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必须成为所有人的财富,使所有人都得到必要的教育。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些本 身能发展的力量,而且每一种能力都具有从不活动状态 变成充分发展的力量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在于依照自然 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他认为教 育应该是有机的, 应做到智育、 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 使“头、心和手”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 塑造人。他十分强调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但认为 教育应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 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 确的道路。 裴斯泰洛齐断言,认识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 表象的加工而获得概念。他在《论教学方法》中,第一 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后来,又在《葛笃德 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一书中,建立了心理学化的教学 思想体系。他的中心思想就是直观(Ansehauung),意思 就是知觉或观察,他认为这是一切知识的出发点,因而 也是一切教学的基础。裴斯泰洛齐所谓直观,不仅包括 感官的外在知觉或直接认识事物,而且包括内在意识的 体验、情操和情感,自发地体察道德行为。直观的基本 功能就是使人和天地万物溶为一体。他的主张对教育心 理学是一大贡献。 裴斯泰洛齐认为整个教育的中心问题在于形成人的 道德,必须使人的动物性受到道德的支配。他认为道德 教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儿童道德行为 的基础是在家庭里奠定的,家庭是自然教育的原型。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对英、法、美等国的影响很 大。裴斯泰洛齐的学说,清末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初等 教育也有相当的影响。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隐者夕话》(1780)、《林 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论教学方法》(1800)、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1801)和《天鹅之歌》 (1826)等。

 

::欢迎来到外国教育史网络课程::