数学危机                                              乔治•贝克莱
  第二次数学危机导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伴随着人们科学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提高,十七世纪几乎在同一时期,微积分这一锐利无比的数学工具为牛顿、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发现。这一工具一问世,就显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许许多多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易如翻掌。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因而,从微积分诞生时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攻击。其中攻击最猛烈的是英国大主教贝克莱。
  贝克莱主教
  1734年,贝克莱以“渺小的哲学家”之名出版了一本标题很长的书《分析学家;或一篇致一位不信神数学家的论文,其中审查一下近代分析学的对象、原则及论断是不是比宗教的神秘、信仰的要点有更清晰的表达,或更明显的推理》。在这本书中,贝克莱对牛顿的理论进行了攻击。例如他指责牛顿,为计算比如说 x2 的导数,先将 x 取一个不为0的增量 Δx ,由 (x + Δx)^2 - x^2 ,得到 2xΔx + (Δx) ^2,后再被 Δx 除,得到 2x + Δx ,最后突然令 Δx = 0 ,求得导数为 2x 。这是“依靠双重错误得到了不科学却正确的结果”。因为无穷小量在牛顿的理论中一会儿说是零,一会儿又说不是零。因此,贝克莱嘲笑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贝克莱的攻击虽说出自维护神学的目的,但却真正抓住了牛顿理论中的缺陷,是切中要害的。
  数学史上把贝克莱的问题称之为“贝克莱悖论”。笼统地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为“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0”的问题: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这一问题的提出在当时的数学界引起了一定的混乱,由此导致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产生。
图书《贝克莱》信息

书 名: 贝克莱/世界思想家译丛

作 者:(美)(BruceUmbaugh)布鲁斯•乌姆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5
  ISBN: 9787101044270
  开本: 32
  定价: 8.00 元

内容简介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目录
  序
  对参考文献的说明
  1导论
  2为什么物质不存在
  3反驳与答复
  4上帝
  5问题
  6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